性別平等.png

高中需要怎樣的性平教育?

2000年的某天早晨,一個男孩的死震驚了台灣社會,玫瑰少年葉永鋕被人發現臥倒在廁所隔間的血泊之中,死因眾說紛紜,但媒體大多臆測,葉永鋕是因為性別氣質較女性化,而被同學嘲笑、戲弄,最終霸凌致死。然而,這並不是個案,北一女兩位女同學林青慧、石濟雅的自殺事件、鷺江高中楊姓同學命案,皆與個人的同志身分有關。這不禁令我們想問,究竟還要有多少年輕生命的無辜逝去,政府及社會才願意正視同志族群或性小眾的存在?

根據友善台灣聯盟於2012年以青少年同志為調查對象所回收的2,785份問卷,有58%的受訪者表示曾經遭受他人肢體或言語上的傷害,29%的受訪者因為同志身份而有過輕生念頭,其中又有18%自殺未遂。這樣高比例的數字顯示同志在青少年時期缺乏自我認同感,感受到惡意環境但自己卻無力對抗,導致悲劇一再上演。身為一名順性別高中學生,我認為,以下這幾點是現今教育體制最需迫切改善的:

1.增加課綱中多元性別篇幅

自從2004年發布的高中95課綱,「性取向」已經出現於高中公民課本中,並於2006年正式實行至今,但僅僅簡單列出恐同症、異性戀霸權、LGBT等相關學術名詞,而教師對於同志議題的不甚熟悉,也使得課程教學上,無法真正使一般異性戀學生了解同志青少年現今所面臨的苦楚。而在純男校、純女校中,對於性別氣質不符社會期待者,仍經常以帶有嚴重刻板印象的「娘娘腔」、「男人婆」稱呼,甚至從性別刻板印象轉為實體作為的性別歧視,都足見對於多元性別的認識及尊重不足。

筆者參與過多場性別教育課綱公聽會,積極推動同志教育向下延伸至國中小,使國民能從小培養對於多元性傾向的尊重,但會中往往遭到特定宗教人士抗議,認為同志教育會讓孩子變成同志、甚至引發孩子進行性探索,不過這顯然是多慮了。我只深深的期盼,校園中無數個像永鋕一般的孩子,能夠被平等的對待。

2.增設性別友善廁所

筆者就讀純男校,校園中不乏勇於表達個人性傾向的LGBTQ族群
(編按:LGBT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
,他們留著長髮、噴香水,無論外表或行為皆如同社會對於女性的期待,但親自訪談校園跨性別者後,才對於他們的處境感同身受。在如廁時,他們往往不知該選擇男廁或女廁,上廁所時兩旁投射的異樣眼光,往往讓他們選擇憋尿,憋出一身病來。

為了有效解決此問題,成功大學設立了全台灣第一座性別友善廁所,又可稱為無性或中性廁所,為的就是打破傳統二元的性別觀念,讓多元性別者都能自在如廁,不必忍受他人的閒言閒語。而在公立高中職中,往往沒有這些性別友善廁所,更甭談設立跨性別的宿舍,這往往對於跨性別者造成相當程度的困擾,期望立法機關能增修性別教育平等法,不讓LGBT的權益受到漠視。


3.邀請同志團體入校演講

自從2004年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後,民間的同志團體有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較知名的有「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灣性別不明關懷協會」或「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等,都推出許多有關於多元性別的教材,提供教育工作者或父母使用。更有熱心志工自掏腰包,至各大機構進行有關多元性別的演講。然而,現今校園中的演講,卻大多是關於毒品、性騷擾防治等議題,這些題目不斷重複,但卻從不見同志團體入校。一位資深性別友善教師提到:「不少教師曾經提案邀請同志諮詢熱線入校,但往往遭到校方高層否決,校方擔心學生家長會向教育局投訴,為了減少爭端,只能讓毒品等老生常談的議題一講再講,學生往往也聽得興趣缺缺。」

而資深同志社工也表示:「為了不讓特定團體大作文章,到校演講往往不能公布學校名稱。」學生無法經由這些正常管道認識同志族群,只能從零星的網路新聞、報章雜誌上擷取片段,資訊是否正確、客觀,我們無從得知。因為少數家長對於性小眾的無知恐懼,而使下一代失去了解的機會,實在可惜。

4.愛滋再教育與去污名

身為一名高中學生,深深體會到年輕世代對於「性」逐漸開放,這不再是傳統的禁忌話題。但我們需反思,身處網路資訊爆炸時代,年輕人對於腥羶色等資訊的取得更為容易,而青少年賀爾蒙分泌旺盛,腦子無時無刻都在想與「性」相關的議題,但青少年真的有足夠的避孕或防性病知識嗎?

許多同學並不知道保險套要搭配水性潤滑劑使用、自認戴兩層保險套較安全、甚至聽信偏方採取民俗療法自行墮胎,如果運氣好沒有感染,那或許不造成大礙,但一旦中標,就需與愛滋病等性病共處一生。許多同學對於愛滋病也了解甚少,認為與愛滋病患一起上學、一起吃飯、一起如廁會因此染病,甚至常以嬉鬧的口語來污名化愛滋病患,這些錯誤的性知識,只需要一場演講、一次對話都能解決,但校方草率行事加上師長對於性的恐懼,往往造成悲劇與遺憾一再上演。

身為一名接受教育者,我深深認知到教育現場的不足,期望台灣社會能夠敞開心胸、廣納不同,讓正確的性知識普及於課堂中,在每個學生心中植下一顆種子、一株幼苗,健立正確的性價值觀,讓他們在最混亂的時代,能有最清晰的應變方式。性別教育,我們實在沒有理由再駐足不前了。

【文章出處】
《天下雜誌.獨立評論》
〈【投書】高中需要怎樣的性平教育?

2016-04-19
網址: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4154?utm_source=opinion&utm_medium=extend&utm_campaign=opinionWEB
作者:謝秉霖
【作者簡介】

謝秉霖,花蓮高中學生,關心性別、政治、人權,現為自由作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