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抗日.jpg
上圖:東亞百年巨變特展海報
乙未抗日.jpg
上圖:東亞百年巨變特展海報


鍾肇政《臺灣人三部曲(一)沉淪》導讀

1925年生於桃園龍潭的鍾肇政,是戰後臺灣第一代文學家,是臺灣豐贍文學版圖中的萬里長城,與同年出生於臺南的文學家葉石濤,為臺灣文學史家並稱之「北鍾南葉」。目前為止,鍾肇政仍寫作不輟,而錢鴻鈞與莊紫蓉陸續編成的《鍾肇政全集》,已達三十八冊之多,這還不包括翻譯。而研究鍾肇政及其文學的相關專書和論文,更是足以砌成一道書牆;開設臺灣文學相關課程,也必須專題介紹鍾肇政及其文學。

戰後臺灣文學有一系列「大河小說」,以表現臺灣人在歷史長河中的精神面貌。各體兼備的鍾肇政文學中,其《臺灣人三部曲》篇幅長達約六十萬字,不僅是一部臺灣人的血、淚、骨髓交織而成的民族史詩,更是一部臺灣人的精神史,具有相當的文學原創性,也深深地影響了後輩文學家李喬《寒夜三部曲》、東方白《浪淘沙》、黃娟《楊梅三部曲》、姚嘉文《台灣七色記》、邱家洪《臺灣大風雲》等臺灣大河小說的相繼問世。

本文所要介紹的《沉淪》,即是《臺灣人三部曲》的第一部。《臺灣人三部曲》第二部則是《滄溟行》,第三部是《插天山之歌》,《怒濤》則可視為《臺灣人三部曲》的第四部。而鍾肇政據其青年時期所經驗時代,加以虛構寫成的《濁流三部曲》;或是以霧社賽德克族為主體寫成的《馬黑坡風雲》、《川中島》、《戰火》等所謂的「霧社三部曲」,也有不少學者將之納入臺灣大河小說的系譜。

鍾肇政大河小說的影響,不僅是戰後臺灣大河小說的開始之作,也影響到臺灣史詩電影的藝術創作,目前鍾肇政《臺灣人三部曲》第三部《插天山之歌》,已被黃玉珊導演改拍成客語電影;洪智育導演改編自李喬《情歸大地》的臺灣客語史詩電影《一八九五》,也顯然地受到《臺灣人三部曲》第一部《沉淪》的影響;甚至聞名國際的魏德聖所導演的電影《賽德克巴萊》也受到鍾肇政「霧社三部曲」第一部《馬黑坡風雲》的影響。由此可見,鍾肇政《臺灣人三部曲》對臺灣社會影響之廣泛。因此,要認識臺灣而不想看歷史敘述,可以看臺灣大河小說或台灣史詩電影,而要看看臺灣大河小說或台灣史詩電影,必須先看鍾肇政《臺灣人三部曲》。《臺灣人三部曲》堪稱臺灣文學經典中的經典,每個台灣人都應該
好好的讀一讀,好好的領會。

鍾肇政大河小說《臺灣人三部曲》第一部《沉淪》,主要描寫一八九五年臺灣割讓給日本以及日軍接收臺灣之際,九座寮庄陸家在臺第四代陸仁勇在其父親信海老人的支持之下,率領陸家第五代的綱字輩、第六代維字輩等二十歲左右的青年及老少長工等組成陸家兵,加入安平鎮庄胡老錦旗下,一起響應臺灣民主國義軍統領吳湯興保鄉衛土的武力抗日故事。但小說抗日的敘述結構,是跳脫依時間序列編年、流水帳似地鋪陳歷史的敘述的,而是以地方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為基底展開虛構的。《沉淪》雖然以一八九五年臺灣武力抗日的安平鎮之役為基底展開的,但小說的敘述時間從一八九五年臺灣尚未割戰讓給日本的清明時節寫起,繼而虛構出寫李鴻章代表清廷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後臺灣各階層及陸家的反應,以及臺灣民主國成立之後,小說中的陸家人如何進行討論、終而決定捐資並投入安平鎮胡老錦統領義軍之列,從而參與安平鎮、銅鑼圈、牛欄河諸役的過程,終於陸仁勇再度帶陸家子弟誓師參與吳湯興反攻新竹一戰而結束。小說的虛構性,因而賦予了臺灣乙未戰役豐厚的血肉、生命。

事實上,《沉淪》也不僅寫乙未戰役,反映了時代的土地之歌,也交織出一則又一則的家族故事、愛情故事,描寫出土地的風貌,臺灣人的精神意志,是部很大眾、很好看,有很有藝術性的長篇小說。讀的時候,不一定要從大歷史的角度,也可以從小歷史的角度來感受,從愛情、家族、生活物質等層面來讀,都可以感受的一些什麼的。相信有興趣的人,再三咀嚼,反覆閱讀後,必能領受讀這部作品時「橫看成嶺側成峰」的精神感受。 


延重.臺灣陸軍攻擊之圖.png
上圖:浮世繪.延重.臺灣陸軍攻擊之圖(清華大學文物館藏)
乙未抗日.jpg
上圖:乙未抗日
乙未抗日.jpg
上圖:浮世繪.半古.臺南城占領之圖


【文章出處】
《鍾肇政《臺灣人三部曲(一)沉淪》》(時報出版)
〈鍾肇政《臺灣人三部曲(一)沉淪》導讀〉
2005-01-28
網址:

http://www.lib.kyu.edu.tw/kyulib/QLink/txt/%E8%8E%8A%E6%B0%B8%E6%B8%85%E8%80%81%E5%B8%AB--%E5%8F%B0%E7%81%A3%E4%BA%BA%E4%B8%89%E9%83%A8%E6%9B%B2%E4%B8%80%E6%B2%89%E6%B7%AA.pdf
作者:莊永清
【作者簡介】
莊永清,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成功大學史語所碩士,高苑科技大學通識中心講師。
【鍾肇政簡介】

鍾肇政(1925年1月20日-2020年5月16日),台灣小說作家,台籍客家人,生於日治時期桃園市龍潭區九座寮,早年入讀淡江中學、彰化青年師範學校畢業,兵役期間因高燒不退造成聽力障礙。戰後就讀台大中文系僅兩天即因聽力障礙輟學。曾任國民小學教師、東吳大學東語系講師、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總統府資政。鍾肇政長年筆耕不輟,在台灣文壇與葉石濤齊名,兩人被並稱為「北鍾南葉」,曾獲中國文藝獎章小說創作獎、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特別貢獻獎、行政院文化獎、總統文化獎,頒贈二等景星勳章、二等卿雲勳章,獲獎之多為台灣前輩作家之最,2015年榮獲台灣大學頒發人文藝術類傑出校友獎章,被譽為台灣文學之母、客家文學之母,與賴和相互輝映。鍾肇政也是「支持調降文言文比例,強化台灣新文學教材」共同發起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