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氣歌.png


題解

本詩選自《文山先生全集》,為五言古詩,前有序文,說明寫作背景與旨意。「正氣」即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氣」,此氣至大至剛、不可屈撓,只要言行正大光明,合於道義,積蓄既久,就會自然煥發,充塞於天地之間。本詩以此表達堅守節義、視死如歸的崇高人格與氣節。

文天祥於國家存亡之際,起兵抵抗元人入侵,元世祖至元十五年(西元一二七八)兵敗被俘。次年,押解至元京大都(今北京市),因堅拒招降,被囚禁於土牢,歷盡種種不堪境遇。至元十八年六月,文天祥在獄中寫下此詩,隔年即從容就義。
 
本詩兼有敘事、抒情與議論,強調秉持正氣足以闢除邪惡,維繫倫常綱紀,使宇宙生命永遠延續。又歷敘先哲時窮節見的事蹟,抒發自己不向威脅利誘低頭,及身處逆境而能泰然自適的意志。句句發自肺腑,氣勢磅礴,堪稱用生命寫成的節義詩篇。

影音檔網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5576364/
 

文天祥.png



正氣歌并序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汙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几,時則為水氣;塗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汙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屍、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致然爾。然亦安知所養何哉?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礡,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繫命,道義為之根。
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
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闃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一皁,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
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作品出處】
《文山先生全集》
正氣歌并序
原作者:文天祥

 

正氣歌.jpeg



註釋翻譯

余囚北庭(元京大都,今北京),坐(居、處)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大約)四尋(古代的長度單位,相當於八尺),單扉(單扇的門)低小,白間(窗子)短窄,汙(通「窪」,低窪,音ㄨㄚ下而幽暗。
譯文:
我被囚禁在大都,處在一間土牢裡,這間土牢寬有八尺,深約四尋,單扇的門又低又小,窗子又短又窄,地勢低窪而黑暗。

當此夏日,諸氣萃然(聚集的樣子)
譯文:
在這夏日,各種氣味聚集:

雨潦(音ㄌㄠˇ,積水)四集,浮動床几,時(通「是」,此)則為水氣;
譯文:
雨水從四面流入積聚在一起,床鋪和桌子都浮了起來,這就是水氣;


塗泥(泥濘)半朝(半屋子。朝,音ㄔㄠˊ,房屋),蒸(蒸發)(音ㄡˋ,浸泡)歷瀾(糜爛),時則為土氣
譯文:
半屋子都泥濘不堪,爛泥經過蒸發、浸泡,一片糜爛,這就是土氣;
 
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
譯文:
天氣突然放晴而燥熱,牢房閉塞,四面不通風,這就是日氣;


(同「簷」)陰薪(柴火)(音ㄘㄨㄢˋ,炊煮),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
譯文:
在屋簷下燒柴煮飯,使室內更加炎熱,這就是火氣;
 
倉腐寄頓(通「囤」,音ㄊㄨㄣˊ,積聚),陳陳(通「陣」,音ㄓㄣˋ,量詞)逼人,時則為米氣;
譯文:
囤積在倉庫的米糧腐爛,臭氣陣陣逼人,這就是米氣;


駢肩(並肩,形容人多擁擠)雜遝(通「沓」,音ㄊㄚˋ,眾多的樣子),腥臊(惡臭。臊,音ㄙㄠ汙垢(骯髒),時則為人氣;
譯文:
囚犯多而擁擠雜亂,又臭又髒,這就是人氣;


或圊溷(音ㄑㄧㄥ ㄏㄨㄣˋ,廁所)、或毀屍、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
譯文:
有時從廁所、有時從死屍、有時從爛鼠,散發出各種混雜的臭氣,這就是穢氣。
 
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害、病),而予以孱(音ㄔㄢˊ,虛弱)弱,俯仰其間(生活在其中),於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致然爾。
譯文:
這幾種氣味加起來,遇到它的人很少不會病倒,而我虛弱的身體,生活在其中,到現在已兩年了,幸好沒有生病,這大概是有所修養才能如此吧。


然亦安知所養何哉?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盛大的樣子)之氣。」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譯文:
但又怎麼知道我所修養的是什麼呢?那就是孟子所說:「我善於培養我的盛大正氣。」那土牢中有七種惡氣,我的正氣只有一種,用一股正氣抵抗七種惡氣,我還怕什麼呢!何況這浩然之氣,是天地間的正氣啊,於是作正氣歌一首。

 
天地有正氣,雜然(紛雜)(散布)流形(森羅萬象的各種形態)
譯文:
天地間存在著一股正氣,紛雜散布於各種物體。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譯文:
在地面上就是江河山嶽,在天上就是日月星辰。

 
於人曰浩然,沛乎(充盛的樣子)塞蒼冥(天地)
譯文:
在人身上的就叫作浩然正氣,它盛大的充滿天地之間。
 
皇路(國家政局)當清夷(清明安定),含和(臣子懷著和順之氣)吐明庭(效力於盛明的朝廷)
譯文:
當政治清明安定之時,臣子懷著和順之氣,效力於盛明的朝廷。
 
時窮(時局艱難)節乃見(音ㄒㄧㄢˋ,表現),一一垂丹青(原指圖畫,此指史冊)
譯文:
時局艱難時,臣子的節義就表現出來,一一留在史冊之上。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譯文:
在齊國有太史記載崔杼弒君的簡冊,在晉國有董狐記載趙盾弒君的史筆。
◎春秋時,齊大夫崔杼弒其君莊公。太史在史冊記載:「崔杼弒其君。」即遭崔杼殺害。太史的兩個弟弟照實記載,亦先後被殺,第三個弟弟依舊如此,崔杼無法,乃捨棄不究。南史氏聽說太史及兩個弟弟都死了,拿著竹簡前去,聽聞已如實記載,方才返回。簡,古代書寫用的竹片。
◎春秋時,晉靈公無道,趙盾為正卿,屢諫不聽,竟遭靈公派人追殺。不久,其弟趙穿弒靈公,趙盾重登卿位執政,但未討伐弒君之賊,太史董狐認為趙盾須對國君之死負責,乃在史冊記載:「趙盾弒其君。」
 
在秦張良椎(同「槌」,音ㄔㄨㄟˊ,在漢蘇武節(古代使臣所持的信物)
譯文:
在秦朝有張良狙擊秦始皇的鐵椎,在漢朝有蘇武出使匈奴所持的符節。
◎秦漢之際張良的祖先相韓五世,秦滅韓,張良為替韓報仇,乃招募力士,以大鐵椎襲擊秦始皇於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陽縣),但因誤中副車而失敗。
◎漢朝蘇武出使匈奴,單于逼其投降,蘇武不從,被流放到北海(今俄羅斯西伯利亞貝加爾湖)邊牧羊,歷經十九年,方才歸國,蘇武始終手持符節,以示忠貞。
 
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譯文:
有寧可斷頭也不投降的嚴顏將軍,有護衛晉惠帝而血濺帝衣的嵇紹侍中。
◎東漢末年,劉備攻打益州牧劉璋,劉璋的部將嚴顏,駐守巴郡(今重慶市江北區),兵敗,為張飛所俘。張飛責曰:「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我?」嚴顏答說:「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
◎西晉惠帝時,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叛變,時任侍中的嵇紹,隨惠帝參戰。王師潰敗,箭矢如雨下,侍衛皆散去,獨嵇紹以身護衛,遂被殺死於帝側,血濺御服。事後,左右要取衣洗淨,惠帝說:「此嵇侍中血,勿去!」
 
為張睢(音ㄙㄨㄟ陽齒,為顏常山舌。
譯文:
有死守睢陽而被賊剔齒的張巡,有罵賊不屈而被鉤斷舌頭的顏杲卿。
◎唐玄宗時,安祿山謀反,鎮守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的張巡,指揮作戰,慷慨激昂。後城破被俘,賊帥對張巡說:「聞公督戰大呼,輒皆眥(眥,眼眶)裂血面,嚼齒皆碎,何至是?」答曰:「吾欲氣吞逆賊,顧力屈耳。」賊帥怒,以刀挖其口,其齒脫落,只存三、四顆而已。
◎安祿山謀反,時任常山(今河北省正定縣)太守的顏杲卿,舉兵討賊,城破被俘,罵賊不絕。賊鉤斷其舌說:「復能詈(罵)否?」顏杲卿含糊叫罵而亡。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猛烈,此指勝過)冰雪。
譯文:
或是著黑帽布衣隱居遼東的管寧,清白的節操勝過冰雪。
◎東漢末年,政治混亂,管寧避居遼東(今遼寧省遼河以東)。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先後徵召他出任官職,皆辭而不受。居遼東三十餘年,戴黑帽,著布衣,耕田為生,安貧樂道,終身不仕。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譯文:
或是寫作出師表的諸葛亮,連鬼神都感泣他的壯烈。
 
或為渡江楫(音ㄐㄧˊ,船槳),慷慨吞胡羯(音ㄐㄧㄝˊ,匈奴的別族)
譯文:
或是領兵渡江北伐的祖逖,意氣激昂立誓要吞滅胡人。
◎東晉時,奮威將軍祖逖率兵渡江北伐,至中流,擊槳立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
 
或為擊賊笏,逆豎(叛賊,指朱泚。豎,罵人的話,原意為未成年的小子)頭破裂。
譯文:
或是奪笏擊賊的段秀實,使叛賊朱泚因而頭破血流。
◎唐德宗時,朱泚謀反,召太尉段秀實議事。段秀實唾其面大罵,奪其象笏攻擊,擊中朱泚的額頭,致使朱泚血流滿面,段秀實遂遇害。
 
是氣所磅礡,凜烈(嚴肅可敬畏的樣子)萬古存。
譯文:
這種廣大充塞的浩然正氣,嚴肅而令人敬畏地永存千秋萬世。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譯文:
當它貫通日月時,個人的生死又哪裡值得計較。
 
地維賴以立(古人認為地有繩維繫),天柱賴以尊(古人認為天有柱支撐。尊,聳立)
譯文:
地維賴正氣得以穩立,天柱賴正氣得以高聳(這是說天地的價值,端賴人間正氣而顯現)
 
三綱(君臣、父子、夫婦三種倫理綱常。綱,綱紀)實繫(維繫)(指三綱之道),道義為之根(道義為正氣的根源)
譯文:
君臣、父子、夫婦三種倫理綱常,實賴正氣而得以維繫,而道義為正氣的根源。


嗟予遘(音ㄍㄡˋ,遭遇)陽九(古人以為陽數盡於九,故用來比喻厄運),隸(臣僕,此指文天祥自己)也實不力。
譯文:
可嘆的是我遭遇厄運,現在國家滅亡,實在也是我這做臣僕的沒有竭盡心力。


楚囚(比喻自己倉促被囚)(指急於戴冠,來不及繫好帽帶,形容緊急的樣子。纓,原指帽帶,此作動詞用)其冠,傳車(驛車。傳,音ㄓㄨㄢˋ送窮北(極北,指元京大都)
譯文:
倉促之間成了俘虜,以驛車押送到極北的地方。
◎春秋時,楚人鍾儀被鄭國俘虜,送到晉國,晉侯看到他,問說:「南冠而縶(囚禁)者,誰也?」左右答:「鄭人所獻楚囚也。」後人因稱罪犯為「楚囚」。
 
鼎鑊(本是烹飪器具,有三足兩耳的叫鼎,無耳無足的叫鑊,也用作酷刑烹人之器)甘如飴(糖漿),求之不可得。
譯文:
即使遭受被烹煮的酷刑,也像喝糖漿一樣甘甜,我只求一死卻不可得。
 
陰房闃(音ㄑㄩˋ,寂靜)鬼火(燐火。含燐的物質遇空氣而燃燒,發出青光,忽隱忽現),春院閟(音ㄅㄧˋ,關閉)天黑。
譯文:
在陰暗寂靜的牢房裡,處處閃著鬼火,即使在春天,牢院的房門深閉,白晝猶如黑夜。
 
牛驥同一皁(音ㄗㄠˋ,指馬槽),雞棲鳳凰食牛與雞比喻一般囚犯,驥與鳳凰比喻自己,表示賢愚不分。雞云「棲」,鳳凰云「食」者,互文見義)
譯文:
和一般囚犯關在一起,就好比牛與千里馬同槽進食、雞與鳳凰同住同吃。
 
一朝蒙霧露(罹患疾病。蒙,遭受。霧露,指陰陽不諧之氣),分(音ㄈㄣˋ,預料)作溝中瘠(音ㄐㄧˊ,未完全腐爛的屍體)
譯文:
一旦罹患疾病,自料死後會被棄於溝壑,變成腐屍。
 
如此再寒暑(經過兩年),百沴(音ㄌㄧˋ,指惡氣)自辟易(退避)
譯文:
像這樣經過了兩年,各種惡氣自行退避。
 
哀哉沮洳(音ㄐㄩˋ ㄖㄨˋ,低溼的地方)場,為我安樂國(地方、地域)
譯文:
可悲呀!這塊低溼的地方,竟然成為我的安樂地域。
 
豈有他繆巧(巧計詐術。繆,音ㄇㄧㄡˋ,欺詐)?陰陽不能賊(陰陽不諧所產生的惡氣不能殘害。賊,殘害)
譯文:
難道我有其他巧妙的方法?使得陰陽不諧所產生的惡氣不能殘害我。
 
(只)(指浩然正氣)耿耿(光明的樣子)在,仰視浮雲白。
譯文:
只因這浩然正氣光明的長存我心,我抬頭仰視天上飄浮的白雲。

悠悠(憂思長遠的樣子)我心悲,蒼天曷有極(何時可以窮盡)
譯文:
滿懷深長的憂思,蒼天啊!何時可以窮盡。
 
哲人(指前文所舉的十二位先哲)日已遠,典型(模範)在夙昔(從前)
譯文:
古人雖然已經遠去,但他們所樹立的模範永留人間。
 
風簷展書讀,古道(古人的道義風範)照顏色(容顏、容貌)
譯文:
在風涼的屋簷下翻閱古聖賢書,古人的道義風範煥發光輝,映照在我的面前。
 

文天祥.jpg
上圖:文天祥


賞析 


正氣歌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五言古詩,除了展現文天祥壯烈不屈的意志,更提供我們思考──如何激盪自身的「正氣」,來抵禦、克服生命中的挫折與磨難。

詩前的序文,以排比手法揭示土牢中七種邪惡之氣及它們的殘酷摧殘,但話鋒一轉,強調自身秉持「浩然正氣」,終能「以一敵七」、克服逆境。序文敘述生動、語氣豪邁,彰顯出勇於與環境抗爭的精神。

全詩依內容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以破題法解說正氣,引導出「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二句,作為承上啟下的綱領。第二部分以三組排比句法,列舉十二位先哲的忠烈事蹟,作為「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的驗證,說明正氣所發揮的巨大力量。第三部分進一步禮讚正氣的重要性,指出道義是正氣的原動力,只要言行合乎道義,積蓄既久,正氣自然煥發,這個看法將抽象的正氣落實到具體可行的層次。第四部分則勾勒牢房陰暗淒涼的情景,回應序文中的邪惡之氣,更表明自己視死如歸的決心,與前段所述十二位先哲的志行遙相輝映,使得全詩環環緊扣,令人印象深刻。

此詩聲情的變化,是另一個品讀的重點。如第一部分押平聲韻,在氣勢上顯得莊嚴肅穆。第二部分押入聲韻,語氣斬截有力,情感就分外澎湃激昂。第三部分改押平聲韻,以正大平和的聲調,歌頌正氣維繫天地綱常的重要性。第四部分又改押入聲韻,表達無力回天、一心殉國的悲懷。聲情與文意相互烘托,顯得愈發淒楚壯烈。
 

文天祥.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