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遜河畔.png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讀後感──在歷史的傳承與轉折之間

按照作者黃仁宇先生的意思,中國傳統的歷史,大體分為三個階段,隋唐之前為第一帝國時期,隋唐宋為第二帝國時期,宋以後為第三帝國時期。第一帝國時期的特徵,是地理經濟上的要求(季風氣候,河積平原,農業發展,要求統一的管理),推動政治的早熟,使中國沒有地方獨立發展的機會,因而也就談不上民權,只有皇權的發展與鞏固;第二帝國時期,是各方面的成熟與開放,但始終沒有找到經濟轉型之路,分散的農業經濟無法有效組織,以適應人口、技術等因素的發展,甚或處置不當的時候不能有效抵禦游牧民族的進攻,於是轉入明清第三帝國時期,以全面封閉,全面限制來統一內部,壓制發展,希望藉此實現穩定自身,對抗外來民族騷擾的目的。

這本書和《中國大歷史》是要結合起來看的,比較來說,《大歷史》更側重宏觀而本書更側重微觀,但就讀者來說,似乎從這本書上更容易看到歷史中的傳承與轉折。

黃仁宇所要解釋的中國近現代以來的掙扎問題,最直接關聯的,是中國傳統的封閉性問題,即思想文化上往理學、心學方向發展,經濟上追求均一化,鼓勵小農經濟,限制商業發展,社會上追求穩定性,限制流動與交易。目前來說,似乎提出了幾條原因:

1.政治的早熟導致了追求統一的文化因素,地方沒有充分發展與競爭的機會,只有中央集權的膨脹,那麼民權與民主就很難有生根發芽的土壤,有利的、發展性的經濟社會因素不能得到鼓勵,法制不能成熟;

2.季風氣候與游牧民族的存在造成內外部的威脅,一方面產生統一與中央集權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否能有效組織國家資源,解決這兩個方面的威脅,是每一個朝代都要主要考慮的問題發展與繁榮,反而是次要的問題冒險與激進,都不是值得鼓勵的個性

3.開放性的政策不能成功,經濟上的變革也遭遇失敗,明清之後,遂轉封閉性、防禦性的策略,一味內求與壓制,於是有近現代的落後與挨打。

這本書與黃仁宇的基本思路是一脈相承的,即把歷史中的各種因素,都納入一個整體的因果框架中去考慮,不要太執著於一時的成敗功過,更不要受制於道德觀念,這條思路,是作者受人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然,作為讀者,隨著自身經驗閱歷的變化,對事情的判斷,也就有很大的差異,這個差異,主要的是趨於成熟,趨於現實,趨於對更多因素的照顧與人本主義的思量,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正是脫離成敗功過、道德觀念的限制,脫離教科書式的單一框架的限制。比如「杯酒釋兵權」這件事,小時候讀,頗有些兔死狗烹的憤慨不平,如今想來,趙匡胤如此處理,實在是坦白聰明,於國於家,於人於己,或許都是最有利的,比起劉邦明裡封侯,暗地下刀的辦法,不知要高到哪裡去了。

君臨天下.jpg

【文章出處】
《簡書》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在歷史的傳承與轉折之間
2018-01-26
網址:

https://www.jianshu.com/p/4bb46f9500cf
作者:不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