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簷.png
想像示意圖


題解

現今江西省鉛山縣有一古寺「鵝湖寺」,寺院不大,貌不驚人,但卻因南宋名理學家朱熹(1130-1200)曾寓居於此,並在此寺發生中國思想史上著名的「鵝湖之會」而遠近聞名。 

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理學家呂祖謙(呂東萊)爲了調和朱熹「理學」和陸九淵「心學」之間的理論分歧,讓兩人的哲學觀點「會歸於一」,於是出面邀請,安排陸九齡、陸九淵(1132-1180)兄弟,前來與朱熹見面。六月初,陸氏兄弟應約來到鵝湖寺,雙方就各自哲學觀點展開激烈的學術辯論,鄰近數州官吏、學者數百人與聞,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鵝湖之會」。

會議辯論的中心議題是「教人之法」。所謂「教人」之法,也就是哲學上如何建立知識的「認識論」。 

在這個問題上,朱熹強調「格物致知」,認爲「格物」是窮盡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極。並認爲「致知格物只是一事」,主張應該多讀書,多考察外在事物,根據經驗,加以分析綜合與歸納,然後得出結論。 

陸氏兄弟是「心學」一派的提倡者,兄弟二人從「心即理」出發,認爲格物就是體認自我。主張「發明本心」,心明則萬事萬物之理也自然貫通,因此不必多讀書,也不必忙於考察外在事物,去除內心之蔽,就可通曉事理,所以尊德性、養心神是最重要的,反對多做讀書窮理的工夫,以爲多讀書不是成爲聖賢的必經之路。會上雙方各執已見,彼此互不相讓。 

此次「鵝湖之會」,雙方爭議了三天,陸氏兄弟略占上風,但最終結果仍是不歡而散。如今,這座古寺也許是因爲有過這麽一次重要學術聚會,依舊作爲教育人才之地,因此也叫做「鵝湖書院」。

陸九淵當時寫了一首七言律詩,末尾四句是︰「易簡工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處,真偽先須辨只今。」批評朱熹的研究方法支離破碎,追求學問的方向並不明確,有如隨波浮沉,不如先立定學做聖賢的本心,真理在手,是非自明。

朱熹是個積學深厚的大學問家,當然不滿意只講「易簡工夫」的為學方法,不過當時並未予回應。兩人思路不同,對儒學證道成聖採取的路徑不同,一說「尊德性」為先,一說「道問學」為上,雙方各執一詞,造成了思想的對壘。

三年之後,朱熹才寫了一首七律和詩,顯然是經過了長期思考、處心積慮之後的回應。以下即為朱熹這首回覆陸九齡(字子壽)的唱和詩,題為〈鵝湖寺和陸子壽〉。詩中頸聯「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說明一個學者面對新、舊知識所應具備的胸襟態度:對學術傳統要尊重,仔細商榷,加深研究;同時也還要培養自己的學術胸襟,對新發現的知識要深入探索,開拓新的知識領域。 此二句後世常被儒者所引述,是探討學術的指針。


鵝湖.png
上圖:鵝湖書院


鵝湖寺和陸子壽

德義風流宿所欽,別離三載更關心。
偶扶蘗杖出寒谷,又枉籃輿度遠岑。
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
只愁說到無言處,不信人間有古今。


【作品出處】
《朱子全集》
鵝湖寺和陸子壽
原作者:朱熹


朱熹陸九淵.JPG
上圖:朱熹(左)、陸九淵(右)


註釋翻譯

德義風流宿所欽,別離三載更關心。
譯文:
您的道德修養風度,向來就是我所欽仰,別離三載,我時刻把您寄掛在心上。


偶扶(拿)蘗杖(手杖)出寒谷(指福建武夷山朱熹自己的居處),又枉(枉駕,屈尊)籃輿(竹轎)度遠岑(音ㄘㄣˊ,山)
譯文:
我偶然扶著手杖,走出寒冷的山谷,您卻屈尊乘坐竹轎,翻山越嶺遠道前來。


舊學商量加(更加)(精深細密)密,新知培養轉(更加)深沉。
譯文:
舊的學問相互商量,可以更加精密。新的知識經過切磋,就能培養得愈益深沉。

只愁(愁:這裡是反話)說到無言處(朱熹擔心討論到精深微妙時,有語言難以表達之處),不信人間有古今(可是精神能和古人貫通,那就沒有古今的區別了,到了這樣的境界,就達到思想的極致)
譯文:
當我們討論到非常精深的地方,精神同古人貫通,真是令人高興。誰說古今有別而今昔無法感應?對於這一點看法,我是絕對不願相信的。


花.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