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jpg

等待的尾生

從中國古代流傳至今的諸多故事中有這樣一則:一個叫尾生的男子和一名女子相約於橋下,女子並沒有如約前來,反倒是一場大水奔來與他相會,固執的尾生不肯離開,於是抱著橋柱,和他的承諾一起淹沒在這場大水之中。

戰國時代傑出的策士蘇秦在遊說燕王的時候,曾提及這則故事,並且用「信」字來評價尾生。但是也正是這樣一個評價,讓這則故事變得既悲哀又可笑。一個僅僅為了履行不值得履行之信而輕賤了自己生命的人,有何值得尊崇之處?無怪乎盜跖對尾生做出「無異於磔犬流豕操瓢而乞者」的評論。

但是我更願意相信那個等待的尾生所懷抱的信念不是「信」,而是「痴」。這份「痴」,無異於孤守寒窯十八年的王寶釧的那份「痴」,無異於在深宮中哭瞎了一隻眼睛的錢錦鸞的那份「痴」;它貫穿了千年的中國歷史,曾化作阿難尊者願化身石橋五百年的執,曾化作徐志摩「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詠嘆。「五蘊明明幻,諸緣處處痴」,凡是人類存在的歲月裡,都有這份「痴」劃過的痕跡。而這些癡人頭頂的天空上,還有兩顆閃耀的恆星,「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尾生的幸運在於他知道他所等待的人是誰,有些人更幸運,他們甚至無需等待。而還有很多人,雖然不知道他們等待的是誰,但是他們也像那個等待的尾生一樣,用一種理想主義的觀念相信著,相信終有一天,那個人會出現在他的眼前就像沈從文的《邊城》裡所言: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附錄(編按:以下節錄先秦關於尾生的文獻)

世之所謂賢士,伯夷、叔齊,伯夷、叔齊辭孤竹之君,而餓死於首陽之山,骨肉不葬。鮑焦飾行非世,抱木而死。申徒狄諫而不聽,負石自投於河,為魚鱉所食。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後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此六子者,無異於磔犬、流豕、操瓢而乞者,皆離名輕死,不念本養壽命者也。
──《莊子盜跖

公仲數不信於諸侯,諸侯錮之。南委國於楚,楚王弗聽。蘇代為楚王曰:「不若聽而備於其反也。明之反也,常仗趙而畔楚,仗齊而畔秦。今四國錮之,而無所入矣,亦臣患之。此方其為尾生之時也。
──《
戰國策韓策


蘇秦曰:且夫孝如曾參,義不離秦一夕宿於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齊?廉如伯夷,不取素餐,污武王之義而不臣焉,辭孤竹之君,餓而死於首陽之山。廉如此者,何肯步行數千里,而事弱燕之危主乎?信如尾生,期而不來臨,抱梁柱而死。信至如此,何肯楊燕、秦之威於齊而取大功乎哉?且夫信行者,所以自為也,非所以為人也,皆自覆之術,非進取之道也。
──《
戰國策燕策


蘇代謂燕昭王曰:「今有人於此,孝若曾參、孝己,信如尾生高,廉如鮑焦、史鰌,兼此三行以事王,奚如?」王曰:「如是足矣。」對曰:「足下以為足,則臣不事足下矣。臣且處無為之事,歸耕乎周之上地,耕而食之,置而衣之。」王曰:「何故也?」對曰:「孝如曾參、孝己,則不過養其親其。信如尾生高,則不過不欺人耳。廉如鮑焦、史鰌,則不過不竊人之財十。今臣為進取者也。臣以為廉不與身俱達,義不與生俱立。仁義者,自完之道也,非進取之術也。」
──《
戰國策燕策


【愛的小叮嚀】
自殺解決不了問題,卻留給愛你的人無限悲痛。
請珍惜現在生命,再給自己未來一個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24小時)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文章出處】
《優哉.幽齋》
〈等待的尾生〉
2010-11-11
網址:

http://liyaos.com/blog/someonewaiting/
文/不詳
【部落格簡介】
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