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越劇《祥林嫂》中風燭殘年的祥林嫂,飾演者:方亞芬
祥林嫂為什麼會死?
祥林嫂的悲劇不僅僅是她個人的悲劇,還是明清兩代無數被逼改嫁又被道德譴責的再嫁寡婦的縮影。歷史對她們的殘酷之處在於既要求她們守寡又不能提供讓她們自由守寡的環境,既逼迫她們改嫁又不能讓她們改嫁後重新生活,使得她們在夾縫之中遭受雙重打擊。
祥林嫂是魯迅同名文章《祥林嫂》中的主人公,年輕時死了丈夫背著婆婆逃到魯鎮魯四爺家裡做幫工,一年後被婆婆抓回去,賣進了山坳里——寡婦再嫁,在當時並不是很光彩的事情,這成為祥林嫂後來不受待見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寡婦再嫁很可憐了,所幸新嫁的男人比較能幹,小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但是生活總喜歡在你高興的時候又給你一記重擊,於是她的第二任丈夫又死了,值得慶幸的是這一回留下了一個兒子;孤兒寡母過日子很艱辛,雖艱辛咬咬牙也能堅持過去,然後阿毛就被狼叼走了——這下祥林嫂徹底失去了生活的依靠,不得不再回來魯鎮幫工。
回來魯鎮之後,魯四爺家裡還是很願意用她的,畢竟祥林嫂曾經十分能幹,「人們都說魯四老爺家裡雇著了女工,實在比勤快的男人還勤快。到年底,掃塵,洗地,殺雞,宰鵝,徹夜的煮福禮,全是一人擔當,竟沒有添短工。」兜兜轉轉,祥林嫂似乎回到了多年前的原點,寡婦+幫工。
(上圖)第一次喪夫後的祥林嫂
但是這一次起點雖然一樣,境遇卻大不一樣了:第一次祥林嫂在魯四爺家裡幫工的時候,大家看到的祥林嫂樣貌是這樣的「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年紀大約二十六七,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生活狀態是「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第二次祥林嫂在魯四爺家裡幫工的時候,大家看到的祥林嫂外貌上「仍然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祆,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生活狀態是「手腳已沒有先前一樣靈活,記性也壞得多,死屍似的臉上又整日沒有笑影。」
祥林嫂歷經喪夫、被迫改嫁、生子、喪夫、喪子等一系列人生悲劇,她的這種轉變似乎是人之常情——應該沒有人可以在經歷了如此多的人生磨難之後依然元氣滿滿,面頰紅潤。這種狀態本身就已經夠糟了,祥林嫂卻不得不遭受外部環境進一步的打壓。
因為祥林嫂改嫁過,是「敗壞風俗的,用她幫忙還可以,祭祀時候可用不著她沾手,一切飯萊,只好自已做,否則,不乾不淨,祖宗是不吃的。」於是祥林嫂被剝奪了工作的權利,在過去,祭祀是她最忙的時候。又或許我們可以說對祥林嫂而言,能否參加祭祀的工作並不重要,只是不能參與的象徵意義更重要----這一切都在提醒著祥林嫂她是一個敗壞風俗的壞女人,她是一個不被社會接受的女人,甚至可能死後也不能安寧。她試了各種辦法想要「贖罪」,卻始終得不得救贖,不能被承認為一個正常的女人,於是日漸消瘦,並最終死在了年節。
(上圖)被迫改嫁的祥林嫂
《祥林嫂》一文因入選中學語文課本廣為人知,祥林嫂這一角色也常常被解讀為封建禮教對婦女殘害的典型案例。人們在讀《祥林嫂》的時候,不僅是在感嘆一個鮮活的生命是如何被封建禮教一步步殘害並最終走向死亡,而且在感嘆殘害祥林嫂的這一套價值規範,即「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沿著這條路徑,人們理所當然地把祥林嫂的死歸因於對婦女貞潔的過分強調,歸因於宋明理學的興盛—這些被我不十分準確地概括為道德主義。
這種解釋十分有吸引力,甚至可能符合魯迅本人寫作的動機,但是這種道德主義—對婦女貞潔的強調可能只是造成祥林嫂死亡的一部分原因。深究而言,祥林嫂的死是道德主義和實用主義衝突的一種悲劇體現。祥林嫂不僅死於道德主義,還死於實用主義。這樣說是由祥林嫂的生活狀態決定的,她不僅僅生活在深受宋明理學影響的魯鎮,尤其是魯四爺家,還生活在一個實用主義主導的農村,生活在一個不賣了她、小叔子就沒有錢娶媳婦的貧困家庭。
設想祥林嫂出身一戶有錢人家,父母願意贊助她的寡婦生活;或者祥林嫂嫁給了一戶不那麼差錢的人家,公婆願意贊助她的寡婦生活,把她培養成一代貞潔烈女,接受四鄰陳贊朝廷表彰,無論是哪一種情況祥林嫂都不會改嫁。因為在明清二代,因朝廷和官府不遺餘力的教化、族表獎勵,官紳士大夫的宣傳鼓吹,社會輿論的影響壓力,宗族和禮法規範的約束限制,以貞節觀念為主軸的婦道已成漢族社會一般婦女的行為準則;「失節」、「非禮」行為受到一般民眾的鄙視,守節終身、不再婚改嫁,乃至於以身殉夫,已經形成一種社會風氣。
(上圖)第二次喪夫的祥林嫂
改嫁的女人不僅其本人還有她的家人會遭受社會非議,而守寡的女人不僅能受到社會和朝廷的表彰,還有可能為家族爭取到減免稅收的優惠條件。(祥林嫂的背景是清末,政府對守寡的扶持力度可能有所減弱,但社會風氣貌似改變不大)
但是祥林嫂改嫁了,這種改嫁是自願的嗎?當然不是,是被婆婆逼著改嫁的。這種行為在四嬸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她驚嘆道「阿呀,這樣的婆婆!」然而這種行為在出身中下層的衛老婆子看來「我們山里人,小戶人家,這算得什麼?她有小叔子,也得娶老婆。不嫁了她,那有這一注錢來做聘禮?現在第二個兒子的媳婦也娶進了,財禮花了五十,除去辦喜事的費用,還剩十多千。嚇,你看,這多麼好打算?」
賣掉祥林嫂,逼著她改嫁不僅僅是一種必須,更是一種好的打算。這段對話中,充分體現了兩種價值觀念的衝突,前者衣食無虞,深受貞潔觀念影響,後者生活所迫,不得不精打細算,一切從實際功利出發。
(上圖)喪夫又喪子後的祥林嫂
這兩套價值觀的衝突正是祥林嫂悲劇的根源,假使祥林嫂只生活在推崇實用主義的貧困地區她不會被指責為一個「敗壞風俗」的女人;又假使祥林嫂只生活在推崇婦女節烈且能供養寡婦的富裕地區,她不會被逼改嫁,因而也不會成為一個「敗壞風俗」的女人。
而悲劇在於祥林嫂生活的時代是兩套價值觀並存的時代,祥林嫂生活的處境是兩套價值觀彼此矛盾的環境。因而祥林嫂不得不接受實用主義的安排被逼改嫁,又不得不接受道德主義的評判——敗壞風俗的女人。
祥林嫂的悲劇不僅僅是她個人的悲劇,還是明清兩代無數被逼改嫁又被道德譴責的再嫁寡婦的縮影。歷史對她們的殘酷之處在於既要求她們守寡又不能提供讓她們自由守寡的環境,既逼迫她們改嫁又不能讓她們改嫁後重新生活,使得她們在夾縫之中遭受雙重打擊。
- Jul 15 Sun 2018 23:10
左容容:祥林嫂為什麼會死?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