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傳說元素──古今中外的理想社會及東方仙鄉故事模式
一、古今中外的「理想社會」(理想世界)
社會愈是動蕩不寧,人與人的世界愈是紛擾不安,人的內心深處,就愈加渴望一個和樂無爭的理想國度,陶淵明虛構出來的「桃花源」,也就成為中國文化中理想社會、美好世界的代名詞,而那位意外闖入這個世外淨土的漁人,也就成了中國歷史中最幸運的漁人了。
同學們有沒有想過,妳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未來美好的夢想是什麼呢?陶淵明描繪出一個理想的人間淨土「桃花源」,如果上帝給妳一畝田,你會怎麼設計?妳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是怎樣的世界?妳會用怎樣的方式,在這一畝地種植出妳的夢想?
(一)希伯來文化:
1.《舊約聖經》:伊甸園
(二)西方文化
1.柏拉圖:《理想國》(哲學家皇帝)
2.摩爾:《烏托邦》
3.赫胥黎:《美麗新世界》
4.查爾斯.路特維奇.道奇森:《愛麗絲夢遊仙境》
(三)西藏印度文化
1.淨土宗《佛說阿彌陀經》:西方極樂世界
2.詹姆斯.希爾頓《消失的地平線》:香格里拉
延伸閱讀:
香格里拉的傳說----詹姆斯.希爾頓:《失去的地平線》故事大綱
(四)日本文化
1.黑澤明《夢》:水車村
延伸閱讀:
吳政峰:《夢》----黑澤明詩意般的 黑澤明詩意般的醒世警語
(五)中國文化
1.老子《道德經》:小國寡民
延伸閱讀:
道家的五千言----老子:《道德經》(全文翻譯)
2.孔子《禮記.禮運》:大同世界
延伸閱讀:
儒家的政治理想世界----禮記:大同與小康(原文+翻譯)
3.陶淵明:〈桃花源記〉
延伸閱讀:
尋訪幸福國度----陶淵明:桃花源記(原文+翻譯解析)
蔣勳講〈桃花源記〉:生命裡最美好的事物,常常出現在你茫然不覺的時刻
二、中國古籍所描述理想社會中,桃花源記接近其中的何者?(複選)(86年指考)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
註:庠序,學校。頒白,即斑白,老人的借代。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舉)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禮記)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老子)
註:什伯之器:十人為什,百人為伯,指有十倍百倍於人力的器具。人們畏懼死亡而不遠行遷徙。結繩,結繩記事。
□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當是時也,山無蹊隧,澤無舟梁;萬物群生,連屬其鄉;禽獸成群,草木遂長。是故禽獸可係羈而遊,烏鵲之巢可攀援而闚。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惡乎知君子小人哉!(莊子)
【資料整理】
本站
- Apr 23 Mon 2018 09:09
▲仙境傳說元素----古今中外的理想社會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