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png

新詩入題的經典錯誤

今年的大學學測於上周結束。本次國文科的出題水準有頗大的進步,加強了跨領域、情境化的閱讀理解考題,可望帶來全國性的示範作用,帶動教材教法的改革。然而,這份考題仍然存在一些長久未解的問題,比如新詩的某些題型,就是一個從未修正過的錯誤。

在國文科單選題第3題,題幹節錄了瓦歷斯諾幹《拆信刀》、向明《七孔新笛》、顏艾琳《夕陽前發生的事》和陳秀喜《復活》4首詩,並且從每首詩當中,各挖去一個詞,要學生選擇「最適合填入的詞」。

這種「新詩挖洞」、以及此次未見但過去很常見的「新詩重組」,這種考法從本質上就是錯誤的。注意,我說的是「錯誤」,而不是「有爭議」,它的錯誤毫無爭議。它的錯誤程度,就像是你問「『My name is Sandy.』是哪一種昆蟲的語言?」一樣,從題幹開始就不知道在問什麼,是對新詩完全沒有基本概念者才會想出來的考題。(那句話當然不是昆蟲的語言,新詩也不能考這種挖洞、重組)

為什麼不能?因為,拿一段文字來進行挖洞、重組的前提是,這句話的語法本身是有跡可循的,可以從上下文中判斷出來。比如我現在寫:「我們吃了很多OO。」這句話裡,我們可以合理推斷,「OO」一定是名詞,而且配合「吃」的定義,填入的應當是某種食物,所以能填「牛排」、「乾麵」之類的詞。即便在延伸義的狀況,也還是有模式可追,比如「吃」有些時候會解作「承受、遭遇」,所以「OO」可以填入「苦頭」。而因為這裡的語法是限定性的,有些詞自然比較不妥,比如說不能隨便填入「黑色」或「愛情」。

但是,我們上一段的討論,僅限於一般的文字。一旦進入文學作品,特別是進入新詩的領域之後,語法的「限定性」就失效了。因為新詩(或者其他追求詩化、追求實驗性的文學作品)本來就主張對一般語言進行「破壞性創新」,這個文類生來就是要破壞語法的。你如果傳LINE給朋友說:「我們吃了很多黑色。」這句話是不通的。但如果在新詩的寫作中,這可能就變成一個很普通、很「正常」的句子了──它可能正在用一種隱喻的方式,來告訴你環境污染有多嚴重。

如此一來,你出題考學生某首詩「適合填入什麼詞」,是非常荒謬的。學生如何在一段已經破壞了語法的文字當中,去判斷出「哪種破壞比較合適」?考試要的是正確答案,然而這類案例沒有正確答案。新詩就是可以無視規則而有各式各樣的破壞式創新,或許有「高明」與否的差別,但沒有「合適」或「正確」與否的問題。但是,「高明與否」這種爭辯性質強烈的價值判斷,真的可以進入大考的單選題嗎?要考也應該是在申論題裡吧。

今年的考題中,這個問題就很嚴重。第3題的4個選項統統都有問題。比如瓦歷斯諾幹《拆信刀》:「山稜劃開暗夜 / OO洩漏下來」這裡的「OO」,備選選項有「秘密」和「誓言」,都不是日常的用法,如何能分辨?或如向明《七孔新笛》:「路在前面 / 伸著 / 長長的舌頭 / 把一雙雙的腳 / O了進去」備選選項有「捲」和「舔」,無論如何都不是「路」這個主詞能操控的動詞,也同樣是無法分辨的。

這樣一來,這個考題的「標準答案」,就不是學生憑著自己的閱讀能力可以判斷出來的了,大考中心所給的答案也不是推理的結果,而是「原來的文本就那樣寫」。如此一來,難道我們要測驗的是「學生是否剛好讀過這4首詩」嗎?這不但不是在教導閱讀,而是在摧毀學生的閱讀技能。

而這一切的源頭,則來自更深處:其實沒有人故意要編出錯誤的題目,這只是顯示了連出題方都完全不懂新詩,所以才縱容這種錯誤的題目,年復一年地殘害師生。請回到根本,加強文學系所裡的新詩基本訓練,從大學端開始改善吧。

【文章出處】
《蘋果即時》
〈新詩入題的經典錯誤〉
網址: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131/1288784/
2018-01-31
文/朱宥勳
【作者簡介】
朱宥勳(1988年1月4日-),臺灣桃園人,小說家、文化評論者、專欄作家,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學士(主修社會學、歷史)、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國藝會創作補助等。曾任《建中青年》主編。2010年起開始出版小說集《誤遞》與《堊觀》,2011年與黃崇凱合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目前任月刊《秘密讀者》的編輯委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