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png
(圖片引自網路)


題解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因為它是正史《三國志》之演義,在大致符合歷史真實前提下,合理虛構細節。又簡稱作《三國志演義》、《三國志傳》、《三國傳》、《三國全傳》、《三國英雄志傳》,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歷史演義章回小說,亦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是根據正史《三國志》、宋代話本《三國志平話》加以改寫之小說。作者一般被認為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本書被列入元明「四大奇書」之一、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

三國故事在中國民間流行久遠。宋元時盛行於都市遊樂場之說話,題材多樣,作品眾多,其中最受歡迎就是取材於三國時代歷史之「說三分」。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達30多種。元末明初,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結合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據他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創作了《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有數種版本,現存最早刊本是明朝嘉靖年刊刻的「嘉靖本」,文字素樸,內容較平易。清朝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辨正史事、增刪文字,修訂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國演義》,俗稱「毛本」。

金聖嘆並不甚欣賞《三國演義》及《西遊記》兩部小說,他認為文章最高典範是「精嚴」,深思熟慮,無多餘的一字一句。這可能受八股文影響,八股文正講求結構嚴密,文筆精練,毫無贅詞。不論什麼體裁,他都重視作品的起承轉合,認為文學應表現人內心的真感情,而不應受古人創作模式束縛,主張實寫不如虛寫曲寫,提倡「烘雲托月」的襯托技巧,讀書時,必須思索作品的寫作手法,才能欣賞其真精神。本文〈三國志演義序〉為明末清初文學批評家金人瑞(金聖嘆)為毛本《三國演義》所寫的他序。序言中提及金聖嘆所輯的「天下六才子書」,基於對毛宗崗評改本的客套尊重,金聖嘆推崇《三國演義》為「天下六才子書」之外的「第一才子書」,至於在金聖嘆本人心中,未必做如此想。事實的真相是,本篇序文是毛宗崗借用金聖歎盛名的影響力,偽撰序文來讚揚《三國演義》,作者其實是毛宗崗本人。


毛宗崗.png
上圖:毛宗崗(圖片引自網路)


三國志演義序

余嘗集才子書者六。其目曰:《莊》也,《騷》也,馬之《史記》也,杜之律詩也,《水滸》也,《西廂》也,已謬加評訂。海內君子,皆許余以為知言。近又取三國志讀之,見其據實指陳,非屬臆造,堪與史冊相表裡。由是觀之,奇又莫奇於三國矣。

或曰:「凡自周秦而上,漢唐而下,依史以演義者,無不與三國相仿。何獨奇乎三國乎?」曰:「三國者,乃古今爭天下之一大奇局;而演三國者,又古今為小說之一大奇手也。異代之爭天下,其事較平。取其事以為傳,其手又較庸。故迥不得與三國並也。」

吾嘗覽三國爭天下之局,而嘆天運之變化,真有所莫測也。當漢獻失柄,董卓擅權,群雄並起,四海鼎沸,使劉皇叔早諧魚水之歡,先得荊襄之地,長驅河北,傳檄江南,江東、秦、雍以次略定,則仍一光武中興之局,而不見天運之善變也。惟卓不遂其篡以誅死,曹操又得挾天子以令諸侯,名位雖虛,正朔未改。皇叔宛轉避難,不得早建大義於天下。而大江南北,已為吳、魏之所攘,獨留西南一隅,為劉氏託足之地。然不得孔明出,而東助赤壁一戰,西為漢中一摧,則漢益亦折而入於曹,而吳亦不能獨立,則又成一王莽篡漢之局,而天運猶不見其善變也。逮於華容遁去,雞肋歸來,鼎足而居,權侔力敵,而三分之勢遂成。尋彼曹操一生,罪惡貫盈,神人共怒。檄之,罵之,刺之,藥之,燒之,劫之,割鬚,折齒,墮馬,落塹,瀕死者數,而卒免於死。為敵者眾,而為輔亦眾。此天之又若有意以成三分,而故留此奸雄以為漢之蟊賊且天生瑜以為亮對,又生懿以繼曹後,似皆恐鼎足之中折,而叠出其人才以相持也。自古割據者有矣,分王者有矣,為十二國,為七國,為十六國,為南北朝,為東西魏,為前後漢。其間乍得乍失,或亡或存,遠或不能一紀,近或不踰歲月。從未有六十年中,興則俱興,滅則俱滅,如三國爭天下之局之奇者也。

今覽此書之奇,足以使學士讀之而快,委巷不學之人讀之而亦快;英雄豪傑讀之而快,凡夫俗子讀之而亦快也。昔者蒯通之說韓信,已有鼎足三分之說。其時信已臣漢,義不可背。項羽粗暴無謀,有一范增而不能用,勢不得不一統於群策群力之漢。三分之幾,虛兆於漢室方興之時,而卒成於漢室衰微之際。且高祖以王漢興,而先主以王漢亡。一能還定三秦,一不能取中原尺寸,若彼蒼之造漢,以如是起,以如是止,早有其成局於冥冥之中。遂使當世之人之事,才謀各別,境界獨殊,以迥異於千古者,非天事之最奇者歟?作演義者,以文章之奇,傳其事之奇,書奇矣,而無有人焉起而評之。即或有人,而使心非錦心,口非繡口,不能一一代古人傳其胸臆。則是書亦終與周秦而上,漢唐而下,諸演義等,人亦烏乎知其奇而信其奇哉!

余嘗欲探索其奇以正諸世,會病未果。忽於友人案頭,見毛子所評三國志之稿,觀其筆墨之快,心思之靈,先得我心之同然,因稱快者再。而今而後,知第一才子書之目,又果在三國也。故余序此數言,付毛子,授剞之日,弁於簡端,使後之閱者,知余與毛子有同心云。

順治歲次甲申嘉平朔日,金人瑞聖嘆氏題

【文章出處】
《三國志演義》
三國志演義序
原作者:(傳)金人瑞(金聖嘆)


三國志演義序.png
上圖:金聖嘆.三國志演義序(圖片引自網路)


註釋翻譯

(一)


余嘗(曾經)集才子書者六。其目曰:《莊》(莊子)也,《騷》(離騷)也,馬(司馬遷)之《史記》也,杜(杜甫)之律詩也,《水滸》也,《西廂》也,已謬加評訂。海內君子,皆許余以為知言。
譯文:
我曾經收集了六本才子之書,它們的書名分別是:「《莊子》、《離騷》、司馬遷的《史記》、杜甫的律詩、《水滸傳》、以及《西廂記》。我曾經對這些書進行一些考訂評論。海內的君子們,都認可我所說的話。

近又取三國志讀之,見其據實指陳,非屬臆造(虛構),堪與史冊相表裡(表裡,相輔相成)。由是觀之,奇又莫奇於三國矣。
譯文:
最近我又讀了《三國志》,發現這本小說真實記載了歷史事件,並非純粹虛構,可以和正史相提並論。從這點來看,三國的故事真是獨一無二最奇特的。

三國演義.png
(圖片引自網路)


(二)

或曰:「凡自周秦而上,漢唐而下,依史以演義(採取史實為筐架,再加入傳聞而改編成的小說者,無不與三國相仿(相似)。何獨奇乎三國乎?」
譯文:
有人說:「從周秦到漢唐,從史書中來取材寫作的小說,與《三國志》相似的作品很多。為什麼只有《三國志》如此奇特呢?」

曰:「三國者,乃古今爭天下之一大奇局;而演三國者,又古今為小說之一大奇手(手法)也。
譯文:
我說:「三國,是古今爭奪天下的一場巨大奇局,而以《三國志》來創作小說,也是古今中一個了不起的手法。

異代(不同時代)之爭天下,其事較平(平淡)。取其事以為傳,其手又較庸(平庸)。故迥(的確)不得與三國並也。」
譯文:
不同時代的爭奪天下事件,事情相對平淡。如果只是取其中的事件來傳記,手法也相對平庸。因此無法與三國相提並論。」

三國演義.png
(圖片引自網路)


(三)

吾嘗覽三國爭天下之局,而嘆天運(天命)之變化,真有所莫測也。
譯文:
我曾經觀察過三國爭奪天下的局勢,對於天命的變化,真的覺得難以預測。


當漢獻(漢獻帝)失柄(權柄),董卓擅權,群雄並起,四海鼎沸,使劉皇叔(劉備)早諧魚水之歡(比喻關係親密融洽),先得荊襄之地,長驅河北,傳檄江南,江東、秦、雍以次略定,則仍一光武中興之局,而不見天運之善變也。
譯文:
當漢獻帝失去掌控權力,董卓擅自掌權,各路英雄紛紛崛起,天下一片混亂,使得劉皇叔很早就和孔明建立起親密關係,先佔據荊襄一帶的地盤,再向北進軍,南傳檄文,逐漸平定江東、秦地、雍地,讓局勢看起來似乎是東漢光武中興的再現,卻無法預見天命日後的變化。


惟卓(董卓)不遂其篡以誅死,曹操又得挾天子以令諸侯,名位雖虛,正朔古代改朝換代時新立帝王頒行的新曆法)未改。
譯文:
只是董卓沒有成功篡位就被誅殺了,曹操
趁機挾持漢獻帝以令諸侯,雖然獻帝的地位虛有其表,但漢朝的正統尚未改變。

皇叔宛轉(隨順變化)避難,不得早建大義於天下。
譯文:
劉皇叔隨著局勢演變四處逃避,未能及早在天下建立大業。

而大江南北,已為吳、魏之所攘,獨留西南一隅,為劉氏託足之地。
譯文:
而當時大江南北已被吳國和魏國所分別佔據,只剩下西南一小片土地,成為劉氏立足棲身之地。


然不得孔明出,而東助赤壁一戰,西為漢中一摧,則漢益亦折而入於曹,而吳亦不能獨立,則又成一王莽篡漢之局,而天運猶不見其善變也。
譯文:
然而,如果沒有孔明的出現,往東幫助吳國在赤壁一戰中取勝,往西攻下漢中建立根據地,那麼漢室的勢力,必然也會逐漸崩潰,落入曹操之手,吳國也無法獨立存在,局勢又會變回類似王莽篡漢時的局面,但天命的變化仍然看不出來。


逮於華容遁去,雞肋歸來,鼎足而居,權侔(音ㄇㄡˊ,相等)力敵,而三分之勢遂成。
譯文:
直到華容之戰曹操逃脫,之後久攻漢中不下歸來,三國鼎足而立,勢均力敵,三分天下的局勢逐漸形成。

尋彼曹操一生,罪惡貫盈,神人共怒。檄之,罵之,刺之,藥之,燒之,劫之,割鬚,折齒,墮馬,落塹(壕坑),瀕死者數,而卒免於死。
譯文:
探尋曹操這一生,惡貫滿盈,引起神人共憤。有人發出檄文辱罵他,刺傷他,下毒藥毒他,放火燒他,劫持他,割斷他的鬍鬚,折斷牙齒,摔落壕坑,好幾次瀕臨死亡,但最終卻都逃過死亡的命運。

為敵者眾,而為輔亦眾。此天之又若有意以成三分,而故留此奸雄以為漢之蟊賊(專吃禾稼的蟲,比喻禍患、敗類)
譯文:
曹操的敵人眾多,但曹操身邊的幫手也不少。這似乎是天意有意要成就三分天下的局勢,刻意留下曹操這個奸雄,作為漢朝的禍害。

且天生瑜以為亮對,又生懿以繼曹後,似皆恐鼎足之中折,而叠出其人才以相持也。
譯文:
而且上天生出周瑜作為諸葛亮對手,又生出司馬懿來繼承曹操的後續,似乎都擔心在這三足鼎立的局勢中途崩潰,因此相繼出現各種人才來相互抗衡。

自古割據者有矣,分王(分裂成多個王國)者有矣,為十二國,為七國,為十六國,為南北朝,為東西魏,為前後漢。
譯文:
自古以來,割據者有之,分裂成多個王國的情況也有之,有的十二國、有的七國、有的十六國,還有南北朝、東魏西魏、前後後漢等。

其間乍得乍失,或亡或存,遠(長)或不能一紀(十二年),近(短)或不踰歲月。
譯文:
其中有些國家時而得勢,時而失勢,或存或亡,有些國家的興衰紀錄,長的不超過十二年,短的甚至不到數年數月的時間。

從未有六十年中,興則俱興,滅則俱滅,如三國爭天下之局之奇者也。
譯文:
從來沒有六十年中,興起時一起興起,滅亡時一起滅亡,如同三國爭奪天下的局勢一樣奇特。

三國演義.png
(圖片引自網路)


(四)

今覽此書之奇,足以使學士(學者)讀之而快,委巷(曲折小巷,泛指民間)不學之人讀之而亦快;英雄豪傑讀之而快,凡夫俗子讀之而亦快也。
譯文:
今天閱讀這本書的奇特之處,足以使學者閱讀而感到痛快,連民間市井那些不愛學習的人,讀起來也感到痛快;英雄豪傑閱讀也會痛快,一般人讀這本小說也同樣痛快。

昔者蒯通之說韓信,已有鼎足三分之說。其時信已臣漢,義不可背。
譯文:
從前蒯通曾經勸說韓信擁兵自立,與劉邦項羽成鼎足三分。而當時韓信已經成為漢朝臣屬,不能違背忠義。

項羽粗暴無謀,有一范增而不能用,勢不得不一統於群策群力之漢。
譯文:
項羽粗暴無謀,有一個范增卻無法利用,最終只能統一於善於集思廣益的漢朝。

三分之幾,虛兆於漢室方興之時,而卒成於漢室衰微之際。
譯文:
三分鼎立的局勢,在漢朝興盛之際,已有若有預兆,而在漢朝衰微之時,終於得以成形。

且高祖以王漢興,而先主以王漢亡。一能還定三秦(關中),一不能取中原尺寸,若彼蒼之造漢,以如是起,以如是止,早有其成局於冥冥之中。
譯文:
再者,劉邦以王者之名建立漢朝,而劉備也以王者之名最終斷絕了漢朝。一個能夠重振三秦之局勢,而另一個無法攻取中原的小小地區,如同蒼天安排漢朝這樣的興衰起伏,早已在冥冥之中定下了局。

遂使當世之人之事,才謀各別,境界獨殊,以迥異於千古者,非天事之最奇者歟?
譯文:
於是,當時的人物處境、才智各不相同,境界獨特,與千古之人迥然不同,這難道不是天意中最奇特的事情嗎?

作演義者,以文章之奇,傳其事之奇,書奇矣,而無有人焉起而評之。
譯文:
創作《三國演義》的人,以其獨特的文筆、故事的奇特性,已經把這些奇特的事情記載下來了,然而卻沒有人站出來評論它。

即或有人,而使心非錦心,口非繡口(錦心繡口,比喻文思巧妙而文辭優美,不能一一代古人傳其胸臆。
譯文:
即使有人評論,也不是文思巧妙而文辭優美,難以代替古人傳達書中的思想觀點。

則是書亦終與周秦而上,漢唐而下,諸演義等,人亦烏(怎)乎知其奇而信其奇哉!
譯文:
因此這本書最終和那些上至周秦、下及漢唐的其他演義作品一樣,人們也難以了解其中的奇特之處,也難以了解其中的奇特!

三國演義.png
(圖片引自網路)


(五)

余嘗欲探索其奇以正諸世,會病未果。忽於友人案頭,見毛子(指毛宗崗)所評三國志之稿,觀其筆墨之快,心思之靈,先得我心之同然,因稱快者再。
譯文:
我曾有意探索《三國演義》中的奇特之處,但因病未能實現。突然在一位友人的案頭上看到了毛宗崗先生評論《三國志》的手稿,觀察到他筆墨之快、心思之靈,我心中先得到了共鳴,因此再三稱快。

而今而後,知第一才子書之目,又果在三國也。
譯文:
從今以後,我終於知道,第一才子的書,確實是在《三國演義》之中。

故余序此數言,付毛子,授剞(剞劂,音ㄐㄧ ㄐㄩㄝˊ,雕刻用的曲刀,引申為雕版刊印之日,弁(音ㄅㄧㄢˋ,置放)於簡端,使後之閱者,知余與毛子有同心(相同看法)云。
譯文:
所以我在這裡寫下幾句話,交給毛先生,等到他刊印出版時,可以知道我和毛先生有著相同的心思。

順治歲次甲申(順治元年,1644年)嘉平(嘉平,陰曆十二月)朔日(陰曆初一),金人瑞聖嘆氏題
譯文:
順治甲申年平朔日,金人瑞聖嘆氏題。

三國演義.png
(圖片引自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