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寞.png
想像示意圖(圖片引自網路)


題解


棄婦,在過去時代,特別是封建社會,是指被丈夫遺棄的女人,那時沒有離婚之說,夫妻仳離只有老公休妻一途,所以也叫「出」,總歸是妻子犯下大錯而被逐出。一般而言,棄婦只能回娘家,而娘家人因為她而丟臉,也不會善加接待她,所以實際上,棄婦也是斷絕原有人際網絡,被社會拋棄了的人。新文化運動以後,至少是出於平等博愛的新觀念,棄婦、妓女、乞丐等弱勢人群,開始進入文學作品,而棄婦作為被社會拋棄的、或者主動與社會對立的人的形象,有不少人都寫過。

〈棄婦〉是早期現代詩人李金髮所寫的一首現代詩,也是李金髮的代表作,大約寫於1922年。李金髮在法國留學期間,專攻雕塑,卻迷上當時風法國象徵派詩人波特萊爾,讓詩人心中沉睡的靈感被叩醒了。他從二十歲起模仿象徵派寫着他的詩作,一發而不可收,幾年間連續寫了《微雨》、《食客與凶年》、《為幸福而歌》三本詩集。〈棄婦〉就是《微雨》中的第一首詩。


詩人運用大量意象,象徵棄婦幽隱悲苦的心理,表現她的孤寂的生存。而棄婦在此亦可代指被這個世界或者被他人所拋棄的每一個人,是每個孤獨寂寥生存的個體或靈魂的寫照。

李金髮.png
上圖:李金髮(圖片引自網路)


棄婦

長髮披遍我兩眼之前,
遂隔斷了一切羞惡之疾視,
與鮮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黑夜與蚊蟲聯步徐來,
越此短牆之角,
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後,
如荒野狂風怒號:
戰慄了無數游牧。


靠一根草兒,與上帝之靈往返在空谷裡。
我的哀戚惟遊蜂之腦能深印著;
或與山泉長瀉在懸崖,
然後隨紅葉而俱去。


棄婦之隱憂堆積在動作上,
夕陽之火不能把時間之煩悶
化成灰燼,從煙突裡飛去,
長染在游鴉之羽,
將同樓止於海嘯之石上,
靜聽舟子之歌。


衰老的裙裾發出哀吟,
徜徉之丘墓之側,
永無熱淚,
點滴在草地
為世界之裝飾。


【作品出處】
《微雨》
棄婦
作者:李金髮
【作者簡介】
李金髮(1900年11月21日—1976年12月25日),客家人,原名李淑良,又名李權興,筆名金髮,男,廣東人,中國第一位現代主義詩人、雕塑家、教育家、外交官。出生於廣東省嘉應州程鄉縣(今梅州市梅縣區),1919年到法國留學,1921年就讀於第戎美術專門學校和巴黎帝國美術學校,學習雕塑和油畫。留法期間受法國象徵主義,特別是詩人波德萊爾《惡之花》影響,開始創作新詩,詩作開中國象徵主義新詩的先河,為中國現代主義詩歌的締造者。1925年應劉海粟邀請回國,先後在上海美專、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中山大學教授美術,主編《美育雜誌》。後進入武漢國民政府任外交部秘書,任廣州市立美術學校校長。因抗日戰爭舉家逃難至越南,戰後任中華民國駐伊朗大使館一等秘書、駐伊拉克公使館一等秘書。1951年不願被政府召回台北任職,全家移居美國,1976年在紐約去世,終年76歲。李金髮新詩基本都是在1920-1928年期間所寫,深受法國象徵主義影響,以隱喻技巧企圖造成一種音色交錯的美感,在意境上追求意象的晦澀朦朧,也特別注意語言的鑄煉,句法以西文語法夾上文言文助詞,風格神秘幽暗,隱約詭麗,常以神秘與死亡為主題,隱晦難懂,充滿異國情調,被當時文壇稱為「詩怪」。其詩打破早期白話詩單純直白的單調性,改變了胡適新詩的白話口語路線,為詩歌指引新的方向,漢語詩歌從此整個轉向現代主義,其影響持續至今。


李金髮.png
上圖:李金髮(圖片引自網路)


段落解析

(一)


長髮披遍我兩眼之前,
◎「長髮披遍我兩眼之前」:這個遭到遺棄的女子,生活中的不幸已經撩亂了平靜的心理她再也無心裝扮自己的容顏,披頭散髮的外表顯示的是內在的虛空和凌亂
◎從表層來看,這首詩抒寫的是棄婦在遭到遺棄之後,內心的痛楚與生命的哀號。
◎在中外傳統詩歌中,用「棄婦」形象來暗喻自身命運的有很多。但是,李金髮的不同之處在於,棄婦這一形象不是客觀實體的描寫,而是為了顯示心靈狀態而選定的一種情感
◎詩中棄婦的形象是「長髮披遍我兩眼之前」,長髮遮面,表示落魄;同時長髮也是她僅有的保護,替她隔斷世人對她的蔑視和世界的慘苦──鮮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棄婦以這個動作表示,世界對她毫無價值。當然,這樣的一個保護是極其微弱的,世界仍在不斷地騷擾她,下面就要說到「蚊蟲」的狂呼。

遂隔斷了一切羞惡之疾視,
◎當人處於非正常狀態時,她對世界的感知也就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外表的齷齪不僅沒有成為這個婦女難以見人的原因,反而成了遮擋世人遮辱與厭惡的目光、掩飾自身心靈悲愴的有利條件
與鮮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不僅如此,這披散的長髮也把「我」生的熱望(「鮮血之急流」)與死的寧靜(「枯骨之沉睡」)給分隔割斷。
◎在這首〈棄婦〉裡,詩人將許多聯繫並不密切的事物羅織在一起,並將自我的主觀情感強行輸入這些事物之中,藉助這些情感象徵物,把詩人在異國他鄉生活的悵惘與愛情的失意,以及由此帶來的心靈的哀傷與悲涼,極端地狀寫出來。
◎〈棄婦〉以一個棄婦的形象,暗示了作者對於人生的個人化感受,表達了一種深刻的悲哀和絕望。全篇從棄婦批在兩眼的長髮一直到她發出了哀吟的「衰老的裙裾」,中間把一連串的意象堆積在這個棄婦身上,如其中有「鮮血」「枯骨」「蚊蟲」「空谷」「夕陽」「灰燼」「丘墓」「游鴉」等。這些看起來毫無關聯的意象堆積到一起有了意想不到的結果,把一個「棄婦」形象刻的淋漓盡致。讓我們不免會表現出哀傷之情,實際是從棄婦內心的感覺所派生出來的。詩人以一個遭社會拋棄,像一顆草的孤獨為總體意象,寄寓了自身的漂泊無定、孤苦寂寞的命運。這就是這個主題的意想所在,也是深層含義。


作繭自縛.jpg
想像示意圖(圖片引自網路)


(二)

黑夜與蚊蟲聯步徐來,
◎接下來,夜幕降臨,蚊蟲也蜂擁而至,它們翻越傾圮的矮牆,進入「我」的生活空間。
越此短牆之角,
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後,

◎蚊鳴雖弱,但仍然給她造成巨大的心理刺激。宋代詩人黃庭堅寫過「馬齕枯萁喧午枕,夢成風雨浪翻江。」馬吃草的聲音到了午睡人的夢中,居然如暴風巨浪,這是個心理學問題。何況這樣的聲音發生在耳後,給人的震撼就更大了,李金髮在〈寒夜之幻覺〉還寫過「耳後萬眾雜沓之聲,似商人曳貨物而走」,耳後的聲音真的是更嚇人一點。
如荒野狂風怒號:
戰慄了無數游牧。

◎「如荒野狂風怒號:戰慄了無數遊牧」用比喻的形式,極言蚊蟲的騷擾令人寢食難安。這裡表面寫蚊蟲的嚶嗡讓人心煩意亂,實際是在寫人們對棄婦的閒言碎語,讓棄婦感到生存的舉步維艱,人言可畏
◎前兩節由棄婦作為抒情主體,自我陳述被棄後的心靈遭遇。

模糊.jpg
想像示意圖(圖片引自網路)


(三)

靠一根草兒,與上帝之靈往返在空谷裡。
◎棄婦生活在無人的山谷裡,所謂「與上帝之靈往返」只是自我解嘲而已,只說明她的哀戚無人可訴。
我的哀戚惟遊蜂之腦能深印著;
或與山泉長瀉在懸崖,
然後隨紅葉而俱去。

「山泉」、「懸崖」、「紅葉」都是「空谷」的分寫。
李金髮遵從象徵派的美學原則,特別注意詩歌意象的象徵性,認為詩之需要 image(形象,象徵),猶人身之需要血液,詩歌意象的象徵性,也就成了他大部分詩作的特徵,〈棄婦〉作為一首象徵主義詩是非常典型的。
這首〈棄婦〉,也同樣包含深層的象徵意義,詩人是借棄婦這個總體意象,隱離著自身漂泊無定沉獨度的命運,西方現代主義人生痛苦感的主題,較早地在這裡得到回應。這首詩因此也就成了李金髮自身命運感慨的象徵。(北京大學中文系孫玉石教授怪麗而深沉的歌一讀李金髮的〈棄婦〉
◎第一、二、三節以第一人稱,來訴說棄婦命運的悲慘,以及在社會面前無法派遣的愁苦情緒。
棄婦以披遍兩眼之前的頭髮,來躲避世俗的眼光。她想要躲避社會的歧視,與指指點點,可是這些根本不可能實現。她知道自己終究是不能躲避社會的醜惡,但社會的歧視仍如黑夜與蚊蟲聯步徐來。她僅靠一根草來與上帝溝通,這無疑是難以上達。她如此的微弱,哪怕一根草她也要緊緊抓住。可是生活就是這麼的不如意,永遠不會給她可乘之機。但象徵主義的詩歌的意象,往往具有多義性。除了表層意思之外,總還象徵著別的意思。這也通過對棄婦的描寫抒發自己內心的煩悶,並且探尋人生的苦悶。


流淚.jpg
想像示意圖(圖片引自網路)


(四)

棄婦之隱憂堆積在動作上,
◎詩人接著展開豐富聯想,想像被帶走的灰燼,沾染在游鴉的翅羽上,和游鴉起棲止在礁石之上,靜聽海浪濤聲和漁舟唱晚。
如果説詩歌的第一、二、三節是「棄婦」的心靈告白的話,那麼第四節則是詩人的直接描摹
◎「棄婦之隱憂堆積在動作上」,「棄婦」一詞的直接出場,構成了陳述者的自然轉換,「堆積」則則準確地交代了棄婦在悲涼的境遇中手足無措、坐臥不安的情形。
夕陽之火不能把時間之煩悶
化成灰燼,從煙突裡飛去,

◎棄婦的哀戚和煩憂如此深重,以致時光輾轉,都無法將其帶走,就像火焰把燃燒物化為灰燼,從煙囱隨風帶走一樣。
◎「無人可訴」是最難受的事情,棄婦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當然只有「人」才能解決,能把煩惱用火燒掉嗎?是不可能的。

長染在游鴉之羽,
◎「棄婦之隱憂堆積在動作上,......長染在游鴉之羽,」這是一個很神妙的句子,「煩悶」當然不可能用火燒掉,更不可能染在烏鴉的羽毛上,因為烏鴉自己已經夠黑了,不可能再承載了。這說明棄婦的煩惱不可能解脫。
將同樓止於海嘯之石上,
靜聽舟子之歌。

◎烏鴉也是不吉利的意象,但這個烏鴉還算夠意思,牠陪著棄婦,「將同棲止於海嘯之石上,靜聽舟子之歌」。這個烏鴉就像是詩人自己,他不能替她解脫,只能陪她「靜聽舟子之歌」,他們在心理上是相通的。

淚.png
想像示意圖(圖片引自網路)


(五)

衰老的裙裾發出哀吟,
◎「棄婦」這一形象已經成了這首詩歌的一種象徵符號,它的背後會有著深刻的象徵意義。象徵詩給讀者帶來了朦朧感,有些難以理解的困惑,但是同時也帶來了「餘香和回味」,給陌生的感覺中帶來了更大的衝擊
◎李金髮善於將思想直覺化,他擅長用賦予象徵意義的形象,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思想。李金髮所有的詩歌幾乎都不用直說,而是通過具體形象來一點點的暗示、隱喻。在棄婦中,我們就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的意象所要表達的情感。文中有這樣的句子:「衰老的裙裾發出哀憐」這是對心如死灰身心皆已蒼老的棄婦發出哀嘆,〈棄婦〉這首詩的表層意象是顯示棄婦的悲傷和煩悶的情緒。

徜徉之丘墓之側,
◎這不過是想像,在現實生活中,作為人群中異類的「棄婦」,是無法獲取那種超越凡俗如桃花源似的靜閒之美。
永無熱淚,
點滴在草地
為世界之裝飾。

◎棄婦只能徘徊在荒墓旁側,成天流淌著冰冷的淚滴。而這傷心的淚也無法撩起人們的同情,只不過是世界的一個「裝飾」而已
◎最後一節,表示了棄婦與人世的絕決,「永無熱淚,點滴在草地/為世界之裝飾」,猶如魯迅〈死〉中說的「讓他們怨恨去,我一個都不寬恕」。這樣的棄婦,算是從頭硬到尾了。
◎〈棄婦〉一詩,表層寫的是一個被遺棄的婦女身世的悲苦與生活的艱難,實際上是詩人對自我心靈的哀戚進行的極端化描摹與狀寫。
李金髮的世紀末情緒似乎更濃重:衰老的裙裾發出哀吟,徜徉在丘墓之側,水無熱淚,點滴在草地,為世界之裝飾讀罷全詩,一個消沉頹廢、楚楚可憐的棄婦形象已歷歷在目。(南開大學文學院羅振亞教授《中國現代主義詩歌史論》)
這個棄婦既是人,又是人生與命運的象徵,詩人意欲藉助她來表明人生深切的孤寂與悲哀任何人也無法理解、超越觀念的形象裡貯滿命運難以把握的現實惶惑感,悲苦孤寂。(南開大學文學院羅振亞教授《中國現代主義詩歌史論》)
◎象徵主義往往注重對語言的精心選擇與特別組合,法國象徵主義理論發言人莫雷亞斯就曾描述過,象徵主義運用語言時所採用的的手法:「未被污染的詞,聲調中間高兩頭低的句子,和調子起伏跌宕的句子交替出現,含義豐富的冗資,神秘的省略,懸斷造成的語法前後不連貫,極大膽和形態極複雜的悖反命意。」
◎在形式的經營上,〈棄婦〉一詩充分展展示象徵主義的表達技巧。詩中李金髮大膽啓用了自胡適以來的中國新詩創作中沒有投入使用的語詞與意象這些「未被污染的詞」的大量出現,使詩歌增添了陌生化的美學魅力。與此同時,詩中相鄰意象之間關係的不明朗,上下詩行邏輯意義的扭斷,也使這首詩呈現了「神秘的省略」和「懸斷造成的語法前後不連貫」等西方象徵主義的風貌。詩歌在形式上採用的上述表達策略,也是〈棄婦〉一詩顯示特色、引人關注的重要方面。
◎〈棄婦〉
在藝術表現上也有文白夾雜,語言不夠精練的毛病。但是作為二十年代後期出現的一個詩歌流派看,李金髮和他的詩在中國現代新詩史上,理應給予一席的地位。
◎作為象徵詩派的代表詩作,〈棄婦〉的藝術成就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詩歌意象寓於象徵意味,內涵豐富、多義、不確定。新詩誕生之後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就是不善於營造新穎繁複的意象,而李金髮對中國新詩最大的貢獻,就是以自己豐富的想像,創造出了眾多紛繁新穎的意象,豐富了20年代新詩的表現手法。這些意象,有的來自於西方文學的啟迪,有一種陌生感,如「靠一根草」與上帝之靈往返的空谷裡,如「獻血」「枯骨」「荒野」等,有的和中國傳統的意象相聯繫,給讀者親切的聯想和想像。如「山泉」「紅葉」「夕陽之火」等。一連串動與靜的意象在抒情鏈條中構成意象組合,把詩人的情緒暗示渲染的十分充分。此外,他還特別注意詩歌意象的象徵性。其次,善於大量運用象徵手法、暗示、通感、隱喻、聯想等手法。營造具有朦朧和神秘色彩的氛圍和意境,主要採用以下手段:一是在詩的組織上有了省略的用法,以跳躍的思維引發讀者展開想像,將構思過程中一個從一個形象到另一個形象之間的聯想過程全部省略。將最鮮明的感官形象推到最突出的地方,讓讀者自己用想像搭起來。
◎李金髮對新詩的發展貢獻,首先是他的一種「陌生化的震動」;其次,是他的以朦朧的暗示和模糊的象徵為主要方法所產生的神秘、迷離與閃爍和深奧的審美特徵,對於扭轉新詩過於直白局面,起了十分重要的效果。總而言之,李金髮保留了並且放大了前期象徵派的青澀和紛亂的弱點,卻又缺少後期的象徵派的智慧。朱自清評論他說:「他的詩沒有尋常的章法,一部分一部分可以懂,合起來卻沒有意思。他要表現的不是意思,而是感覺或情感。彷彿大大小小紅紅綠綠一串珠子,他卻藏起那串兒,你得自己穿著瞧。」


【解析出處】
1.《百度百科》
棄婦.文學賞析;名家點評
網址:

https://baike.baidu.hk/item/%E6%A3%84%E5%A9%A6/8394841
2.《華人百科》
棄婦.詩作鑑賞
網址:

https://www.itsfun.com.tw/%E6%A3%84%E5%A9%A6/wiki-2796847-6272156
3.《每日頭條》
李金髮的《棄婦》與象徵派文學
2021-11-16
網址: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eqpa9jr.html
(編者註:以上三處文字均已作修改刪減,長句重新斷句,段落重新安排)

李金髮.png
上圖:李金髮(圖片引自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