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jpg
上圖:泰山
泰山.png
上圖:山下遠眺泰山


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泰山沿線景點

配合課程:明湖居聽書


泰山,自古被稱為東嶽,是中國五嶽之首,古名岱山,又稱岱宗,位於山東省中部泰安市境內,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

五嶽.png
上圖:五嶽位置圖


古代傳統文化認為,東方為初春萬物發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的稱譽。自古凡是功高顯德的帝王,他便有資格登上泰山,向上蒼報告成功,並設壇祭祀,祈求國泰民安。自秦始皇以來,中國古代有12位帝王來此封禪朝拜。孔子、杜甫等名人也曾到訪泰山,孔子留下的名言是「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的〈望岳〉一詩。

泰山.jpg
上圖:清末登泰山舊照
泰山.jpg
上圖:清末登泰山舊照
泰山.jpg
上圖:清末登泰山舊照


泰山是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一,1987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且符合世界遺產10種評定標準中的7種,和澳洲的塔斯馬尼亞荒野,並列為符合最多標準的世界遺產。

山東省.png
上圖:泰山位置圖
登泰山路線圖.png


傳統上登泰山的路線如如下:

岱廟(東嶽廟)→岱宗坊(泰山山門)→一天門(天梯起點)→孔子登臨處→天階坊→萬仙樓→斗母宮→壺天閣→廻馬嶺→中天門(中繼站,纜車起點)→步雲橋→五大夫松→十八盤→昇仙坊→南天門(纜車終點)→天街→碧霞祠→玉皇頂(泰山最高峰)


(一)登泰山主線:一天門、中天門、南天門、玉皇頂

由紅門(一天門)步行至玉皇頂,全程約需4到6小時。若以泰安古城的岱廟為起點,則再需增加1到2小時。若體力不支,在中天門可換搭纜車直上岱頂。以下為沿線景點圖片:

01.【岱廟】(東嶽廟)


泰安古鎮.png
上圖:泰安古鎮
岱廟大門.jpg
上圖:山東泰安縣岱廟(東嶽廟)大門
岱廟大門.jpg
上圖:山東泰安縣岱廟(東嶽廟)大門
岱廟.jpg
上圖:山東泰安縣岱廟(東嶽廟)


02.【岱宗坊】(泰山山門)

泰山.png
上圖:泰山腳下(山麓海拔約150米)
泰山岱宗坊.png
上圖:泰山.岱宗坊(紅門)


03.【一天門】(泰山天梯起點)

泰山.png
上圖:泰山.一天門(紅門)


04.【孔子登臨處】


泰山孔子登臨坊.png
上圖:泰山.孔子登臨坊
泰山孔子登臨坊.png
上圖:泰山.孔子登臨坊
泰山孔子登臨坊.png
上圖:泰山.孔子登臨坊


05.【天階坊】

泰山天階坊.png
上圖:泰山.天階坊
泰山天階坊.png
上圖:泰山.天階坊


06.【萬仙樓】

泰山萬仙樓.png
上圖:泰山.萬仙樓
泰山萬仙樓.png
上圖:泰山.萬仙樓


07.【斗母宮】

泰山斗母宮.png
上圖:泰山.斗母宮坊
泰山斗母宮.png
上圖:泰山.斗母宮
泰山斗母宮.png
上圖:泰山.斗母宮


08.【壺天閣】(海拔約678米)

泰山壺天閣.png
上圖:泰山.壺天閣
泰山壺天閣.png
上圖:泰山.壺天閣


09.【迴馬嶺】(海拔約800米)

泰山回馬嶺.png
上圖:泰山.迴馬嶺
泰山回馬嶺.png
上圖:泰山.迴馬嶺
泰山回馬嶺.png
上圖:泰山.迴馬嶺


10.【中天門】(海拔847米)

泰山.png
上圖:泰山中天門
泰山中天門.png
上圖:泰山中天門

11.【步雲橋】

泰山.jpg
上圖:泰山.雲步橋
泰山步雲橋.png
上圖:泰山.雲步橋
泰山步雲橋.png
上圖:泰山.雲步橋


12.【五大夫松】(海拔約900米相傳秦始皇封禪因避雨於此,冊封此松樹為五大夫)

泰山.png
上圖:泰山.五大夫松
五大夫松.jpg
上圖:泰山.五大夫松
五大夫松.png
上圖:泰山.五大夫松


13.【十八盤】(泰山第一險,自古皇帝封禪登頂之路)

泰山十八盤.jpeg
上圖:泰山十八盤
泰山十八盤.jpg
上圖:泰山十八盤
泰山.jpg
上圖:泰山十八盤
泰山十八盤.jpeg
上圖:泰山十八盤
泰山十八盤.png
上圖:泰山十八盤


14.【昇仙坊】

泰山十八盤.jpg
上圖:泰山十八盤.昇仙坊
泰山天階.png
上圖:泰山十八盤


15.【南天門】(泰山十八盤盡頭.海拔1460米)

泰山.jpg
上圖:泰山南天門
泰山南天門.png
上圖:泰山南天門


16.【天街坊】(自此處起通稱岱頂)

泰山.jpg
上圖:天街坊
泰山.png
上圖:天街坊


17.【天街】(南天門到碧霞祠之間商鋪賓館林立的街道,全長約600公尺,古代帝王封禪至此步行以表虔誠)

泰山.png
上圖:岱頂.天街
泰山.jpg
上圖:岱頂.天街


18.【碧霞祠】(碧霞元君祠)

泰山.jpeg
上圖:泰山碧霞祠
泰山碧霞祠.png
上圖:泰山碧霞祠
泰山碧霞祠.png
上圖:泰山碧霞祠


19.【五嶽獨尊摩崖石刻群】

泰山.png
上圖:泰山山頂路標
泰山.jpeg
上圖:泰山山頂摩崖石刻
泰山.jpg
上圖:泰山山頂共有二千多處摩崖石刻,其中最知名者為此座五嶽獨尊


20.【日觀峰】(位於玉皇頂東側,上有民國初年建造中國最早的高山氣象台)

泰山玉皇頂日觀峰.jpg
上圖:泰山之巔連接玉皇頂與日觀峰道路,遠處為日觀峰氣象台


21.【玉皇頂】(泰山最高峰.海拔1545米)

泰山玉皇頂.jpg
上圖:泰山玉皇頂.玉皇廟
泰山玉皇頂.jpg
上圖:清末泰山玉皇頂.玉皇廟舊照
泰山玉皇頂.jpg
上圖:泰山玉皇頂


22.【玉皇廟】

泰山.jpeg
上圖:泰山.玉皇頂.玉皇廟
泰山玉皇頂.jpg
上圖:清末泰山玉皇頂.玉皇廟舊照


23.【登封台

泰山玉皇頂登封台絕頂石.jpg
上圖:古登封台和絕頂石照


24.【絕頂石】(玉皇廟庭前是古代帝王封禪場所,庭中央有數石,被高約三尺的石欄圍起,被稱爲泰山絕頂石,此石就是封禪儀式中所用之石)

泰山玉皇頂登封台絕頂石.jpg
上圖:泰山絕頂石被高約三尺的石欄圍起,周圍掛滿鎖頭
泰山玉皇頂登封台絕頂石.jpg
上圖:泰山絕頂石被高約三尺的石欄圍起,周圍掛滿鎖頭
泰山玉皇頂登封台絕頂石.jpg
上圖:玉皇廟.泰山絕頂石


25.【瞻魯台.泰山日出】

泰山.jpg
上圖:登泰山而小天下
泰山日出.png
上圖:泰山日出
泰山日出.jpg
上圖:泰山瞻魯台.眺望日出
泰山.jpg
上圖:登泰山而小天下


(二)登泰山副線:扇子崖、傲來峰

泰山.jpg
上圖:泰山風景區
泰山.png
上圖:泰山風景區


26.【扇子崖】

泰山扇子崖.png
上圖:扇子崖
傲來峰俯瞰扇子崖.jpg
上圖:扇子崖
泰山扇子崖.png
上圖:扇子崖
泰山扇子崖.png
上圖:扇子崖
泰山扇子崖.png
上圖:扇子崖
泰山扇子崖.png
上圖:扇子崖
泰山扇子崖.png
上圖:扇子崖
泰山扇子崖.png
上圖:扇子崖
泰山扇子崖.png
上圖:扇子崖
扇子崖山頂水池.jpg
上圖:扇子崖頂部水池


27.【傲來峰】(又名傲徠峰,海拔978米)

泰山傲來峰.png
上圖:傲來峰
泰山傲來峰.png
上圖:傲來峰
傲來峰俯瞰.png
上圖:傲來峰


附錄一:封禪的意義及歷代封禪帝王

封禪,屬一種皇帝受命於天的古典祭祀。封禪二字中,封是祭天的意思,禪是祭地的意思。先秦兩漢時期是一件慎重而又隱密的行為,以玉牒告天,設壇立石,其過程之繁複並有一定的制度和形式,不可任意逾越。


三皇之首天皇伏羲,以木德而帝天下,被尊為天下共主,伏羲道場泰山,木主東方,亦被稱為青帝。後世所謂泰山北斗象徵巔峰之意,即源於泰山象徵著天下共主、三皇之首,歷代自認功垂千秋之帝王,多以封禪祭祀天皇伏羲,向天皇伏羲表功,以表受命於。這種儀式流傳至春秋戰國時期,當時齊、魯的儒士認為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人間的最高帝王應當到這座最高的山上去祭祀至高無上的神靈,而泰山是齊、魯分界。後來在齊、魯祭祀泰山的儀式擴大為統一帝國的望祭,並定名為「封禪」。《史記.封禪書》據記載管仲的論封禪:古代封泰山、禪梁父的帝王有72代,而管仲本人記得有12個。從無懷氏到周成王,都受命後舉行封禪典禮。帝王受命要有十五種不召而來的祥瑞體現,這樣才能舉行這種典禮。《管子》一書出自戰國齊稷下學派手筆,因此或許代表了這批陰陽家們對封禪的看法。

首位真正舉行封禪大典的是秦始皇。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三年(公元前219年),巡狩郡縣,與齊魯儒士討論封禪典禮。博士們議論紛紛,但提不出一個具體的儀禮程序。秦始皇遂借用原來秦國於雍城祭祀上帝的儀典,先到泰山行封禮,然後到梁父行禪禮。

漢初,經濟蕭條,漢文帝十三年(前167年)雖討論過封禪,但沒有經濟條件去做。武帝後經濟好轉,於是命名儒趙綰、王臧等人「草巡狩、封禪、改曆、服色事」。但因竇太后極力反對而作罷。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才行封禪,封於泰山,而禪於肅然山(泰山東北),並改元元封。然而這次封禪,不但具體儀式主要由方士草訂,並且其行事神秘,史官亦不知其詳。此後每隔五年修封一次。前後共舉行過5次。

東漢建武三十年(54年),張純等大臣奏請漢光武帝封禪,但他以自己無德而不許。兩年後,他認為「赤劉之九,會命岱宗」的讖文,命梁松等求九世封禪的制典,遂東巡,封於泰山,禪於梁陰,並改元為中元元年(56年)。

其後在中國歷史上,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都舉行過封禪。歷代帝王中唯有女皇武則天別出心裁,登基之前隨夫君唐高宗以皇后身分封禪泰山,稱帝後封禪嵩山。

【資料出處】
《維基百科》
封禪
(編按:文字略作更動)
網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81%E7%A6%85

唐玄宗禪地祇玉冊.jpg
上圖:唐玄宗禪地祇玉冊(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附錄二:歷代帝王封禪祭祀泰山、嵩山一覽(共十三位帝王):

秦朝


秦始皇嬴政.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封泰山、禪梁父山
秦二世胡亥.二世皇帝元年(前209年)登封泰山

西漢


武帝劉徹.元封元年(前110年)封泰山、禪肅然山
武帝劉徹.元封二年(前109年)封泰山、祠明堂
武帝劉徹.元封五年(前106年)封泰山、祠明堂
武帝劉徹.太初元年(前104年)封泰山、禪蒿里山
武帝劉徹.太初三年(前102年)封泰山、禪石閭山
武帝劉徹.天漢三年(前98年)封泰山、祠明堂
武帝劉徹.太始四年(前93年)封泰山、禪石閭山
武帝劉徹.征和四年(前89年)封泰山、禪石閭山

東漢


光武帝劉秀.建武三十二年(56年)封泰山、禪梁父山
章帝劉炟.元和二年(85年)柴祭泰山、祠明堂
安帝劉祜.延光三年(124年)柴祭泰山、祠明堂



文帝楊堅.開皇十五年(595年)壜設祭泰山

唐(含武周)


高宗李治.乾封元年(666年)封泰山、禪社首山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
武曌(武則天).萬歲登封元年(696年)封太室山、禪少室山
玄宗李隆基.開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禪社首山



真宗趙恆.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封泰山、禪社首山



聖祖玄燁.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登封泰山
聖祖玄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登封泰山

高宗弘曆.乾隆十三年(1748年)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之間,前後10回祭祀泰山


【資料出處】
《維基百科》
封禪
網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81%E7%A6%85


宋真宗禪地祇玉冊.jpg
上圖:宋真宗禪地祇玉冊(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附錄三:歷代提到泰山的知名作品

孟子.梁惠王上


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

禮記.檀弓上

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於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李斯.諫逐客書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趣異也。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曉昏。
蕩胸生層雲,決眥
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蘇洵.心術論

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水滸傳.第二回

師父如此高強,必是個教頭,小兒有眼不識泰山。


姚鼐.登泰山記

(略)

劉鶚.老殘遊記.明湖居聽書


恍如由傲來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來峰削壁千仞,以為上與天通;及至翻到傲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傲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愈險愈奇。


登泰山路線.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