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jpg


題解

〈告子〉篇是《孟子》書中討論人性問題的主要結集,尤其是上篇,幾乎佔篇幅的大部分,精彩絕倫,為研究孟子「人性論」提供重要的研究資料。


本章言人性本善,故順之而無不善,本無惡,反之而後為惡,並如告子所言本無定體,而可以無所不為。

孟子舉此例,其論證的力量雖不強,但亦不失為善喻,這例子具體的指出表面的現象並不一定便是存在的真實。我們如能不止於有善有惡的經驗現象,而更進一步體會人心,便會瞭解到,不論是善人或惡人,都具有希望自己為善之心,每一個惡人都不願意自己為惡,雖然在現實上他是為惡了。

原文無標題,標題為編者另加。


祕魯迦迦波亞山.jpg


駁告子「性猶湍水無分東西」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文章出處】
《孟子》
告子上
原作者:孟軻


溪流.jpg


註釋翻譯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疏導)(於)東方則東流,(疏導)(於)西方則西流。
譯文:
告子說:「人性如同瀠洄漩渦的流水。引導它向東就往東流,引導它向西就往西流。
◎告子,戰國時人,姓舍,名不害。約與孟子同期,曾學於孟子,兼治儒、墨之學,其論性曰:「人性易變,無分於善不善。」在當時自成一家之言。

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如)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譯文:
人性的不分善與不善,就如同水性的不分東西是一樣的。」
◎告子認為,人性本無善無惡,人之善惡是因為後天外力環境的影響所致。

草原.jpg


孟子曰:「水信(誠,即「真的」、「的確」)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
譯文:
孟子說:「水性誠然沒有向東向西的分別;但也沒有向上向下的分別嗎?

人性之善也,猶(如)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譯文:
人性的向善,就如同水性的向下;人性沒有不向善的,水性也沒有不向下流的。
◎孟子認為,人如果沒有受到外力的干擾,是自然會為善的,如水的自然往下流。

今夫水,搏
(擊打)而躍(跳起)之,可使過顙(音ㄙㄤˇ,額頭);激(水勢被阻濺出)而行之,可使在山。
譯文:
譬如這水,用手拍擊它,使它濺起來,可以高過額頭;阻塞它,使它逆流,可使它往山上流。


(此)(難道)水之性哉?其勢(外在的力量)則然也。
譯文:
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是外力的迫使才這樣的。

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如)(此)也。」
譯文:
一個人的可以使他變成不善,其情形也就像是這樣。
◎而人的為不善,是受了外力的強力干擾,以致於扭曲了本性,如水有時受到強力壓打,亦會向上逆流,水的向上流,非水的自然,人的為惡,亦非人的本性。

海浪.jpe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