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編器.jpg

竹編器.jpg


題解
 

〈告子〉篇是《孟子》書中討論人性問題的主要結集,尤其是上篇,幾乎佔篇幅的大部分,精彩絕倫,為研究孟子「人性論」提供重要的研究資料。

本章言養性長義,順乎自然;而告子認為性無善惡,義在性外,殘木為器,故孟子闢之。

原文無標題,標題為編者另加。


竹編器.jpg

竹編器.png


駁告子「性猶杞柳,義猶桮棬」

告子曰:「性,猶杞柳也;義,猶桮棬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棬。」

孟子曰:「子能順杞柳之性而以為桮棬乎?將戕賊杞柳而後以為桮棬也?如將戕賊杞柳而以為桮棬,則亦將戕賊人以為仁義與?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


【文章出處】
《孟子》
告子上
原作者:孟軻


竹編器.jpg

老人.jpg


註釋翻譯

告子曰:「性,猶杞柳(木名,枝條柔軟,去皮曬乾後可編製器物,並非俗稱楊柳的柳。杞,音ㄑㄧˇ也;義,猶桮棬(音ㄅㄟ ㄑㄩㄢ,器名,也作杯圈,以枝條編成杯盤再塗漆加工而成。桮是盤、盎、盆、盞的總名。棬是杯器未雕飾者)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棬。」
譯文:
告子說:「人性如同杞柳;仁義如同桮棬。以人的本性去行仁義,就像拿杞柳束編製成桮棬。」

◎告子,戰國時人,姓舍,名不害。約與孟子同期,曾學於孟子,兼治儒、墨之學,其論性曰:「人性易變,無分於善不善。」在當時自成一家之言。
◎告子認為,人的本性好比木材(杞柳),是中性的,木材本身不能決定自己成為何種器具,完全是由外力(桮棬)所決定,這決定的力量並非木材本身所具有。換言之,人的為善也不是人的本性可以決定,人的本性中並沒有善的質素,而是因為受到良好的薰陶教養而致,即是後天良好的教養塑造人的善,若沒有後天環境的良好培養,人亦不會為善。故告子認為,人的善是由後天培養,受外在力量影響而後有,不是天生本有的。


竹編器.jpg

竹編.jpg


孟子曰:「子(你)能順杞柳之性而以為(製成)桮棬乎?將(還是)戕賊(殘害,此言砍伐杞柳。戕,音ㄑㄧㄤˊ杞柳而後以為(製成)桮棬也?
譯文:
孟子說:「你能順著杞柳天生的本性製成桮棬嗎?還是要用刀斧殘害了杞柳,然後去製成桮棬呢?

◎孟子順著告子的想法追問:人在將杞柳加工成為桮棬時,是順著杞柳的本性(杞柳本身的材質、紋理、形狀)而使它成為桮棬,還是毀傷杞柳的本性才能製成桮棬呢?在將杞柳製成桮棬而成為器皿時,當然免不了砍伐斵傷它,那麼人的為仁義是否也像杞柳般被砍伐斵傷後,然後才可製成桮棬呢?

如將(用)戕賊杞柳而以為(製成)桮棬,則亦將(用)戕賊人以為(製成)仁義與(音ㄩˊ,同「歟」,嗎)
譯文:
如果一定要殘害杞柳去製成桮棬,那不是等於說要殘害了人性,才能去行仁義嗎?

◎孟子質疑,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這便是說仁義之於人,如斧斤之於林木,這樣一來,仁義便是殘害人性的東西了。

(率領)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音ㄈㄨˊ,無義)!」
譯文:
率領天下的人去禍害仁義的,必定就是你這言論了!」

◎朱注:「言如此則天下之人,皆以仁義為害性而不肯為,是因子之言而為仁義之禍也。」
依孟子的見解,人性本善,故順人之性以行,即是仁義,居仁由義所以擴充光大此人性,而非桎梏賊我本性。而告子卻認為性無善惡,否認仁義為性中所本有,這樣一來,仁義便易與本性產生排斥,有仁義則必傷及本性,故孟子立即辯之,評為「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也。
(編按:杞柳固然有內在可編織加工之本性,但單靠天生之杞柳,也無法不經加工修飾自動長成桮棬)

竹藝品.jpg

竹編器.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