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觴曲水.png
上圖:流觴曲水


探春與三月三

一、探春名字的書香雅韻

《紅樓夢》中,探春的名字與她的生日有關。雖然因姐姐是正月初一日所生,取名元春,她也從了「春」字,但她的名字本身也另有意蘊。「探春」一詞指春初作郊外之游,意謂探望春光。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探春》:「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後,各乘車跨馬,供帳於園圃或郊野中,為探春之宴。」探春生在三月初三,是傳統的上巳節。古時以陰曆三月上旬巳日(巳,音ㄙˋ為「上巳」。《後漢書.禮儀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紱除,去宿垢疢,為大絜。」魏晉以後改為三月三日。吳自牧《夢梁錄》卷二「三月」:「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觴故事,起於晉時。唐朝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亦是此意。」這裡提到兩個三月三的風俗,一個是「曲水流觴」,古時候人們於陰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後始固定為三月三日),就水濱宴飲,認為可祓除不祥,後人因引水環曲成渠,流觴取飲,相與為樂,稱為「曲水」。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順流而下,停在誰前面,誰即取飲,叫做「流觴」,也叫「流杯」。王羲之〈蘭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另一個風俗是「修禊」,人們在上巳日到水邊嬉遊,以消除不祥,叫做「修禊」,即王羲之〈蘭亭集序〉所寫:「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上述可見,探春生在這樣一個水邊嬉遊,踏春祈福,充滿詩情雅趣的日子。杜甫〈麗人行〉也曾有「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的詩句。

探春的生日也是天下第一書〈蘭亭序〉寫成的日子,也許小說是由此安排探春擅長書法。賈府四位小姐的丫鬟抱琴、司棋、侍書和入畫,分別體現了琴棋書畫的文人雅趣,小說中對元春與「琴」的關係未展開寫,但迎春下棋、惜春繪畫都曾進入小說的情節當中。探春所長在書法上,她的丫鬟一個叫侍書(有的版本也作「待書」),一個叫翠墨,加起來是「書墨」的意思。探春喜好書法,在《紅樓夢》中有多處提及,一是第二十七回探春說:「這幾個月,我又攢下有十來吊錢了。你還拿了去,明兒出門逛去的時候,或是好字畫,好輕巧玩意兒,替我帶些來。」尤其是「那柳枝兒編的小籃子,整竹子根摳的香盒兒,膠泥垛的風爐兒」,還說「我喜歡的什麼似的」。探春託寶玉從外邊為她代買的東西,天真中透著質樸和清雅,除了純天然的工藝品,首要的是「好字畫」。二是元春省親之後,「命將那日多有的題詠,命探春依次抄錄妥協,自己編次,敘其優劣,又命在大觀園勒石,為千古風流雅事。」這裡強調了「命探春依次抄錄」,可見元春欣賞探春的字。再有即第三十七回探春寫給寶玉的信中談到,寶玉以「真卿墨跡見賜」,讓探春頗感「惠愛之深」。當然,與書法愛好關聯最大的,還是對探春書房的描寫。第四十回賈母領著劉姥姥遊覽大觀園,她們看到探春的秋爽齋是地道的書房:


探春素喜闊朗,這三間屋子並不曾隔斷。當地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那一邊設著斗大的一個汝窯花囊,插著滿滿的一囊水晶球兒的白菊。西牆上當中掛著一大幅米襄陽(編按:米芾,號襄陽漫士)〈煙雨圖〉,左右掛著一副對聯,乃是顏魯公(編按:顏真卿,封魯郡公)墨跡,其詞云:「煙霞閒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設著大鼎。左邊紫檀架上放著一個大觀窯(編按:北宋官窯)的大盤,盤內盛著數十個嬌黃玲瓏大佛手。右邊洋漆架上懸著一個白玉比目磬,旁邊掛著小錘。

書房的陳設,顯示出主人的性格志趣。首先,視野開闊,三間屋子並不曾隔斷。其次,氣勢宏大,室內擺設的物品都顯得大氣,如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斗大的一個汝窯花囊、一大幅米襄陽〈煙雨圖〉、大鼎、一個大觀窯的大盤、十個嬌黃玲瓏大佛手。其三,風雅清高,牆上掛的是唐宋名人的字畫,透著學者的風度和閒逸的志趣。黛玉的瀟湘館也被劉姥姥誤認為公子的書房,但只體現了書卷氣。探春的書房卻帶有丈夫氣。值得關注的是,探春的秋爽齋掛著宋代書畫家米芾的〈煙雨圖〉,還有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手書的對聯。《紅樓夢》的作者把當時文人心目中奉為至尊的書畫作品,設置到探春的書房中,也反映出這位閨閣才女的趣尚和修養。還有一點值得重視的是,探春的生日在三月三,為傳統的上巳節,書聖王羲之於東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有感於「流觴曲水」、「暢敘幽情」的美景樂事,揮毫寫下天下「行書第一」的《蘭亭序》。所以,探春形象的塑造,在很多方面與文墨書香建立起千絲萬縷的聯繫。

二、探春的精明與敏感

才自精明志自高」,判詞中的「精明」二字是對探春之才的高度概括。這個詞語有三重意思:一是晴明,光明。《淮南子.覽冥》:「於是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二是精誠,誠信。《禮.祭統》:「是故君子之齊也,專致其精明之德也。」三是精細,明察。《國語.楚》:「夫神以精明臨民者也。」 就探春的才華而言,這三個意項應該都含有。她既光明磊落、誠信待人,又精細明察。她是大觀園最有創意的人,「三春」中最有詩才的人,是大觀園的書法家,更是閨中女兒里頗具事業心和丈夫氣的人。探春之才,表現為文墨才能和理事才能。

探春的文墨才能。探春既能舞文,又擅長弄墨。探春的居所「秋爽齋」本身的文化意蘊是很濃的。張俊師曾說:

為什麼叫秋爽齋呢?我曾看到清代的兩部筆記,一種叫《燕京雜記》,一部叫《帝京歲時紀勝》,這兩部書都講到北京當時的這樣一種習俗,是說京師小兒懶於嗜學,嚴寒就要歇冬,酷暑就要歇夏,都不讀書。所以,有的學堂門口到立秋的時候,就掛一塊牌子,大書一個「學」字,並在旁邊寫上四個小字──「秋爽來學」,說秋天天氣涼爽了,快來讀書吧。我覺得「秋爽齋」這個命名大概反映了北京的當時的這種文化背景。而且,「秋爽齋」裡有字帖,有筆筒,有寶硯,還掛著顏真卿寫的對聯等等。探春和她的姐姐迎春、妹妹惜春比起來,是最有才華的,也是最喜歡學習的。我認為秋爽齋這樣的命名是有比較深的涵義在其中的。

海棠詩社的首倡者是探春。探春是大觀園最有創意的人,是詩社的發起人。在結社之前,紅樓詩卷中雖然也出現了寶玉的〈四時即事〉、黛玉的〈葬花吟〉和〈題帕三絕句〉等自由創作的作品,也出現了元春率眾人作的〈大觀園題詠〉十一首,但自三十七回海棠結社之後,園中詩人們的創作才更為自覺了。大觀園詩社的創辦,促進了詩詞創作的繁榮。那麼,探春是如何提出起詩社這一創意的呢?第三十七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寫探春給寶玉送了一個花箋,上面寫道:

娣探謹奉

二兄文几:……未防風露所欺,致獲採薪之患。昨蒙親勞撫囑,復又數遣侍兒問切,兼以鮮荔並真卿墨跡見賜,何痌瘝惠愛之深哉!今因伏几憑床處默之時,因思及歷來古人中處名攻利敵之場,猶置一些山滴水之區,遠招近揖,投轄攀轅,務結二三同志盤桓於其中,或豎詞壇,或開吟社,雖一時之偶興,遂成千古之佳談。娣雖不才,竊同叨棲處於泉石之間,而兼慕薛林之技。……孰謂蓮社之雄才,獨許鬚眉;直以東山之雅會,讓余脂粉。若蒙棹雪而來,娣則掃花以待。此謹奉。

探春寫給寶玉的書信主旨在於要成立詩社,但信上有個信息值得玩味,即寶玉曾在探春著涼後,「數遣侍兒問切」,幾次派下人去探望,而且「兼以鮮荔並真卿墨跡見賜」,寶玉送去了鮮荔枝,還有顏真卿的墨跡。寶玉稱讚「倒是三妹妹的高雅」,興沖沖趕到探春的秋爽齋,發現寶釵、黛玉、迎春、惜春、李紈都被探春召喚來了。探春很得意地說:「我不算俗,偶然起個念頭,寫了幾個帖試一試,誰知一招皆到。」可見探春不僅有高雅的想法,而且有高雅的做法,也是一個頗具感召力的人。起詩社的想法李紈也有過,但沒有實施。於是,寶黛釵、三春加李紈,這七個人成立了詩社。古代文學團體,七人組的較多,諸如魏晉時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賢,明代的前七子、後七子等。大觀園詩社因為最初以賈芸送的兩盆白海棠花為題寫詩,因而叫海棠社。李紈自薦做社長,二姑娘和四姑娘當了副社長。在領導人的問題上,探春笑道:「好好的我起了個主意,反叫你們三個來管起我來了。」雖然笑著服從了領導,但詩社的名稱還是探春起的,理由是:「俗了又不好,特新了,刁鑽古怪也不好。可巧才是海棠詩開端,就叫個海棠社罷。雖然俗些,因真有此事,也就不礙了。」由此可以看出探春不僅頗有管理才能,而且是一個敢想敢做、敢做敢當的人。

除了上文論及的書法特長,探春還是三春中最有詩才的人。她的詩雖不如「薛林」(編按:薛寶釵、林黛玉),也是女兒作品中的上乘。迎春、惜春都因為不會做詩而當了副社長,一位出題限韻,一位謄錄監場,賈府三姐妹中唯一能與黛玉、寶釵、寶玉,以及後來入社的湘雲等人同題吟詠的,只有探春了。

在〈詠白海棠〉組詩中,探春的作品是最先呈現的:


斜陽寒草帶重門,
苔翠盈鋪雨後盆。
玉是精神難比潔,
雪為肌骨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
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謂縞仙能羽化,
多情伴我詠黃昏。


小說此回的注意力雖然放在評價黛玉的「風流別致」和寶釵的「含蓄渾厚」上,還提到寶玉的詩「壓尾」,並沒有評論探春的詩,但探春的詩句與她的判詞和風箏詩謎,還是有呼應的。如「斜陽寒草帶重門」,有辛棄疾「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的傷春之感,「芳心一點嬌無力」與風箏詩謎中的「游絲一斷渾無力」語義相似。

在第三十八回的十二首〈菊花詩〉中,雅號「蕉下客」的探春寫了兩首。其中〈簪菊〉中的「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和〈殘菊〉中的「蒂有餘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受到好評。寶釵笑道:「你的『短鬢冷沾』,『葛巾香染』,也就把簪菊形容的一個縫兒也沒了。」的確,秋光中,菊花插頭的形象躍然紙上。寶玉自嘆不如的佳句中有探春的「短鬢」,「葛巾」,「金淡泊」,「翠離披」等,甚至不服地說:「明兒閒了,我一個人作出十二首來。」李紈道:「你的也好,只是不及這幾句新巧就是了。」可見,探春的詩從用詞到立意,都受到大家的首肯。

第七十回的〈柳絮詞〉,以柳絮為題,限各色詞調,大家填詞。詞在《紅樓夢》中出現較少,寶玉都認為「這詞上我們平常,少不得也要胡謅起來」。限時的一支夢甜香燃盡的時候,探春只寫了半首〈南柯子〉,後半首是寶玉續上的:

空掛纖纖縷,徒垂絡絡絲,
也難綰繫也難羈,一任東南北各分離。
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
鶯愁蝶倦晚芳時,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


我們看探春寫的前四句,與寶釵〈臨江仙〉中的「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詞意相似。探春的「纖纖縷」和「絡絡絲」是「空掛」和「徒垂」的,相比之下寶釵的「萬縷千絲終不改」要堅定得多。探春的「一任東南北各分離」,比寶釵的「任他隨聚隨分」缺少了自主,也不夠超脫,但與探春的判詞和序曲,乃至風箏的象徵意義都是相互照應的。探春的遠嫁,是不由自主的,是無可奈何的,甚至走上了不歸之路,都在這半首詞裡有所表露。

再看看探春的處事才能。探春是閨中最有丈夫氣的人,其愛好有男子氣。在閨閣的青年小姐中,探春喜歡「那樸而不俗,直而不拙者」。她沒把興趣放在胭脂花粉上,她的房間陳設沒有絲毫的脂粉氣。她希望自己能是男人。這一點,與黛玉不同,與鳳姐也不同。《紅樓夢》中曾寫到黛玉和鳳姐從小都是當作男孩養的,但是長大後黛玉沒有絲毫的仕途之心;鳳姐雖是脂粉堆裡的英雄,與寶玉成陰陽互逆之勢,但她自己並沒有做男人的願望。探春則不然,她有著較強的事業心,曾坦言:「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兒家,一句多話也沒有我亂說的。」探春的管理才能在她理家一事上表現較為突出,除此之外,她日常的為人處事也表現出善於解決複雜矛盾的出眾才幹。

為王夫人解圍。小說第四十回,賈母因為賈赦欲娶鴛鴦(編按:賈母貼身大丫鬟)一事氣得「渾身亂戰」,遷怒於王夫人。一時之間,在座的人既不敢辯也不好辯,就連一向能言善道的鳳姐兒也無言以對,只有探春挺身而出,替王夫人解圍。書中雖然沒有描述王夫人對於探春的幫助有何反應,但可以想見,她在心中定是對探春是感服有加的。

為賈母解頤。小說第七十六回,中秋賞月時,眾姊妹「熬不過,都去睡了」,只有探春陪著賈母直到四更天,賈母讚嘆道:「只是三丫頭可憐見的,尚還等著。」難怪賈母在有需要孫女拋頭露面之事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探春。第七十一回寫賈母生日,誥命夫人們來拜壽,南安太妃看戲時問到寶玉和眾小姐,賈府命鳳姐把史、薛、林帶來,又特地叮囑:「再只叫你三妹妹陪著來罷。

為家族擔憂。魯迅曾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悲涼之霧,遍被華林,然呼吸而領會之者,獨寶玉而已」。寶玉是「悲涼之霧」的領會者,也是彷徨者;而探春是悲涼的覺察者,也是吶喊者。第七十四回,探春怒斥抄檢的人:「你們別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你們今日早起不曾議論甄家,自己家裡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們也漸漸的來了。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說著,她不覺流下淚來。這是為「大族人家」在流淚。也許寶玉的彷徨有著更深沉的思考,但是探春的吶喊則需要勇氣和膽量。探春理家之時,人們「漸覺探春精細處不讓鳳姐」,其實,鳳姐只有「精細」而缺少「明察」,探春能明察秋毫,一葉知秋,所以其「精明」的才幹是在鳳姐之上的。

曹雪芹在回目中用一個字來評價探春,即是「敏」。這個字既可以用來描述探春的才,也可以用來揭示探春的情。第五十六回的「敏探春行利除宿弊」,「敏」字的評價,首先是敏銳的意思,即判詞所說的精明。這一點下文將詳細分析。其次,還有一個意思在探春身上體現得也很明顯,那就是敏感。在一些小事上,探春極力顯示出自己的威嚴。第五十五回探春痛哭之後補妝的情節,把一位貴族小姐的氣派寫得細緻入微:「因探春才哭了,便有三四個小丫鬟捧了沐盆、巾帕、靶鏡等物來。此時探春因盤膝坐在矮板榻上,那捧盆的丫鬟走至跟前,便雙膝跪下,高捧沐盆;那兩個小丫鬟,也都在旁屈膝捧著巾帕並靶鏡脂粉之飾。平兒見侍(待)書不在這裡,便忙上來與探春挽袖卸鐲,又接過一條大手巾來,將探春面前衣襟掩了。探春方伸手向面盆中盥沐。平兒雖為奴才,卻頗有體面,探春如此坦然地接受她和另外三個丫鬟的伺候,也似乎在有意無意地強調著主子的身份。在化妝的細節上,李紈則不在意尊卑,甚至用尤氏丫頭的脂粉。相比之下,探春處處維護自己脆弱的自尊,也反映出她的極度敏感

探春的情感世界中敏感的成分較重,對趙姨娘的不徇私情是一種敏感,對平兒的關心和接受平兒的服侍也是一種敏感,對迎春唇亡齒寒地相助更是出於敏感。因為庶出的身份,探春像一些古代賢人那樣,不得不面對「才秀而人微」的現實。

三、探春姑娘的別離意緒

在紅樓十二釵的曲詞中,探春的一曲題為〈分骨肉〉,預示了探春的結局: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在小說所寫的時代,大家族的女子拋家遠去的目的不可能是宦遊,或如今天的求學等事,所以後四十回回目中所列的「悲遠嫁」還是有道理的。但嫁給誰?為什麼要遠嫁?這些問題似乎在因果關係上安排得不盡人意。

探春的判詞、詩謎都曾用風箏的飄蕩來象徵探春的遠嫁。小說第七十回也寫到了放風箏,探春放的是「
一個軟翅子大鳳凰」,照應了「游絲一斷渾無力」。小說中還有一段富有象徵意味的情節,寫的是:

探春正要剪自己的鳳凰,見天上也有一個鳳凰,因道:「這也不知是誰家的。」眾人皆笑說:「且別剪你的,看他倒像要來絞的樣兒。」說著,只見那鳳凰漸逼近來,遂與這鳳凰絞在一處。眾人方要往下收線,那一家也要收線,正不開交,又見一個門扇大的玲瓏喜字帶響鞭,在半天如鐘鳴一般,也逼近來。眾人笑道:「這一個也來絞了。且別收,讓他三個絞在一處倒有趣呢。」說著,那喜字果然與這兩個鳳凰絞在一處。三下齊收亂頓,誰知線都斷了,那三個風箏飄飄搖搖都去了。眾人拍手哄然一笑,說:「倒有趣,可不知那喜字是誰家的,忒促狹了些。」

這段文字借三個風箏描繪了探春的婚事。先是天上那鳳凰向探春的鳳凰「漸逼近來」,兩隻鳳凰「絞在一處」,暗喻鳳求凰。後來一個大喜字「也逼近來」,與兩個鳳凰絞在一處,寫喜事光臨,應指探春完婚。外來的兩個風箏都是「逼近來」,可見探春的婚姻從提親到出嫁都是被動的。當三個風箏絞在一處的時候,地下放風箏的人「三下齊收亂頓,誰知線都斷了,那三個風箏飄飄搖搖都去了。」眾人鬨笑說那個「喜字」風箏「忒促狹了些」,責備得不無道理,「促狹」屬於方言,是刁鑽、愛捉弄人的意思,這裡是抱怨遠嫁這件喜事對探春命運的捉弄。可見第七十回的描寫已具體暗示了探春的婚姻問題。

從全書的情節安排上看,在第七十回到七十九回之間,曹雪芹已緊鑼密鼓地寫起了迎春、探春、惜春的事,開始考慮她們的歸宿。如第七十三回寫迎春的善良懦弱,第七十四回寫探春的敏銳豪爽以及惜春的孤高耿介,第七十七回透露了迎春要相親和探春有人說媒之事,第七十九回寫迎春出嫁。如果後四十回還是曹雪芹的筆墨的話,估計八十回後不久便應該寫探春的悲遠嫁。因為第七十七回在「
美優伶斬情歸水月」故事的結尾處,小說寫王夫人的心境:「且近日家中多故,又有邢夫人遣人來知會,明日接迎春家去住兩日,以備人家相看;且又有官媒婆來求說探春等事,心緒正煩,那裡著意在這些小事上。」王夫人心中「這些小事」指的是小丫頭芳官等人要做尼姑的事,相比之下她心中的大事顯然就是迎春、探春的婚事了。而迎春是賈赦的女兒,邢夫人已遣人接過去住了,讓她操心的莫過於探春的婚事了。書中寫「官媒婆」來,這「官媒婆」,在甲辰本、程甲本和程乙本上寫的是「官媒」,沒有「婆」字。「官媒」指官衙中的女役,也指專以做媒為業的婦女。試想,如果是元春那樣的歸宿,王夫人一定是滿面春色,何來的「心緒正煩」呢?可見探春的親事既有來頭,又讓她煩憂。這樣的「官媒婆」所促成的婚姻,將要帶來的悲劇氣氛與判詞中的水邊送別,也許能夠呼應起來。

後四十回中探春結局,雖也寫她嫁到很遠的地方,但是「服彩鮮明」、衣錦還鄉的情節似與判詞和序曲中的悲劇預示不符,與第七十回中風箏的暗示、第七十七回王夫人的心情煩憂似乎照應不上。首先,探春所嫁之人,只是賈政的世交,在海疆任職的周瓊之子,沒有體現「鳳凰」或「王妃」等信息。其次,兩家「素來相好」,而且門當戶對,才貌相配,看不出王夫人的煩惱和遠嫁中的悲情。其三,探春出嫁登船時,「分骨肉」、別父母的內容表現不足。第九十九回寫周瓊傳書與賈政聯姻,賈政看了,心想:「
兒女姻緣果然有一定的。舊年因見他就了京職,又是同鄉的人,素來相好,又見那孩子長得好,在席間原提起這件事。因未說定,也沒有與他們說起。後來他調了海疆,大家也不說了。不料我今升任至此,他寫書來問。我看起門戶卻也相當,與探春到也相配。」如果這位周瓊之子正如湘雲序曲中所寫的,是一位「才貌仙郎」,那麼,探春「悲」從何而來呢?第一百回的回目是「悲遠嫁寶玉感離情」,寫寶玉聽到探春出嫁之事「啊呀的一聲,哭倒在炕上」,他只是傷心於姐姐妹妹的離散。至於探春在此回的「悲」情,是由於對趙姨娘的態度不滿,「這裡探春又氣又笑,又傷心,也不過自己掉淚而已」。而到海濱辭別的時候,第一零二回寫道:「次日,探春將要起身,又來辭寶玉。寶玉自然難割難分。探春便將綱常大體的話,說的寶玉始而低頭不語,後來轉悲作喜,似有醒悟之意。於是探春放心,辭別眾人,竟上轎登程,水舟車陸而去。」探春會說什麼「綱常大體的話」呢?也許是「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那麼,在探春的〈紅樓夢曲〉中,「骨肉家園」在此似乎只強調了寶玉,而「告爹娘,休把兒懸念」等「分骨肉」的內容,體現得不夠充分。賈府兩個同為庶出的小姐相比較,迎春的婚姻悲劇,是屈從於金錢;而探春婚姻中的無奈,又源自什麼呢?

按第五回的構思,賈寶玉聽到的〈紅樓夢曲〉中,〈恨無常〉寫他的姐姐(編按:賈元春),〈分骨肉〉寫他的妹妹(編按:賈探春)。如果說大小姐元春的〈紅樓夢曲〉寫的是死別之悲,那麼三姑娘探春的序曲寫的便是生離之痛,因而前者叫〈恨無常〉,後者名為〈分骨肉〉。在金陵十二釵的第三位和第四位,曹雪芹讓賈政的兩個女兒,共同演奏了生離死別的悲劇序曲。宋代周邦彥〈瑞龍吟〉中的詞句「
探春盡是,傷離意緒」,可作為三姑娘探春人生境遇的註解。


2016年4月8日三月初二修訂人在旅途

延伸閱讀:

探春盡是,傷離意緒----周邦彥:瑞龍吟.大石春景(原文+翻譯解析)

探春.png


【文章出處】
《壹讀》
探春與三月三

網址:

https://read01.com/PajJ7j.html#.Yd9x4KgzZPY
作者:不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