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這是一首描寫農人勞動中的禪詩,相傳是五代僧人布袋和尚(法名契此)所作。
再淺近平凡不過的字句中,居然可讓人領悟出人生最深的道理,詩中從二個違反常識的現象,告訴世人深刻的道理:從近端可以看到遠處,從後退也可以成為進步。
插秧詩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作品出處】
〈插秧詩〉
原作者:布袋和尚
註釋翻譯
手把青秧插滿田,
譯文:
農夫手裡拿著秧苗,將它們一一插滿田地,
◎「田」表面上指水田,其實暗指每個人自己的「心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譯文:
每當低下頭便看到水面倒映的藍天。
◎水中天如鏡,照映萬物與自我。低頭便看到水面倒映的藍天,其實也是看見了自己。
◎人的通病是:只看到別人的過錯,看不到自己的過錯。
◎人有一種傾向:看高不看低,求遠不求近。比如某人職位比我高,就尊重他;某人錢財比我富足,就巴結他。如果某人條件比我差,就不予理會甚或輕視、欺凌,而不知「眾生平等,皆應尊敬」的道理,敬人是人品高尚的流露,自身以此得顯莊嚴,莊嚴是平等、不分高下的。
◎有道之人觀看這個世界與常人就有顯著的不同,「低頭便見水中天」就是要人們虛懷若谷低下頭來,才能真正的認識自己,認識世界。
◎愈是瘦弱不飽實不成熟的稻子,稻桿就拉抬得越高,而那些飽滿已可採收的稻穀,卻都是謙虛的把稻稈壓得很低。而人與稻穀也是同一個理,愈是沒有內涵、不成熟的人,有了一點東西就自以為是,把頭抬得很高,志得意滿。相反的,有學問有見識的人,愈是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愈是謙虛的將頭低下來,虛心受教。所以人們要從看稻穀熟成之法,認識真理,學到啟示。
六根(佛家稱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清淨方(才)為道,
譯文:
心地清淨澄澈,才能修成正道,
◎當身心不再被外界的幻相與內心的情欲所染著的時候,才能與「道」相契。
◎人能自覺自悟,使本性清澈顯見,使自己的六根不被外面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所污染,時時保持自性的清淨,就是「道」,就是修行了。
退步原來是向前。
譯文:
看似後退了,原來卻是在向前進啊!
◎農夫插秧,是邊插邊後退的,正因為他能夠退後,所以才能把稻秧全部插好,所以插秧時的「退步」正是工作的向前展進。一面插秧苗,往後一步步後退,看似退步,實際上是前進,等退回到田邊,一畦田的秧苗也插好了。唯有心存後退(謙卑、低心、柔和),他日才能豐富收割。
◎有時退讓不是消極,反而是積極的轉進。與人相處也是如此:當人我之間彼此計較爭執,一定要爭出是非對錯,分出高低勝負,又能成就什麼?反而彼此兩敗俱傷。倒不如退一步,反而能海闊天空。
◎一般人總以為人生向前走,才是進步風光的,而這首詩卻告訴我們有時退步也是可以是向前的。在功名富貴之前退讓一步,在人我是非之前忍耐三分,這種謙卑中的忍讓,才是人格真正的進步。這種時時照顧腳下,腳踏實地向前,才是至真至貴。
布袋和尚簡介
釋契此,五代後梁時僧人,明州奉化(今浙江寧波奉化)人。因常背負一布袋開口而笑,又稱布袋和尚、笑佛。相傳是彌勒佛轉世應化人間。
《宋高僧傳》最早記載契此生平,說他「形裁腲脮,蹙頞皤腹,言語無恆,寢臥隨處。」常常用杖負布袋進入街市。到市場上乞食,醯醬魚葅皆入口,又分少許食物放入布袋中。曾於雪中臥而身上無雪,眾人皆奇。
後梁明州評事蔣宗霸常與契此和尚交遊,拜之為師。隨之雲遊三年,一日兩人共浴長汀溪中,宗霸看見契此和尚背上有四目。
據傳後梁貞明三年(917年)三月,契此圓寂前留一偈語:「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因此契此和尚即為彌勒菩薩化身的說法便廣為流傳。他圓寂後不久,有人在別州看見他仍背著布袋到處走。
在許多漢傳佛教寺院裡,常見到的大肚彌勒即以契此為原來的型態塑造。此在佛教作為表示佛法的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學習有一顆包容別人的心。
由於契此和尚的形象通常為臉帶笑容,手提布袋,有和氣生財、累積財富的意思,受民間信仰的人視之為財神供奉,一般商家如彩券行、餐廳等,也會在店鋪裡供其塑像。在日本,日本人以布袋為七福神之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