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jpg


什麼是「平仄」、「平上去入」?

聲、韻、調


漢字字音的組成可分成三個條件:
【聲】+【韻】+【調】

以「水」的注音「ㄕㄨㄟˇ」為例,「」為【聲】,「ㄨㄟ」為【韻】,「ˇ」為【調】
(編按:押韻時,可以跳過注音中間的ㄧ、ㄨ、ㄩ,直接檢查最底下的韻母)

【聲】→指「發音的高低變化」,與詩、詞、曲的格律都無關。

【韻】→與詩(包含樂府詩、古詩、近體詩)詞、曲的【押韻】有關。

【調】→與詩(近體詩)詞、曲的【平仄】有關。


四聲.png
圖片出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CBQ1-r6fUY


國語注音的四聲

1. 國語第一聲:讀音都高而長,但不升不降。例如:生、天、乾、飛……等。

2.
國語第二聲:讀音都低而長,也不升不降。例如:文、求、紅、情……等。

3.
國語第三聲:讀音都上升而短。例如:可、武、海、以……等。

4.
國語第四聲:是古代的「去聲」,讀音都下降而短。例如:快、會、秀、看……等。


聲調.png


國語四聲與平上去入的對應關係

國語第一聲=陰平(「陰」字本身即為陰平聲)

國語第二聲=陽平(「陽」字本身即為陽平聲)

國語第三聲=上(「上」音ㄕㄤˇ,「上」字本身即為上聲)

國語第四聲=去(「去」字本身即為去聲)

國語第一二三四聲中,以台語客語讀之發音急速短促=入(「入」字本身即為入聲)


聲調.png


平與仄

陰平、陽平、上、去、入可大致分為平、仄兩大類。仄,音ㄗㄜˋ,原意是傾斜,此指不平。

古人將陰平、陽平,統歸為
平聲,簡稱「平」,以符號橫線「-」表示。

將上、去、入統歸為
仄聲,簡稱「仄」,以符號豎線「︱」表示。

因此,「平平仄仄平」以符號表示,即為「--︱︱-」。

影音檔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CBQ1-r6fUY

入聲.png
圖片出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CBQ1-r6fUY
入聲.png
圖片出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CBQ1-r6fUY


現代國語中的平仄聲

國語第一聲
→可能為【平聲】(陰平)
→也可能【仄聲】(入)

國語第二聲

→可能為【平聲】(陽平)
→也可能【仄聲】(入)

國語第三聲
→必定為【仄聲】(上+入)

國語第四聲
→必定為【仄聲】(去+入)

四聲.png
圖片出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CBQ1-r6fUY


平仄的交替使用

以成語為例,說明漢字的平仄關係:

四字都是平聲:
憂心忡忡、卑躬屈膝、含糊其辭、人心惶惶、人微言輕、姍姍來遲......

四字都是仄聲:意氣用事、見利忘義、犯上作亂、不可理喻、蠢蠢欲動、慘不忍睹、本末倒置、大勢已去......

四字有平有仄:津津有味、口若懸河、未雨綢繆、立竿見影、滄海桑田......

四字均有陰平、陽平、上、去:風調雨順、妙手回春、山窮水盡、柳暗花明......

延伸閱讀:

平平仄仄平----近體詩的平起式、仄起式、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影音檔網址)

廣韻.png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