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jpg
示意圖


人文人物生命觀之一 難忘一代哲人余英時

千呼萬喚的余英時回憶錄終於出版了(允晨),當年我在新生報做文教記者時,(1975-1978)我們幾個年輕記者常結伴去訪問老學者,如沈剛伯,黃君璧,吳大猷等,他們的風範,學養,現今已難尋。大師是一批批來,一批批走。記者只能寫歷史,但回想那段經歷,讓我覺得是在參與歷史。

有英氣而無驕氣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訪問余英時,也就是我23歲與大師的邂逅。余英時有次回國參加國家建設研究會(當時每年度的盛事,集合國內外華人專家為國政建言),那時我才剛入報社近兩年,我老闆要我去訪問他,那時當然沒有網際網路,報社資料室也貧乏,更沒有讀過余英時的書,但我居然也就大剌剌去國建會會場去訪問他。

那時余英時正值壯年,穿了一襲雪白襯衫,衣領衣袖皆工整,有英氣而無驕氣,聊了一會,我就問余英時「請問您專研什麼?」。

「先秦思想,」現在我還記得他頭一仰,抽一口煙斗吐出,面孔雲霧飄邈。我想糟了,我要問什麼,先秦思想這麼古老的東西,有什麼可以研究的。當然我不會如此問,我一面想要如何修飾這個問句,我就問了:「你在研究中,得到什麼樂趣?」

沒有蒐集資料就採訪

余英時不愧是大儒,對我這個未經世事的小記者頗有耐心,不厭其煩地對我說先秦思想對人類及中國的影響,我回去報社寫了篇「余英時在故紙堆裡找樂趣」,還頗受好評。


還記得,當晚回報社時,振筆急書之際,坐在我旁邊的王杏慶(後來成為評論大家南方朔),得知我沒有蒐集任何資料、作任何研究,就去訪問余英時,很不以為然說,「你居然連他的研究都不看,就去訪問他。」說完,重重地歎一口氣。

大師的不嫌棄

余英時一生得獎無數,最高獎項如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首屆唐獎「漢學獎」。但是他依然悠遊於書齋, 研究範圍縱橫三千年中國思想史,是一位「追求純粹的學人」,也有著「單純的倔強」,例如在89後至今,他拒絕去大陸,直到六四獲得平反。


至今我看到余英時得獎或演講的消息,都會湧出一股暖意,尤其有次他應中國時報文教基金會回台灣,與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同台演講。時報第一版登出他的大幅照片,從底下往上照。歲月在他臉上留下痕跡。

但是不變的是他那份儒家風範,更感謝這位大師當年不嫌棄這位莽撞的小記者,使她在記者之路上增添很多信心。23歲那次與大師的邂逅,讓我深感對年輕人少許的鼓勵和溫暖會影響他們一生

【余英時簡介】

余英時(1930年1月22日-2021年8月1日),天津人,祖籍安徽潛山,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哲學會院士,余氏兒時接受中國傳統私塾教育,1949年就讀北平燕京大學歷史系,同年肄業轉赴香港,1950年起入讀香港新亞書院及新亞研究所師從國學大師錢穆,留學美國哈佛大學師從當代漢學泰斗楊聯陞教授,引領思想史研究數十年,他的大部分職業生涯都在美國,歷任美國密西根大學副教授、哈佛大學教授、香港新亞書院校長兼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美國耶魯大學歷史講座教授,現為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並曾於1991年至1992年任美國康乃爾大學第一任胡適講座訪問教授。曾獲得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人文諾貝爾獎)、首屆唐獎「漢學獎」得主。余氏的研究範圍縱橫三千年中國思想史,並堅守傳統知識份子一種「單純的倔強」。他自稱對政治僅只「遙遠的興趣」,但時常發文評論時政、文化,積極聲援兩岸民主運動及中國人權,包括香港、台灣的公民抗命,他認為中國共產黨將「很快」垮台。唐獎的頒獎理由形容余氏「深入探究中國歷史、思想、政治與文化,以現代知識人的身份從事中國思想傳統的詮釋工作,闡發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論述宏闊、見解深刻,學界久已推為海內外治中國思想、文化史之泰斗。余英時桃李滿天下,於美任教期間,培養出許多史學研究人才,包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黃進興、陳弱水、康樂、王汎森、林富士,以及四川大學的羅志田等人。


余英時.jpg
上圖:余英時


【文章出處】
《臺灣醒報》
《人文人物生命觀之一》難忘一代哲人余英時

2019-09-05
網址: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90905-iq3W
作者:楊艾俐
【作者簡介】
楊艾俐,兩岸三地資深媒體人。臺灣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美國華盛頓大學教育傳播碩士,曾任《天下雜誌》總主筆、英國利物浦大學經濟史研究員、美國華盛頓教育研究會研究員。現任廣東汕頭大學傳播學院教授、海西研究中心總編輯、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資深顧問。楊艾俐從事新聞實務三十年,至二十餘國採訪,訪問超過三百餘位國際領袖、企業CEO及知名學者。著有《孫運璿傳》、《半導體教父—張忠謀傳》、《郭台銘霸業》等書,其中《孫運璿傳》曾獲1989年國家文藝獎傳記文學類獎,歷年報導曾獲金鼎獎、吳舜文新聞獎、亞洲平面媒體公共服務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