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png
上圖:項羽(劇照)


題解

〈項籍〉是《權書》中的一篇論文,針砭北宋時弊,充滿了對國家前途的憂思。作者為三蘇之一、蘇軾之父的蘇洵。

蘇洵所著的這一組策論《權書》
,共十篇,分為心術(編按:收入《古文觀止》內、法制、強弱、攻守、用間、孫武、子貢、六國(編按:收入《古文觀止》內、高祖(編按:劉邦)、項籍。其中最有名的一篇,便是與〈過秦論〉平分秋色的〈六國論〉。《權書》表現蘇洵治國平天下的思想,集治道、兵法、史論為一體,具有廣泛而深厚的思想內容。作為兵書,《權書》從更高的層次、帝王的角度來俯視全局,但又涉及細枝末節,用之既可以將將,亦可以將兵。其說理透徹深刻,可謂獨樹一幟,位居八大家之一,絕非是靠兩兒子的名氣沾光,而是實力所致。

項籍(前232年-前202年),字羽,以字行,秦朝末年楚國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項羽七歲後隨叔父項梁起兵反秦,鉅鹿之戰中,項羽統率楚軍五萬,破釜沉舟大破秦軍四十萬,決定秦朝覆亡之勢。項羽起兵三年,即率領山東六國諸侯滅秦,分封天下,政由羽出,自封「西楚霸王」,年僅二十五歲。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展開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項羽在彭城之戰雖大破劉邦,但項羽因分封不公,引起各路諸侯紛紛背叛,加上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最後反被劉邦所滅。最後項羽在垓下之戰為劉邦指揮諸侯聯軍所敗,突圍至烏江後,無面目再見江東父老,自刎而死。項羽被譽為中國歷史最為勇猛的將領,史學家稱「羽之神勇,千古無二」,而「霸王」一詞通常專指項羽,民間以水仙尊王祭祀之。

蘇洵〈項籍〉
一文的論點是:項籍無戰略考慮,必敗。作者抓住鉅鹿之戰進行剖析,指出項籍進行鉅鹿之戰是戰略上的大錯,不過是與秦將章邯作毫無意義的拚命。由於戰略錯誤,必然導致後來的垓下之敗。項羽若置救趙於不顧,揮兵入關,進佔關中,如此章邯必棄趙救秦,那時逆而擊之,既可敗秦兵,又可遏阻劉邦先期入秦。再利用關中的戰略優勢,就可以直取天下。項羽沒有這樣做,就是沒有戰略眼光,必敗。

文章至此,已論證項籍之敗因,但作者沒有到此為止,又以戰略要地關中為論述對象,推論「古之取天下者,常先圖所守」,以戰略要地為根據地,然後才能進可攻、退可守;反之,把自已擺在一個狹隘、閉塞的環境裡,必然會導致失敗。因此,要敢於開拓,不要拒戶而守就成為這篇文章的結論。


權書.png
上圖:蘇洵.權書


項籍論

吾嘗論項籍有取天下之才,而無取天下之慮;曹操有取天下之慮,而無取天下之量;劉備有取天下之量,而無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終其身無成焉。且夫不有所棄,不可以得天下之勢;不有所忍,不可以盡天下之利。是故地有所不取,城有所不攻,勝有所不就,敗有所不避。其來不喜,其去不怒,肆天下之所為,而徐制其後,乃克有濟。

嗚呼!項籍有百戰百勝之才,而死於垓下,無惑也。吾觀其戰於鉅鹿也,見其慮之不長,量之不大,未嘗不怪其死於垓下之晚也。方籍之渡河,沛公始整兵向關。籍於此時,若急引軍趨秦,用其鋒而用之,可以據咸陽,制天下。不知如此,而區區與秦將爭一旦之命。既全鉅鹿,而猶徘徊河南、新安間,至函谷,則沛公入咸陽數月矣。夫秦人既已安沛公而仇籍,則其勢不得強而臣。故籍雖遷沛公漢中而卒都彭城,使沛公得還定三秦,則天下之勢,在漢不在楚。楚雖百戰百勝,尚何益哉?故曰:兆垓下之死者,鉅鹿之戰也。

或曰:「雖然,籍必能入秦乎?」曰:「項梁死,章邯謂楚不足慮,故移兵伐趙,有輕楚心,而良將勁兵,盡於鹿。籍誠能以必死之士,擊其輕敵寡弱之師,入之耳。且亡秦之守關。與沛公之守,善否可知也。沛公之攻關,與籍之攻,善否又可知也。以秦之守,而沛公攻入之,沛公之守,而籍攻入之,然則亡秦之守,籍不能入哉?」

或曰:「秦可入矣,如救趙何?」曰:「虎方捕鹿,羆據其穴,搏其子,虎安得不置鹿而返?返則碎於羆明矣,軍志所謂攻其必救也。使籍入關,王離、涉間必釋趙自救,籍據關逆擊其前,趙與諸侯救者十餘壁躡其後,覆之必矣。是籍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功於秦也。戰國時,魏伐趙,齊救之,田忌引兵疾走大梁,因存趙而破魏。彼宋義號知兵,殊不達此,屯安陽不進,而曰待秦敝。吾恐秦未敝,而沛公先據關矣。籍與義俱失焉。」

是故,古之取天下者,常先圖所守。諸葛孔明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且彼未嘗見大險也,彼以為劍門者,可以不亡也。吾嘗觀蜀之險,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繼,兢兢而自完,猶且不給,而何足以制中原哉?若夫秦、漢之故都,沃土千里,洪河大山,真可以控天下,又烏事夫不可以措足如劍門者,而後曰險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達之都,使其財布出於天下,然後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櫝而藏諸家,拒戶而守之。嗚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盜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


【文章出處】
《嘉祐集》
權書.項籍
原作者:蘇洵


項羽.png


註釋翻譯

(一)


吾嘗(曾)論項籍(項羽)有取天下之才,而無取天下之慮;曹操有取天下之慮,而無取天下之量;劉備有取天下之量,而無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終其身無成焉。
譯文:
我曾經評論過:項羽有奪取天下的才能,卻沒有奪取天下的思慮;曹操有奪取天下的思慮,卻沒有奪取天下的度量;劉備有奪取天下的度量,卻沒有奪取天下的才能。所以這三個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成功。


且夫不有所棄(捨),不可以得天下之勢;不有所忍,不可以盡天下之利。
譯文:
況且,一個人如果不能有所捨棄,就不能主導天下的形勢;不能隱忍克制,就不能盡收天下的利益。


是故地有所不取,城有所不攻,勝有所不就,敗有所不避。
譯文:
所以,一個深謀遠慮的領導者,有時可以不佔領土地,有時可以不進攻城池,有時可以不完成勝利,有時也可以不躲避失敗。

其來不喜,其去不怒,肆(放任)天下之所為,而徐緩慢)制其後,乃克(能)有濟。
譯文:
獲得了優勢也不喜悅,失去了利益也不憤怒,讓天下自然發展,然後緩緩地後發制人,才能有所成就。


項羽.png
上圖:項羽(劇照)


(二)

嗚呼!項籍有百戰百勝之才,而死於垓下,無惑也。
譯文:
唉!項羽有百戰百勝的才能,最後卻死在垓下,這是非常確切的事情。


吾觀其戰於鉅鹿也,見其慮之不長,量之不大,未嘗不怪其死於垓下之晚也。
譯文:
我觀察他在鉅鹿作戰,就能發現項羽考慮得不夠長遠、度量也不大,其實後來死於垓下,時間上也算是晚的了。


(當)籍之渡河(黃河),沛公(劉邦)始整兵向關。籍於此時,若急引軍趨秦,用其鋒而用之,可以據咸陽,制天下。
譯文:
正當項羽率兵渡過黃河時,沛公劉邦剛開始整頓軍隊向關中進軍。假如項羽此時馬上率領大軍打向秦都,利用軍隊的銳氣就可以佔領咸陽,控制天下。


不知如此,而區區與秦將(指章邯)爭一旦之命。
譯文:
可是項羽不懂這個道理,卻只是和秦將章邯,爭奪一時片刻的命運輸贏。

既全鉅鹿,而猶徘徊河南、新安間,至函谷,則沛公入咸陽數月矣。夫秦人既已安沛公而仇籍,則其勢不得強(強迫)而臣(強迫)
譯文:
同時,在他保全鉅鹿之後,卻還徘徊在河南與新安之間,等他率兵到函谷關時,劉邦早已進入咸陽幾個月了。這時,秦朝民眾已經歸附劉邦而仇恨項羽,態勢形成之後,便不能勉強民眾臣服。

故籍雖遷沛公漢中而卒(最後)都彭城,使沛公得還定三秦,則天下之勢,在漢不在楚。楚雖百戰百勝,尚何益哉?
譯文:
所以,儘管項羽把劉邦遷往漢中,並且自己最後定都於彭城,卻還是讓劉邦能夠東返安定三秦,隨後的天下大勢,便已經倒向漢而非楚了。楚軍雖然百戰百勝,又有什麼益處呢?


故曰:兆(徵兆)垓下之死者,鉅鹿之戰也。
譯文:
所以說:項羽死於垓下的預兆,恰是使其成名的鉅鹿之戰。


項羽.png
上圖:項羽(劇照)


(三)

或曰:「雖然,籍必能入秦乎?」
譯文:
或許有人會問:「就算是像你說的那樣,項羽就一定能夠占攻陷咸陽嗎?」


曰:「項梁死,章邯謂楚不足慮,故移兵伐趙,有輕楚心,而良將勁兵,盡(消滅)於鹿(鉅鹿)
譯文:
我的回答是:「項梁死後,章邯認為不必憂慮楚軍,所以就轉移軍隊討伐趙國,有了輕視楚軍的想法,從而使得秦軍的良將精兵,全滅於鉅鹿之戰。

籍誠(真的)能以必死之士,擊其輕敵寡弱之師,入之耳。
譯文:
若是項羽真的能夠任用敢死的勇士,攻擊秦國既輕敵又羸弱的軍隊,入據咸陽就很容易了。

且亡秦之守關。與沛公之守,善否可知也。
譯文:
況且瀕臨滅亡的秦軍守關,與劉邦的軍隊守關,誰強誰弱是可以評判的。


沛公之攻關,與籍之攻,善否又可知也。
譯文:
劉邦進攻函谷關,與項項羽進攻函谷關,誰強誰弱也是可以知道的。

以秦之守,而沛公攻入之,沛公之守,而籍攻入之,然則亡秦之守,籍不能入哉?」
譯文:
秦軍守關時,劉邦軍可以攻破;劉邦軍守關時,項羽軍可以攻破;那麼秦軍守關的話,項羽軍還能無法攻破嗎?」


楚國.png


(四)

或曰:「秦可入矣,如救趙何?」
譯文:
或許還有人會問:「如果項羽攻進秦都,那麼又要怎麼救援趙國呢?」


曰:「虎方捕鹿,羆(熊的一種)據其穴,搏其子,虎安得不置鹿而返?返則碎於羆明矣,軍志(兵書)所謂攻其必救也。
譯文:
我的回答是:「老虎剛捕捉到鹿,羆佔據了牠的洞穴並且抓住幼虎,老虎怎能不丟下鹿而回去呢?回去以後被羆撕碎吃掉,也是不言自明的。正如兵法所說:要進攻敵方必然去援救的要害。

使(假使)籍入關,王離、涉間必釋(捨)趙自救,籍據關逆擊其前,趙與諸侯救者十餘壁躡其後,覆之必矣。是籍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功於秦也。
譯文:
假如項羽攻入函谷關,王離、涉間必然會放棄趙國而自救,(秦軍一旦往函谷關來,)前有項羽據關阻擊,後有趙國及原先觀望的各國援軍伺機追擊,秦軍在前後夾擊之下,絕對如土崩瓦解,此時殲滅秦軍絕對是必然的。這樣項羽就可以一舉解除趙國的圍困,同時又收穫佔領秦國的功勞。

戰國時,魏伐趙,齊救之,田忌引兵疾(急)走大梁(魏國首都),因存趙而破魏。
譯文:
戰國時,魏國討伐趙國,齊軍出兵救趙,田忌率軍急赴大梁,因此保存了趙國而攻下了魏國。

彼宋義號知兵,殊不達(通曉)此,屯(屯兵)安陽不進,而曰待秦敝。
譯文:
宋義號稱了解兵法,卻不清楚這點,屯兵安陽而不進攻,還說要等待秦軍疲敝。

吾恐秦未敝,而沛公先據關矣。籍與義俱失(失策)焉。」
譯文:
我擔心秦軍還沒有疲敝,劉邦就已經搶先佔據了函谷關。可以說,項羽與宋義都是失策。」


項羽.png
上圖:項羽(劇照)


(五)

是故,古之取天下者,常先圖(圖謀)所守(據守)。諸葛孔明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
譯文:
所以說,自古奪取天下的人,通常都會先策劃所據守的地方。諸葛亮放棄荊州而遷往西蜀,我就知道他無法有大作為了。


且彼未嘗見大險也,彼以為劍門(劍門關)者,可以不亡也。
譯文:
況且他也不曾面臨巨大的風險,他以為據守劍門關,就可確保蜀漢不滅亡。


吾嘗觀蜀之險,其守不可出(出擊),其出(出擊)不可繼,兢兢而自完,猶且不給(不足以自給),而何足以制中原哉?
譯文:
但是我曾經觀察蜀中的險要,其地形可堅守而無法出擊,出擊之後又難以有後續行動。依靠這裡的話,小心謹慎地尋求自保還怕不夠,又怎麼能夠掌控中原地帶呢?


若夫秦、漢之故都,沃土千里,洪河大山,真可以控天下,又烏(何必)事夫不可以措足如劍門者,而後曰險哉?
譯文:
秦漢兩朝的故都附近,都有千里的沃土和長河大山,的確可以用來掌控天下,又何必需要置身於劍門關一類的地方,然後說是天險呢?


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達之都,使其財布出於天下,然後可以收天下之利。
譯文:
當今的富人,必然居住在四通八達的都市,使其財物在天下流通,然後可以收穫天下的利益。


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櫝(盒)而藏諸家,拒戶而守之。
譯文:
有些小氣的人,得到一隻描金的木盒卻藏在家裡,然後守住大門保護它。


嗚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盜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結果)不失也?
譯文:
唉!這只是追求不丟失,而不是尋求致富啊!如果大盜前來,搶劫奪走了它,到頭來,不還是失掉了嗎?


蘇洵.jpg
上圖:蘇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