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個解釋──凌性傑、吳岱穎「談經典閱讀與教學座談會」側記
找ㄧ個解釋
那段日子,天氣變化不定,而我一再想著當年的初衷。人到中年,每講到初衷,總覺得有點可笑。求學這件事,充滿了機遇變化,原本設定的目標、計畫,到頭來往往出乎意料。──凌性傑〈找一個解釋〉
回首慘澹年少,內心底理想與現實的失衡,讓凌性傑老師走過一段茫然兜轉的求學歷程。是該前行?抑或換條路走?該把自己放在哪個位置?如何能握住點什麼,以證明自己的存在?一連串問號不斷自腦海湧出,沒理清頭緒之前,對於未來的恐慌溢滿胸腔。
「是文學讓我在不甚順遂的高中生涯有了一盞光明的燈,讓我可以順著這盞燈光繼續往前走。」榮獲全國學生文學獎的肯定後,開啟凌老師步上文學創作的契機。「自此我的生命找到解釋。」生命因文學而豐美,因文學而有救贖。凌性傑老師期望將這份感動與
收獲持續傳承。「怎樣在教育部規定的篇章裡,賦予美麗的詮釋,讓這些資訊變成富含感情?儘管個人教書生涯邁入第十年,為避免詮釋經典上有任何偏差而誤導學生,我一直在回想自己接觸這些字句的初衷。真的希望能幫助孩子在課堂中找到生命的色彩與情調,並樂於接受經典,在迷惘的人生找到支持的力量。」
當生命與經典碰撞出火花
在這個摩登時代,一切都已改變,變得更美好更光明,更重視每一個人存在的價值。我們應該有理由有資格去審視百餘年前的一切,並且笑笑地說:「我們真是幸運,生活在現代制度的庇蔭之下......」──吳岱穎〈人才養成遊戲〉
吳岱穎老師坦言,教學現場裡,大多孩子無暇琢磨經典文章的博大精深,無視無感於生活周遭變化,面對大考迫不得已下筆為文,往往筆桿沉如千斤。搔首苦思,成就洋洋灑灑一大篇章,但見作文範本內密麻條列的名言佳句被小心翼翼、安置妥當於起承轉合的方框。
「高中生的閱讀經驗、生活接觸的場域、學習的東西,比我們想像中狹隘但有趣。或許應當用另一種方式去引導學生,使他們找回對事物感知、感動的能力。」儘管教學現實一度令吳老師無能為力,但澆熄不了心中渴望連結學子生活與經典內涵的一股熱忱。
「身為一位老師最幸福、快樂的時刻,就是為學生解說古人傳承下來的智慧,而他們也有所領會,並且與自己的生命產生碰撞,產生火花。」
空間美學,搭建連結古文意境的橋樑
楊牧曾於《一首詩的完成》中說道,他很同情那些生命中沒有故事的人,但這些人並非沒有故事,只是不知如何將他們的生命故事完整陳述。
「九十七年學測作文題──『那一刻真美』,出題老師或許希望喚醒學生對周遭事物的美好感受。但就我所見,現在孩子的感官大概已經死得差不多,對於『美』的鑑賞力,多從電腦、電視、圖片獲取二手資訊。實際上,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方面也能幫助我們體會『美』的感受。」凌性傑老師感觸甚深。
人類對於未知的東西應當是充滿好奇,提問「為什麼」也應當是人類自孩提開始的本能,卻在接受教育的過程被逐漸削弱。過多的資訊遭遇「吞世代」當道,同學往往只能揀選自己所需,且不斷吞食,卻遺失慢下來、細細咀嚼的能力。
對此,凌老師曾利用班級教室佈置,讓同學從動手規劃的過程,體驗空間與自身互動的微妙關係。
「我認為,教室是每位學生每天所要生活的空間,應當由全班來投入佈置。如果沒有親自動手,就不可能有心維護,也不可能與空間發生感情。印象很深刻的是,有次班上同學幾經論辯後,決定將教室漆成粉紅色。秋涼時節,粉紅色調的上課空間為一群大男孩帶來溫暖如戀愛的感覺。直到高三,仍不時回到那個教室去回味當年發生的種種故事。」
將教室佈置視為擔任導師期間一大要事的凌老師,也將如此巧妙的空間體驗連結歸有光〈項脊軒志〉一文的課程教授。
「〈項脊軒志〉細膩呈現歸有光自童年、青少年到晚年的空間感受,是篇極佳的空間散文。這些空間感受都可以讓人變成有故事的人。」凌老師如是說。
〈項脊軒志〉文末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作結。教學時,凌老師輔以播放電影《花樣年華》,片中梁朝偉對著樹洞訴說中年男子壓抑多年的祕密,並抓起一把泥土將樹洞填滿,不料被填補的樹洞竟緩緩長出幼苗......
「片中這一幕暗示我們:所有情感留在空間裡面,不要以為看不見,便不存在,它依舊留有它的力量。如同歸有光種植的琵琶樹,感情的生發會如同樹苗慢慢滋長。導演王家衛不愧是電影詩人,擅長處理電影空間裡詩意的流動。」
《空間詩學》一書提到「一個美好的空間可以為我們的心靈帶來最安穩的庇護」,透過空間,凌性傑老師試圖喚醒同學的感官能力,進而重建同學的閱讀與創造能力。不論教授國文課本經典或引導閱讀相關課外篇章,凌老師期望為同學的生命帶來感動,每增加一分感動,便讓每位同學生命中的故事增加一分精彩。
「眼前同學的文字創造能力無法獲得有效提昇,並不全然是語文能力出現問題,而是沒有好好認識世界。擁有極優異的表達功力,卻無法深刻描寫關於美的體會以及心中對世界的想法。因此,我在課堂上很希望將這種能力傳遞給學生,希望他們知道如何去陳述自己的生命經驗。」凌老師如是說。
旅行,另種形式的空間體驗
我向旅行社訂了機位卻不開票,彷彿一個初學游泳的小孩站在跳水的高臺上,只是拖著賴著掙扎著熬時間,遲遲不肯往下跳。──吳岱穎〈萬里路,行不行?〉
曾有一度,吳岱穎老師在長輩盛情邀約下,思考前往法國巴黎自助旅行,進行人生難得一次的壯遊。怎料愈是準備,愈是心虛,最終宣告放棄。巴黎行告吹,反倒去了風情迥異的「峇里島」。「這當然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因為旅行的地點與方式將決定我們吸收到什麼樣的東西。」
吳岱穎老師進一步說道,「凌老師談到的是一個空間感覺,是營造一個空間促進教學與全班的向心力。空間帶來一個心靈的感受,而旅行則是一個更大空間的心靈拓展。並非要花費大量金錢,只要有某種空間的移動,就算是旅行了。」
吳老師舉例,作家舒國治早年常在國外旅行,近年作品多以漫遊台北的角度,向讀者細數台北城的悠閒時光。如某條小巷進去第幾家的「擔仔麵」相當好吃,又某戶人家矮牆上的九重葛生長成怎樣美麗的姿態,形成另種美食文學,也是另種生活氣度。
轉換至課堂文本──〈上樞密韓太尉書〉,蘇轍以司馬遷為例提到:「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這便是告訴同學,一篇作品的深度氣勢,其文字縱橫開闊,都在於作者本身所經歷、所閱讀的豐厚程度。
「旅行是一個很好探尋世界的方式,唯有使用自己的節奏去探查一個地方,才能夠很細緻地觀察地方特色、特徵及其他種種。我很鼓勵學生一生一定要擁有一次自己的壯遊。」吳岱穎老師如此建議。
有別於旅行外拓的經歷,吳老師認為,內在的記憶也是旅行,許多記憶存在於腦海,卻不被看見。「在感官已死的年代,對於寫作,很重要就是對於自身經驗的追索。老師有責任引導學生學習召喚感覺,召喚記憶中的鮮明場景。」
開創屬於時下學生的青春文學之路
經典古文之所以無法為學子接受,除卻年代久遠,「之、乎、者、也」的語文隔閡難以跨越,考試左右教學的無奈困境,也是導致學子和經典漸行漸遠的因素之一。
凌性傑老師以為,「過去選讀的古典文學裡,多為生老病死中的後三者,儘管後有〈蘭亭集序〉等較為『青春』的作品選入,仍屬「三十歲的青春」,是盛壯年時期的情懷。但對學生而言,還是無法貼近十九歲的青春。青春文學到底存在於哪裡,如何能激發學生們的青少年情懷?」
對此,吳岱穎老師表示,「學生總認為古文的生活情境與自己所處的現實距離太過遙遠,但我告訴他們,只要進入核心,便可以找到最合適的解釋,如〈項脊軒志〉所談家庭情感的撕裂、房間的陳設,都是我們自身也會擁有的體驗,只不過書寫的對象與時空不同。好比〈上樞密韓太尉書〉,透過十九歲的蘇轍,激起學生青春的志氣。蘇轍的旅遊、交友、讀書經歷,都足以帶給學生美好的想像,鼓勵學生走出自我世界。」
除卻課文,主題式閱讀也是教學過程中得以刺激學生興趣的有效方式。
高一時期,配合學生年齡與喜好,純愛小說以及電影文學是可列入考慮的閱讀書單,若有餘力,播放相關電影,教導同學比較文本與電影的不同,更能使同學加深文本印象。
高二適逢畢業旅行,旅行文學相關作品得與同學自身經驗產生共鳴,如《單車上路》、《練習曲》、《盛夏光年》以及最近風行的《海角七號》。
凌老師說道,「不論書籍或電影,與學生貼近的文本很容易引發他們生命的共鳴和感動,而主題式導引則能讓學生完整認識文學肌理。」
即便學生現階段無法領略文章之美,利用文學為人生增添一筆難得的藝文體驗,為人師表也算足堪安慰。凌性傑老師對此提出經驗分享:
「我個人的教書歷程較為特殊,從基測三十分到三百分的學生都教過,對於程度較不好的同學,實在無法教導他們體會《文化苦旅》的意境,只能以基礎訓練佐以鼓勵的方式,讓他們不致對古文產生排斥。
例如,很久以前一次指導詩歌朗誦的經驗,我們的參賽學生多是原住民生與體育生,原本並不被看好。但我看中他們肢體語言豐富的強項,利用這個強項來掩蓋技巧的不足。雖然最後成績不盡理想,卻讓學生找到他們自身的可能性,仍讓參與的同學津津樂道。」
所謂「因材施教」,莫過如此。
結語
兩位老師由才子成為良師,才子是個人光芒,良師是孩子的幸福,成為良師對每位教育工作者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挑戰。
如何提供良善引導,幫助同學正確閱讀古文,不再止於字句解釋,並藉此培養靈活的創意思考,是國文教育所要努力的目標,期待在所有國文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將不再視學習古文經典為畏途。
講者背景簡介
凌性傑,師大國文系、中正大學中文所畢業,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肄業。曾獲台灣文學獎、教育部文藝獎、林榮三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迷信山風海雨,寂寞的冥契與感動,在體制中恆常渴求似不可得的自由。現任教於台北市立建國中學,著有《找一個解釋》、《海誓》、《燦爛時光》、《所有事物的房間》、《關起來的時間》、《解釋學的春天》。
吳岱穎,師大國文系畢業。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國軍文藝金像獎、花蓮文學獎、後山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參加全國國語文競賽,曾獲中學教師組作文第一名、朗讀第一名。著有個人詩集《明朗》。現任教於台北市立建國中學。
【作品出處】
《文學工廠.藝文報導》
〈找一個解釋──凌性傑、吳岱穎「談經典閱讀與教學座談會」側記〉
受訪者:凌性傑、吳岱穎
記者:李加蔚
【受訪者簡介】
凌性傑,1974年生,高雄市人。高雄中學畢業,保送台灣師大國文系,國立中正中文所碩士,國立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肄業。曾獲得明道文藝全國學生文學獎、花蓮文學獎、第二十六屆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青年文學會議論文優等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新詩優選、第一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二獎、第29屆時報文學獎散文組評審獎、台灣文學獎新詩首獎,現任教於台北市立建國中學。作者自述:「此在人生,我渴望真實與永恆。體制之中我熱愛似不可得的自由,唯其不可得,能夠自在也就心滿意足了。藉著書寫,倏忽即逝的都找到恆定不移的可能。藉著書寫,可堪紀念的往事都將留存下來,也讓我變成一個有故事的人。這麼多外在於我的生命,給了我光與熱,我也只是寫下去而已。」
吳岱穎(1976-2021),台灣省花蓮縣人,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台北市立建國中學國文教師,擔任建中紅樓詩社指導老師。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新詩首獎、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國軍文藝金像獎小說首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散文首獎、花蓮文學獎、後山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擔任教師期間曾獲國語文競賽中學教師組作文第一名、朗讀第一名。著有詩集《明朗》、《冬之光》,與凌性傑合著散文《找一個解釋》、《更好的生活》。與孫梓評合編《國民新詩讀本》。2021年6月19日因心肌梗塞在睡夢中辭世,享年45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