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儀隊.jpg



題解


本文選自《臺北人》,是一篇短篇小說,描寫在寒冬的清晨,力衰體弱的老副官秦義方,參加長官李浩然將軍喪禮的感觸。

小說中的李浩然將軍歷經北伐、抗日、剿匪等戰役,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可是退守臺灣後未獲重用,終至壯志未酬而辭世(編按:虛構角色李浩然為白先勇父親桂系名將白崇禧化身)。秦義方追隨將軍出生入死,以身為其副官為榮,一生滿懷對長官的忠誠與情義。

小說透過喪禮氣氛的營造,與秦義方對往事的回憶,側寫將軍的功業彪炳,以抒發哀悼之情,並藉人物際遇的今昔對比,以及時空交錯的筆法,表達人生無常、世事多變的慨嘆,讀之令人低迴深思。

鮮花.png


國葬

一個十二月的清晨,天色陰霾,空氣冷峭,寒風陣陣的吹掠著。臺北市立殯儀館門口,祭奠的花圈,白簇簇的排到了街上來。兩排三軍儀隊,頭上戴著閃亮的鋼盔,手裡持著槍,分左右肅立在大門外。街上的交通已經斷絕,偶爾有一兩部黑色官家汽車,緩緩的駛了進來。這時一位老者,卻拄著枴杖,步行到殯儀館的大門口。老者一頭白髮如雪,連鬚眉都是全白的,他身上穿了一套舊的藏青嗶嘰中山裝,腳上一雙軟底黑布鞋。他停在大門口的牌坊面前,仰起頭,覷起眼睛,張望了一下,「李故陸軍一級上將浩然靈堂」,牌坊上端掛著橫額一塊。老者佇立片刻,然後拄著枴杖,彎腰成了一把弓,顫巍巍的往靈堂裡,蹭了過去。
 
靈堂門口,擱著一張寫字桌,上面置了硯臺、墨筆並攤著一本百褶簽名簿。老者走進來,守在桌後一位穿了新制服,侍從打扮的年輕執事,趕緊做了一個手勢,請老者簽名。

「我是秦義方,秦副官。」老者說道。

那位年輕侍從卻很有禮貌的遞過一枝蘸飽了墨的毛筆來。

「我是李將軍的老副官。」

秦義方板著臉嚴肅的說道,他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了,說完,他也不待那位年輕侍從答腔,逕自拄著枴杖,一步一步,往靈堂裡走去。廳堂內疏疏落落,只有幾位提早前來弔唁的政府官員。四壁的輓聯掛得滿滿的,許多幅長得拖到地面,給風吹得飄拂了起來。堂中靈臺的正中,懸著一幅李浩然將軍穿軍禮服滿身佩掛勳章的遺像。左邊卻張著一幅綠色四星上將的將旗,臺上供滿了鮮花水果,香筒裡的檀香,早已氤氳的升了起來了。靈臺上端,一塊匾額卻題著「軫念勛猷」四個大字。秦義方走到靈臺前端站定,勉強直起腰,做了一個立正的姿勢。立在靈臺右邊的那位司儀,卻舉起了哀來,唱道:
 
「一鞠躬──

秦義方也不按規矩,把枴杖撂在地上,掙扎著伏身便跪了下去,磕了幾個響頭,抖索索的撐著站起來,直喘氣,他扶著枴杖,兀自立在那裡,掏出手帕來,對著李將軍的遺像,又擤鼻涕,又抹眼淚。他身後早立了幾位官員,在等著致祭。一位年輕侍從趕忙走上來,扶著他的手膀,要引他下去。秦義方猛的掙脫那位年輕侍從的手,回頭狠狠的瞪了那個小夥子一眼,才逕自拄著枴杖,退到一旁去。

他瞪著那幾位在靈堂裡穿來插去,收拾得頭光臉淨的年輕侍從,一股怒氣,像盆火似的,便煽上了心頭來。長官直是讓這群小子害了的!他心中恨恨的咕嚕著,這群吃屎不知香臭的小子們,哪裡懂得照顧他?只有他秦義方,只有他跟了幾十年,才摸清楚了他那一種拗脾氣。你白問他一聲:「長官,你不舒服嗎?」他馬上就黑臉。他病了,你是不能問的,你只有在一旁悄悄留神守著。這群小子們,他們哪裡懂得?前年長官去花蓮打野豬,爬山滑了一跤,把腿摔斷了,他從臺南趕上來看他。他腿上綁了石膏,一個人孤零零的靠在客廳裡沙發上。

「長官,你老人家也該保重些了。」他勸他道。他把眉頭一豎,臉上有多少不耐煩的模樣。這些年沒有仗打了,他就去爬山、去打獵。七十多歲的人,還是不肯服老呢。

秦義方朝著李將軍那幅遺像又瞅了一眼,他臉上還是一副倔強的樣子!秦義方搖了一搖頭,心中嘆道,他稱了一輩子的英雄,哪裡肯隨隨便便就這樣倒下去呢?可是怎麼說他也不應該拋開他的,「秦義方,臺南天氣暖和,好養病。」他對他說。他倒嫌他老了?不中用了?得了哮喘病?主人已經開了口,他還有臉在公館裡賴下去嗎?打北伐那年起,他揹了暖水壺跟著他,從廣州打到了山海關,幾十年間,什麼大風大險,都還不是他秦義方陪著他度過去的?服侍了他幾十年,他卻對他說:「秦義方,這是為你好。」人家提一下:「李浩然將軍的副官。」他都覺得光彩得不得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侍從嘍,還要讓自己長官這樣攆出門去。想想看,是件很體面的事嗎?住在榮民醫院裡,別人問起來,他睬都不睬,整天他都閉上眼睛裝睡覺。那晚他分明看見他騎著他那匹「烏雲蓋雪」奔過來,向他喊道:「秦副官,我的指揮刀不見了。」嚇得他滾下床來,一身冷汗,他就知道:「長官不好了!」莫看他軍隊帶過上百萬,自己連冷熱還搞不清楚呢。夫人過世後這些年,冬天夜裡,常常還是他爬起來,替他把被蓋上的。這次要是他秦義方還在公館裡,他就不會出事了。他看得出他不舒服,他看得出他有病,他會守在他旁邊。這批新人!這批小子!是很有良心的嗎?聽說那晚長官心臟病發,倒在地板上,跟前一個人都不在,連句話也沒能留下來。
 
「三鞠躬──

司儀唱道。一位披麻戴孝,架著一副眼鏡的中年男人走了出來,也跪在靈臺邊,頻頻向弔唁的客人答謝。

「少爺──

秦義方顫巍巍的趕著蹭了過去,走到中年男人面前,低聲喚道。

「少爺,我是秦副官。」

秦義方那張皺成了一團的老臉上,突地綻開了一抹笑容來。他記得少爺小時候,他替他穿上一套軍衣馬褲,一雙小軍靴,還扣上一張小軍披風。他拉著他的手,急急跑到操場上,長官正騎在他那匹大黑馬上等著,大黑馬身後卻立著一匹小白駒,兩父子倏地一下,便在操場上跑起馬來。他看見他們兩人一大一小,在馬背上起伏著,少爺的小披風吹得飛張起來。當少爺從軍校裝病退下來,跑到美國去,長官氣得一臉鐵青,指著少爺喝道:

「你以後不必再來見我的面!」

「長官────

秦義方伸出手去,他想去拍拍中年男人的肩膀,他想告訴他:父子到底還是父子。他想告訴他:長官晚年,心境並不太好。他很想告訴他:夫人不在了,長官一個人在臺灣,也是很寂寞的。可是秦義方卻把手又縮了回來,中年男人抬起頭來,瞅了他一眼,臉上漠然,好像不甚相識的模樣。一位穿戴得很威風的主祭將官走了上來,頃刻間,靈堂裡黑壓壓的早站滿了人。秦義方趕忙返到靈堂的一角,他看見人群裡,一排一排,許多將級軍官,凝神屏氣的肅立在那裡。主祭官把祭文高舉在手裡,操著嘹亮的江浙腔,很有節奏的頌讚起來:

桓桓上將。時維鷹揚
致身革命。韜略堂堂
北伐雲從。帷幄疆場
同仇抗日。籌筆贊襄
──
 
祭文一唸完,公祭便開始了。首先是陸軍總司令部,由一位三星上將上來主祭獻花圈,他後面立著三排將官,都是一式大禮服,佩戴得十分堂皇。秦義方覷起眼睛,仔細的瞅了一下,這些新陞起來的將官們,他一位都不認識了。接著三軍總部、政府各院絡繹不絕,紛紛上來致祭。秦義方踮起腳,昂著頭,在人堆子裡盡在尋找熟人,找了半天,他看見兩個老人並排走了上來,那位身穿藏青緞袍,外罩馬褂,白髮白髯,身量碩大的,可不是章司令嗎?秦義方往前走了一步,眼睛瞇成了一條縫。他一直在香港隱居,竟也趕來了。他旁邊那位抖索索,病懨懨,由一個老蒼頭扶持著,直用手帕揩眼睛的,一定是葉副司令了。他在臺北榮民醫院住了這些年,居然還在人世!他們兩人,北伐的時候,最是長官底下的紅人了,人都叫他們「鋼軍司令」。兩人在一塊兒,直是焦贊、孟良,做了多少年的老搭檔。剛才他還看到他們兩個人的輓聯,一對兒並排掛在門口:
 
廊廟足千秋決勝運籌徒恨黃巾猶未滅
 
漢賊不兩立孤忠大義豈容青史盡成灰

  章健敬輓

關河百戰長留不朽勳名遽吹五丈秋風舉世同悲真俊傑
邦國兩分忍見無窮災禍聞道霸陵夜獵何人願起故將軍
 
  葉輝敬輓

「我有三員猛將」,長官曾經舉起三隻手指十分得意的說過:「章健、葉輝、劉行奇。」可是這位滿面悲容的老和尚又是誰呢?秦義方拄著枴杖又往前走了兩步。老和尚身披玄色袈裟,足登芒鞋,脖子上掛著一串殷紅念珠,站在靈臺前端,合掌三拜,翻身便走了出去。

「副長官──

秦義方脫口叫了出來,他一眼瞄見老和尚後頸上一塊巴掌大的紅疤。他記得清清楚楚,北伐打龍潭孫傳芳那一仗,劉行奇的後頸受了砲傷,躺在南京療養院,長官還特地派了他去照顧他。那時劉行奇的氣燄還了得?又年輕,又能幹,又得寵,他的部隊盡打勝仗,是長官手下頭一個得意人,「鐵軍司令」──軍隊裡提著都咋舌頭。可是怎麼又變成了這副打扮呢?秦義方趕忙三腳兩步,拄著手杖,一顛一拐的,穿過人堆,追到靈堂外面去。
 
「副長官,我是秦義方。」

秦義方扶著手杖,彎著腰,上氣不接下氣,喘吁吁的向老和尚招呼道。老和尚止住了步,滿面驚訝,朝著秦義方上下打量了半天,才遲疑的問道:

「是秦義方嗎?」

「秦義方給副長官請安。」

秦義方跟老和尚作了一個揖,老和尚趕忙合掌還了禮,臉上又漸漸轉為悲戚起來,半晌,他嘆了一口氣:

「秦義方──唉,你們長官──

說著老和尚竟哽咽起來,掉下了幾滴眼淚,他趕緊用袈裟的寬袖子,搵了一搵眼睛。秦義方也掏出手帕,狠狠擤了一下鼻子。他記得最後一次看到劉行奇,是好多年前了。劉行奇隻身從廣東逃到臺灣,那時他剛被革除軍籍,到公館來,參拜長官。給八路俘虜了一年,劉行奇整個人都脫了形,一臉枯黑,毛髮盡摧,身上瘦得還剩下一把骨頭,一見到長官,顫抖抖的喊了一聲:

「浩公──」便泣不成聲了。

「行奇,辛苦你了──」長官紅著眼睛,一直用手拍著劉行奇的肩膀。

「浩公──我非常慚愧。」劉行奇一行咽泣,一行搖頭。

「這也是大勢所趨,不能深怪你一個人。」長官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兩個人相對黯然,半天,長官才幽幽說道:

「我以為退到廣東,我們最後還可以背水一戰。章健、葉輝、跟你──這幾個兵團都是我們的子弟兵,跟了我這些年,回到廣東,保衛家鄉,大家死拚一下,或許還能挽回頹勢,沒料到終於一敗塗地──」長官的聲音都哽住了,「十幾萬的廣東子弟,盡喪敵手,說來────真是教人痛心。」說著兩行眼淚竟滾了下來。

「浩公──」劉行奇也滿臉淚水,悽愴的叫道,「我跟隨浩公三十年,從我們家鄉開始出征,北伐抗日,我手下士卒立的功勞,也不算小。現在全軍覆沒,敗軍之將,罪該萬死!還要受盡敵人的侮辱,浩公,我實在無顏再見江東父老──」劉行奇放聲大慟起來。

大陸最後撤退,長官跟章司令、葉副司令三個人,在海南島龍門港八桂號兵艦上,等了三天,等劉行奇和他的兵團從廣東撤退出來。天天三個人都並立在甲板上,盼望著。直到下了開船令,長官猶自擎著望遠鏡,頻頻往廣州灣那邊瞭望。三天他連眼睛也沒合過一下,一臉憔悴,驟然間好像蒼老了十年。

「你們長官,他對我────

老和尚搖了一搖頭,太息了一聲,轉身便要走了。

「副長官,保重了。」

秦義方往前趕了兩步叫道,老和尚頭也不回,一襲玄色袈裟,在寒風裡飄飄曳曳,轉瞬間,只剩下了一團黑影。
 
靈堂裡哀樂大奏,已是啟靈的時分。殯儀館門口的人潮陡地分開兩邊,陸軍儀隊刀槍齊舉,李浩然將軍的靈柩,由八位儀隊軍官扶持,從靈堂裡移了出來,靈柩上覆著青天白日國旗一面。一輛儀隊吉普車老早開了出來,停在殯儀館大門口,上面佇立一位撐旗兵,手舉一面四星將旗領隊,接著便是靈車,李浩然將軍的遺像豎立車前。靈柩一扶上靈車,一些執紼送殯的官員們,都紛紛跨進了自己的轎車內,街上首尾相銜,排著一條長龍般的黑色官家汽車。維持交通的警察憲兵,都在街上吹著哨子指揮車輛。秦義方趕忙將一條白麻孝帶胡亂繫在腰上,用手撥開人群,拄著枴杖急急蹭到靈車那邊,靈車後面停著一輛敞篷的十輪卡車,幾位年輕侍從,早已跳到車上,站在那裡了。秦義方踅到卡車後面,也想爬上扶梯去,一位憲兵馬上過來把他攔住。

「我是李將軍的老副官。」

秦義方急切的說道,又想往車上爬。

「這是侍衛車。」

憲兵說著,用手把秦義方撥了下來。

「你們這些人──

秦義方倒退了幾個踉蹌,氣得乾噎,他把手杖在地上狠狠頓了兩下,顫抖抖地便喊了起來:

「李將軍生前,我跟隨了他三十年,我最後送他一次,你們都不准嗎?」

一位侍衛長趕過來,問明了原由,終於讓秦義方上了車。秦義方吃力的爬上去,還沒站穩,車子已經開動了。他東跌西撞亂晃了幾下,一位年輕侍從趕緊揪住他,把他讓到車邊去。他一把抓住車欄杆上一根鐵柱,佝著腰,喘了半天,才把一口氣透了過來。迎面一陣冷風,把他吹得縮起了脖子。出殯的行列,一下子便轉到了南京東路上,路口有一座用松枝紮成的高大牌樓,上面橫著用白菊花綴成的「李故上將浩公之喪」幾個大字。靈車穿過牌樓時,路旁有一支部隊正在行軍,部隊長看見靈車駛過,馬上發了一聲口令。

「敬禮──
 
整個部隊士兵倏地都轉過頭去,朝著靈車行注目禮。秦義方站在車上,一聽到這聲號令,不自主的便把腰桿硬挺了起來,下巴頦揚起,他滿面嚴肅,一頭白髮給風吹得根根倒豎。他突然記了起來,抗日勝利,還都南京那一年,長官到紫金山中山陵去謁陵,他從來沒見過有那麼多高級將領聚在一塊兒,章司令、葉副司令、劉副長官,都到齊了。那天他充當長官的侍衛長,他穿了馬靴,戴著白手套,寬皮帶把腰桿子紮得挺挺的,一把擦得烏亮的左輪別在腰邊。長官披著一襲軍披風,一柄閃亮的指揮刀斜掛在腰際,他跟在長官身後,兩個人的馬靴子在大理石階上踏得脆響。那些駐衛部隊,都在陵前,排得整整齊齊的等候著,一看見他們走上來,轟雷般的便喊了起來:

「敬禮──

中華民國五十九年冬末於加州

【文章出處】
《臺北人》
〈國葬〉

作者:白先勇
【作者簡介】
白先勇,1937年生於廣西南寧,台大文外系畢業,1958年發表第一篇小說〈金大奶奶〉,1960年與陳若曦、歐陽子等人創辦《現代文學》雜誌,發表了〈月夢〉、〈玉卿嫂〉、〈畢業〉等小說多篇,畢業後赴美取得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文學創作碩士,獲碩士學位後任教於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部,1994年退休。曾創辦《現代文學》雜誌,著有短篇小說集《寂寞的十七歲》、《台北人》,長篇小說《孽子》,散文集《明星咖啡館》、《驀然回首》、《第六隻手指》。白先勇吸收西洋現代文學寫作技巧,融入到中國傳統表現方式之中,描寫新舊交替時代人物的故事與生活,富於歷史興衰與人世滄桑感,曾被譽為「當代中國極有才氣與成就的短篇小說家」、「當代中國短篇小說家的奇才」。

 

白先勇.jpg
上圖:白先勇


章句賞析

(一)描寫力衰體弱的老副官秦義方,在寒冬的清晨,到殯儀館參加李浩然將軍的喪禮。

一個十二月的清晨,天色陰霾(昏暗,模糊不清),空氣冷峭(形容寒氣逼人),寒風陣陣的吹掠(輕拂而過)著。
◎作者先從對殯儀館外的描寫,帶出人、地、時、事。敘事先採第三人稱全知觀點,之後逐漸將焦點移注在老副官身上。
◎作者在情節出現之前先鋪排場景,以形成傷悲的氛圍。


臺北市立殯儀館門口,祭奠(祭獻,用祭品祭神或向死者致祭)的花圈,白簇簇(叢列的樣子。簇,音 ㄘㄨˋ的排到了街上來。
◎葬禮場面壯盛,備極哀榮。

兩排三軍儀隊,頭上戴著閃亮的鋼盔,手裡持著槍,分左右肅立在大門外。

街上的交通已經斷絕,偶爾有一兩部黑色官家汽車,緩緩的駛了進來。

◎達官顯貴致祭,顯示死者身分特殊。

這時一位老者,卻拄(支撐)著枴杖,步行到殯儀館的大門口。
◎故事開始以旁觀者來敘述,透過摹寫外貌、穿著,帶出國葬的敘述者─秦義方。

老者一頭白髮如雪,連鬚眉都是全白的,他身上穿了一套舊的藏青(藍中帶黑的顏色)嗶嘰(音 ㄅㄧˋ ㄐㄧ,一種薄的毛織品,密度較小且具斜紋)中山裝(一種服裝的樣式),腳上一雙軟底黑布鞋。
◎所穿中山裝是曾參加北伐的符號,藉此點出角色的特殊性。
◎「卻」字凸顯老者步行與他人乘車而至的對比。
◎中山裝直領,上身左右各有兩個口袋,下身同西裝。因為是由孫中山先生仿童子軍服裝樣式略加修改而成,故稱為「中山裝」。


他停在大門口的牌坊面前,仰起頭,覷(音ㄑㄩˋ,瞇著眼注視)起眼睛,張望了一下,「李故陸軍一級上將浩然靈堂」,牌坊上端掛著橫額一塊。

老者佇立片刻,然後拄著枴杖,彎腰成了一把弓,顫巍巍
(走路搖擺不穩的樣子)的往靈堂裡,蹭(音ㄘㄥˋ,緩步而行)了過去。
問題1:起筆場景的描寫,在小說中具有怎樣的效果?
答:一個十二月的清晨,天色陰霾,空氣冷峭,寒風陣陣的吹掠著,作者在情節出現之前先鋪排場景,以形成傷悲的氛圍。

花圈.png



(二)描寫秦義方在靈堂內悲傷弔唁的舉止及懷想。

靈堂門口,擱著一張寫字桌,上面置了硯臺、墨筆並攤著一本百褶簽名簿。老者走進來,守在桌後一位穿了新制服,侍從打扮的年輕執事(執行任務、擔任工作的人),趕緊做了一個手勢,請老者簽名。

「我是秦義方,秦副官(軍事機關首長的行政助理人員)。」老者說道。
◎由名字中的「義方」顯現其人行事方正,謹守義理。「副官」說明其官階與身分及與李浩然的關係。

那位年輕侍從卻很有禮貌的遞過一枝蘸(音ㄓㄢˋ,沾)飽了墨的毛筆來。
◎「很有禮貌」表示年輕侍從不識秦義方。

「我是李將軍的老副官。」
◎「老」字強調他與李將軍關係深厚。

秦義方板著臉嚴肅的說道,他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了,說完,他也不待那位年輕侍從答腔,逕自(直接行動,不管旁人)著枴杖,一步一步,往靈堂裡走去。

廳堂內疏疏落落,只有幾位提早前來弔唁
(弔祭死者並慰問喪家。唁,音ㄧㄢˋ的政府官員。

四壁的輓聯
(哀悼死者的聯語。輓,音ㄨㄢˇ掛得滿滿的,許多幅長得拖到地面,給風吹得飄拂了起來。
◎以風吹輓聯烘托悲涼之境。

堂中靈臺的正中,懸著一幅李浩然將軍穿軍禮服滿身佩掛勳章的遺像。
◎顯示李將軍功業彪炳。

左邊卻張著一幅綠色四星上將的將旗,臺上供滿了鮮花水果,香筒裡的檀香,早已氤氳(香氣不絕或煙雲瀰漫的樣子)的升了起來了。

靈臺上端,一塊匾額卻題著「軫念勛猷
(哀悼死者的題辭,用以思念死者的功勛。軫念,悲切思念。軫,音ㄓㄣˇ,傷痛。勛猷,功業。勛,音ㄒㄩㄣ,同「勳」。猷,音ㄧㄡˊ,功績)」四個大字。

秦義方走到靈臺前端站定,勉強直起腰,做了一個立正的姿勢。

◎秦副官老弱,勉強直腰立正,表示對長官敬重。

立在靈臺右邊的那位司儀,卻舉起了哀來,唱道:
 
「一鞠躬──
 
秦義方也不按規矩,把枴杖撂ㄌㄧㄠˋ,放、扔)在地上,掙扎著伏身便跪了下去,磕了幾個響頭,抖索索(顫抖不止的樣子)的撐著站起來,直喘氣,他扶著枴杖,兀自(還是立在那裡,掏出手帕來,對著李將軍的遺像,又擤(音ㄒㄧㄥˇ,捏住鼻子排除鼻涕)鼻涕,又抹眼淚。
◎秦副官與李將軍關係深厚,情感忠誠,非比常人。

他身後早立了幾位官員,在等著致祭。一位年輕侍從趕忙走上來,扶著他的手膀,要引他下去。

秦義方猛的掙脫那位年輕侍從的手,回頭狠狠的瞪了那個小夥子一眼,才逕自拄著枴杖,退到一旁去。

他瞪著那幾位在靈堂裡穿來插去,收拾得頭光臉淨的年輕侍從,一股怒氣,像盆火似的,便煽上了心頭來。長官直是讓這群小子害了的!他心中恨恨的咕嚕著,這群吃屎不知香臭的小子們,哪裡懂得照顧他?
◎從這裡開始,轉為秦義方的視角,以其口吻說話,將他心中的想法完全呈現在讀者面前,另一方面是為了後面即將開始的回憶預作準備。

只有他秦義方,只有他跟了幾十年,才摸清楚了他那一種拗(音ㄋㄧㄡˋ,固執、倔強)脾氣。
以相知顯現與將軍在生命中無可取代的深厚情誼。

你白問他一聲:「長官,你不舒服嗎?」他馬上就黑臉。他病了,你是不能問的,你只有在一旁悄悄留神守著。
◎「他病了,你是不能問的:執拗個性正是軍人不屈本色。
 
這群小子們,他們哪裡懂得?
年輕侍從不及老副官貼心。

前年長官去花蓮打野豬,爬山滑了一跤,把腿摔斷了,他從臺南趕上來看他。他腿上綁了石膏,一個人孤零零的靠在客廳裡沙發上。
◎在李將軍的身上,凝聚著一段過往的歷史和秦副官所有的人生意義,秦義方的一生以身為將軍的副官為榮,對將軍照料無微不至,不得已離開仍惦記他。

「長官,你老人家也該保重些了。」他勸他道。他把眉頭一豎,臉上有多少不耐煩的模樣。

這些年沒有仗打了,他就去爬山、去打獵。
顯見英雄壯志未已,卻無用武之地。

七十多歲的人,還是不肯服老呢。

秦義方朝著李將軍那幅遺像又瞅(音ㄔㄡˇ,看)了一眼,他臉上還是一副倔強的樣子!秦義方搖了一搖頭,心中嘆道,他稱了一輩子的英雄,哪裡肯隨隨便便就這樣倒下去呢?
◎顯示將軍年老但仍壯志凌雲。

可是怎麼說他也不應該拋開他的,「秦義方,臺南天氣暖和,好養病。」他對他說。

他倒嫌他老了?不中用了?得了哮喘病
(氣喘病。哮,音ㄒㄧㄠ?主人已經開了口,他還有臉在公館裡賴下去嗎?
透過副官的埋怨,顯示他對將軍忠誠。將軍體諒他,他雖捨不得,但不敢違命。
 
打北伐那年起,他揹了暖水壺跟著他,從廣州打到了山海關,幾十年間,什麼大風大險,都還不是他秦義方陪著他度過去的?
顯示秦副官與將軍情義深厚,一輩子忠心追隨歷險度難。
 
服侍了他幾十年,他卻對他說:「秦義方,這是為你好。」

人家提一下:「李浩然將軍的副官。」他都覺得光彩得不得了。

老副官深深以將軍為榮。
 
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侍從嘍,還要讓自己長官這樣攆(音ㄋㄧㄢˇ,驅趕)出門去。想想看,是件很體面的事嗎?
老副官因年老體衰,不能隨侍將軍,既遺憾又覺丟臉。
 
住在榮民醫院裡,別人問起來,他睬都不睬,整天他都閉上眼睛裝睡覺。
◎老副官覺得被將軍攆出,失去尊嚴。
 
那晚他分明看見他騎著他那匹「烏雲蓋雪」(黑色的馬,馬蹄為白色)奔過來,向他喊道:「秦副官,我的指揮刀不見了。」
指揮刀代表將軍的權力、能力與威望,是軍人的生命象徵,也是將軍一生戎馬的見證,故此處藉以作為生命將逝的預兆。

嚇得他滾下床來,一身冷汗,他就知道:「長官不好了!」莫看他軍隊帶過上百萬,自己連冷熱還搞不清楚呢。
◎將軍遽逝前,老副官有心電感應,即凸顯兩人深厚的情誼。

夫人過世後這些年,冬天夜裡,常常還是他爬起來,替他把被蓋上的。
老副官無微不至地照顧將軍。
 
這次要是他秦義方還在公館裡,他就不會出事了。他看得出他不舒服,他看得出他有病,他會守在他旁邊。
顯示老副官對將軍的忠誠與體貼,自認只有他最了解、關心將軍。
 
這批新人!這批小子!是很有良心的嗎?
把將軍之死與心裡的情緒投注於取而代之的年輕侍從身上,一語雙關,既為己怨,也為將軍而怒。

聽說那晚長官心臟病發,倒在地板上,跟前一個人都不在,連句話也沒能留下來。
◎「聽說......」是站在秦副官的視角聽到人轉述,無言之中似乎隱藏最深層沉痛的寂寞與無奈,而無人相伴更加深悲劇性。
問題2:靈堂內的布置透露出怎樣的氣氛和訊息?
答:
(1)廳堂內人疏疏落落,許多幅輓聯長得拖到地面,給風吹得飄拂了起來,烘托出悲涼之境。
(2)懸著一幅李浩然將軍穿軍禮服滿身佩掛勳章的遺像,顯示出李將軍的功業彪炳。
問題3:小說往往藉由人物的動作表現其性格或內心,秦義方祭拜時的動作顯現出何種意涵?
答:一般是鞠躬禮,秦義方卻撂枴杖、伏身跪、磕頭、撐站起、喘氣、扶枴杖、兀自立、掏手帕擤鼻涕、抹眼淚,表達他對李將軍深厚的情感,對將軍去世的無比悲痛,同時也呈現他性格中的忠誠特質。
問題4:秦義方祭拜之後,為什麼年輕侍從要趕忙引他下去?
答:秦義方身後早立了幾位官員,在等著致祭,而秦義方還在那擤鼻涕、抹眼淚。
問題5:
秦義方罵年輕侍從們「小子」、「這群吃屎不知香臭的小子們」、「這群小子們」等語句,用語看似粗俗,有什麼作用?
答:
「小子」、「這群吃屎不知香臭的小子們」、「這群小子們」用語粗俗,但符合副官可能書讀不多,率真憨直的性情,用語口語化,予人平易、自然、傳神的感受。
問題6:文中哪些文句顯現秦義方認為自己了解將軍,善於照顧將軍?
答:
(1)這群吃屎不知香臭的小子們,哪裡懂得照顧他?只有他秦義方,只有他跟了幾十年,才摸清楚了他那一種拗脾氣。
(2)打北伐那年起,他揹了暖水壺跟著他,從廣州打到了山海關,幾十年間,什麼大風大險,都還不是他秦義方陪著他度過去的?
(3)夫人過世後這些年,冬天夜裡,常常還是他爬起來,替他把被蓋上的。這次要是他秦義方還在公館裡,他就不會出事了。他看得出他不舒服,他看得出他有病,他會守在他旁邊。
問題7:秦義方住在榮民醫院裡,別人問起來,為什麼他睬都不睬,整天閉上眼睛裝睡覺?
答:因為秦義方認為讓自己長官這樣攆出門去是件很不體面的事。
問題8:為什麼秦義方夢見李將軍大喊「我的指揮刀不見了。」便知道「長官不好了」?
答:指揮刀代表將軍的權力、能力與威望,是軍人的生命象徵,指揮刀不見了,意味將軍生命的凋亡。

 

軍官.png
想像示意圖



(三)透過少爺答禮,懷想將軍的父子關係。藉由祭文的內容,彰顯將軍的功業彪炳。

「三鞠躬──

司儀唱道。一位披麻戴孝,架著一副眼鏡的中年男人走了出來,也跪在靈臺邊,頻頻向弔唁的客人答謝。

「少爺──

秦義方顫巍巍的趕著蹭了過去,走到中年男人面前,低聲喚道。

「少爺,我是秦副官。」

秦義方那張皺成了一團的老臉上,突地綻開了一抹笑容來。
◎見到少爺想起往事,滿溢笑容,顯現過去對秦義方而言多麼美好。

他記得少爺小時候,他替他穿上一套軍衣馬褲,一雙小軍靴,還扣上一張小軍披風。

他拉著他的手,急急跑到操場上,長官正騎在他那匹大黑馬上等著,大黑馬身後卻立著一匹小白駒,兩父子倏地
(忽然的、迅速的)一下,便在操場上跑起馬來。他看見他們兩人一大一小,在馬背上起伏著,少爺的小披風吹得飛張起來。
◎以父子戎裝騎馬的姿勢,顯現舐犢情深,更見父親希望兒子繼承衣缽。

當少爺從軍校裝病退下來,跑到美國去,長官氣得一臉鐵青,指著少爺喝道:「你以後不必再來見我的面!」
◎將軍對兒子不能克紹箕裘,深表痛心。

「長官────

秦義方伸出手去,他想去拍拍中年男人的肩膀,他想告訴他:父子到底還是父子。他想告訴他:長官晚年,心境並不太好。他很想告訴他:夫人不在了,長官一個人在臺灣,也是很寂寞的。
◎想要拍肩→進入回憶→再到猶豫要不要伸手,這一個回憶與現實進出的轉折,表現內心掙扎。作者以溫暖憐愛的筆觸呈現出秦義方對主人的愛護和衛護心理。

可是秦義方卻把手又縮了回來,中年男人抬起頭來,瞅了他一眼,臉上漠然,好像不甚相識的模樣。
◎老副官不確定是否被記得。

一位穿戴得很威風的主祭將官走了上來,頃刻間,靈堂裡黑壓壓的早站滿了人。秦義方趕忙返到靈堂的一角,他看見人群裡,一排一排,許多將級軍官,凝神屏氣的肅立在那裡。
◎主祭者威望高,參與陪祭者眾多。

主祭官把祭文高舉在手裡,操著嘹亮的江浙腔,很有節奏的頌讚起來:
◎祭文顯示將軍功業奇偉,從革命、北伐、抗日,為國家開創歷史。
 
桓桓(威武勇猛的樣子)上將。
時維鷹揚
(如鷹般威武奮揚,形容將軍勇武。時、維,助詞,無義)
致身革命。
韜略堂堂
(稱頌將軍長於用兵之道。韜略,原指六韜、三略等兵書,後引申為用兵的計謀。韜,音ㄊㄠ。堂堂,遠大)
北伐雲從(北伐之際,天下人響應如雲般的隨從)
帷幄疆場
(在戰場上指揮籌劃。帷幄,音ㄨㄟˊ ㄨㄛˋ,原指軍旅中的帳幕,在此有謀劃之意)
同仇抗日。
籌筆贊襄
(輔助籌劃。籌筆,運筆籌劃。贊襄,協助)──
◎語譯:威武勇猛的上將,如鷹般威武奮揚。致力獻身於革命事業,擅長遠大的用兵謀略。北伐之際,天下人響應如雲般的隨從,在戰場上指揮籌劃。同仇敵愾一同抗日,運筆輔助籌劃。
問題9:秦義方伸出手去,想去拍拍少爺的肩膀,對他說些話,為什麼卻把手又縮了回來?
答:李將軍的兒子去國多年,秦義方不確定少爺記得自己。
問題10:文中第一幅輓聯在在本文中透露出什麼訊息?
答:表達李將軍北伐抗日的功勛,深扣第二段「軫念勛猷」四字。
 

白崇禧.png
想像示意圖(圖中人物為白先勇之父白崇禧將軍)



(四)藉由秦義方在公祭場景中所見到的人物及輓聯,興起人世變遷,今非昔比的感慨。

祭文一唸完,公祭便開始了。

首先是陸軍總司令部,由一位三星上將上來主祭獻花圈,他後面立著三排將官,都是一式大禮服,佩戴得十分堂皇。

以致祭軍官的官階、穿著呈現「國葬」隆重的場面以及將軍功業受人尊崇。
 
秦義方覷起眼睛,仔細的瞅了一下,這些新陞起來的將官們,他一位都不認識了。
以後輩新銳說明將軍及秦義方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接著三軍總部、政府各院絡繹不絕,紛紛上來致祭。

秦義方踮起腳,昂著頭,在人堆子裡盡在尋找熟人,找了半天,他看見兩個老人並排走了上來,那位身穿藏青緞袍,外罩馬褂,白髮白髯,身量碩大的,可不是章司令嗎?秦義方往前走了一步,眼睛瞇成了一條縫。

參加葬禮人雖多,但熟識者少,顯示人事滄桑,今非昔比。眼睛瞇成一條縫,秦義方努力確認人物是誰。
 
他一直在香港隱居,竟也趕來了。
不遠千里相送,顯示袍澤情深。
 
他旁邊那位抖索索,病懨懨(久病慵懶的樣子。懨,音ㄧㄢ,由一個老蒼頭(侍從。漢時僕役皆須以青巾作頭飾,故稱僕役為蒼頭)扶持著,直用手帕揩(音ㄎㄞ,擦)眼睛的,一定是葉副司令了。他在臺北榮民醫院住了這些年,居然還在人世!
◎他在臺北榮民醫院住了這些年,居然還在人世:凸顯人事的滄桑。

他們兩人,北伐的時候,最是長官底下的紅人了,人都叫他們「鋼軍司令」。兩人在一塊兒,直是焦贊、孟良(二人皆北宋楊家將楊六郎手下勇將,形影不離,後人以「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形容友情深厚),做了多少年的老搭檔。

剛才他還看到他們兩個人的輓聯,一對兒並排掛在門口:

 
廊廟(朝廷)足千秋決勝運籌(指能謀劃策略,以取得勝利)徒恨黃巾(東漢末年以鉅鹿人張角為首的反抗軍,因其徒眾皆以黃巾裹頭為標幟,故稱黃巾。此指共軍)猶未滅
語譯:將軍對國家貢獻卓著,足以威震千秋,在帳幕中謀劃策略,並取得勝利戰果,徒然留下剿匪未滅的憾恨。
 
漢賊不兩立孤忠大義豈容青史盡成灰(豈容青史盡成灰:指將軍功業彪炳,不應被歷史遺忘)
語譯:臺灣、大陸兩政權不能相容,將軍孤忠大義,功業彪炳,哪裡能讓這段歷史被遺忘。
 
章健敬輓

關河百戰長留不朽勳名遽吹五丈秋風(此處用諸葛亮征戰途中病逝五丈原,哀悼將軍壯志未酬)舉世同悲真俊傑
語譯:將軍在艱難的征途中身經百戰為國家建立不朽功勛。但剿匪失利,如諸葛亮般突然去世,興復漢室功虧一簣,全國共同悲悼真正出眾的英傑。
◎「遽吹五丈秋風」指諸葛亮死於五丈原。暗指李浩然如諸葛亮一般,興復漢室而功虧一簣。
 
邦國兩分忍見無窮災禍聞道霸陵夜獵何人願起故將軍(此處借用漢將李廣失勢,說明將軍不再受重用。典故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因征伐匈奴失敗,隱居於藍田。夜出打獵,歸至霸陵亭時,遭酒醉的霸陵尉喝斥)
語譯:臺灣大陸家國兩分,怎忍見百姓遭受無窮災禍。將軍像李廣般不受重用,英雄無用武之地,壯志未酬身先死,徒留遺恨在人間。
◎引用李廣夜獵的典故,暗指李浩然晚年落魄,以及世態的炎涼。
 
葉輝敬輓
 
問題11:公祭時,秦義方說「這些新陞起來的將官們,他一位都不認識了」,這段話有何含意?
答:說明將軍及秦義方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問題12:章健和葉輝的輓聯,透露出哪些意涵?
答:
(1)都傳達李將軍報效國族的忠貞以及壯志未酬的憾恨。
(2)「豈容青史盡成灰」、「何人願起故將軍」隱含李將軍懷才不遇、不被重用的委屈。

焦贊孟良.png
上圖:京劇中的焦贊(左)、孟良(右)


(五)以大陸撤守時等待劉行奇的情景及兩人的對話,描寫李將軍的袍澤情義及一生報國的志業。

「我有三員猛將」,長官曾經舉起三隻手指十分得意的說過:「章健、葉輝、劉行奇。」

可是這位滿面悲容的老和尚又是誰呢?秦義方拄著枴杖又往前走了兩步。老和尚身披玄色袈裟,足登芒鞋
(用芒草編織的鞋子),脖子上掛著一串殷紅念珠,站在靈臺前端,合掌三拜,翻身便走了出去。

「副長官──

秦義方脫口叫了出來,他一眼瞄見老和尚後頸上一塊巴掌大的紅疤。

他記得清清楚楚,北伐打龍潭孫傳芳那一仗,劉行奇的後頸受了砲傷,躺在南京療養院,長官還特地派了他去照顧他。

那時劉行奇的氣燄還了得?又年輕,又能幹,又得寵,他的部隊盡打勝仗,是長官手下頭一個得意人,「鐵軍司令」
──軍隊裡提著都咋舌頭
(因害怕而說不出話。咋,音ㄗㄜˊ,咬)

可是怎麼又變成了這副打扮呢?秦義方趕忙三腳兩步,拄著手杖,一顛一拐的,穿過人堆,追到靈堂外面去。
 
「副長官,我是秦義方。」

秦義方扶著手杖,彎著腰,上氣不接下氣,喘吁吁的向老和尚招呼道。
描寫見到昔日副長官,秦義方充滿激動之情
 
老和尚止住了步,滿面驚訝,朝著秦義方上下打量了半天,才遲疑的問道:「是秦義方嗎?」

「秦義方給副長官請安。」

秦義方跟老和尚作了一個揖,老和尚趕忙合掌還了禮,臉上又漸漸轉為悲戚起來,半晌,他嘆了一口氣:「秦義方──唉,你們長官──
◎「秦義方──唉,你們長官:表現對李將軍共同的思慕和悲悼,在痛苦無言的片刻卻達成了心靈的匯通。
 
說著老和尚竟哽咽起來,掉下了幾滴眼淚,他趕緊用袈裟的寬袖子,搵(音ㄨㄣˋ,擦拭、揩拭)了一搵眼睛。秦義方也掏出手帕,狠狠擤了一下鼻子。
在老和尚流下的眼淚裡,得見劉行奇與李將軍之間情義之深重,以及他悲慟老長官逝世的心情。
 
他記得最後一次看到劉行奇,是好多年前了。

劉行奇隻身從廣東逃到臺灣,那時他剛被革除軍籍,到公館來,參拜長官。

給八路
(抗日時共軍被國民政府編為第八路軍)俘虜了一年,劉行奇整個人都脫了形,一臉枯黑,毛髮盡摧,身上瘦得還剩下一把骨頭,一見到長官,顫抖抖的喊了一聲:「浩公──」便泣不成聲了。
劉行奇兵敗被虜,身心大受打擊,內心沉痛,以眼淚代替言語。
 
「行奇,辛苦你了──」長官紅著眼睛,一直用手拍著劉行奇的肩膀。
將軍體恤劉行奇,了解他的委屈。
 
「浩公──我非常慚愧。」劉行奇一行咽泣,一行搖頭。

「這也是大勢所趨,不能深怪你一個人。」長官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兩個人相對黯然,半天,長官才幽幽說道:

「我以為退到廣東,我們最後還可以背水一戰(比喻抱著必死的決心,奮戰取勝)。章健、葉輝、跟你──這幾個兵團都是我們的子弟兵,跟了我這些年,回到廣東,保衛家鄉,大家死拚一下,或許還能挽回頹勢,沒料到終於一敗塗地──
顯現將軍對往事的沉重與內疚。
 
長官的聲音都哽住了,「十幾萬的廣東子弟,盡喪敵手,說來────真是教人痛心。」說著兩行眼淚竟滾了下來。

「浩公──」劉行奇也滿臉淚水,悽愴的叫道,「我跟隨浩公三十年,從我們家鄉開始出征,北伐抗日,我手下士卒立的功勞,也不算小。現在全軍覆沒,敗軍之將,罪該萬死!還要受盡敵人的侮辱,浩公,我實在無顏再見江東父老──」劉行奇放聲大慟起來。

大陸最後撤退,長官跟章司令、葉副司令三個人,在海南島龍門港八桂號兵艦上,等了三天,等劉行奇和他的兵團從廣東撤退出來。

天天三個人都並立在甲板上,盼望著。直到下了開船令,長官猶自擎著望遠鏡,頻頻往廣州灣那邊瞭望。

三天他連眼睛也沒合過一下,一臉憔悴,驟然間好像蒼老了十年。
寥寥數句,生動有力地表達出李將軍對劉行奇以及同鄉子弟兵的關愛之情。
 
「你們長官,他對我────

老和尚搖了一搖頭,太息了一聲,轉身便要走了。

「副長官,保重了。」

秦義方往前趕了兩步叫道,老和尚頭也不回,一襲玄色袈裟,在寒風裡飄飄曳曳(慢慢飄動的樣子),轉瞬間,只剩下了一團黑影。
老和尚頭也不回地離去,象徵前塵往事不堪回首,也不願回首。
問題13:秦義方回憶劉行奇過往的敘述有何意義?
答:一方面指出劉行奇之所以變成和尚的原由,另一方面為了揭露李浩然將軍的人格和沉痛的心情。李將軍一生倔強好勝、深愛家國,眼看手下兵團一敗塗地,十幾萬同鄉子弟盡喪敵手,該是何等難以忍受的痛苦事,可是對著慚愧得泣不成聲的劉行奇,沒有一句責備的話。


葬禮.png
想像示意圖


(六)描寫啟靈、移靈莊嚴隆重的場景。秦義方送殯被阻的舉止及搭上車後的見聞。

靈堂裡哀樂大奏,已是啟靈(將靈柩或骨灰運往墓地)的時分。

殯儀館門口的人潮陡地分開兩邊,陸軍儀隊刀槍齊舉,李浩然將軍的靈柩,由八位儀隊軍官扶持,從靈堂裡移了出來,靈柩上覆著青天白日國旗一面。

一輛儀隊吉普車老早開了出來,停在殯儀館大門口,上面佇立一位撐旗兵,手舉一面四星將旗領隊,接著便是靈車,李浩然將軍的遺像豎立車前。

靈柩一扶上靈車,一些執紼
(送葬時手執繩索以牽引靈柩,後泛指送葬。紼,音ㄈㄨˊ,下葬時拉引靈柩入墓穴的繩索)送殯的官員們,都紛紛跨進了自己的轎車內,街上首尾相銜,排著一條長龍般的黑色官家汽車。

維持交通的警察憲兵,都在街上吹著哨子指揮車輛。

秦義方趕忙將一條白麻孝帶胡亂繫在腰上,用手撥開人群,拄著枴杖急急蹭到靈車那邊,靈車後面停著一輛敞篷的十輪卡車,幾位年輕侍從,早已跳到車上,站在那裡了。

老副官自詡為李將軍的家人,為之披麻送葬。
 
秦義方踅(音ㄒㄩㄝˊ,回轉、折轉)到卡車後面,也想爬上扶梯去,一位憲兵馬上過來把他攔住。

「我是李將軍的老副官。」

秦義方急切的說道,又想往車上爬。

「這是侍衛車。」

憲兵說著,用手把秦義方撥了下來。

「你們這些人──

秦義方倒退了幾個踉蹌(音ㄌㄧㄤˋ ㄑㄧㄤˋ,走路歪斜不穩),氣得乾噎(音ㄧㄝ,咽喉哽塞,此指喘不過氣來),他把手杖在地上狠狠頓了兩下,顫抖抖地便喊了起來:
老副官被拒意味過去一切都被現在否定,這充滿諷刺的畫面更凸顯將軍以及副官所代表的輝煌過去及歷史都將被埋葬。
 
「李將軍生前,我跟隨了他三十年,我最後送他一次,你們都不准嗎?」

一位侍衛長趕過來,問明了原由,終於讓秦義方上了車。

秦義方吃力的爬上去,還沒站穩,車子已經開動了。他東跌西撞亂晃了幾下,一位年輕侍從趕緊揪住他,把他讓到車邊去。

秦義方沒站穩車即發動,可見並不尊重在乎他。
 
他一把抓住車欄杆上一根鐵柱,佝著腰(彎著腰。佝,音ㄎㄡˋ,曲背),喘了半天,才把一口氣透了過來。迎面一陣冷風,把他吹得縮起了脖子。

出殯的行列,一下子便轉到了南京東路上,路口有一座用松枝紮成的高大牌樓,上面橫著用白菊花綴成的「李故上將浩公之喪」幾個大字。靈車穿過牌樓時,路旁有一支部隊正在行軍,部隊長看見靈車駛過,馬上發了一聲口令。

「敬禮
──
「敬禮」是對靈車敬禮即是對將軍敬禮,對締造光榮歷史人物的禮敬和訣別
問題14:最後二段都以「敬禮」收尾,這樣的筆法有何作用?
答:以「敬禮」作串接,對比出今日死亡與昔日光榮的謁陵,表達對將軍個人以及一個輝煌時代的崇高敬意與哀悼。

葬禮.png
想像示意圖


(七)追憶昔日謁陵的光榮往事,以「敬禮」表達對將軍的崇敬。

整個部隊士兵倏地都轉過頭去,朝著靈車行注目禮。

秦義方站在車上,一聽到這聲號令,不自主的便把腰桿硬挺了起來,下巴頦
(即下巴。頦,音ㄏㄞˊ揚起,他滿面嚴肅,一頭白髮給風吹得根根倒豎。
敬禮代表榮耀,秦義方一生以身為將軍的副官為榮,聽到敬禮聲,又再次緬懷過去的榮耀
 
他突然記了起來,抗日勝利,還都南京那一年,長官到紫金山中山陵去謁陵,他從來沒見過有那麼多高級將領聚在一塊兒,章司令、葉副司令、劉副長官,都到齊了。

那天他充當長官的侍衛長,他穿了馬靴,戴著白手套,寬皮帶把腰桿子紮得挺挺的,一把擦得烏亮的左輪別在腰邊。

◎將軍的榮耀就是秦義方的榮耀,然而昔日是生,今日是死,對照之際卻已是無常的滄桑。
白先勇父親白崇禧曾赴廣州謁見孫中山先生。孫中山先生對白崇禧嘉勉再三,命其為廣西討賊軍參謀長。因此作者藉以暗示李浩然繼承國父精神和遺志。中山謁陵既表明他以輝煌的成果還報中山先生重負,另則以英氣風發的陣勢與當下國葬的場面形成對照。

長官披著一襲軍披風,一柄閃亮的指揮刀斜掛在腰際,他跟在長官身後,兩個人的馬靴子在大理石階上踏得脆響。

那些駐衛部隊,都在陵前,排得整整齊齊的等候著,一看見他們走上來,轟雷般的便喊了起來:

「敬禮──
國葬在「敬禮」聲中作結,代表對過往歲月的尊崇,也是對一個時代和一段歷史的悼亡與告別。這不只是對李將軍這樣的典型人物致敬,也是對這一段歷史致上最大的敬意。
問題15:本文以「國葬」為題的意義為何?
答:「國葬」指的是政府為對國家有特殊貢獻的人所舉辦的喪禮。小說題目為「國葬」,係因主要人物李浩然將軍歷經北伐、抗日、剿匪等戰役,對國家懷著赤膽忠義,建有巍巍功績。國葬,是對李將軍的最高敬意。除此之外,國葬一文是臺北人小說的最後一篇,意味著一個憂患重重時代的光榮結束。
問題16:文中作者藉由哪些細節描寫秦義方的忠誠?
答:
(1)秦義方於寒冬中參加喪禮,進入靈堂後把枴杖撂在地上,掙扎著伏身便跪了下去,磕了幾個響頭,表現對老長官的忠誠與敬意。
(2)由秦義方抱怨將軍要他到臺南養病,看出秦義方想與將軍長相左右的情義。
(3)文中秦義方心中恨恨的咕噜著新人不懂得照顧將軍,導致將軍意外猝死,若是他在,將軍就不會遭到不測。
(4)打北伐那年起,他揹了暖水壺跟著他,從廣州打到了山海關。
(5)將軍夫人過世後,夜裡秦義方替將軍蓋被。他愛屋及烏對於少爺也是關懷備至。
(6)送殯時不顧阻撓,爭取參與送長官最後一程的機會。
 
問題17:今昔對比是本文的寫作手法之一,請加以舉例,並說明其所表達的意涵。
答:
(1)李浩然將軍和鋼軍司令、鐵軍司令等人的過去和現在形成強烈對比,這些人有著輝煌的過去,原本叱吒沙場,晚年卻孤獨淒涼,如今有的死亡、有的衰老體弱、有的出家,今非昔比的情境令人生發深沉的感慨與悲慟。
(2)昔日將軍謁陵時聽聞敬禮聲,是「生」,今日聽聞敬禮聲是「死」,同樣光榮,卻是給人「人生無常」的滄桑感受,形成對比。
 
問題18:文中哪些地方呈顯出李浩然將軍對待部屬的袍澤深情?
答:
(1)昔日部屬雖然老、病、出家,都遠來參加喪禮。
(2)秦義方得哮喘病,將軍讓他退休,還說:「臺南天氣暖和,好養病」、「秦義方,這是為你好」,顯現將軍關心秦義方的病情。
(3)大陸最後撤退,將軍跟章司令、葉副司令三個人,在兵艦上等劉行奇和他的兵團從廣東撤退出來。直到下了開船令,將軍猶自擎著望遠鏡,頻頻往廣州灣那邊瞭望。三天他連眼睛也沒合過一下,一臉憔悴,驟然間好像蒼老了十年。
(4)北伐打龍潭 孫傳芳那一仗,劉行奇的後頸受了砲傷,躺在南京療養院,將軍還特地派了秦義方去照顧他。
(5)劉行奇隻身從廣東逃到臺灣,剛被革除軍籍,到公館來,參拜將軍。將軍未加責怪,反安慰道:「這也是大勢所趨,不能深怪你一個人。」可見體諒愛護袍澤。

問題19:文中哪些文句描寫出國葬喪禮場面壯盛與隆重?
答:
從祭奠的排場、靈堂的輓聯、參加的人數、交通的斷絕、官員們的出席、軍禮的規模、覆蓋國旗的儀式等,寫出國葬喪禮場面壯盛與隆重。如:
(1)祭奠的花圈,白簇簇的排到了街上來。兩排三軍儀隊,頭上戴著閃亮的鋼盔,手裡持著槍,分左右肅立在大門外。街上的交通已經斷絕,偶爾有一兩部黑色官家汽車,緩緩的駛了進來。
(2)四壁的輓聯掛得滿滿的,許多幅長得拖到地面,給風吹得飄拂了起來。
(3)祭文一唸完,公祭便開始了。首先是陸軍總司令部,由一位三星上將上來主祭獻花圈,他後面立著三排將官,都是一式大禮服,佩戴得十分堂皇。……接著三軍總部、政府各院絡繹不絕,紛紛上來致祭。
(4)殯儀館門口的人潮陡地分開兩邊,陸軍儀隊刀槍齊舉,李浩然將軍的靈柩,由八位儀隊軍官扶持,從靈堂裡移了出來,靈柩上覆著青天白日國旗一面。一輛儀隊吉普車老早開了出來,停在殯儀館大門口,上面佇立一位撐旗兵,手舉一面四星將旗領隊,接著便是靈車,李浩然將軍的遺像豎立車前。靈柩一扶上靈車,一些執紼送殯的官員們,都紛紛跨進了自己的轎車內,街上首尾相銜,排著一條長龍般的黑色官家汽車。維持交通的警察憲兵,都在街上吹著哨子指揮車輛。
問題20:秦義方對李浩然將軍懷有深厚的崇敬之情,在生活中誰是讓你敬佩的人?請說明他的可敬之處。
答:(請同學自由發揮)

中華民國五十九年冬末於加州

三軍樂隊.png

儀隊.png
想像示意圖
 
 
 
 
●第二部分(第二~五段):靈堂內。祭奠場面。
 
第二段:
段析 
(1)此段敘事改由秦義方觀點出發,空間隨秦義方行動及視線而移轉。時間今昔雙線並行,隨眼前景象不斷帶出昔日的情事。
(2)透過秦義方跪下磕頭、流涕等動作,勾勒出他對將軍的尊崇與情義。
(3)以年輕侍從對將軍照顧的輕忽映襯出秦義方的忠誠與痛惜之情。
(4)透過遺像、將旗及匾額暗示將軍功業彪炳。
 
●小說中的李浩然將軍是以白崇禧一生的事蹟為基底。白崇禧於西元一九四九年年底,從海南島飛抵臺灣。儘管他在北伐及抗日戰爭中戰功彪炳,但來臺後一直未受到蔣介石的重用,僅獲聘為總統府 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委及中國回教協會理事長等職。因此,文中寫在葬禮上「左邊卻張著一幅綠色四星上將的將旗」、「一塊匾額卻題著『軫念勛猷』四個大字」,兩個「卻」字似乎帶有反諷的意味。
●作者描寫秦義方客觀寫實,並不掩飾他的缺點,如他不滿這些年輕侍從,一方面因為覺得他們沒好好的照顧李將軍,另一方面因他對李將軍侍從這角色的高度尊榮感。
●秦義方以身為李浩然將軍的副官為榮,人家稱他「李浩然將軍的副官」,他覺得「光彩」;長官叫他退休養病,他的第一個反應是不「體面」。
 
第三段:
段析 藉由秦義方參加喪禮的見聞與意識的牽動,引發對將軍的追述與懷念,將軍剛健拗直的風骨躍然紙上。同時透過祭文的內容,說明將軍歷經北伐、抗日等戰役,功業彪炳。
●主祭官頌讚的祭文表達李將軍北伐抗日的功勛,深扣第二段「軫念勛猷」四字。
 
第四段:
段析 以人事的新舊交替顯示世事無常的慨嘆。藉由輓聯內容,進一步傳達李將軍的雄才大略,以及退守臺灣的懷才不遇、壯志未酬。
●第一、二幅輓聯傳達出國共內戰的憾恨,及李將軍來臺後不遇的落寞。
●第二幅輓聯串聯出李將軍的一生,以及與民國戰史的重要交集。
 
第五段:
段析 本段採取將「過去」鑲嵌在「現在」的結構,也就是在國葬情節進行中,以不斷回憶,呈現出今昔的互相對比映襯,藉此凸顯出主題。
●章健、葉輝之名顯示「鋼軍司令」的強健與光彩,劉行奇由鐵軍司令→被俘虜→出家,生命經歷確是奇特。
●作者讓秦義方追憶劉行奇的往事,一方面指出他之所以變成和尚的原由,另一方面為了揭露李浩然將軍的人格和沉痛的心情。
●對於過往,劉行奇的「看破遠遁」與秦義方的「眷戀執著」形成對比。
 
●第三部分(第六、七段):靈堂外。啟靈、移靈過程。
 
第六段:
段析 以「國葬」儀式襯托出將軍對國家的豐功偉業。秦義方在冷風中堅持送殯,表達副官對將軍的耿耿忠義和懷念。
 
第七段:
段析 末段以「敬禮」串接昔日光榮與今日亡逝的對比,表達對將軍個人與輝煌時代的崇高敬意與哀悼。
 
 
 
凝神屏氣:(集中精神,屏住呼吸,此指肅穆的心情)
絡繹不絕:(連續不斷)
踮:(抬起腳跟而腳尖著地)
髯:(兩頰上的鬍鬚)
4.漢賊不兩立:語出諸葛亮 後出師表。原指三國的蜀漢與曹魏不能同時並存,本課指臺灣與大陸兩政權不能相容。
玄色:(黑色)
袈裟:(出家人的僧衣)
殷紅:(深紅色,紅中帶黑)
瞄:(注視)
揖:(拱手行禮)
晌:(一會兒、片刻)
俘虜:(擒獲)
一行:(一邊)
咽泣:(嗚咽哭泣)
 
6.無顏再見江東父老:楚、漢相爭,項羽被困在垓下,衝殺出重圍後,退到烏江西岸。亭長備船待羽,勸其渡江。項羽卻言,初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歸還,有何面目見其父老?便自刎身亡。典出史記 項羽本紀。後指心懷羞愧,沒臉見自己人。
大慟:(因過度悲傷而哭泣)
擎:(高舉)
瞭望:(站在高處向遠方眺望)
太息:(大聲嘆氣)
陡地:(突然、驟然)
揪:(扭扯、抓住)
謁陵:(拜謁陵墓。謁,進見、拜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