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JPG


題解

這首〈未行之路〉(The Road Not Taken)是佛羅斯特最知名的詩歌之一,本詩也是國高中學生英文課會接觸到的「勵志詩」。詩的「勵志」主要在結尾──「我選了一條較少人走過的路」,意即:
別跟著他人或社會的價值觀去選擇人生的道路,如果覺得那是自己志趣所在,縱使道路坎坷難行,也會成就出一番意義與收穫。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認為這首詩不是「勵志詩」,而是有更深一層哲思、耐人尋味的「諷刺詩」,詩的最後兩句不能用字面的意義來理解。

山徑.jpg



The Road Not Taken
未行之路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黃樹林裡有兩條岔路,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遺憾的是,身為一位旅人,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我無法分身同時踏上兩條路。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我在路口久久佇立,向其中一條路極目望去,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它的盡頭彎入了樹林深處;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而後,我踏上另一條一樣美麗的路,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也許它能給我更好的選擇理由,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因為那兒綠草繁茂,邀人踏覆;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但就這點來說,事實上兩條路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被踩踏的情況幾乎一模一樣,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這兩條路於那日清晨同樣地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躺臥於無人踐踏的落葉裡。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啊,另一條路留著改天再走吧!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但我明白,路是無止盡的接續下去,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我懷疑自己是否會重返此地。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多年之後,我會在某處輕聲嘆息說: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
黃樹林裡有兩條岔路,而我──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我選了一條較少人走過的路,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而這讓一切變得如此不同。

【文章出處】
The Road Not Taken〉(未行之路)
作者:羅伯特.佛羅斯特(Robert Frost)
【作者簡介】
羅伯特.李.佛羅斯特(Robert Lee Frost),1874年3月26日-1963年1月29日,美國詩人,生於美國舊金山,11歲喪父,之後隨母親遷居新英格蘭,與那塊土地結下不解之緣,因對農村生活的寫實描述和其以美國口語進行演說的能力而受到高度評價,16歲開始學寫詩,20歲時正式發表第一首詩歌,曾四度獲得普立茲獎。他一生歷盡艱辛和痛苦,幼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作品中常常出現與孤獨、絕望、死亡等關聯的意象如冬、雪、冰、霜、枯葉,大量使用凋零的玫瑰、乾枯的花朵比喻孤獨、悲哀、寂寞的內心世界,其敘事詩格調多低沉,表現詩人思想和性格中陰鬱的一面,而語言質樸、清新、近乎口語化,但折射出真理的光輝。他創作許多流傳的自然詩篇如〈雪晚林邊歇馬〉(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美景易逝〉(Nothing Gold Can Stay)、〈荒野〉(Desert Places)、〈既不遠,也不深〉(Neither out Far nor in Deep)及〈未走過的路〉(The Road Not Taken)等。


佛羅斯特.jpg
上圖:佛羅斯特


賞析

如果要問,佛羅斯特最知名的詩作有哪些?那麼,除了〈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之外,應該就是這首〈The Road Not Taken〉了。也許後者更廣為人知吧,它也是國高中學生英文課會接觸到的「勵志詩」。但很奇怪,讀了幾年佛羅斯特的詩,這首詩我總是繞道而行。沒去譯它,也許是因為已經有太多譯本了。但更誠實的理由是,還沒有被它感動到,或更確切地說,還沒解讀出它字裡行間的玄機。必須坦承,並沒有仔細地去閱讀它,只是含糊抓住了大家所詮釋的那個「勵志」的結尾 ──「我選了一條較少人走過的路」,意即:別跟著他人或社會的價值觀去選擇人生的道路,如果你覺得那是自己志趣所在,縱使道路坎坷難行,你也會成就出一番意義與收獲。也許就是覺得太勵志了,所以不覺得這首詩有特別動人之處。以樹林岔路來比喻人生道路,老實說也不是什麼新意。因此,為什麼四段詩節的前三節看似囉唆的陳述兩條路一樣覆滿落葉,一樣人跡罕至,最後卻說他選擇了較少人走過的那一條路,這點我沒去仔細推敲,讀得朦朧不清,也就不求甚解了。

前兩天翻閱詩集,又遇見了這首詩。只因為愛佛羅斯特的音韻節奏,開口朗讀了起來。然後讀到了一句詩評:詩的最後兩句不能用字面的意義來理解。這句話鏗然敲醒了我裡頭某些東西,於是靜下來,讓這些文字顯露它的天機。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
黃樹林裡有兩條岔路,而我 ──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我選了一條較少人走過的路,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而這讓一切變得如此不同。


Difference,不同,是一個很妙的字。我們會覺得不同,是因為有比較。和什麼比較呢?和我們想像中的人生。如果當初我嫁給這個人......如果當初我沒辭職......人生的路,有一條是腳下的、一路走過來的如是的路。有一條是「如果當初我......」然後腦袋自編自導出的一條不存在的路。因為有那個「如果當初我......」的想像,才有所謂的「不同」,才有懊悔,才有慶幸。事實上,「不同」是不存在的!因為我們在生命道路上所經歷的只有一個實相,路就是這樣走過來的,無論我們喜歡或不喜歡,願意或不願意。拜倫.凱蒂說過一句很棒的話:每個未來都是「無盡」的可能,每個過去都只是一個「一」。凱蒂的意思是說,對未發生的,我們以開敞的心迎接;對已發生的,我們感恩,如是接受。無論我們在人生裡遇見了多少關鍵性的岔路,我們一路走來的就只是這一條如是的路。如果我們對生命有足夠的信任,我們就能肯定這一條路是生命給予我們的最好的安排許多電影喜歡用時光倒轉的手法來讓主角重回人生岔路口,或是同時呈現某個生命交叉點之後兩種不同的人生情節發展  (比如:雙面情人,Gwyneth Paltro)。但有趣的是,編劇總是這樣結尾:如果我們回到生命當初的那一點,我們還是會做出同樣的決定;或是生命縱使在某個節骨眼上分岔了,這想像中的兩種發展終究會到達同一個點,然後再出發

再回到這首詩,細細體會,我們會驚訝地發現佛羅斯特的確是以諷刺的語調道出詩尾的。他說的是反話,是一個小玩笑。怎麼說呢?我們再跟著詩中的主述者回到黃樹林的岔路口吧。主述者明白地告訴我們,兩條路在那天早上同樣鋪滿落葉,同樣無人踩踏,而且一樣美好(as just as fair)。事實上,主述者找不到理由來幫助他決定該走哪一條。他凝望其中一條路,望到盡頭,然後幾乎不假思索、只憑直覺地踏上了另一條路。也許是為了讓自己心安吧,主述者為自己「編」了一個理由:因為這條路野草叢生,看來比較需要有人去走走。但他又隨即坦承:老實說,這兩條路無人踩踏的路況是一模一樣的。(詩中段的那個same 字和詩尾的 difference 對比得如此巧妙。)

主述者在岔路口感受到的是一種我們都理解的況味:真想兩條路都給它走走看。然而人生是一條路接續著一條路,彎過去了,就不太有可能再回到那個分岔點。「啊,另一條路留著改天再走吧!」聽起來像是對那條路的道別。然後,詩進行到最後一節,重覆了那句「黃樹林裡有兩條岔路,而我──」,但接下來,主述者卻頑皮地說了一個「謊」:「我選了一條較少人走過的路......」這個無傷大雅的謊戲謔著人類都有的、喜愛膨脹的自我 (ego),自我喜歡有控制權、選擇權,它說著:我知道自己要怎麼選擇,而且我選的是「對的」,我是「特別」的佛羅斯特的諷刺也表現在重覆的那個「我」字上,朗讀時的確可以帶進語意雙關的那種戲謔幽默。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佛羅斯特讓我們看見的是,詩中的主述者其實並沒有「做選擇」,兩條路一樣未知也許正因為未知,所以也一樣美好。我想這個主述者(也許是佛羅斯特自己)明白一個更深的哲理:在人生道路上,我們真的自主做了決定嗎?還是生命總是支持著、牽引著我們走向下一條岔路?「 You don’t need to live   the life, let life live you. 」這是同意老子的心靈導師都會說的一個顛覆性的觀念。生命自己會開出一條對我們最好的道路來

詩末那個嘆氣 sigh 可能是懊悔,可能是滿意,可能是有點倚老賣老的裝腔作勢。把末段詩節抽出來當作「勵志詩」的詮釋會是滿意的嘆息,因為連結到佛羅斯特本身選擇了成為詩人這條較少人走過的路,而他也成了眾人眼中「成功」的詩人。然而,佛羅斯特並不是想在這首詩裡自傳性地述及自己的人生抉擇。在維基讀到一段資料,佛羅斯特的友人問及這首詩中嘆息的涵意。佛羅斯特的回答是:「我開了一個小玩笑,對那些認為我應該感到懊悔的人。」

佛羅斯特的詩用字平易簡潔,然而他常是語意雙關的,往往我們隱隱知道他話裡有話,但又抓不太準他真正要說的是什麼。《未走之路》也許就是個好例子吧。然而,現在弄懂這首詩終究不是「勵志詩」,而是有更深一層哲思的「諷刺詩」時,它就更耐人尋味了。光是詩名,未走之路,The road not taken,就能令人一再玩味。未走之路在哪兒呢?也許一條,也許千萬條,我們可以享受想像力在這些路徑上蜿蜒散步,但我們終究知道沒有一條是真實的,只因那不是我們真正走過的路

美國 Ithaca College 英文教授 Kevin Murphy 賞析〈The Road Not Taken〉。教授分析得有條有理,也介紹了佛羅斯特的生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坐進去旁聽,是一堂很精采的英詩課。

【文章出處】
《隨意窩Xuite》
〈佛羅斯特:未走之路〉
網址:

https://blog.xuite.net/vistara/wretch/104155212-%E4%BD%9B%E7%BE%85%E6%96%AF%E7%89%B9%EF%BC%9A%E6%9C%AA%E8%B5%B0%E4%B9%8B%E8%B7%AF
作者:Adagio956

通往神靈居住的地方:熊野古道.png
上圖:通往神靈居住的地方──日本熊野古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