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png


題解

《燕丹子》,不著撰人,作者失考,記述戰國時期,燕太子丹派遣荊軻行刺秦王的故事。「荊軻刺秦王」故事,同時見於《戰國策.燕策》、《燕丹子》《史記.刺客列傳》三書,內容情節有同有異,究竟孰為祖本,目前仍無定論。自司馬遷《史記》以後,不少文獻都徵引過荊軻刺秦王故事,可知從漢代起就有關於燕太子丹的故事流傳民間,然後由文人蒐集寫定,將《燕丹子》看作是一部頗為完整的漢人文言傳記小說,較為合適。

《燕丹子》一書寫作及成書年代,學者幾經考證,提出秦漢之間、東漢之說,但仍莫衷一是,難成定論。此書於班固《漢書.藝文志》無一言記載。至《隋書.經籍志》始著錄此書,其所錄二十五部小說中以《燕丹子》最古。明代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四部正訛》對小說研究有自成一家的看法,其提出「《汲冢瑣語》,蓋古今紀異之祖」,「《山海經》,古今語怪之祖」,「《燕丹子》三卷,當是古今小說雜傳之祖」,魯迅著作多引用其言。乾隆時,四庫館臣自《永樂大典》中輯出成書,但只列入存目,《四庫全書總目》認為:「其文實割裂諸書燕丹荊軻事雜綴而成,其可信者已見《史記》,其他多鄙誕不可信。」《四庫全書》總纂官紀昀私下喜愛此書,自己抄存一部,清代經史學家孫星衍自紀昀處得到抄本,以永樂大典詳加校勘,後被收入《岱南閣叢書》、《平冿館叢書》等多種叢書,認為此書是燕太子丹死後其賓客所撰。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說《燕丹子》是「漢前」所作,約推定作者為秦時六國遺民。

【資料出處】
1.《百度百科》
〈燕丹子〉
網址: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7%95%E4%B8%B9%E5%AD%90

2.《維基百科》
〈燕丹子〉
網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7%95%E4%B8%B9%E5%AD%90

3.《維基百科》
〈中國小說〉
網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5%B0%8F%E8%AA%AA

燕丹子.png


燕丹子

燕丹子(燕太子丹,燕王喜之子)(充當人質)於秦,秦王(秦王嬴政,後為秦始皇)(待遇)之無禮,不得意,欲歸。秦王不聽,謬言(妄言)曰:「令烏白頭,馬生角,乃可。」丹仰天歎,果烏白頭、馬生角,秦王不得已而遣之,為機發之橋(設下使人陷落的機關之橋),欲陷丹。丹過之,橋為不發。夜到關,關門未開。丹為鷄鳴,眾雞皆鳴,遂得逃歸。深怨於秦,求欲復(復仇)之,奉養勇士,無所不至。
譯文:
燕國太子姬丹被作為人質押在秦國,秦王嬴政待他無禮,太子丹的志向得不到伸展,心中很失落,想求秦王放他回國,秦王不答應,假稱說「除非烏鴉鴉變成白頭,馬生了角,才可以釋回。」太子丹聽了仰天長嘆。後來果真烏鴉白頭、馬生了角秦王不得已放他回去,卻又在他必經的橋上安上機關,想要陷他於死地。太子丹過橋,機關失靈。夜裡到了城門,城門還沒開。太子丹學雞叫,所有的雞都以為天亮叫了起來,於是得以開關逃回(編按:此情節幾為《史記.孟嘗君列傳》翻版)。太子回到燕國,十分怨恨秦王,一心想復仇,於是太子丹用盡一切辦法奉養勇士。(編按:相關故事另見:張華《博物志》、許劭《風俗通義》、林坤《誠齋雜記》)


為書與其傅(師傅)鞠武曰:「不肖,生於僻陋之國,長於無毛之地,未嘗得覩君子雅訓(溫文不俗)、達人之道(通達知命之道)也。然鄙意(自謙之詞)欲有所陳,幸(希望)傅正覽(觀看,用於上對下)之。丹聞丈夫所恥,恥受辱以生於世也;貞女所羞,羞見(被)(逼迫)以虧其節也。故有刎喉不顧(刀子架在脖子而若無其事)、據鼎不迴(面對烹鼎之刑而不迴避)者,斯豈(難道)樂死而忘生哉,其心有所守(堅守)也。今秦王反戾天常(乖戾反常),虎狼其行,遇丹無禮,為諸侯最。丹每念之,痛入骨髓。計燕國之眾不能敵之,曠年(年深日久)相守,力固不足。欲收天下之勇士,集海內之英雄,破國空藏(耗盡國庫所有財物),以奉養之,重幣(禮物)(甜蜜)辭以巿(收買)秦,秦貪我賂,而信我辭,一劍之任,可當百萬之師;須臾之間,可解丹萬世之恥。若其不然,令丹生無面目於天下,死懷恨於九泉,必令諸侯指以為笑,易水之北,未知誰有。此蓋亦子大夫之恥也。謹遣(給予)書,願熟之。」
譯文:
太子寫給自己的老師鞠武一封信,信上說:「我是個差勁不稱職的人,生在窮鄉僻壤的國家,成長於貧瘠的土地,未曾有機會領受君子高妙的教誨、瞻仰達人君子的大道。但是,我想講一講我的心思,希望得到您的垂青能看一下。我姬丹聽說,一個男子漢所感到的恥辱,就是受到侮辱卻還苟活於人世;有貞操的女子所感到的羞恥,是在遇到劫持因此損失貞潔。所以才有寧可自刎也不回頭,在面對著煮沸的油鍋也不躲避的人,這難道是他們樂於死亡而忘記了生存嗎?而是他們的內心堅守的信念啊!現在秦王逆天而行,行為如虎狼一樣暴虐,對待我姬丹無禮,可以說是諸侯中最壞的了。我每每想起這事,往往痛入骨髓。料想一下燕國的軍隊無法抵抗秦國,想要成年累月的守衛秦國,力量也不充足。所以我想要收攏天下的英雄勇士,即使把全國的庫存全部用完,好好來奉養他們,再用貴重的禮物和甜言蜜語來引誘收買秦國,秦國貪我的賄賂,相信我說的話,那麼,一劍刺過去就可以當萬之師,頃刻之間,就可解我燕丹子萬世的奇恥大辱。如果這樣做不行,就是讓我生無面目見於天下,死後又懷恨於九泉,天下諸侯必定指著笑話我,易水之北的燕國土地,還不知為誰所佔有。這也是身為大臣的您的恥辱。我恭敬地送上我的書信,希望老師您慎重考慮一下。」


鞠武報書曰:「臣聞快於意(快意)者虧(損害)於行,甘於心者傷於性。今太子欲滅悁悁(憂悶)之恥,除久久之恨,此實臣所當麋軀碎首而不避也。私以為智者不冀僥倖以要(邀)(功名),明者不苟從志以順心。事必成然後舉,身必安而後行。故發無失舉之尤,動無蹉跌之愧也。太子貴匹夫之勇,信一劍之任,而欲望功,臣以為疏(疏忽)。臣願合從於楚,并勢於趙,連衡於韓、魏,然後圖秦,秦可破也。且韓、魏與秦,外親內疏。若無倡兵,楚乃來應,韓、魏必從,其勢可見。今臣計從,太子之恥除,愚鄙之累解矣。太子慮之。」
譯文:
鞠武回信說:「我聽說,做事情只求感情上的滿足,就會有虧於行動,只圖心中快樂。就會傷及到性命。現在太子想要解除壓在心底已久的怨恨,實在是我粉身碎骨也應當效勞不能迴避的。但是我私下認為:有智慧的人不能靠僥倖來求得成功,明智的人不能順著感情的好惡去做事。事情有必勝的把握然後才去行動,身家性命一定有所保障然後履行。這樣才能保證事發沒有失誤,行動而不必後悔。太子看重匹夫之勇,相信一劍就能擔負重任,寄希望於成功,我認為考慮得不夠周密。我願意聯合各國,然後再考慮共同討伐秦國,就可攻下秦國。並且韓國和魏國與秦國表面親近,心裡有隔閡,假如有人起兵伐秦,楚國就會響應,韓國、魏國必定會跟著,那聯合起來的勢力就大了。如果我的計策你能去,那麼你的恥辱可以消除,我的負擔也可以解除了,希望太子能好好想想。」


太子得書,不說(悅),召鞠武而問之,武曰:「臣以為太子行臣言,則易水之北,永無秦憂,四鄰諸侯必有求我者矣!」
譯文:
太子得到回信後非常不開心,召見鞠武當面請教他。鞠武回答說:「我認為,你太子應該按照我的話去做,那麼易水之北的燕國就永遠不用擔心秦國攻擊的憂患,四鄰諸侯必定有求我們的了。」


太子曰「此引日縵縵(時間拖得很長),心不能須(等待)也!」
譯文:
太子丹說「這要漫長等到什麼時候呀,我的心著急地等不下去啊!」


鞠武曰:「臣為太子計熟矣。夫有(取得、佔有)秦,疾(快)不如徐(慢),走(跑)不如坐。今合楚、趙,并韓、魏,雖引歲月(延長時間),其事必成。臣以為良。」太子睡臥不聽。鞠武曰:「臣不能為太子計。臣所知田光(燕國隱居高士),其人深中有謀。願令見太子。」太子曰:「敬諾!」
譯文:
鞠武說:「我是為太子深思熟慮過的啊!對待秦國,操之過急,不如慢慢來(編按:意即為一動不如一靜),當今之計,應該聯合楚國、趙國、韓國、魏國,雖然需要一段時間,但是事情一定可以成功。我認為這才是良策。」(編按:依據歷史,此時韓、趙兩國已亡。但按照小說的意思,此時兩國還在,小說家之言,不能當真)太子丹於是躺在那裡高臥,不想再聽鞠武的話。鞠武說:「我不能為太子出謀劃策。但是我認識一個人叫田光,他內心高深,頗有謀略。我願意讓他來見太子。」太子丹說:「好。」


田光見太子,太子側階(站在台階一側)而迎,迎而再拜。坐定,太子丹曰:「傅不以蠻域而丹不肖,乃使先生來降弊邑,今燕國僻在北陲,比(相接、類似)於蠻域,而先生不羞之。丹得侍左右,覩見玉顏,斯乃上世神靈,保祐燕國,令先生設降辱(辱沒身分)焉。」
譯文:
田光晉見太子,太子側身站在台階旁迎接,迎接後又行叩拜大禮(編按:再拜,古代一種隆重的禮節,起身拜兩次,表達敬意)。坐妥當後,太子丹說:「我的師傅鞠武先生不因燕國為蠻夷之國,而且不因我無能,邀請先生來到敝國。燕國處在偏僻的北疆,跟蠻夷的地方差不多,但是先生您卻不以為恥,能讓我跟在您身邊侍奉,見到您高貴的容貌,那真是有賴祖上神靈保佑我燕國,委屈先生降尊忍辱到敝國了。」

田光曰:「結髮(古時男子成年束髮)立身,以至於今,徒慕太子之高行,美太子之令名耳。太子將何以教之?」
譯文:
田光說:「我從成年自立直到今天,只是仰慕太子你高尚的品行,大家稱讚你的名聲罷了。太子你想要我教你什麼?」


太子膝行而前(跪地前行),涕淚橫流曰:「丹嘗質於秦,秦遇丹無禮,日夜焦心,思欲復之。論眾則秦多,計強則燕弱。欲曰合從(縱),心復不能。常食不識位、寢不安席。縱令燕秦同日而亡,則為死灰復燃,白骨更生。願先生圖之。」
譯文:
太子跪下後用膝蓋走路來到田光面前,痛哭流涕說:「我曾經在秦國當人質,秦國對我無禮,日日夜夜心裡焦急,希望能報此大仇。但是論人數則秦國多,燕國少;比實力,則秦國強,燕國弱。想要與各國合縱抗秦(編按:「合縱」為縱橫家蘇秦主張,以東方六國聯合西向抗秦,而秦在西方,六國土地南北相連,故稱合縱),想想也不行。心中又不能忍受這種漫長的煎熬,經常吃飯不能分辨味道,睡覺不能安於枕席。即便能讓燕國與秦國在同一天滅亡,對我來說也是死灰復燃,白骨再生了(另譯:即使讓燕、秦一天裡滅亡,也要讓燕國死灰復燃,白骨更生)。希望先生你出謀畫策!」(編按:「死灰復燃」一詞最早出自《史記.韓長孺列傳》,韓長孺,即韓安國,漢景帝、武帝兩朝臣,因事被捕,關押在獄 。獄吏認為韓安國失勢,就經常藉故凌辱他。韓安國問獄吏:「你把我看成熄了火頭的灰燼。難道死灰就不會復燃?」獄吏說:「若是死灰復燃,我就撒尿澆滅它!」後韓安國出獄,韓安國笑道:「現在死灰復燃,你可以撒尿了。」終仍善待之。因此魯迅所稱〈燕丹子〉為「漢前」作品的說法可靠性存疑)


田光曰:「此國事也,請得思之。」於是舍(住宿)(指田光)上館(高級賓館)。太子三時(早、中、晚)進食,存問(問候)不絕。
譯文:
田光說:「這是國家大事,請你讓我 好想想。」於是太子把田光安頓在上等賓館,為他準備三餐,太子經常到賓館問候求教。


如是三月。太子怪其無說,就光(指田光)(使迴避)左右,問曰:「先生既垂哀恤(體恤),許(答允)(惠賜)嘉謀。側身傾聽,三月於斯,先生豈有意歟?」
譯文:
就這樣,三個月過去了,太子丹很奇怪田光沒有說出什麼謀略,就走到田光身前,屏退手下的人都走開後,問:「先生你既然垂憐體恤我,答應賜給我好的計謀,我三個月來在這裡側身傾聽。先生難道還有其他的意思嗎?」


田光曰:「微(無)太子言,固將竭(竭盡)之。臣聞騏驥之少(年幼),力輕千里,及其罷(疲軟)(衰老),不能取道。太子聞臣時已老矣。欲為太子良謀,則太子不能;欲奮筋力,則臣不能。然竊觀太子客無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臆、脈勇之人,怒而面青;武陽,骨勇之人,怒而面白。光所知荊軻、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為人博聞強記,體烈骨壯,不拘小節,欲立大功。嘗家於衛,脫賢大夫之急十有餘人,其餘庸庸不可稱。太子欲圖事,非此人莫可。」
譯文:
田光說:「即使沒有太子你的催問,我也會盡力想把我的話都說出來。我聽說,良馬在少壯的時候,可以用很少的力氣就行走千里,等到牠疲乏老朽後,就連上路也不行了(另譯:連道路都不能識別認路了)。太子你聽到我的時候,我已經老了。我想給太子獻出良謀,太子不能按照我說的行動(編按:言外之意,田光的意見也是希望合縱求勝,田光知道太子丹不會採納,於是閉口不言三月);我想發揮我的力量,但是我已不行了。再說,我悄悄地觀察太子的賓客,沒有一個可以用的:夏扶,是一個血勇的人,一生氣臉就漲紅;宋意,是一個脈勇的人,一生氣臉就發青;武陽(編按:《史記.刺客列傳》作秦舞陽),是一個骨勇的人,一生氣臉就發白。我認識一個人名叫荊軻,才是神勇的人,縱使生氣臉色也不變,為人博聞強記,體格強壯,不拘小節,想建功立業。他曾在衛國居住,幫助過十多名賢大夫解救危急。其餘的人都平庸,不能擔這重任。太子想謀畫的大事,非有這人不可。」

太子下席再拜曰:「若因先生之靈,得交於荊君,則燕國社稷長為不滅。唯先生成之。」
譯文:
太子走下席位,對田光行再拜之禮,說:「如果能托先生的福,能夠與荊先生交往,那麼燕國的社稷香火就能長繼不滅,全憑先生玉成此事。」


田光遂行。太子自送,執光手曰:「此國事,願勿洩之!」光笑曰:「諾。」
譯文:
田光於是起身離開,太子親自送別到門口,握著田光的手說:「這關乎國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洩露。」田光笑著說:「好。」

遂見荊軻,曰:「光不自度,不肖,達足下於太子。夫燕太子、真天下之士也,傾心於足下,願足下勿疑焉。」
譯文:
於是田光去見荊軻,說:「我沒有顧慮自己的才能,在太子面前推薦了你。說到燕太子,真是心懷天下的士人,他對你很看重,把心中所有的希望都傾注在你的身上,希望你不要懷疑。」(南朝梁元帝蕭繹著《金樓子.雜記》記載,太子丹讓田光和鞠武去拜訪荊軻,當時荊軻喝的酩酊大醉,正在睡覺。田光和鞠武就在荊軻的耳朵裡吐了一口唾沫,然後離開了。荊軻覺睡醒了,就問他的妻子:「誰在我耳朵裡吐唾沫了?」他的妻子告訴他:「剛才太子的老師鞠武來了,跟田光兩個人吐的唾沫。」荊軻說:「出於他口,入於我耳,一定是大事。」)

荊軻曰:「有鄙志,常謂心合意等,沒身不顧,情有乖異,一毛不拔(此指人格獨立,依照自己的判斷,選擇做自己想做的正確的事,不被外界所謂的責任和意識左右)。今先生令交於太子,敬諾不違。」
譯文:
荊軻說:「我有鄙薄的志向,經常說:只要有能讓我誠心相向的人,為了他,我可以毫不顧惜獻出我的性命;對於情感和我有所分歧的人,一毛不拔(編按:一毛不拔,原是楊朱的思想),現在先生讓我與太子交往,我答應後絕不反悔。」

田光謂軻曰:「蓋聞士不為人所疑。太子送光之時,言此國事,願勿洩,此疑光也。是疑而生於世,光所羞也。」向軻吞舌(咬斷舌頭吞下)而死。軻遂之(往)燕。
譯文:
田光對荊軻說:「我聽說士人不應被別人所懷疑,太子送別我的時候說;這是國家大事,希望不要洩密。這是在懷疑我的人格。既然讓人懷疑了,卻還活在這世上,是我田光感到羞恥的事。」於是田光就咬斷自己的舌頭,吞下肚子而死。於是荊軻就前來燕國。

 
荊軻之燕,太子自御(駕車),虛左(空出左邊尊位),軻緩綏(上車攀登之繩索)不讓(謙讓)。至,坐定,賓客滿坐。
譯文:
荊軻抵達燕國。太子丹親自駕馭馬車,把左邊的座位讓了出來(編按:中國古代一般以右為尊,但在車上例外,而以左為尊位。車座一般是御者居中,警衛人員居右,又叫車右。左邊才是主位,一般表示對客人的尊敬,故虛左以待。),荊軻毫不客氣地拉住車繩上了車。車到太子邸,坐定後,只見賓客滿座。到了太子丹的宮殿,座位安排已定,賓客們已齊聚一堂。

軻言曰:「田光褒揚太子仁愛之風,說太子不世(罕有)之器,高行厲(戾,到)天,美聲盈耳。軻出衛都,望燕路,歷險不以為勤,望遠不以為遐。今太子禮之以舊故之恩,接之以新人之敬,所以不復讓者,士信於知己也。」
譯文:
荊軻說:「田光褒揚太子有仁愛之風,說太子是世上少有的人才,品德和天一樣齊高,讚美太子的聲音不絕於耳。我出了衛國國都,望著通往燕國的道路,經過許多艱險,也不以為苦,望著漫長的遠方也不以為遙。現今太子用對待故舊知己一樣來禮遇我,用接待新朋友的方式來尊敬我,之所以我不再謙讓,這正是我不再謙讓的原因,一個士理當信知己之人。。」

太子曰:「田先生無恙乎?」
譯文:
太子丹問:「田先生現在還好嗎?」

軻曰:「光臨送軻之時,言太子戒以國事。恥丈夫而不見信,向軻吞舌而死矣。」
譯文:
荊軻說:「田光送我的時候,說太子告誡他所言都是國家大事,不要洩露。他以自期許大丈夫卻不被太子相信為恥,對著我吞舌自盡了。」


太子驚愕失色,噓唏(啜泣)飲淚曰:「丹所以戒先生,豈疑先生哉?今先生自殺,亦令丹自棄於世矣!」茫然良久,不怡(愉快民氏日(疑為不怡者數日)
譯文:
太子大驚失色,哭泣著說:「我之所以叮囑先生,哪裡是懷疑他啊!現在先生自殺了,也讓我無顏再活在世上了。」太子茫然若失了許久,整天也快樂不起來。


太子置酒請軻,酒酣,太子起為壽(祝人長壽)。夏扶前曰:「聞事無鄉曲(鄉里,以其偏處一隅,故稱鄉曲之譽,則未可與論行;馬無服輿之伎(駕車的本領),則未可與稱良。今荊君遠至,將何以教太子?」欲微感之。
譯文:
自那之後,太子丹每天擺酒宴請荊軻,酒喝到興頭上,太子起身向荊軻敬酒(編按:壽,古禮,奉酒祝福,希望被祝福者長壽)。夏扶上前說道:「我聽說如果士在鄉里沒有名聲讚譽,就無從評論他的品行;馬如果沒有駕車的本領,就不能判定它是否是良駒。現在荊先生遠道而來,請問將要用什麼教導太子呢?」夏扶想要在隱微的地方了解一些荊軻的情況。

這樣的鄉曲稱讚之後才說他好,在車之後才說馬良嗎?”
軻曰:「士有超世之行者,不必合於鄉曲;馬有千里之相者,何必出於服輿。昔呂望(姜太公)當屠釣之時,天下之賤丈夫也;其遇文王,則為周師。騏驥之在鹽車(運鹽的車,比喻賢才屈居賤役,駑(能力低下的馬)之下也;及遇伯樂(秦穆公之臣,善相馬),則有千里之功。如此在鄉曲而後發善,服輿而後別良哉!」
譯文:
荊軻說:「一個士有超世的品行,不必合於鄉里的輿論,一匹有千里之相的良馬,何必一定要讓牠去駕車?古時候,呂望還在當屠夫和渭陽垂釣的時候,天下都認為他是一個貧賤的人,等他遇到周文王,就成了天子的國師。千里馬還在拉鹽車的時候,比駑馬還不如,等到他遇見了伯樂,才有一日千里的功力。像這樣良馬的人才,難道一定要在鄉里出名後而發跡,拉車已後才判斷出良駑來的嗎?」

夏扶問軻:「何以教太子?」
譯文:
夏扶又問荊軻:「那麼你能給太子出什麼主意?」


軻曰:「將令燕繼召公(召公姬奭,周武王滅殷後,封於燕之迹,追甘棠(編按:見《詩經.召南.甘棠》。傳說周武王時,召公巡視南國傳布文王之政,常理訟就宿於甘棠樹下,後人懷其德政,愛及甘棠)之化,高欲四三王(與禹、湯、文王並列為四),下欲六五霸(與春秋五霸並列為六)。於君何如?」坐皆稱善。竟酒,無能屈。太子甚喜,自以得軻,永無秦憂。
譯文:
「我將讓燕國繼承召公的遺風,追尋《甘棠》詩裡當年甘棠樹下斷案教化民眾的方法。向上是要讓他的功業比上三王(夏禹、商湯、周文王)而並列為四;向下也要讓他的功業比得上五霸(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與五霸同稱為六。你以為怎麼樣?」在座的人都稱讚叫好,直到酒終席散,沒有一個人能難倒荊軻。太子十分高興,自己認為得到荊軻,將永遠不用擔心秦國來攻了。

 
後日與軻之東宮,臨池水而觀。軻拾瓦投蛙(一作龜),太子令人捧盤。荊軻,投盡復進。軻曰:「非為太子愛(吝惜)金也,但(只是)臂痛耳。」
譯文:
第二天,太子和荊軻到了東宮,在池邊觀看。荊軻拾起瓦片投向蛙(烏龜)。太子讓人捧一盤金子,荊軻就用金子去投擲,投完後再捧一盤金子上來。荊軻說:「不是替太子愛惜金塊,只是因為手臂痛了。」

後復共乘千里馬。軻曰:「馬肝甚美。」太子即殺馬進肝。
譯文:
後來兩人又共乘千里馬,荊軻說:「聽說千里馬的肝味道鮮美。」太子即刻殺馬,用馬肝做菜送上荊軻的餐桌。

(至)樊將軍(樊於期,秦將,因得罪秦王政而亡命燕國得罪於秦,秦求之急,乃來歸太子。
譯文:
樊將軍得罪秦國,秦急著追殺他,他就逃到燕國投奔太子丹。

太子置酒華陽之臺,酒中,太子出美人能琴者。軻曰:「好手琴者!」太子即進之。軻曰:「但愛其手耳。」太子斷手,盛以玉盤奉之。太子常與軻同案而食,同床而寢。
譯文:
太子設酒宴在華陽台,飲酒時,太子讓一個彈琴的美女出來侍候。荊軻說:「彈琴的人的手真美
啊!」太子即把美女送給他。荊軻說:「我只喜愛她的手罷了。」太子立即剁下美女的手,放在玉盤裡獻到荊軻面前。太子常與荊軻在同一張桌上吃飯,同在一張床上就寢,交情很親密。

後日,軻從容(不慌不忙)曰:「軻侍太子,三年於斯矣,而太子遇軻甚厚,黃金投龜,千里馬肝,姬人好手,盛以玉盤。凡庸人當之,猶尚樂出尺寸之長,當犬馬之用。今軻常侍君子之側,聞烈士(有志建立功業的人之節,死有輕於鴻毛,義有重於太山,但聞用之所在耳。太子幸教之。」
譯文:
後來有一天,荊軻不慌不忙對太子說:「我在這裡侍奉太子,已經三年了。太子待我十分優厚,讓我用用黃金擲蛙(龜),品嚐千里馬肝,還把美人的好手盛在玉盤裡賜給我,即便平庸之人在這樣的待遇,還能樂意獻出自己一些微薄的才能,效犬馬之勞。現在我荊軻常侍候在你的身邊,聽說烈士的氣節,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大雁的鴻毛的,只是看用在什麼地方了,請問你想用我在什麼地方,希望你告訴我。」(編按:此句與司馬遷《報任安書》:「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相類,疑本文在司馬遷之後)

太子歛袂(整理衣袖,以表敬服),正色(表情端莊嚴肅而言曰:「丹嘗遊秦,秦遇丹不道,丹恥與之俱生。今荊君不以丹不肖,降辱小國。今丹以社稷干(求長者,不知所謂。」
譯文:
太子丹整理了衣袖,嚴肅說道:「我曾經遊歷秦國,秦國待我無道,我以和秦王一同活在世上而羞恥。今天先生不認為我無能,委屈來到我這弱國,現在我就為國家安全來託付於你,不知道應該怎樣表達我的意思。」

軻曰:「今天下彊(強)國莫彊於秦。今太子力不能威諸侯,諸侯未肯為太子用也。太子率燕國之眾而當之,猶使羊將狼,使狼追虎耳。」
譯文:
荊軻說:「現在天下強國,沒有強過秦國的。現今太子你力量還不能威服諸侯,諸侯也不肯替你出力(編按:荊軻言外之意,合縱的辦法是靠不住的)。太子率燕國的民眾與秦相爭,這好比讓羊去率領狼,讓狼去追老虎一樣了。」


太子曰:「丹之憂計久,不知安出?」
譯文:
太子說:「我姬丹擔憂計劃此事已經很長時間了,先生你有什麼良策。」


軻曰:「樊於期得罪於秦,秦求之急。又督亢之地,秦所貪也。今得樊於期首、督亢地圖,則事可成也。」
譯文:
荊軻說:「樊於期得罪於秦,秦國急要他的命。此外,督亢這塊地方,也是秦想貪得的。如果今天有樊於期的頭和督亢的地圖,那麼事情就能辦成。」


太子曰:「若事可成,舉燕國而獻之,丹甘心焉。樊將軍以窮歸我,而丹賣(出賣)之,心不善也。」軻默然不應。
譯文:
太子說:「如果事情可以成功,把全燕國都獻上,我也心甘情願。樊將軍因無路可走來投靠我,但是我出賣他,心中實在不忍啊!」荊軻沒有再說話。


居五月,太子恐軻悔,見軻曰:「今秦已破燕國,兵臨燕,事已迫急。雖欲足下計,安施之?今欲先遣武陽,何如?」
譯文:
  又過了五個月,太子擔心荊軻反悔,於是見荊軻說:「現在秦國已經攻破趙國,即將兵臨燕國,事情緊迫,即使依你的計謀,你看能怎麼辦呢?我想先派武陽(編按:《史記.刺客列傳》作秦舞陽)去秦國你覺得怎麼樣?」

軻怒曰:「何太子所遣,往而不返者,豎子(對人的鄙稱,意謂小子,罵人的穢語)也!軻所以未行者,待吾客耳!」
譯文:
荊軻大怒說道:「為什麼太子派遣去秦之後不能回來的人,竟然是個少不更事的人!我之所以還沒有行動,是在等我的一個朋友罷了!」

於是軻潛(暗中)見樊於期,曰:「聞將軍得罪於秦,父母妻子皆見焚燒,求將軍邑萬戶、金千斤,實為將軍痛之。今有一言,除將軍之辱,解燕國之恥,將軍豈有意乎?」
譯文:
於是荊軻私下會見樊於期說:「我聽說將軍你得罪了秦國,你的父母、妻子、子女都被活活燒死了。秦要得到你的頭顱,懸賞給萬戶的封地,黃金千斤的酬勞來通緝先生,我替將軍感到痛心。現在我有一個計謀可以能除去將軍的屈辱,解去燕國的羞恥,將軍你是否有意知道呢?」

於期曰:「常念之,日夜飲淚,不知所出。荊君幸教,願聞命矣!」
譯文:
樊於期說:「我常想著這件事,日夜流淚,只是不知道有什麼辦法,請先生告訴我,我願意聽命。」


軻曰:「得將軍之首與燕督亢地圖,秦必喜。喜而見軻,軻將左手把(執、握)其袖,右手揕(擊刺)其胸,數(責備以負燕之罪,責以將軍之讎(仇恨),而燕國見(被)(欺凌)(昭雪),將軍積忿之怒除矣。」
譯文:
荊軻說:「現在我想要將軍的頭和督亢的地圖來獻給秦王,秦王必定高興,高興了必定接見我,我就可以趁機用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刺他的胸膛,歷數他對不起燕國的罪行,責備他迫害將軍的仇恨,那麼燕國就能洗雪受欺凌的恥辱,將軍你累積的怨恨也就解除了。」


於期起,振腕執刀曰:「是於期日夜所欲,而今聞命矣!」於是自刎,頭墜背後,兩目不瞑。太子聞之,自駕馳往,伏於期屍而哭,悲不自勝。良久,無奈何,遂函(匣)(盛放)於期首與督亢地圖,武陽為副。
譯文:
樊於期起身,握住手腕拿住刀說:「那是我日夜所想的,今天我就聽你的!」於是割頸自殺而死。樊於期頭垂背後,兩眼還沒有閉上。太子聽說後,自己駕車趕去,伏在樊於期的屍體上痛哭,傷心得不能自制。過了許久,無可奈何,就用盒子裝了樊於期的頭顱和燕國督亢地圖,準備用來獻給秦國,讓武陽當副官,一同前往秦國。


軻不擇日而發,太子與知謀者皆素衣冠送易水上。軻起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高漸離(戰國燕人,善擊筑。與荊軻為友,軻刺秦王未遂,身死。漸離變姓名為人庸保。秦王物色得之,瞎其目,仍使擊筑。漸離乃以鉛置築內,乘隙撲擊秦王不中,被殺擊筑(樂器名),宋意和之。為壯聲,皆淚流。二子行過,夏扶當車前刎頸以送。
譯文:
荊軻啟程前往秦國,也沒有選良辰吉日就出發了。太子和知道內情的人,都穿了不染色的白衣白冠來送行,到了易水邊上。荊軻起身為太子祝福,唱起歌來,那歌詞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高漸離敲筑陪奏,宋意和著唱。唱至激憤的聲調時,大家都怒髮衝冠,唱到悲哀的聲音時,大家都流下眼淚。荊軻與武陽兩人上車後,都未回頭。兩人的車離開後,那位曾經在酒席上為難荊軻的夏扶,就在自己車前刎頸自殺,表示送兩人完成使命的決心。


二子行過陽翟,軻買肉爭輕重,屠辱之,武陽欲擊,軻止之。
譯文:
兩個人車子經過陽翟,荊軻買肉的時候,與屠夫爭執肉的斤兩輕重,屠夫污辱了荊軻。武陽想揍那個屠夫,被荊軻制止了。


西入秦,至咸陽,國中庶子蒙白曰:「燕太子丹畏大王之威,今奉樊於期首與督亢地圖,願為北蕃(藩,屏障)臣妾(奴僕)。」
譯文:
荊軻兩人西行進了秦國,到了咸陽,找見了宮中的管事蒙白(編按:《史記.刺客列傳》作蒙嘉,秦王寵臣)說:「燕太子丹害怕大王的威勢,現在讓我送上樊於期的頭顱和督亢地圖,甘心做為守衛北方的奴僕。」

秦王喜。百官陪位,陛戟(持戟侍立在殿階兩旁的宮廷衛士數百,見燕使者。軻奉於期首,武陽奉地圖。鐘聲並發,群臣皆呼萬歲。武陽大恐,兩足不能相過(移動),面如死灰色。秦王怪之。軻顧(回視)武陽,前謝(道歉)「此北鄙小子,希覩天闕。願大王少假借(通融)之,使得畢事於前。」
譯文:
秦王嬴政很高興,,在百官的陪同之下
,數百武士拿了戟排列在殿階兩旁,召見燕國的使者。荊軻捧著樊於期的頭顱,武陽捧督亢地圖。鐘鼓齊鳴,官員們都齊呼萬歲。武陽十分害怕,兩腳不能邁步,臉色變得很白(編按:前文提到武陽為骨勇,臉色容易發白。面如死灰,出自《淮南子.修務訓》)。秦王生疑,荊軻回頭看了看武陽,上前謝罪說:「北方蠻夷的粗人,沒有見過天子,所以感到害怕,陛下您不用懷疑,希望下寬容他,讓他面前完成使命。


秦王謂軻曰:「取圖來。」進,圖窮(盡)而匕首出。軻左把秦王袖,右揕其胸,數之曰:「足下負燕日久,貪暴海內,不知厭足。於期無罪而夷其族。軻將海內報讎。今燕王母病,與軻促期(訂下急迫期限,從吾計即生,不從則死。」
譯文:
 秦王對荊軻說:「把督亢的地圖獻上來。」秦王展開地圖 ,全圖展開後就露出了匕首。荊軻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舉起匕首對著秦王胸膛準備刺他,荊軻數落秦王說:「你欺負燕國已經很久了,貪婪暴戾,不知滿足。樊於期無罪,卻滅了他的親族 。我要替天下之人報仇。現在燕王的母親臥病在床,燕國與我相約的期限已到。你聽我話則生,不聽我話就死。」


秦王曰:「今日之事,從子計耳!乞聽琴聲而死。」召姬人(妾)鼓琴,琴聲曰:「羅縠單衣,可掣(牽拉)而絕。八尺屏風,可超而越。鹿盧之劍,可負而拔。」軻不解音。秦王從琴聲負劍拔之,於是奮袖(揮動衣袖)(越過)屏風而走(跑),軻拔匕首擿(擲)之,決秦王耳,刃入銅柱,火出。
譯文:
秦王說:「今天的事情,就聽你就是。我求你讓我聽一聽琴以後再死。」於是召來美女彈琴。琴聲里傳出這樣的唱詞:「絲綢單衣輕飄飄,稍微一用力可以扯斷。八尺屏風不算高,一跳就可越過去。鹿盧之劍長又長 ,負在背後就可拔出。」荊軻不懂音樂。秦王聽從琴歌的意見,就拔出背上的劍 ,於是用力扯割斷衣袖,跳過屏風開始逃脫。荊軻把匕首用力向秦王擲出,結果匕首插入銅柱,冒出火星。


秦王還斷軻兩手,軻因倚柱而笑,箕踞(坐時把兩腿叉開,形似簸箕,表示侮辱輕慢)而罵曰:「吾坐(因)輕易,為豎子所欺。燕國之不報,我事之不立(成)哉!」
譯文:
秦王回身,砍斷了荊軻的兩隻手。荊軻倚靠在柱子上大笑,後又叉開兩腳坐在地上大罵:「我因為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被你小子所欺,燕國的仇不能報,我的功業不能建立了!」

 

荊軻刺秦王東漢壁畫.jpg
上圖:東漢荊軻刺秦王壁畫


【文章出處】
《燕丹子》

原作者:不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