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娥冤.png

由中西悲劇文化的差異重讀《竇娥冤》

《竇娥冤》是元雜劇四大悲劇之首,也是中國十大古典悲劇之首,具有不可否認的悲劇力量。但我內心一直在糾結:竇娥發下三樁誓願均應驗,感情上大快人心,但竇娥的精神境界會不會大打折扣?這時,正上大學的學生YB對我說:「西方往往是將這樣一種東西稱為悲劇:悲劇必是有關偉大人物的,也必是對其的毀滅。如俄狄浦斯(編按:伊底帕斯)、普羅米修斯等。中西文化還是有著根本的差別。」我頓覺茅塞頓開。魯迅說,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竇娥是有價值的美好事物的代表,但不一定要偉大呀!

誠然,從道德高度去綁架竇娥,竇娥真會變得不堪。首先,竇娥有利己主義之嫌。竇娥痛恨現實,走投無路,於是認命,走入信奉天地神權束縛的圈子,呼喚因果報應。一旦冤屈雪恥,報應實現,這個世界是維持現狀還是打破現狀,則似乎與她無涉。竇娥的思想只停留在個人恩怨的圈子,停留在因個人恩怨而呼喚因果報應的境界。未著眼於大眾利益,即使屈死,也無緣於偉大,竇娥有嫌活在一己世界裡。我們可以相信,竇娥生活的時代,不公絕非個例,竇娥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但之前和之後的悲劇她意識不到,也不關心。因果報應是佛法範疇,但佛法更講普渡眾生,教人向善。近代高僧弘一大師說過:「佛法以大菩提心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眾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須常抱積極之大悲心,發救濟一切眾生之大願,努力作利益眾生之種種慈善事業。乃不愧佛教徒之名稱。」竇娥無疑只是一個認識有局限的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對客觀世界的評判也只是出於個人視角。

其次,竇娥有極端利己主義之嫌。竇娥發下楚州抗旱三年的誓願應驗在一定程度上是懲罰邪惡,但更大程度上是對楚州廣大無辜人民的戕害。這使我們不由聯想到《西遊記》裡類似的情節。八十七回《鳳仙郡冒天止雨,孫大聖勸善施霖》里,鳳仙郡冒犯天庭,但天庭處罰時讓整個鳳仙大旱,使百姓跟著受害。出於行善之心,孫悟空去天庭好辛苦一番交涉,鳳仙郡才降甘霖。可見,佛家的慈悲為懷是排除不分界線的報應的。三年大旱,什麼概念?我國的三年自然災害許多人都經歷過,據說還有人吃人的事件發生。我似乎看到三年抗旱中,土地龜裂,田園荒蕪,樹木枯死,餓殍遍野的畫面。飢餓的嬰兒嗷嗷待哺,無奈的母親唇乾淚涸,嬌美的容顏枯萎憔悴,往昔的鐵漢虛弱不堪。我真不明白關漢卿為何讓竇娥發第三願。假如承認第三樁誓願是對楚州人民的戕害,那麼竇娥是否有極端利己主義思想的嫌疑呢?孟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竇娥能夠孝順軟弱的婆婆,不忍婆婆受傷害,卻無視整個楚州人民的安寧,這樣利己的人物實在與偉大絕緣。

竇娥冤.png

西方悲劇中的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殺死忒拜城國王——親生父親,因破解女妖斯芬克司的謎語而拯救了忒拜城被授予王位,與生母結婚,驗證了他一直努力避免成為現實的「弒父娶母」的神諭。在知道實情之後,羞愧難當的他刺瞎了自己的雙眼,願意被放逐,被燒死,願意聽神祇作主。雖然他陷入自己巨大的痛苦之中,仍沒有忘記祈禱子民受神祇保佑。這種勇於承擔,心懷子民的精神確實是偉大的。普羅米修斯更不用說,為了人類敢去觸犯天條盜取火種。

如此看來,西方偉大人物才可構成悲劇真的不同於我們小人物即可構成悲劇的觀念。當然,這只是觀念的差異而已,比如東西方情感表達的含蓄與直接不同一樣,不可強求同一。明白了這個差異,拋開道德綁架,立足當時的時代背景,站在作者認知受限的角度,我不得不承認,《竇娥冤》的悲劇力量在於一個善良婦女的生命被腐敗殘酷的元代吏治所吞噬,而不局限於這個婦女有尊貴的地位和心懷天下的廣闊胸懷,這也正顯示了中國文學中生命尊嚴平等的理念。


我不再耿耿於懷關漢卿沒讓竇娥偉大,從文學角度而言,就讓竇娥自自然然地成就古典戲劇的悲劇高峰吧。竇娥冤,千古奇冤。

竇娥冤.png

【文章出處】
《愛經驗》
〈由中西悲劇文化的差異重讀《竇娥冤》

2016-07-24
網址:
http://www.how01.com/post_Me56AGj3mPkpW.html
【作者簡介】
安靜,中國陝西省禮泉縣第一中學語文教師,文章散見於《解放軍報》《新疆日報》《咸陽日報》等。


竇娥冤.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