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png

宋代治平二年,蘇軾進入登聞鼓院做判官。

宋英宗還在做藩王時,就聽說過蘇軾的名聲。現在很想援引唐朝時的成例,把蘇軾召入翰林院,知制誥(任制誥這種官職)。

宰相韓琦說:「蘇軾是前程遠大的人才,將來自然應當為天下使用的。關鍵在於要朝廷培養他,使天下的士人,都尊敬、愛慕、拜伏於他,並都希望朝廷任用他時,然後再採用他,那就人人都不會再有其它的話說了。現在如果一下任用他,提拔得快了,那天下的士人,可能會有意見,這樣以來,反而增加了蘇軾的麻煩。」

英宗說:「那麼,暫時給他一個修注的職務,怎樣呢?」韓琦說:「修注與制誥,這兩種職務差不多,不可以一下子就任命這樣的職務。還不如在館閣當中接近皇上的地位,給他一個帖職的職務。並且要先召他來考試。」

英宗說:「考試是不知他是否有才能,所採用的辦法。像蘇軾這樣的人,會沒有才能嗎?」韓琦還是不同意英宗的意見。直到考試了蘇軾二輪,才把蘇軾列為三等,讓他在史館兼職。

後來,蘇軾聽說了韓琦對他的態度和講的那些話。蘇軾本人也覺得不合適很快升職,誠懇的感激說:「韓公可以說是愛人以德了。」

事據原文:


治平二年,入判登聞鼓院。英宗自藩邸聞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誥。宰相韓琦曰:「軾之才,遠大器也,他日自當爲天下用。要在朝廷培養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進用,然後取而用之,則人人無復異辭矣。今驟用之,則天下之士未必以爲然,適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與修注如何?」琦曰:「記注與制誥爲鄰,未可遽授。不若於館閣中近上貼職與之,且請召試。」英宗曰:「試之未知其能否,如軾有不能邪?」琦猶不可,及試二論,復入三等,得直史館。軾聞琦語,曰:「公可謂愛人以德矣。」(宋史.蘇軾傳)

說明:
這則令人十分感動的小故事。整個故事主要依靠雙方的對話和真相大白後的場景素描所構成,落筆不多,但娓娓如家常般道來。於是烘托出一種人與人之間,心心相印的氛圍。韓琦宰相的護才之德;蘇軾本人的誠厚與感激之情,盡皆溢於言表。悠悠古風,沁人心脾!

---資料出處:古風悠悠:蘇軾軼事二則 (網址:
https://big5.zhengjian.org/node/6125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