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png


學測國文題目「落落長」怎解?搞懂出題者邏輯,新解題技巧只需3步驟

新課綱上路,國文素養題一躍成為唯一主流,究竟該如何掌握趨勢一舉成功呢?

首先,從111年學測題來看出題型態:最被學生視為洪水猛獸的國學常識,只有2題;文法修辭2題;詞語成語1題;有看有分形音義4題;文學賞析3題;閱讀理解──25題!

由此可知,37題中跟文意理解有關的佔28題,足有75%的比重!有背有分的時代進一步加速遠去,閱讀理解比重太高絕對不能靠「塞」,可是這又偏偏是國文教學最弱的一環,導致臨場考試時,所謂的「理解」與「賞析」幾乎成為一門「玄學」!加上許多學校老師對於手寫部分的批判標準不一,練了半天也沒進步,不知道怎麼樣才能拿分,於是對於許多學生來說,國文成為投資報酬率最低卻又繞不過去的科目。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讓我們先瞭解現在「閱讀素養」究竟考什麼?怎麼考?以及「出題者的邏輯思維」!

現在的閱讀題出題主要有以下幾個重點:「試題素材情境化、考察整合運用能力、跨單元、跨領域、跨學科的主題式試題設問。」上面這段話是什麼意思?簡單來說,現在題目字數越出越長,訊息越來越多,所以從前「先把文章看一遍→盲目圈覺得可能是答案的重點→看題目答案→再看一遍文章從中找答案」這樣的模式已經不適用!除了文字看多了會累,導致專注力不足而漏看,一旦有幾題卡到,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之中浪費許多時間,且往往對自己的判斷失去依據和信心,從而開始惡性循環。

因此,現在的考題不但要求正確率,更要求處理、整合訊息的速度!如何「正確檢索與擷取訊息」、「提高資訊處理速度」並「整合相關資訊做判斷」,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會是國文成績的決勝關鍵!換言之,國文不但題目要看得快,還要知道答題的策略和重點是什麼!

首先,先看清楚題目到底在問什麼,而不是用自己以為的想法來找答案!題目沒說的不要自己想,答案沒說的不能自己說!以免花了半天時間,最後卻雞同鴨講。

其次,從答案出現的關鍵字反過來往上找前面文章是否有出現相符合的詞句。意即我們將答題順序調整為:「檢索甲文(或甲選項)訊息→連結甲乙文訊息,做出判(斷)」這樣不但能節省來來回回看題目尋找訊息的時間,也可以減少漏看訊息的可能性。同時,這個方法在圖表題一樣適用,只要找到圖表中出現相符合的訊息,就是正確的答案,不需再過多考慮。但是,反過來說,如果在答題過程中,沒能找到「證據」來支持我們的「推論」,單純只是「我以為A這個詞是那個意思」、「兩個差不多」這種似是而非的理由,那麼能夠答對只是運氣而已

另外,國文的新題型「混合題」,主要是順著閱讀歷程來命題,選擇題可以引導考生掌握文本脈絡,以檢測考生檢索、理解文本訊息的能力;非選擇題則可讓考生嘗試使用自己的語言,寫出對於文本理解、分析甚至推理的結果。因此,簡而言之,混合題型依然是「關鍵字」概念的變形與運用,尤其是手寫部分,答案要更為明確、字數也更少。意即:沒有瞎寫亂湊的筆墨分,只要講不到重點,都是胡扯!混合題的答案都在文章裡,只是選擇題的答案有主動提示關鍵字以供選擇,而混合題的手寫需要靠自己把關鍵字找出來,用精簡準確的方式像填充題一樣填上去即可。因此,混合題千言萬語簡化為八個字:「精準閱讀,適切表達」!

整體而言,學測國文選擇題考的是尋找資訊、資訊整合並邏輯推論;手寫題側重思考的表達,因此課本的基本內容務必精熟,同時腦袋一定要保持靈活,答案過程中千萬不要怕麻煩,前面怕麻煩,後面拿到的成績一定會更麻煩!把握最後的衝刺時間,磨鍊一套臨場能操作出來且有效的答題方法,國文從此一往無前!


考場.png


【文章出處】
《聯合新聞網》
112學測國文/題目「落落長」怎解?搞懂出題者邏輯 新解題技巧只需3步驟

2022-12-14
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123148/6838483
作者:葉建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