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png


談原典裡的「集注」

有網友留言說,《論語》孔子弟子言志一文裡孔子稱曾點「吾與點也」,「與」字在《說文》裡解釋為「與:黨與(編按:同黨之人)也,从舁从与。」與一般課文解釋為「稱許」不同(編按:在此解釋脈絡下,「吾與點也」的斷句為「吾與,點也」。原典之中常有一種「╳╳集注」,從前年輕時不覺得「集注」裡歷代學者的夾註有什麼特別須留意的,反覺得在點書時這些註解斷斷續續插入其中,干擾原文的閱讀,為了貪圖想快點知道翻譯,囫圇吞棗看一遍,腦子只剩下翻譯說些什麼,也沒去深究前人這些註解有何不同。

古人的「集注」預設了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對問題的解讀「見仁見智」,沒有「標準答案」,尤其在某些特別有不同解讀空間的地方,抑或表面看似沒問題卻有人持不同意見,這裡可能是閱讀最有趣的地方,表示不同時代、不同的人為這段話注入新的時代元素或分享個人角度,隨著某種時代意識被看重(每個時代關心的重心必然不同),同樣的原文就有不同被側重或突出、重新解讀之處,並列其中的夾註,一方面可以供後人比較孰為優劣,一方面也反映時代變遷的線索可供後人研究。真正的經典是可以和時代不斷對話、為不同世代的人產生新的回覆的,這和現在國高中課本的註釋只有一種說法,考選擇題只有一種標準答案,顯得活潑有彈性而不過度僵化。

雖然學生未必需要分別同一句話同一個字有那麼多種不同看法,但教師至少要讓學生預先了解,這個解釋也並非唯一的答案,如果讀者夠格,將來他的不同意見,只要言之成理,成一家之言,也可以跟著存留在經典上。


論語.png


【文章出處】
談原典裡的「集注」
作者:本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