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穗.jpg

生活論語第19堂課:談謙卑

古希臘有一座德爾菲神廟,最有智慧的太陽神,總是借助女祭司之口,說出一些真理或預言,而且靈驗異常。

有一天,女祭司揭示神諭,神告訴雅典市民,蘇格拉底是最聰明的人。蘇格拉底聽了以後非常震驚,他覺得他自己還有很多事不懂,怎麼可能是最聰明的人?他跑到街上尋找,找到一個又一個自認知識淵博的人,與他們對話。

最後他苦思很久,終於明白:「
神說我是世界最聰明的人,可能是我知道自己無知;其他人之所以不夠聰明,原因在於他們都認為自己很聰明。

有一種人,總是拿出一副無所不知的樣子,無論政治、經濟、科技,還是歷史、藝術、人文,好像沒有什麼可難倒他們。他們自認為是萬事通而感到自大自滿,陷入自我感覺良好的迷思中。


孔子確實是真正對人生徹底思考過的人,所以他才會這麼肯定說:如果體認到自己有不懂的事,才算是真的知道。

子曰: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當我們說出「我無所不知」時,就已等於拒絕學習,關閉了找出隱藏的盲點或問題癥結的大門,也因此錯過了繼續成長的機會。

日本有句諺語:「
問是一時之恥,但不問則是一生之恥。」能夠說出「這件事我不懂,可以請你教我嗎」的人,才是強者,不只如此,還會變得越來越強。

※本課小結:


聰明的人,知道自己哪裡無知。愚笨的人,以為自己無所不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