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png


《紅樓夢》的兩個世界──從大觀園「隱與露」說起

一.大觀園內外世界的相互糾纏

余英時於1947年在《香港大學學報》刊發〈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一文,他藉助翔實的文本有力地指出:大觀園就是太虛幻境。以此,他將《紅樓夢》劃分為兩個世界:「烏托邦的世界」和「現實的世界」。兩個世界對應於大觀園的世界和大觀園以外的世界。


儘管這兩個世界有著不可逾越的對立──「清」與「濁」,「情」與「淫」,「假」與「真」以及「風月寶鑑的反面與正面」,但余英時認為《紅樓夢》中這兩個世界有不可分割的內在關聯,這也就是他兩個重要結論:

(1)《紅樓夢》中乾淨的理想世界是建築在最骯髒的現實世界的基礎之上

(2)最乾淨的最後仍舊要回到最骯髒的地方去的

這兩個結論在卷帙浩繁的紅學文獻中算不上驚人之語,相反,它們似乎顯得過於平淡,以致於讓人不禁唏噓:難道曹雪芹極力刻畫的大觀園,仍無法充當一個讓人暫時忘卻世俗的喧鬧與骯髒的溫柔鄉嗎?

余英時提供了一個辯證的世界觀,兩個世界很像八卦中兩條相互糾纏的魚兒。不過,把紅樓夢的世界觀放進一個道家體系去講,顯得過於武斷。畢竟帶賈寶玉到人間的,除了一道人,還有一僧人。讓問題更複雜的是賈寶玉出生地──儒官大家族。而且大觀園首先還被作為元妃省親場所。事實上,余英時兩個世界的提法亦是招致很多紅學家的批評,圍繞此的爭論甚至上升到了「索隱派」、「考證派」、「階級鬥爭論」和「回歸文學論」這些主義泥沼中。


真正的問題其實並不在於是否存在兩個世界,而是如何能夠把大觀園看作是另一個世界。這才是余英時帶來的真正啟示。需的一番抽絲剝繭,方能將大觀園還原成個一個有模有樣的不同的世界。通過對比另一個文本的世界──桃花源,也許我們能更容易看出大觀園作為一個精神世界的樣子,以及它與大觀園外面世界的關聯。

二.桃花源內外世界的隔閡分離

在每個時代,總有人嚮往生活在一個不同的世界裡。東晉的陶淵明就刻畫了這麼一個世外桃源──武陵的捕魚人在山中尋找到的田園世界。這個世界如此乾淨美好,它與外面世界的關係是徹底決裂的,裡面的村人不知有漢,與世隔絕。


與故事前半部分的獵奇與美妙相反,故事的後半部分迅速揭露出外面人的人性深處之惡。捕魚人背叛了桃花源的村人,他違背了「不足為外人道」的諾言,在離開的路上處處志(誌)之,最後報告太守以謀名利。儘管桃花源是一個與世無爭的和平之地,但人入侵的本性總是難以改變,太守果然派士兵前去占領。可惜枉費心機,因為無論是士兵還是高尚人士都沒能找到桃花源。

單看故事的前半段,讀者不會覺得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畢竟桃花源也是捕魚人是在同一個世界的大山中發現的,裡面人們衣著和生活悉如外人。但後半部分的故事告訴我們,桃花源的確是個不同的世界,這是無法在大山中尋找到的,他不是一個外在的可進入的東西

桃花源的世界有自身的特色,它與老子所設想的「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有所區別,也沒有進化到《禮記》所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大同階段。與這兩種規範性的要求都不同,桃花源的美好僅僅只在「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這兩句簡單的描述。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是桃花源作為一個精神最準確的刻畫,實際上也是一切學說真實落腳之處。孔子曾贊同曾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可,奈何孔子一生東奔西走,不惜淪為喪家犬,晚年哀嘆「鳳鳥不至,河不出圖」。也無不透露著一個「怡然自樂」的理想世界終究沒能降臨的悲傷。

一個怡然自樂的世界恰恰是最簡單的最樸素的,無需各種繁雜的人設修飾。如果大觀園一個不同的世界,那它有何特殊之處呢?

三.大觀園的隱與露

毫無疑問,尋找到大觀園的獨特世界是一番艱難的事情,絲毫不易於武陵人進入桃花源。主要緣由在於,大觀園完全是人設的。它有幾乎涵蓋一切的世風世景,它包含著各種精妙絕倫裝飾,還有各色各樣的人來來往往。簡言之,大觀園是外面世界的一個微縮版。


如此,我們要找到大觀園的獨特世界,似乎還要進一步在大觀園中尋找到一個更小的空間場所。《紅樓夢》第十七回似乎真就指向了這個方向。賈政扶著寶玉進了大觀園,沒有走正門,而是選擇了一條羊腸小徑。大觀園中偏路上百,從每一條路看到的都不是不同的大觀園,像觀看萬花筒一般。這暗示出大觀園世界的複雜構成,有曲折游廊、庭院橋洲、道觀坡籬等各類景觀。其中,留題作詩又牽扯出古人往事,古今之人之事更是匯聚在大觀園,令人眼花繚(撩)亂的。這無疑也把大觀園的精神世界一層一層遮蔽了。

不過,遮蔽同時也是一種顯露。人設之物還是能夠激發出深藏人性之中的隱微之情,使其流露出來。比如,黨賈政看到山懷之中的黃泥矮牆,見杏花茅屋,一時笑道:

到時此處有些道理,固然係人力穿鑿,此時一見,未免勾起我歸農之意。我們且進去歇息歇息。

這明顯與不久前賈政指著前院,旁敲側擊想要賈寶玉能「月夜坐此窗下讀書,不枉虛度一世」的情形是不同的。只是真情的流露此時還是短暫的,甚至有所壓制。當他們盤旋至石洞景處時,「武陵源」和「秦人舊居」題名,終於讓賈寶玉都覺得「越發過露」了。這也說明,真情與真事的流露是有極大風險的。現實世界在它流露的瞬間,又將其隱藏起來。

我們這裡更為好奇的是,究竟流露出了什麼?

四.大觀園的棠紅蕉綠

大觀園到底藏著一個什麼樣子的世界?可以肯定的結論,大觀園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但是作者濃墨重彩刻畫的是紅綠二色。


當賈政等一行人來到月洞門,見粉牆綠柳,尤其是院中山石兩側,一邊是綠色芭蕉,一邊是吐露丹砂的女兒海棠。這個景物瞬間印烙在寶玉的心中,他在起名上犯了難:

此處蕉棠兩植,其意暗蓄紅綠二字在內。若只說蕉,則棠無著落。若只說棠,蕉亦無著落。固有蕉無棠不可,有棠無蕉更不可。

賈寶玉試以「紅香綠玉」兩全其妙,元妃不喜,改成「怡紅快綠」。寶玉在獻給元妃的三首詩,仍努力兩全。最後受到薛寶釵的點撥,把綠玉改成了「綠蠟」才最後寫完。

綠蠟一詞語來自唐朝錢珝的典故──「冷燭無煙綠蠟干」。意思是,蠟燭燃盡了,燭煙熄滅了,再也無蠟流出。綠蠟到底在暗指誰呢?是林黛玉。她是絳珠仙草,下凡來還淚,當她的眼淚流光了,她也就如同那燃燒殆盡的蠟燭一般了。

但依照寶玉所說,蕉棠二者互不可缺。黛玉有蕉的一面,也應有棠的一面。而棠花「紅暈若施脂,輕若似扶病」,恰恰也正是對林黛玉的縮寫──「
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所以,林黛玉這個人物既有綠蕉的那一面,庭中鶴展,傲然挺立;她也有紅棠的一面,葩吐丹砂,輕弱柔美。寶玉在寶釵的點撥下將二景融合:

深庭長日靜,兩兩齣嬋娟。綠蠟春猶卷,紅妝夜未眠。憑欄垂絳袖,倚石護青煙。對立東風裡,主人應自憐。

「春猶卷」和「夜未眠」都是對黛玉生活的寫實刻畫,她身體病弱,曾給史湘雲說自己一年也就十日睡足。細讀「絳袖青煙」,倍覺感傷。「垂絳袖」指的黛玉這個絳珠仙草從天而降來到人間,倚石護青煙又無情地暗示,黛玉終將如青煙一般消失,因為石頭是如何也護不住青煙的。那個石頭,也就是在芭蕉與海棠中間的石頭,就是賈寶玉。他只能在東風中看著這一切,生與死,聚與散,悲與歡……

如此理解,方才知道化用錢珝詩的妙處:

冷燭無煙綠蠟干,芳心猶卷怯春寒。一緘書札藏何事,會被東風暗拆看。

「冷燭」亦可形容林黛玉的高冷,「芳心猶卷」不也正是林黛玉對寶玉的傾慕愛意卻又忐忑不安,故露「怯」態。

這是對少女愛慕之情的典型的刻畫。其中也夾雜著作者的真事隱。究竟所藏何事會被那東風暗拆?這個問題又把我們拉回到了開頭,如果大觀園是一個複雜的世界,它應該有一處是決然不同的。從景物陳設來看,蕉棠之景是賈寶玉心中揮不去的景物,他用三首詩來兩全其美。按照上面的分析,芭蕉海棠指黛玉的兩面,那麼林黛玉就成了大觀園的一片不同的世界。大觀園的精神氣質也就是林黛玉的精神氣質。如此,要知大觀園的精神世界,我們須得進一步追問林黛玉的精神世界。

五.林黛玉作為大觀園的精神世界

在論述林黛玉是大觀園的精神世界之前,我們不得不提,林黛玉才是大觀園的「真實主人」。大量文本暗示,賈府在經歷秦可卿喪殯之後財務空虛,王熙鳳和賈璉這才擅自把林如海托(託)賈府轉交給林黛玉的嫁妝用來建造大觀園。這算得上是紅學界的一個共識。


但曹雪芹沒有讓林黛玉正面陷入到這場官司中。林黛玉沒有爭名奪利的心思,她不是那種名利場的世界中的一員,所以她從不勸寶玉讀書做官,也不摻合種種權力鬥爭。她猶如海棠花一樣綻放純粹的美。不過,林黛玉有她自己的超乎常人精神世界。這在她幫寶玉寫的那首贈給元妃的詩中就已確定無疑的體現出來了。

黛玉所寫「杏簾在望」中,「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有所節制的暗語,無不流露出林黛玉心中的盼望。「十里稻花香」那才是百姓和整個王朝「怡然自樂」的狀態,然「何須耕織忙」則透露出黛玉對世風日下、民不聊生的隱隱的憂患,也是對賈府歸省奢華的含蓄指責。元妃必定是明了黛玉的這番心意,這才在離開賈府時再四叮嚀「倘明歲天恩仍許歸省,萬不可如此奢華靡費了!

與大觀園的豪奢相反,黛玉的精神世界恰恰是對「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的盼望。賈政短暫的「歸農」惻隱,寶玉對「武陵源」 「過露」的驚訝,現在能得到理解了。

在這個「隱露交叉」的意義上理解大觀園的精神世界,我們可以作出與余英時略不一樣的結論:

(1)最乾淨的理想世界只能在現實世界中顯露,但也會被現實世界隱藏。

(2)最乾淨的理想世界就是一個男女老少能「怡然自樂」的世界。


紅樓夢.jpg


【文章出處】
《今天頭條》
《紅樓夢》的兩個世界──從大觀園「隱與露」說起
2019-11-04
網址:

https://twgreatdaily.com/c4RRV24BMH2_cNUgMzi8.html
作者:不詳(哲而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