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png
示意圖


少年不識愁滋味──談青少年憂鬱症

你是否曾經注意到自己在工作時或在家中,心情很糟?對於一向關心的人或事,是否失去了興趣呢?什麼是憂鬱症?憂鬱症是一種疾病(編按: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的三大疾病為癌症、愛滋病、憂鬱症),會讓人長時間身陷在一種憂傷的情緒當中,因而降低對日常生活的興緻,影響日常生活的功能。這是由於腦中的化學訊息物質的濃度發生改變所造成,這些化學訊息物質的改變會對人類的情緒、行為、思考等身心的症狀造成影響。憂鬱症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生活中令人煩惱、痛苦,或極大壓力的事件所造成的誘發因子。

PPT檔網址:

https://www.slideserve.com/zita/409495

【文章出處】
《SlideServe》
少年不識愁滋味──談青少年憂鬱症
網址:

https://www.slideserve.com/zita/409495
作者:顏嘉男
【作者簡介】
顏嘉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總醫師,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東橋身心診所院長。


石頭.jpg


少年不識愁滋味──談青少年憂鬱症PPT簡報內容節錄

(編按:辛棄疾詞〈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是一主觀論斷,是詞人總結其生命經驗後的個人體悟。當教傳統士大夫養成教育重在記誦、認同、涵養性靈、人格的潛移默化時,這段文字在課堂上處理方式,不外乎解釋字義、翻譯文句、說明賞析,評量考題若不是考解釋、文學常識,就是翻譯、默寫原文,當作者的論斷成為唯一解答時,無形中卻讓讀者(教師本人、學生)不得不接受原作者觀點的指引,如果教學過程缺乏警覺,未能進一步提供其他角度不同觀點(如精神醫學)切入,久而久之容易形成類似培根「四種偶像」的獨斷。每個現代公民是否需要了解古代每件文學作品觀點見仁見智,但與每個現代人及家庭切身相關的問題(比如憂鬱症)卻很難漠視不見,教學上最困難的,是王國維《人間詞話》說的「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既能走入作者精神感情的主觀世界,又能從旁觀者角度以客觀理性來檢視,才能勉強趨近於更理想周延的答案。)


憂鬱症.png

憂鬱症.png

憂鬱症.png

憂鬱症.png

憂鬱症.png

憂鬱症.png

憂鬱症.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