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jpg
示意圖


題解

本文選自冰心全集,藉由三個笑容,取材自人生一瞬的感受與經驗,透過作者巧妙的藝術構思,展現生命中片刻的美,抒發作者對人生美好境界的追求,讓短暫的瞬間有了豐富的意涵。

冰心在民國三年進入北京貝滿女子中學就讀,在學期間,受學校灌輸的基督教教義深刻影響,形成後來創作時的「愛的哲學」理念,這篇散文即流露出她對「愛」的憧憬。

文中寫出現在、五年前、十年前三個不同的笑容形象,從眼前畫中天使純潔的笑,追憶起以前道旁孩子天真的笑,以及倚門婦人母愛般的笑。這三個微笑,雖然只是印象中簡單的畫面,卻在作者充滿詩意情感的筆觸下,構成一幅動人的景象,而最後這些微妙的神情都融合在「愛」裡,難以分辨,說明了這些不同的笑容之所以令作者難忘,是因為背後充滿了「愛」。作者一生對愛與美的信仰,在本文中表露無遺。


嬰兒.png
示意圖(嬰兒的笑)
嬰兒.png
示意圖(嬰兒的笑)
嬰兒.png
示意圖(嬰兒的笑)




雨聲漸漸的住了,窗簾後隱隱的透進清光來。推開窗戶一看,呀!涼雲散了,樹葉上的殘滴,映著月兒,好似螢光千點,閃閃爍爍的動著。──真沒想到苦雨孤燈之後,會有這麼一幅清美的圖畫。


憑窗站了一會兒,微微的覺得涼意侵人。轉過身來,忽然眼花撩亂,屋子裡的別的東西,都隱在光雲裡,一片幽輝,只浸著牆上畫中的安琪兒。──這白衣的安琪兒,抱著花兒,揚著翅兒,向著我微微的笑。

「這笑容彷彿在哪兒看見過似的,什麼時候,我曾……」我不知不覺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嚴閉的心幕,慢慢的拉開了,湧出五年前的一個印象。──一條很長的古道,驢腳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溝裡的水,潺潺的流著。近村的綠樹,都籠在溼煙裡。弓兒似的新月,掛在樹梢。一邊走著,似乎道旁有一個孩子,抱著一堆燦白的東西。驢兒過去了,無意中回頭一看。──他抱著花兒,赤著腳兒,向著我微微的笑。

「這笑容又彷彿在哪兒看見過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現出一重心幕來,也慢慢的拉開了,湧出十年前的一個印象。茅簷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來。土階邊的水泡兒,泛來泛去的亂轉。門前的麥壟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黃嫩綠的非常鮮麗。──一會兒好容易雨晴了,連忙走下坡兒去。迎頭看見月兒從海面上來了,猛然記得有件東西忘下了,站住了,回過頭來。這茅屋裡的老婦人──她倚著門兒,抱著花兒,向著我微微的笑。

這同樣微妙的神情,好似游絲一般,飄飄漾漾的合了攏來,綰在一起。

這時心下光明澄靜,如登仙界,如歸故鄉。眼前浮現的三個笑容,一時融化在愛的調和裡,看不分明了。


【文章出處】
《冰心全集》
〈笑〉
作者:冰心
【作者簡介】
冰心,原名謝婉瑩,福建省長樂縣(今福建省長樂市)人。生於清光緒二十六年(西元一九○○),卒於一九九九年,享年百歲。冰心自燕京大學畢業後赴美,獲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文學碩士。民國十五年學成歸國,先後在燕京大學、清華大學任教。一生寫作不輟,晚年尤其關心兒童教育,有「文壇祖母」之稱。冰心作品多取材於日常生活事物,尤其喜歡歌頌大自然、母愛與兒童,文字淺白清新,充滿詩情畫意,情感溫柔真切,有時略帶憂鬱。著有散文集寄小讀者,詩集繁星、春水等,後人合編為《冰心全集》。

 

老人.png
示意圖(老人的笑)
老人.jpg
示意圖(老人的笑)
老人.jpeg
示意圖(老人的笑)


註釋解析

(一)由眼前安琪兒的微笑,聯想彷彿看過這笑容


雨聲漸漸的住(停)了,窗簾後隱隱的透(穿過)清光來。推開窗戶一看,呀!涼雲散了,樹葉上的殘滴(殘留的雨滴),映著月兒,好似螢光千點,閃閃爍爍的動著。──真沒想到苦雨孤燈之後,會有這麼一幅清美的圖畫。

(倚靠)窗站了一會兒,微微的覺得涼意侵人。轉過身來,忽然眼花亂,屋子裡的別的東西,都隱在光雲裡,一片幽輝,只浸著光線籠罩著)牆上畫中的安琪兒天使,英語angel的音譯)。──這白衣的安琪兒,抱著花兒,揚著翅兒,向著我微微的笑。
◎實中有虛:畫是眼前的實景,卻是人間的虛景。
◎在「別」、「都」、「一」、「只」四字的轉折中,使焦點集中於牆上的畫

本文是一篇文字優美、構思巧妙的散文。作者一生信仰愛與美,憧憬著充滿陽光、鋪滿鮮花的和諧王國,這篇作品就是她追求的一種理想境界的具體描述。

「這笑容彷彿在哪兒看見過似的,什麼時候,我曾……」我不知不覺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前二小段是畫中有畫,由「一幅清美的圖畫」襯顯出「畫中的安琪兒」,皆是眼前的實景;第三小段以「這笑容彷彿在哪兒看見過似的」、「默默的想」開啟下文回憶的心幕。

全文以三個微笑為主軸,串連起一個融合在愛的氣氛裡的美好世界。先是描寫窗外雨停後,一幅清麗如畫的美景,再把視線由外向內地注視牆上畫中安琪兒的微笑。
◎以「微微的笑」為中心,展開三個同心圓的銀幕。先是安琪兒,再是五年前抱著花兒的孩子。

(二)憶起古道旁赤腳孩子的笑容,又感覺彷彿看過這笑容


嚴閉的心幕(指內心,或稱心門、心房。幕,垂掛的帳布),慢慢的拉開了,湧出五年前的一個印象。──一條很長的古道,驢腳下的泥,兀自(還是、仍然。兀,音ㄨˋ滑滑的。田溝裡的水,潺潺形容流水聲。潺,音ㄔㄢˊ的流著。近村的綠樹,都籠在溼煙裡。弓兒似的新月,掛在樹梢。一邊走著,似乎道旁有一個孩子,抱著一堆燦白燦爛潔白)的東西。驢兒過去了,無意中回頭一看。──他抱著花兒,赤著腳兒,向著我微微的笑。
◎從畫中安琪兒的微笑,因而聯想起五年前在鄉村古道上一個小孩的笑容。
◎本段寫回憶之景,由遠景寫到特寫,再回到遠景,而後又聚焦到特寫。本大段摹寫,動、靜、聲、色,一應俱全,而且氛圍一致,顯得清新幽雅。

1.一條很長的古道(遠景)
2.驢腳下的泥(特寫)
3.近村的綠樹,都籠在溼煙裡(遠景)
4.他抱著花兒,赤著腳兒,向著我微微的笑(特寫)


「這笑容又彷彿在哪兒看見過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虛中有實:回憶是虛景,內容則是人間的實景,下一則回憶亦同。

(三)憶起茅屋裡倚門老婦的笑容


又現出一重心幕來,也慢慢的拉開了,湧出十年前的一個印象。茅簷茅草蓋的屋頂)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來。土階邊的水泡兒,泛來泛去的亂轉。門前的麥壟(麥田。壟,音ㄌㄨㄥˇ,田中高地)和葡萄架子,都濯ㄓㄨㄛˊ,清洗)得新黃嫩綠的非常鮮麗。──一會兒好容易雨晴了,連忙走下坡兒去。迎頭(迎面)看見月兒從海面上來了,猛然記得有件東西忘下了,站住了,回過頭來。這茅屋裡的老婦人──她倚著門兒,抱著花兒,向著我微微的笑。
◎再從鄉村古道上一個小孩的笑容,因而聯想起十年前一個倚門老婦人微笑的畫面。
◎此段為第三個銀幕,描寫十年前老婦的微笑。異於之前的描寫筆法,本段為先特寫,再拉開鏡頭(近景與遠景),再回到特寫。
茅簷下的1.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來(特寫近景)
2.土階邊的水泡兒,泛來泛去的亂轉(近景)
3.迎頭看見月兒從海面上來了(遠景)
4.這茅屋裡的老婦人──她倚著門兒,抱著花兒,向著我微微的笑(特寫)

(四)三個笑容融化在愛的調和裡


這同樣微妙的神情,好似游絲(飛揚於空中為蟲類所吐的細絲,春、夏兩季常見)一般,飄飄漾漾(水波搖動的樣子)的合了攏(聚集)來,(音ㄨㄢˇ,繫結、盤結)在一起。
◎眼前的安琪兒、五年前的小孩、十年前的老婦人,三者身分處境不同,但笑容背後卻都有著純淨無私的愛,因此三個笑容融而為一。

◎安琪兒、小孩、老婦人的微笑三者交織,構成詩情畫意的優美意境。安琪兒的笑,意味著宗教神聖的情懷;小孩的笑,給人天真爛漫、出自本性的溫暖感受;老婦人倚門的形象,則給人永恆母愛的親情聯想。
這些笑容的背後,都有著最純潔、善良、無私的愛,因此最後三個笑容都融化在愛裡,難以分辨了。
◎「綰在一起」照應前文的「重心幕」,與全文末句「愛的調和裡」。

這時心下光明澄靜,如登仙界,如歸故鄉。眼前浮現的三個笑容,一時融化在愛的調和裡,看不分明(清楚)了。
只有充滿真愛的笑容才最動人。畫中、路上、門邊,都是人間隨意可見的場景,而許多人與人的交會也只是短暫的片刻,但這些具有真實情意的印象卻可能經過很多年仍歷歷在目,成為溫暖的記憶。
珍惜人間情緣、相信人性美善、嚮往人生光明的主題,就在作者溫柔簡潔的文字,飽含笑意的形象塑造中生動地傳達出來。
在表現手法上,本文有兩個明顯的特色:
1.結構的安排新穎。全文由三個彼此獨立而又互相聯繫的鏡頭構成,以作者的聯想為線,把鏡頭由現在移回過去,以跳接的方式組合,刪去了中間繁瑣的過程,如電影一般,給人深刻的印象,同時又有許多想像的空間。
2.能將外境實景與內心情意緊密結合。窗外與畫中的是實景,回憶的畫面則是虛景,但與一開始的實景相似,都是雨後之景,而且色彩明麗,神韻柔和,這些實景與虛景,共同營造出一種溫馨喜悅、和諧美好的情境,與作者想要表現的愛與美的情意,自然地融為一體,既含蓄又耐人尋味,呈現出詩一般的優美意境。


狗.jpg

貓.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