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洞庭湖
高中文言選文15篇出爐:除了〈台灣通史序〉出局,還多了哪幾篇?
108課綱高中國文推薦選文,今(29)日拍板定案。教育部國教署長邱乾國表示,研修小組所提的15篇推薦選文,經審議大會表決後,最後有1篇變更,原本未收錄在內的〈鹿港乘桴記〉,取代95課綱以來就一直收錄的〈台灣通史序〉,另外日治時代至民初女作家張李德和的〈畫菊自序〉也被保留。
教育部課程審議委員會大會日前決議,把高中國文的文言文比率由原來的45%至55%降至35%至45%,推薦選文降為15篇,須包含不同文類及本土素材,原則上每個時代最多3篇,文言文推薦選文須符合《原住民族教育法》精神,採多元文化觀點,維護民族尊嚴,並納入原住民各族歷史文化和價值觀。
大逆轉!課審會重新表決,文言文比例下降至35~45%
研修小組選出的文章,兼顧應用,記敘,抒情,說明,議論等五種文本,以及古文,駢文,古典小說,辭賦等四種文類。目前以先秦,漢魏六朝,唐宋,明清,台灣題材各三篇,加上備用選文為原則。台灣題材增加一篇女性作品,是日治時代至民初女作家張李德和的〈畫菊自序〉,張李德和為雲林才女,倡導女權運動。
公布的15篇推薦選文如下:
先秦:燭之武退秦師(記敘),諫逐客書(應用議論),大同與小康(說明)。
漢魏六朝:鴻門宴(記敘),出師表(抒情應用),桃花源記(記敘)。
唐宋:師說(說明議論),赤壁賦(記敘抒情議論,辭賦類),虬髯客傳(文言小說)。
明清:項脊軒志(抒情記敘),晚遊六橋待月記(記敘),勞山道士(文言小說類)。
台灣題材:勸和論(議論),鹿港乘桴記(記敘),畫菊自序(駢文)。
此次選文的最大變革,是連橫所著的〈台灣通史序〉被判出局。教育部國教署長邱乾國表示,該文被刪除,主因在於違反《原住民族教育法》第2及第20條精神,經大會表決後換成〈鹿港乘桴記〉。
連橫所著〈台灣通史序〉,過去長期存在教科書中,但因為內容提及「開山撫番」、「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等語,片面美化移墾者的土地開發行為,毫無尊重原住民族的歷史文化觀;至於「番」一語,則帶有明顯歧視意涵,恐使下一代國民複製對原住民族的不當刻板印象。
而新增收錄在內的〈鹿港乘桴記〉,作者洪繻,生於清末(1867),卒於民初,彰化鹿港人。在光緒年間科考中第一名秀才。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台灣割讓給日本;洪繻投入武裝抗爭,台灣民主國潰敗後,潛心詩文,以詩為史,批判社會,並著有《瀛海偕亡記》、《台灣戰紀》等書。
洪繻在日治初期寫下〈鹿港乘桴記〉, 表達了鹿港由繁華落盡後的寂寥景象。「鹿港乘桴」,是指乘船遊鹿港的意思。 〈鹿港乘桴記〉既寫出鹿港的盛衰,也寫出了1895年之後,台灣知識份子的苦悶心情。
另外〈畫菊自序〉則代表本土素材與女性作家,講述早期女性相夫教子,同時做生涯規劃的故事,能呼應當今時代趨勢。作者張李德和歷經清末、日治、光復等過程,在多數是男性的文學史中呈現出不同觀點,因此入選。
此外,會中委員也對先秦時期的選文有異議,包括有委員提案將〈大同與小康〉換成〈馮諼客孟嘗君〉,最後同意僅6票,不同意25票;以及將〈勸和論〉改為〈樟木〉及〈北投琉穴記〉,兩提案經表決後,同意人數各僅8票,確定未通過。至於其他時代的選文,委員皆無異議通過,決定採研修小組版本。
以下整理入選的其他文章介紹:
〈燭之武退秦師〉
是中國春秋時代的歷史事件,《春秋左氏傳》稱此事為燭之武退秦師。魯僖公三十年(西元前630年),晉文公與秦穆公聯手攻打鄭國,鄭國大夫燭之武成功說服了秦穆公,於是秦國不再攻打鄭國,並且還派兵協防鄭國,最後晉國不得已,也退兵。鄭國得以保全。
〈諫逐客書〉
是李斯寫給當時秦王嬴政的一篇文章,秦王嬴政四年(前243年),揭發韓國實施「疲秦計畫」,再加上呂不韋和嫪毐之黨徒為亂(都不是秦人)。在宗室大臣鼓譟下,秦王政下逐客令,驅逐所有六國籍貫客卿,被驅逐者之一、楚國上蔡李斯因此寫下〈諫逐客書〉予秦王政,內容闡述說明為君「有容乃大」的重要性,如此一來國家才能夠富強。秦王讀了李斯的上書,就廢除了「逐客令」,命人追回李斯,並恢復其官職。
〈大同與小康〉
春秋時代,是歷史學家所稱的亂世,正因為當時的禮教崩壞,才引出孔子對於古代政治的嚮往。本文主要記載孔子以五帝之治為「大同」,以三代之治為「小康」;表面似只論述「大同」與「小康」之區別,但主要是說大同社會已經隱沒,只給人一些憧憬。而在「天下為家」的「小康」社會中,須效法禹、湯、文、武、成王、周公之所為,謹慎地執行以禮義為紀綱的制度,才可使天下免於禍殃。
〈鴻門宴〉
出自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一個片斷,鴻門宴於前206年(漢元年)(編按:漢高祖元年)十二月在位於故秦都城咸陽郊外的新豐鴻門舉行的,「鴻門宴」既是劉邦、項羽從盟友轉為敵手的開始,也是項羽從勝利走向敗亡的轉折。因為作者通過對這次宴會全過程(包括會前鬥爭和會後餘波)的描寫,生動地揭示了項羽的悲劇性格:他自矜功伐而有「婦人之仁」,這種性格不改變,他就必然以失敗告終。而劉邦在宴會上能化險為夷,跟善于利用對方性格弱點也是分不開的。
〈出師表〉
選自《昭明文選》,共有前、後兩篇,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兩次北伐(227年與228年)曹魏前,上呈給後主劉禪的奏章。本文為〈前出師表〉勸後主尊賢納諫,興復漢室。諸葛亮在文中表示為了國家,決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深刻地表現了諸葛亮對國家的忠心耿耿,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主要名句。
〈桃花源記〉
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主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此文借武陵漁人行踪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繫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
〈師說〉
本文是唐代韓愈在古文運動中的一篇力作,闡述從師求學的道理,諷刺恥於相師的世態,教育了青年,起到了轉變風氣的作用。文中首先完整地揭示了「師」之任務是「傳道」、「授業」、「解惑」,同時深刻指出「人非生而知者」,因而必須從師學習。並列舉正反兩方面的事例,層層對比,反覆論證,最後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赤壁賦〉
元豐二年(1079年),北宋文學家蘇軾因「烏臺詩案」,被宋神宗貶謫到黃州(今湖北黃岡),於元豐五年(1082年)寫下了這篇作品。作品描寫的是蘇軾與客人泛舟赤壁,談論赤壁之戰,進而至天地人生的過程。赤壁賦被後世認為是蘇軾的思想境界逐漸趨於三教合一的徵兆,同時也是蘇軾本人的代表作。
〈虬髯客傳〉
這是一篇豪俠類唐人傳奇,晚唐道士杜光庭所著,收錄在宋人李昉所編《太平廣記》中。故事以隋末天下群雄爭霸為背景,牽引出三個名傳後世的英雄人物──李靖、紅拂女與虬髯客──之間的俠義故事,後人合稱為「風塵三俠」。本文被視為中國武俠小說的楷模,也成為許多後世戲曲的題材,金庸也曾尊其為「武俠小說的鼻祖」。
〈項脊軒志〉
是明代文學家歸有光的作品,歸有光的遠祖曾居住在江蘇太倉的項脊涇。「志」即」記」,是一篇借記物以敘事、抒情的散文。文章通過記作者青年時代的書齋,著重敘述與項脊軒有關的人事變遷借「百年老屋」的幾經興廢,回憶家庭瑣事,抒發了物在人亡、三世變遷的感慨。
〈晚遊六橋待月記〉
本文寫於明代萬曆二十五年,袁宏道辭去吳縣縣令後,在無任何拘束的心情下,漫遊西湖美景。此次西湖之遊,他順手捻來,共寫下十六篇《西湖遊記》,這些篇章都極短小,極富性靈美感。〈晚遊六橋待月記〉是這十六篇中的第二篇,筆觸雖然清淡,卻道盡了西湖的華美。
〈勞山道士〉
選自《聊齋志異》,是清代蒲松齡(1640年-1715年)蒐集民間傳說鬼狐神怪故事,經過精心編纂潤飾而成,共四百多篇,作者運用如花妙筆,巧妙構思,假借狐鬼神仙以反諷世俗之無情無義,貪官污吏之危害國家社會,並謳歌愛情的真義。〈勞山道士〉寫沒落世家子弟王七,過慣了養尊處優的生活,還妄想以不勞而獲的心態學習仙術,最後不但一事無成,還惹來眾人恥笑的下場。
〈勸和論〉
本篇作於咸豐三年(1853)五月,乃因從去年開始,台灣的淡北(指新竹以北)漳泉分類械鬥不止,延及桃仔園、大姑陷、龍潭坡、中壢、楊梅一帶,官府控制無力,地方秩序大亂。身為竹塹進士的鄭用錫,乃撰〈勸和論〉加以勸止,可惜終不能止,1855年,甚至焚燬新莊艋舺縣丞署。艋之漳州同安人敗走大稻埕,另建新市街。
而提案替換〈勸和論〉的課審大會委員之一、學生代表蕭竹均受訪時指出,在〈勸和論〉的時代,許多族群為了爭取地盤資源,因而發生械鬥,研修小組認為可以作為族群教育一環,但他認為,將當時背景下的事件拿到現代作為族群教育融合的素材並不那麼適合,可惜最後未通過替換提案。
對於這次的推薦選文結果,蕭竹均表示,雖然不是完全滿意,但已經是很大進步,尤其台灣通史序過去已經被討論很久,現在終於不再列入選文,這樣的進步,值得肯定。
上圖:日月潭
【文章出處】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
〈高中文言選文15篇出爐:除了〈台灣通史序〉出局,還多了哪幾篇?〉
2017-01-29
網址: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2152/fullpage
記者:李修慧
- Apr 02 Mon 2018 15:38
▲高中文言選文15篇出爐:除了〈台灣通史序〉出局,還多了哪幾篇?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