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png

7. 依據下文,不符合文意的解說是:
說明:粗心大意的人會沒發現到,題幹問的是「不符合」而非「符合」。

余嘗論畫,以為人禽宮室器用皆有常形。至於山石竹木、水波煙雲,雖無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當,雖曉畫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託於無常形者也。雖然,常形之失,止於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當,則舉廢之矣。以其形之無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謹也。世之工人,或能曲盡其形,而至於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蘇軾〈淨因院畫記〉)

(A)畫作成敗的關鍵,往往在於常理得當與否

解析:從「若常理之不當,則舉(全部)廢之矣」一句可知。

(B)常形失誤,較常理失當容易被一般人發現
解析:從「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當,雖曉畫者有不知」一句可知。

(C)欺世盜名的畫作,往往以無常形之物掩飾不足
解析:從「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託於無常形者也」一句可知。

(D)高逸者多繪山石竹木、水波煙雲,故能辨常理
解析:工人(畫匠)可以畫出外形,高人逸才(高士)才可以辨別常理。但能辨別不代表能描繪,正如能欣賞不等於能創作,故無法推論因為高人逸才多繪山石竹木、水波煙雲,就能辨別常理。

原文翻譯如下:

我嘗試著討論作畫的原理,認為人物、鳥獸、宮殿居室、使用的器物,都有它固定所處的形態。至於山川、土石、竹子、林木,流水、煙雲,雖沒有固定形態,但有其恆常存在的本質。如果固定所處的形態有了差異,那麼所有看畫的人都可以知道。但如果事物的本質有所不當,即便是懂得畫的人也可能不知道。所以,凡是可以欺世盜名的人,必定是依靠他所畫的不是事物所常處的形態。即使如此,若只是平常形態的缺失,也僅止於它表面的缺失,並不能讓使他的整張畫的本質有所缺失。但如果事物的本質處理不當,那整幅畫便也就毀棄了。因為形態沒有常規,所以它的本質便不能不嚴謹對待了。世上一般的畫匠,有的人或許能使畫的形態千變萬化,但是依幅畫的本質,除了高人以外,其他的人都無法分辨其中差異。


延伸閱讀:

形似與傳神----蘇軾:淨因院畫記(全文翻譯)

【資料出處】
《108大考學測國文試題》
【說明解析出處】
本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