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png

祥林嫂的吶喊和魯迅的彷徨

一直以為,中國文學畫廊裡最悽慘的形象,不是冷冷清清,淒悽慘慘切切的李清照,也不是憑兒子打老子走向世界的阿Q,而是無路可走的祥林嫂。只不過因為祥林嫂的悲劇太中國化了,雖然切入中國女子的骨髓,卻未能在世界性格上獲得共鳴而已。

原型魯迅筆下有三個苦人兒,一個是有名無姓的阿Q,一個是有姓無名的孔乙己,還有一個則是無名無姓的祥林嫂。可見祥林嫂悲苦到了什麼程度。

祥林嫂的原型有三個。其一是單媽媽,她是個寡婦,卻又有同居的男人;其二是烏石山上看墳的女人,兒子在門口剝豆被馬熊拖去吃了;其三是寶姐姐,山裡人來搶親,寶姐姐逃走,失足落水,被撈起帶走。魯迅把這三個原型綜合在一起,層見錯出,驚心動魄,更集中、更概括,更深入揭示了封建思想的悖謬和吃人的本質。

20世紀20年代,正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時期,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是「民主、科學」,而阻礙中國贏得「德先生和賽先生」的最大障礙,就是中國二千多年所遺留下來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國婦女則是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魯迅首先選擇婦女題材,對活在封建社會最底層、最易被迫害、最易被侮辱的中國婦女的悲劇命運,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解剖,深刻揭示了禮教的流弊和餘毒。麥子說:「大凡中國的悲劇,從女人身上看去,總能看得個一清二楚。女人是整個世界的死穴,是宇宙中最軟弱的一角。」

二難選擇祥林嫂最大的悲劇,在於她所有的選擇都是二難選擇。

祥林嫂丈夫死後,按照夫權,祥林嫂要守節,但封建族權卻又逼著她改嫁,逼著她失節。

丈夫死後,祥林嫂來到魯鎮做工,這個可憐的女人希圖用自己的勤勞,來換取「從一而終」的資本。你看她「食物不論,力氣不惜的……到年底,掃地、殺雞、宰鵝,徹夜的煮福禮,全是她一人擔當,四嬸竟沒有添短工」。然而祥林嫂反而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這個時候的祥林嫂是「暫時做穩了奴隸」,簡直從奴隸中發掘出美來。魯迅說,中國人向來只有兩種境遇:一種是 「暫時做穩了奴隸」,一種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祥林嫂最終是「想做奴隸而不得」,婆婆恃憑著族權和夫權的威勢,把她抓回去,賣到賀家坳,「在花轎上,她一種只是嚎,罵,抬到賀家坳,喉嚨已經全啞了。拉出花轎,兩個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勁地捺住她也還拜不成天地。他們一不小心,一鬆手,她就一頭撞在香案角上,頭上碰了一個大窟窿,鮮血直流……」終於,祥林嫂依了,失節了,於是,祥林嫂的世界坍塌了,她從此成了一個不乾不淨的人,任誰也要唾棄的。

這個時候,神權和政權粉墨登場了,他們要懲罰一個不能守節的壞女人。祥林嫂再嫁,雖非自願,有她頭上的窟窿為證,但畢竟再嫁了,再嫁,就是不守節,不守節就是大逆不道,罪孽深重。神權是決不會寬恕這些罪人的,鬼鬼祟祟的柳媽告訴祥林嫂,死後要受刑,閻羅王將她鋸開,分給前後兩個男人。這個就是神權的懲罰,不僅生前挨罵,死後更要受刑。

魯四老爺是政權的化身,在祥林嫂捐了門檻讓千人踩萬人踏之後,仍然堅決不容許祥林嫂參加祭祀,實際上就是剝奪祥林嫂做人的權利,給祥林嫂精神上致命的打擊。祥林嫂最終被掃地出門,神經錯亂,在寒冷的淒清的除夕祝福中死去。

封建禮教強大,但又互相悖謬。夫權要她守節,族權又不允許她守節,政權和神權又懲罰她的「不守節」。這深入骨髓的苦楚,使祥林嫂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境地。

阿毛死了的意象,意味深長。阿毛被狼叼走了,豆子滿地都是,籃子還緊緊捏在手裡。而祥林嫂被婆婆塞進船艙裡搶走,米撒得滿地都是,淘米籃被丟在地上。兩個場景,何其相似也。阿毛被兇殘的狼吃掉,這是一個偶然的悲劇,而封建禮教這條惡狼吞噬祥林嫂,這一定是必然的悲劇。

關於「魂靈有無」的回答,我以為這不僅是「我」的逃避,也實在是祥林嫂的兩難選擇的悖論。既然生而不能生,祥林嫂於是就關切起死來,她是多麼渴望魂靈的有啊,因為有魂靈,她就可以再見到那個可愛的很聽話的會剝豆的阿毛;但假如要有魂靈,那麼,也就該有賀老六和祥林了,也就該有閻羅了,有地獄了,有用鋸子鋸成兩半分給兩個男人的酷刑了。嗚呼,這就是祥林嫂,生不能生,死也不能死,古往今來,還有比這更加悽慘的人生麼?

其實祥林嫂也有反抗,表現為四個不甘於。一是祥林嫂不甘於受婆家虐待,逃到魯鎮做工;二是祥林嫂不甘於被人強逼改嫁,用生命來抗婚;三是祥林嫂不甘於受人歧視,「捐門檻」以「贖罪」;四是祥林嫂不甘於死後受閻王懲處,臨死時懷疑靈魂的有無。不甘於被族權和夫權虐待,卻逃到封建政權的卵翼之下,須知它們是一丘之貉;拚死反抗改嫁,恰恰是對封建節烈觀的愚忠和堅守;捐門檻反抗自己的運命,恰恰又是對封建神權的膜拜;而懷疑魂靈的有無,恰恰又是建立在封建迷信的基礎之上。

看與被看魯迅作品中的看客是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看與被看,實際上對應著吃與被吃,魯迅曾經借住狂人的口說:「中國整個一部歷史,就是一部吃人史。」我們不妨研究幾個場景。

祥林嫂的再嫁:婆婆為了兒子的婚事,理直氣壯的就把媳婦賣掉,為什麼賣到深山裡去,因為要多賣錢,而深山裡狼多,祥林嫂的悲劇已經埋下伏筆。

祥林嫂被捆走,四叔四嬸很光火,但也僅僅是面子問題,更多的是不要給自己惹麻煩。而最牛的是小叔子,為了自己的婚事,和別的男人強按著嫂子的頭拜堂。阿毛遭狼:男人毫無同情心,聽了這悲慘的故事,沒趣走開;老女人特意尋來,嘆息一番,就滿足的去了,祥林嫂的傷心事只是她們無聊生活的談資和調料罷了。而當阿毛的故事不再新鮮時,她們剩下的就是煩厭。祥林嫂頭上的疤:魯鎮的人產生了新的興趣,生活又有了調劑,而這個調劑因為有了性的介入,更顯得誘惑和緋聞十足。祥林嫂說阿毛故事時,還希望魯鎮人的善良,現在她已經她已經絕望了,瞪眼,不說一句話,頭也不回。這是被吃的人對吃人者的反抗。

祥林嫂的死:祥林嫂最終還是死了,帶著絕望的虛妄和鮮血淋漓的恐懼。對於她的死,魯四老爺是憤然,短工是淡然,我儘管悚然,但很快也就釋然……如此而已。

線索祝福是一條線索,幾次祝福,場面越寫越大,越來越熱鬧,而祥林嫂卻每況愈下,終於,在祝福的熱鬧中,在福神給魯鎮賜福中愴然死去。更使人感受到喜者之荒唐,悲者之痛苦。

「我」也是一個線索人物,「我」作為一個旁觀者,參與者,親歷或轉述了祥林嫂的故事。「我」在魯鎮的故事,祥林嫂的故事(抗婚故事,阿毛故事,捐門檻的故事)糅合在一起。

衛老婆子也是一個線索人物,祥林嫂第一次到魯四老爺家做工,就是衛老婆子介紹來的,祥林嫂被賣掉,由衛老婆子補敘,祥林嫂第二次到魯四老爺家,仍然由衛老婆子陪同來的。通過這個線索人物,整個回憶部分的情節有機聯繫起來了。這個就像三進大觀園的劉姥姥,通過她的眼睛,目睹整個賈府的緩緩沒落。

總之,一言以蔽之,祥林嫂無言的吶喊,實際上就是魯迅孤獨的彷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