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jpg
《萬曆十五年》書評,無關緊要的1587年到底發生了啥?
 

小編今天不開腦洞,今天只發一篇文章,因為加緊著把《萬曆十五年》的書評寫出來掛在豆瓣兒上,這裡當然首發,也算承蒙讀者們照顧,不過今天確實是給大家漲姿勢來的,學歷史的都知道黃仁宇,也有人聽說過黃仁宇,但看過三本以上黃仁宇的著作的,那幾本就是真心喜歡歷史的,這裡就給大家說道說道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尤其是有些讀者很愛歷史,但是忙於工作,沒有時間長時間閱讀的,看看這篇文章,雖然不能說一語中的,也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點靈感。

「公元1587年,在中國為萬曆十五年,干支丁亥,屬豬。當日四海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敘,縱使氣候有點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間時疫流行,旱情延及山東,南直隸又因降雨過多而患水,入秋之後西山又地震,但這種小災小患,以我國幅員之大,年年在所難免只是小事未曾釀成大災,亦無關宏旨,總之,歷史上萬曆十五年實在為平平淡淡的一年」這是黃仁宇先生關於本書的開頭語,顯得低調而平淡,想來這就是黃仁宇先生的大歷史觀,靜水流深,飛鴻不渡……

公元1587年,大明王朝開朝以來已經有兩百年之久了,而這一年在大明王朝的歲月長河裡實在是極為普通的一年,卻又是極不平常的一年,這一年萬曆皇帝25歲了,在位也有十五年之久。這一年萬曆皇帝開始怠政了。隆慶六年(1572)隆慶帝病危,彌留之際召來內閣成員,十歲的皇太子朱翊鈞立於御榻旁邊,司禮監太監馮保宣讀遺詔:「遺詔與皇太子,朕不行了,皇帝你做」小皇帝正式登基,改元萬曆。明王朝希望與絕望的交織,陳舊與現代的兼容,是萬曆朝一明一暗兩條主線。

先來說萬曆皇帝與萬曆朝的恩怨糾葛,萬曆皇帝從小就很懂事,登基後的第一個十年由萬曆老師內閣首輔的張居正和母后慈聖太后輔政,萬曆皇帝也是極為配合的,為萬民做表率各種儀式和大典都在輔臣的監督下準確無誤的舉行,1582年,張居正在職去世,萬曆開始親政,文官集團迅速清算了張居正。

而這時的萬曆皇帝對於文官集團來說依然是配合的。至少滿足了「朕與大夫共治天下的要求」時間往前推4年,這時的萬曆皇帝已是為君為父的人了,他喜愛鄭貴妃母子,有意立鄭貴妃子常洛為太子,但按朝廷官員的意見,身為嫡長子的常旭應為太子,皇帝這一次沒能順了文官集團的意,爭國本至此結下禍根。聰明的萬曆皇帝也開始意識到,所謂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原本就是來自生活的欺騙,而皇帝也不過是大明制度下的一步走棋,滿朝文武官員只知道滿口孔孟道德,背地裡都做著夾帶私慾的生意,然而身為皇帝卻不能有任何私心,連為愛子爭取一點點利益的小事都需要跟他們討價還價。既然不自由,那便讓自己自由!

1587年,大明王朝無數個日夜裡再平常不過的一年,萬曆皇帝有了自己對抗世界的方法,對於一生除了拜謁過幾次祖陵,再也沒出過紫禁城的萬曆來說整個文官集團就是他的全世界,既然全世界都反對自己,那就和全世界決鬥吧,從這一年開始,所有呈進來的奏摺一概只進不出,職位空缺既不補缺也不廢撤,很多官員上奏乞骸骨之事也照例不留也不讓走,以致很多官員憤然掛印而去,最後索性三十年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整個文官集團出現了「人滯於官」和「曹署多空」的現象。

這對於明王朝來說已然是致命的打擊了,只是效果還要看未來,只是這一年,有個女真人開始在白山黑水間拉起了一支隊伍,這個人叫做努爾哈赤。

黃仁宇先生照例寫了首輔申時行、一代清官海瑞、守邊將領戚繼光和離經叛道的李贄。分別對應著大明王朝的政治、軍事和思想。黃仁宇先生看似一直在以傳記的筆觸寫人記事,他宣揚的大歷史觀卻悄無聲息的貫穿整本書。一個建築的倒塌是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預判期的。能熬過來,就熬過來了。有時候,國滅族熄不是一人一事的「功勞」,世間其實一直存在一種神奇的力量,有人說那是上帝之手,毀滅或創造,無所不惜。在我看來也可以說它是「勢」勢之所存,生死之依。黃仁宇先生的大歷史觀是否也在暗示著冥冥中的「勢」呢。

【文章出處】
《每日頭條》
2016-08-17
五分鐘深讀《萬曆十五年》:五個人的故事告訴你明朝滅亡的真相
文/不詳
(性感文人札記)
網址: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8ll49n.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