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jpg
上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別拍了!「國寶的形成特展」同步展示民眾水準

國立故宮博物院此刻舉行「國寶的形成特展」為藝文界年度盛事。自七十三年起,故宮逐步挑選書畫名品做出限展提件規定,選在溫濕度適宜的秋季展出,每次以四十天為限,展後至少須隔三年休養,一般書畫則不超過三個月,目的是讓已歷千年的古物輪換,延緩其保存壽命。院方自去年底有條件開放拍照,但多數民眾仍分不清其範圍類別,此次現場雖有告示禁止拍攝,院方也不時舉牌提醒,但百密一疏之處,偶爾仍傳來令人不安的手機打卡聲,遑論在人潮較少時段,有漏網者伺機偷渡閃光鏡頭之虞。

有機材料是所有文物中最不易保存者,它包含纖維、顏料、漿糊、木材、骨頭、象牙、漆、皮革、珊瑚珍珠等生物性材質,表現在文物則如字畫、圖書、織物、木器、漆器、文玩等。它們濕度高則發黴受潮蛀蟲滋生,濕度低則因水分蒸發而乾裂,為此連保護防震的填充物,都須經過薰蒸以除蟲害,長年存放於恆溫恆濕、充滿藥水味的黑暗空間,因為有機物環境條件改變,就會衍生一系列化學變化,文物長期暴露在不當環境,將破壞其材質的穩定,可以說文物隔著玻璃向群眾展示它自己,正是它最危險脆弱之時。

有機文物又以絹紙作為載體的書畫最敏感,絹又比紙更脆弱,溫濕度可以管控,但卷軸的展收、光線的照明卻是不得不然的妥協。絹紙年代動輒千年,砑膜蠟質消失後,每經開闔捲放,就是一次折騰損傷,太緊造成摩擦使丹青金粉剝落,太鬆又造成絹紙褶痕,施力不均甚至造成斷裂。而光線是各種光波組成的能量,不但陽光具殺傷力,絹紙一經曝曬就泛黃脆化,人造光同樣有破壞力,強光照射下書畫吸收光能必加速老化,因此陳列室偏暗並非為了節能減碳或營造氣氛,而是基於保護文化遺產,人們每一次參觀展覽,都應對古物本身冒著自我受傷的風險而心存感恩。

書畫收藏最安全的辦法是貯藏在專業庫房內,但博物館作為教育機構,又須適時將文物加以展示,這就須暴露在光線照明下,因此典藏與展覽二者是永遠的衝突。然而民眾也需要再教育,在參觀文物時互相制止提醒,對限展書畫禁用閃光、補光、手機、相機、錄影機,這是現代公民的基本文化素養。

(作者為高中國文教師,桃園市民)


故宮.png


【文章出處】
《自由時報》
〈別拍了!「國寶的形成特展」同步展示民眾水準 〉
(編按:題目為報社所更改,原題為「國寶書畫國寶請勿拍照」)
2017-10-29
網址: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147282
作者:陳瑞麟
【作者簡介】
 樵客,本名陳瑞麟,因同名同姓領域接近的名人太多,只好另取筆名,皈依法鼓山,法號果竺。男性,天秤座,高中國文教師,略帶理想浪漫性格,少年憧憬江湖義氣,欣賞俠士或騎士精神,年輕時被師長期望很高,到如今年過不惑還是充滿迷惑,沒太大本領及成就,平時不是在學校,就是在家裡,不然就在任何有書及有網路的地方,喜歡山,喜歡水,喜歡讀書,喜歡思考,喜歡蒐尋教學資料,喜歡巴哈,喜歡貝殼及園藝,興趣廣泛,喜歡不同觀念的撞擊對話,時而疏離安靜,時而熱情充滿使命,對賺錢做官不感興趣,除非中樂透讓他能買書、收藏古董、解救苦難同胞,怕打針及大蜘蛛,怕視力體力越來越不好,怕時間不夠用,老年退休後希望能走遍大江南北,到故宮當導覽員或工友,人生理想為「出世間於世間,藏天下於天下」,本站「忘路之遠近」部落格的主編。


160x160.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