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請吃飯.png
(圖片引自網路)
 

 

從「堂室制度」的筵席禮儀看鴻門宴座次

編者註:從小我們學習到的方位與尊卑的關係,不外是坐北朝南為尊,反之為卑。但這放在鴻門宴座次上就行不通,原來背後還有個我們不太熟悉出自《儀禮》《禮記》的「堂室制度」。編者最近趁寒假讀了李登年(著)回到古代請吃飯:從平民請吃飯,到皇帝被請客!古代吃飯的禮貌是什麼?請客又有什麼樣的講究?「吃」出來的中國史》一書(好優文化出版),把書中關於「堂室制度」中的筵席禮儀節錄整理如下,各段文字隨附書中出處頁碼,對理解鴻門宴的座次問題,或許能提供一部分幫助:

.古代筵席始於祭祀活動。(p.25)

.最開始時一人一桌一席(編者註:因古人最初直身跪坐,取飲食時身體不方便大幅度移動,故一人設一座方便取食)仍有明顯局限,也不如多人共席方便於情感交流、拉近距離。(p.48)


主人、賓客怎麼坐?──定賓主

.出於尊崇天地,筵席四位的設立「象四時」(編者註:根據《禮記.鄉射飲酒》,西南、西北代表天地尊嚴之氣,東北、東南代表天地溫厚之氣),讓四方四時各有其象,各有其意。(p.56)

.《禮記.鄉射飲酒》:「
鄉飲酒之義,立賓以象天(編者註:主以客為尊,故在古時賓客應居於尊位),立主以象地(編者註:地次於天,主人應居於次尊位),設介(編者註:凡賓主各有副,賓副曰介,主副曰擯及行人)(編者註:輔佐主人進行儀式者)以象日月。」(p.56-57)

.古人把筵席中的賓主之設及副位之列,提高到「政教之本」的高度。(p.57)

.禮的尊卑上下在筵席中表現非常明顯,無論宮廷盛宴,還是家庭便宴,席位都有嚴格的尊卑的次序,根據這嚴格的次序,來安排與會者各自的席位,即為序尊卑。(p.57)


席位的作用及設席原則

.「席位」指的是與筵者在筵席中所在的位置,包括筵席的桌位與座位。......而布席、列位就是筵席禮儀當中的首要環節。(p.59)

.筵席席位的尊卑關係關係著禮遇的高低,受到古人特別的重視。(p.61)

.《禮記.仲尼燕居》:「
室而無奧阼,則亂於堂室也。席而無上下,則亂於席上也。」(p.61)

.筵席的席位依照「禮」而定,研究古代筵席席位的尊卑次序,首先要瞭解古代禮儀活動的集中地──堂屋及堂室制度。堂室是古人設筵席、敬賓客的主要場所,根據堂室不一,禮儀尊卑的次序位置有會有差異。(p.62)


古代堂、室的結構功能及布席制度

.正房中間稱作「堂」,堂的左右或後面的房間便是「室」。(p.63)

.堂在前,室在後,堂大於室。......堂的東、西、北三面的牆,分別稱為「東序」「西序」「北牆」(即堂與室之間的牆)
。堂的南面臨庭院的門為堂室的大門,即正門。(p.64)

.堂室的功能分別是:堂上供房主議事、行禮,室內為起居寢息、祭祖祭神,外人一般不得入室。(p.64)

.平民一家多口同居一屋,不管起居飲食,還是禮尚往來皆擠於一室,故有「庶人祭於寢」之說。(p.65)

 

室的座次尊卑

.清凌廷堪的禮學名著《禮經釋例》云:「室中以東向為尊,堂上以南向為尊」(p.65)

.室中以東向為尊,這是古時「東道者主陽」的緣故。(p.65)


鴻門宴.png
上圖:鴻門宴座次圖(圖片引自網路)


.為什麼司馬遷不惜筆墨把鴻門宴上的座次?這在古籍記載中是罕見的,其用意是透過項羽對座次的安排,揭示項羽藐視劉邦的心理。(p.65)

.司馬遷之高明,短短幾行字就讓我們可以瞭解古代室中座位的尊卑次序:最尊的座位是西牆設席,面東而坐;其次,是北牆前設席,面南而坐;再次,是南牆前設席,面北而坐;最卑的座位是東牆前設席,面西而坐。(p.66)


昭穆制度.png
上圖:昭穆排序圖(圖片引自網路)


.室的功能中,祭祀活動是最重要的禮儀形式,包括古代宗廟制度在內也是以「東向為尊」的次序進行列位。(p.67)(編者註:在「室」的座次,由尊而卑依序為西>北>南>東

.鄭玄在《魯禮禘祫義》中詳細記載天子祭祖的尊卑位置,也就是「以東為尊」的細節,天子祭祖是在太祖廟的太室中舉行的,......太祖的神位最尊,東向;......太祖左邊之位為昭(編者註:奇數代神主,坐北面南),右邊之位為穆(編者註:偶數代神主,坐南面北)。祭祀者在東邊面向西跪拜。(p.67-68)

.天子祭祖看似比較高級,但差別只是他們在太祖廟的太室中進行,貴族、諸侯在室中祭祖室同樣的排列次序。「室中以東為尊」的次序可以廣泛應用,適用於室中的任何禮儀活動形式,民間一般百姓雖然居住條件有限,但也多採用東向為尊的禮儀排列次序。(p.68)


堂的座次尊卑

.堂,也稱殿,多指正房。漢代之前多稱堂,漢代以後多稱殿,唐代以後則多指帝王所居之房為殿。(p.69)

.古時國君例行公務或舉行各種隆重的儀式多在正殿上進行。殿、堂皆南向,「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就是針對這種坐北朝南的殿堂而言。(p.69)

.堂上的尊卑位置:天子坐北朝南之位最尊其次以東為上。(p.70)(編者註:在「堂」的座次,由尊而卑依序為北>東>西>南


最重要的問題:賓客坐哪裡?

.在周代鄉飲酒的席位安排是:主人在東序前西向坐;主賓位在戶牖間南向而坐,是首位;副賓即「介」在西序前東向坐,與主人位相對。(p.71)

.大射禮則是:南向坐的是賓,西向坐的是公,東向坐的是大夫,北向坐的是諸公。從大射禮的席位尊卑排列看,將最尊位安排給賓客,餘下再按堂上的尊卑方位依序排列,這種席位排列方法一直沿用至明清時期。(p.71-72)

.筵席本身是「禮」的具體表現方式,它不僅涉及人際交往,也將筵席與「禮」緊密結合,將「禮」的儀式連結在筵席的每個環節。筵席本身是「禮」的一種需要,為「禮」服務的一種特殊聚餐形式。席位的排列,表現出「禮」當中賓主、貴賤、尊卑、長幼之別。(p.78)

(編者註:鴻門宴上項羽大帳以「室」視之。按,依據禮法推論,劉邦為賓客,應坐「坐西面東」之最尊位;項羽為主,應坐「坐北面南」之次位;張良為介(副賓),應坐「坐南面北」之再次位;范增為擯(副主人),應坐「坐東面西」之最卑位。但
俗云「請客容易,排座難」,鴻門宴是特殊狀況下的筵席,此番筵席目的是為了「登門謝罪」,所謂「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因此排座又不能完全以堂室之禮相待。因此項羽「東嚮坐」居尊位接受道歉合於情理,而沛公與項羽座位對調,讓沛公居次位(南嚮坐)才合乎其身份,此可能由項王自為之。但最後席次安排反讓沛公居於「老三」之次位,使作為「僎」(輔助主人的副主)的范增反而居沛公之上,把原本作為「介」(副賓)的張良排於「最卑位」,這就明顯是欲羞辱沛公與張良二登門賓客,推翻傳統上堂室筵席制度。因此個人結論是:鴻門宴上的「四個方位」仍採用傳統上的堂室之禮尊卑分明(西>北>南>東),但坐在四個方位上的「人物」已完全不守堂室之禮(照《儀禮》主人賓客尊卑排序原應為劉>項>張>范),而有另外心理、政治上的意圖考量。推論除了項羽座位由其自決外,其餘三個位置的更換,可能是范增有意為之,無論事前規劃或臨時起意,是在項羽默示認可下調整。因此,最終有了如今看到的鴻門宴座次。


跪坐.jpg
上圖:跪坐(圖片引自網路)


【資料整理】
本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