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jpg

常常在路上會看到有些媽媽大包小包的拿著很多東西,還要幫小孩背書包,身旁的小孩卻兩手空空的,自顧自地走著;又或是在診所裡,小孩打了一個噴嚏,他不立刻去找衛生紙擦鼻子,卻只會仰起頭來等他媽媽幫他擦鼻涕。更離譜的是,已經七、八歲了,還要媽媽餵吃飯,他的理由是,他還沒睡醒。

我們當父母的,每個都愛小孩,疼小孩;但是,是不是什麽事情都幫他們打點好就是愛他們呢?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的小孩到了十幾歲,還不會整理自己的房間、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什麽事情都依賴父母為他準備,將會是怎樣的畫面呢?沒錯,有時候我們會以「我是一個細心的媽媽」而感到驕傲,但是我們的過份細心,只會妨礙小孩的發展,削減小孩的自信心,使他沒辦法成為一個開心、獨立的個體。不要以為小孩慢慢自己會「變」獨立,如果我們不放手,他們到了 40 歲還是一樣會依賴父母,變成「啃老族」。我們可以怎樣培養小孩成為獨立、有自信的個體呢?

首先,父母要先檢討自己:

一、你會不會把小孩變得很膽小?

我曾經看過有學生因為在學校跑來跑去而撞到頭破血流;從此以後,每當我兒子爬高爬低時,哪個「滿臉血」的畫面就會出現在我的腦海裡;然後,我會不自覺地制止小孩一切「我覺得危險」的動作。但是我兒子卻因此變得很膽小;高一點的溜滑梯不敢玩,盪鞦韆也不敢盪太高。後來,為了不妨礙小孩的發展,我只好把自己的嘴巴捂起來。

歐洲的心理學家發現,如果不讓小孩到戶外去玩耍,小孩也從來沒有過擦傷等經歷,他們長大成人後會頻繁的有恐懼的心理。這個很容易可以理解,因為沒有跌倒過,我們不知道跌倒有多痛,所以會產生恐懼;當我們經歷過,才會知道其實跌倒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痛。

二、你會不會剝奪了小孩學習的機會?

「媽媽,我弄不到!」小孩一聲大喊,很自然的我就會過去幫他的忙,雖然嘴裡唸著「你怎麽這樣都不會」,但是手還是停不下來。等幫他弄好了,才又後悔自己出手太快。雖然我不斷的提醒自己要讓小孩學習自己解決問題,但是有時候為了省時間,有時候是媽媽的本能反應,總喜歡把小孩的事情一手包辦。專家認為,父母時常太快幫小孩解決問題,會剝奪了小孩思考、操縱、和學習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他們會習慣性的依賴別人為他們解決問題。

三、你會不會使小孩脫離現實?

正面教育讓我們不要罵小孩、打小孩、要用正面的話語鼓勵小孩。的確正面的話語可以在哪一刻增加小孩的自信心,但是過份的誇獎,或是刻意忽略小孩的不好行為卻會使小孩脫離現實狀況。慢慢的小孩會發現除了父母外,在學校或是在外面,其他的人並不覺得他們像自己父母所形容的模樣,而對父母所說的話產生懷疑。因為害怕面對真實的狀況,他們會選擇說謊、作弊、甚至逃避。

四、你會用成績來衡量小孩的能力嗎?

我認識,也聽過很多人讀書很厲害,甚至念到碩士,但是對於生活或是人際關係卻一竅不通。他們畢業後不但沒辦法照顧父母,反而需要父母擔心他們的日常生活。他們跟朋友也沒辦法好好相處,因為他們習慣了別人為他們打點一切。很多父母會認為,小孩只要把書念好便可以,其他的事情都不用管;不用幫忙做家事,沒禮貌也沒關係。

但是事實是,把書念好只是人生的一部份,作為父母的沒辦法照顧小孩一輩子,他們總需要長大,需要學習照料自己的生活,需要自己去面對社會。當你發現你做的比小孩多時,你正在延誤小孩學習獨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