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拱.jpg
上圖:斗拱
斗拱.jpg
上圖:斗拱
斗拱.jpg
上圖:斗拱


傳統工匠中大木的解說與題問


配合課程:郁離子魯般

一、傳統工匠

傳統工匠一般指:中國或台灣的工匠,經過匠師收徒弟,經過三年四個月的學藝過程並經過匠師認可(出師)的學習過程,而能獨立完成
作品的人。


傳統工匠的出師除了師傅的認定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能不能獨自變巧解決問題,這在大木作(編按:中國傳統建築木作分成大木作與小木作。大木作,又稱大木匠,是指木建築結構體的架構營造工藝,此詞最早見於宋代李誡《營造法式》,如楹樑、斗栱、瓜筒。小木作指建築雕花裝修,如門窗、雀替、藻井、匾聯、神龕、樓梯、欄杆等)師傅出師稱作為(挑大樑),出師後稱為(執篙尺)等等名詞上,就可知曉傳統工匠出師的要件,在於能掌握工程的大局與能夠變巧解決問題。

營造法式.jpg
上圖:中國第一本詳細論述建築工程做法的官方著作.營造法式


二、大木作師

我國傳統工匠中所謂的「大木作師傅」,是擔任計劃;從業主的意思與預算中,擬定作業的計劃,設計建築物以及僱用其他工匠與工人。(楊裕富.84)


傳統工匠中的大木作師傅,是受委託興建工程的主要人物,除了設計建物外,還統籌所有建材、各種匠師(師傅班)的組合、擬定工程進度、指揮、調度與驗收。簡而言之,就如同現在的建築師一般,最大不同者是在傳統大木作師傅,除了設計建築物以外,皆練就一身施做的好功夫。
 

大木作.png
上圖:大木作
大木作.jpg

大木作.png
上圖:大木作


三、大木

以大木為主的結構系統,是台灣傳統民居建築的主要特色。所謂「大木」,建築家梁思成的定義是:「指建築物一切骨幹木架的總稱。」
也就是以木材為主要構造材料的結構系統。(楊仁江.85)

傳統建築構件.png
上圖:傳統建築構件(出處:東大版國文第二冊)
傳統建築構件.png
上圖:傳統建築構件


四、屋架

「屋架」只屋身之木構架,屋架之做法視屋身之構造方式而有所不同,其構件大致可分為四種:

一為
垂直構件,稱「柱」

二為
平行於進深方向之水平構件,稱「梁」、「通」或「通梁」

三為
平行於面寬方向之水平構件,稱「枋」、「壽梁」、「楣」、「桁」或「檁」

四為
輔助性之小構件,稱「斗拱」、「垂花」或「瓜筒」


臺灣傳統建築的大木結構體系是源自大陸福建、廣東一帶的建築形式,經由先民的拓殖、經營與發展,逐漸轉變成具有獨特海島性風貌的藝術形式。

斗拱.jpg
上圖:斗拱
斗栱.jpg
上圖:斗拱
斗拱.jpg
上圖:斗拱


五、斗拱和撐木

(一)斗拱

斗栱是中國古建築上特有的一種構件,在屋身的最上部分,在樑枋與屋頂的構架之間,它們均勺地分布在樑枋上,支挑著伸出的屋檐。


斗拱用在屋擔下可以使屋頂的出檐加大,用在樑枋兩端的下面,可以減小樑枋的跨度。古代工匠用弓形的短木從柱子和樑上伸出,一層不
夠再加一層,層層挑出使屋擔得以伸出屋身之外,這種弓形短木稱為「拱」,在兩層拱之間周斗形力木塊相墊,稱為「斗」,所以這種用
多層拱與斗結合成的構件就叫作斗拱。


在傳統建築之柱頭上或藻井表面,常佈滿著交互疊組之斗形(古代盛米器皿)及弓形組件,這些組件統稱為「斗拱」。

撐拱.png
上圖:撐拱
撐拱.png
上圖:撐拱


(二)撐拱

但如果單純從結構學的觀點來看,用這種複雜的斗拱來支托挑出的屋擔,又不能不說是一種比較費力而笨拙的辦法,實際上只要用一根木棍從柱子上斜出就可以支撐住挑出的屋擔,既簡單又省事。所以在許多民間建築士都捨去了斗拱而採用擔下支撐木的辦法,這種撐木在四川稱作「撐拱」,大概是說明它的作用與斗拱相同。撐拱雖然簡單,但是在工匠手中也把它裝飾了一番,在農村一些普通的民房上,這類撐拱只簡單地進行了一些加工。


斗栱.jpg
上圖:斗拱
斗栱.png

上圖:斗拱
斗拱.png
上圖:斗拱


(三)構件名稱

斗拱之組件雖然只有兩種形式,但以其位置及作法之不同而有五個名稱,分別是:「拱」、「翹」、「昂」、「升」、「斗」。

「拱」:為弓形木構件,其位置愈高者愈長,平行於面闊方向者稱為「拱」。

「翹」:平行於進深方向者稱為「翹」(編按:即與「拱」方向呈垂直)

「昂」:與「翹」性質相同,但朝外一側較長且前端削尖下垂者稱為「昂」。

「升」:為斗形木構件,其上端只有單向卯口者稱為「升」。

「斗」:有十字形卯口者稱為「斗」。


斗拱.jpg
上圖:斗拱
斗拱.jpg
上圖:斗拱


(四)發展演變

斗拱約形成於二千多年前之戰國末期或漢初,公元前七世紀古籍上就有斗栱的記載,留存至今的漢代石關、崖墓,墓中的畫像石為我們提供了古代早期斗栱的形象。

(1)初期之作法為於梁枋上置一坐斗,坐斗上置拱,拱上置二或三個升,稱為「一斗二升」或「一斗三升」斗拱,其功用為支撐上端之桁條。

(2)東漢以後,逐漸向外出挑以支撐出檐之桁條。

(3)南北朝期間,除了向上重疊成雙層「一斗三升」斗拱之外,並進一步地使用「翹」,因而奠定了往後朝十字形雙向發展之基礎,即「計心造」斗拱。

(4)唐時期,這種斗拱的形制已經發展得很成熟了,其組合形式與後世者並無多大差異。

(5)宋代以後,開始著重其裝飾功能,由清代斗拱之體積不及唐代之一半可見一斑。在一些宮殿、陵墓、皇家園林等重要建築上,這些樑柱上的斗拱也與樑枋一樣被繪以彩畫,成為屋身上一種重要的裝飾。


鹿港天后宮斗拱.jpg
上圖:斗拱
鹿港龍山寺.png
上圖:國家一級古蹟.全台最大藻井.鹿港龍山寺戲亭八卦藻井
斗拱.jpg
上圖:斗拱


(五)基本尺度

為了便於製造,這種斗拱的式樣逐漸趨於統一,組成斗拱的拱、斗等構件的尺寸因而也趨於規範化。由於斗拱的構件尺寸比較小,古代工匠在房屋的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就把它們的尺寸當作為一種單位,作為房屋其他構件大小的基本尺度。


宋朝頒布的《營造法式》總結了工匠在實踐中的作法,正式規定將棋的斷面尺寸定為一「材」,這個「材」就成為一幢房屋從寬度、深度、立柱高低、樑枋粗細到幾乎一切木結構構件大小的基本單位。

「材」本身分為八個等級,尺寸從大到小,因此一幢建築可以根據建築的性質、規模而選用那一等級的「材」作為基本尺寸,然後柱、樑、大小構件都由此而能算出各自的尺寸。這種類似近代建築設計施工中應用的基本「模數」制,是古代工匠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它不但規範了建築的大小等級,而且還大大方便了房屋的設計與施工,保證了房屋從形象到工程上的質量,這種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

建築結構.png
上圖:樑(橫線)、桁(朱色)

建築構件.jpg

上圖:傳統建築構件


(六)構造功能
 
斗拱之構造功能以下列幾項為主:

(1)、向上支撐桁條。

(2)、向外支撐出檐。

(3)、向中央聚合以支撐藻井。

(4)、向兩側開展以支撐天花及其上之柱梁。

(5)、作為桁條下之裝飾品。


上述五項均為其直接功能,對屋架而言,其最大貢獻則是改變了我國木構架之構造方式。茲簡單說明如下:

(a)、斗拱係由許多小構件組合而成,其構造有如彈簧,能在急劇的震盪中抵消一部分扭力,將其置於柱頭上,可減少梁柱之直接受力。

(b)、屋頂及出檐常因自重而下垂,安置於二者之間的「溜金斗拱」,有如天秤或蹺蹺板,可發揮「槓桿原埋」之功效,使二者之重力相互抵銷,以保持屋頂之穩定及平衡。


斗拱.jpg
上圖:斗拱
 斗拱.png
上圖:斗拱


(七)類型與作法
 
 斗拱之類型以下列三種為主。


一、「偷心造」斗拱:即朝單向疊組,而外形為「面」狀之斗拱,常見於我國南方傳統建築內之通梁上。其作法為:

(1)、於通架上置「坐斗」。

(2)、於坐斗上置「翹」。

(3)、於翹上置「升」。

(4)、於升上再置「翹」。以「升」及「翹」交互疊組,直到衍條下。


 二、「計心造」斗栱:即成十字形雙向疊組,而外形為「體」狀之斗拱,可分為 「昂翹」及「品字」兩種,二者之差別在於前者使用「昂」,而後者不用。其作法為:

(1)、於梁枋上置「坐斗」。

(2)、於坐斗上置「拱」及「翹」(昂)。

(3)、於栱上置「升」,翹(昂)上置「斗」。

(4)、於升上置「拱」」,斗上置「翹」(昂)。以「拱」、「翹」、「升」、「斗」交互疊組,直到枋下。計心造斗拱為制式作法,在本省僅大廟有能力為之。


三、「插栱」:即插於柱子或牆身之偷心造斗拱,其特徵為僅有上述兩種斗拱之一半,常見於我國南方傳統建築內。

除了上述三種之外,我國尚有「溜金」及「如意」兩種特殊斗拱。溜金斗拱之特徵為其昂之後尾極長且向上斜起,以支承上一架桁條,功用為使內外兩根高低不同之桁條,利用摃桿原理彼此牽制(桁條有如蹺蹺板上的兩個著力點,而溜金斗拱即摃桿),以保持穩定。如意斗拱如同以兩組錯開四十五度角之品字斗拱重疊而成的斗栱(其平面成「米」字形),常作為衍條下之裝飾品。

斗拱的確是一種很奇特的構件,用一塊塊小木頭組合起來居然可以挑托起那麼沉重、那麼深遠的屋擔,而且這種小木頭的大小還成了一整幢房屋構架的基本尺寸單位,這不能不說是古代工匠一項了不起的創造。

斗拱.png
上圖:斗拱
斗拱.png
上圖:斗拱
斗拱.png
上圖:斗拱


六、引發議題

隨著建築材料和技術的進步,房屋的牆體普遍用磚和鋼筋混泥土,房屋的出檐不需要原來那樣深遠了,斗拱的支挑作用也逐漸減少了,斗拱本身的尺寸也因此日漸縮小,我們在宋朝以後的建築上可以明顯地看到這種現象。

而今日所見,磚和鋼筋混泥土建造的住宅,已用不著傳統大木為主的結構系統,想當然爾,斗拱即將走入歷史。

傳統工匠之技藝即將失傳?

傳統建築的構造美與材料的自然美能與現代建築並存嗎?

如果說,以大木為主的結構系統,是臺灣傳統民居建築的主要特色,那麼,我們應傳承此一特色,並在現代建築裡重新尋求發展,得以傳承此一傳統技藝與保有空間中構造美與材料的自然美。

延伸閱讀:

古建築細部之美----漫談「斗拱」
卡榫交錯的世界----樵客:傳統建築大木作結構配件說明

傳統建築構件.jpg
 上圖:傳統建築構件
員林興賢書院.jpg
上圖:員林興賢書院


參考書目

1.樓慶西.1997.中國建築形態與文化.藝術家出版社。
2.林會承.1987.台灣傳統建築手冊.藝術家出版社。
3.楊仁江.1996.台中縣龍井林宅研究.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4.楊裕富.1996.設計資源(四):傳統工匠的轉型基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5.張國樑.1998.古蹟修復施工技術之調查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6.邱博舜等.1996.大木匠師施坤玉技藝保存與傳習規劃案報告.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


中正紀念堂.jpg
上圖:斗拱(中正紀念堂)
斗拱.jpg
上圖:斗拱(中正紀念堂)
斗拱.jpg
上圖:斗拱(中正紀念堂)


【文章出處】
《鄉土設計資源研究室》
〈傳統工匠中大木的解說與題問

(編按:部分錯字已更正)
網址:

http://teacher.yuntech.edu.tw/yangyf/ver/craft31.htm
作者:曾宥源、楊裕富
【作者簡介】
曾宥源,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碩士。
楊裕富,中原大學建築工程系畢業,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建築與城鄉組博士,雲林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建築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