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大池(yvone042488攝).png
上圖:鍾肇政家鄉.龍潭大池日出(yvone042488攝影)(圖片引自網路)


電影《魯冰花》是許多人共同的記憶,改編自台灣戰後第一部小說。
原著作者鍾肇政是台灣第一代本省作家,開啟大河小說創作的先河。


鍾肇政文學館.png
上圖: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桃園龍潭國小日式宿舍(圖片引自網路)


台灣大河小說創作第一人──鍾肇政

在龍潭國小旁的日式木造宿舍裡,鍾肇政居住了十一年,在這裡他創作了《魯冰花》、《濁流三部曲》與《臺灣人三部曲》。「是個盛夏的清爽早晨呢。……我的腦子裡在踏上門檻時就已回到五十……也許更久遠的歲月了,」鍾肇政回到故居,在一張空白稿紙寫下〈歸來記〉:「那還是個匱乏的年代,不過我特別記得剛剛有日光燈的時代。託它之賜,我能在過去所想像不到的光線下,開始寫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題曰:《魯冰花》。」

鍾肇政大部分的作品寫於龍潭國小宿舍,作家張良澤教授形容這裡是「戰後台灣文學的發祥地」。「一九六七年寫的作品都是在南龍路宿舍寫的,」鍾肇政次子鍾延威說,「一九六七年,我父親用文學獎獎金買了塊地,蓋了一棟兩層樓的房子,就是龍華路現在住的地方。當時這邊一片荒涼,屋後是稻田,屋旁有茶園。」


「魯冰花正盛開。一行行的茶樹和一行行的魯冰花,形成綠黃相間的整齊圖案,」鍾肇政在的《魯冰花》中描寫,「魯冰花謝了,留下粒粒種籽,明年又會開出一片黃色花朵點綴人間;而在這一開一謝之間,使茶園得到肥份。」如今每年龍潭舉辦「魯冰花藝術季」,在鍾肇政早年曾任教過的三和國小附近的三洽水茶園,可以看到真正的魯冰花。

《魯冰花》是台灣戰後第一部小說,作者鍾肇政是台灣第一代本省籍作家,開啟大河小說創作,創作近千萬字。「鍾肇政的小說中,最具歷史地位的,應屬《濁流三部曲》、《臺灣人三部曲》等長篇大河小說,」前國立台灣文學館副館長陳昌明說:「然而閱讀人口最多,最膾炙人口的作品,還是《魯冰花》。」電影《魯冰花》是七○年代許多人共同的記憶。

「那是戰後經過一番奮鬥、努力、勇敢,用成熟中文寫成的作品,」九十多歲的鍾肇政在龍潭的家中自豪地說,他花了六年時間才將日文轉換成中文。鍾肇政在一九五一年開始寫作,第一篇作品獲得刊出。接下來是一連串挫敗,投稿被退稿是常態。「十投九退,幾乎長達十年之久,」他說。因為受日本教育的他,一開始中文語彙貧乏、語句錯誤百出。一直到一九六○年以揮灑自如的中文寫成《魯冰花》,獲林海音在聯合副刊連載。從此由「十投九退」變成篇篇「多謝賜稿」。

「我認定了寫作之路是我唯一的路子,用全心全意來走,從不旁騖。」鍾肇政在一九七七年發表的〈一條荊棘之路〉文中,描述走過的寫作歷程,「這二十多年來,除了本身的工作之外,我都是看書寫作。在我,假日正是我最苦的日子,寒暑假也是。我是個沒有假日,沒有寒暑假的人。……雖然這麼苦,但是看到自己寫的東西,明知是一堆堆的破爛,依然覺得是可愛的,即便是自覺寫壞了,是面目可憎的劣作,仍忍不住地去愛它,不為什麼,只因那裡頭的一字一句,都是花過我的心血的啊!」


「這一年開春後,我忽然發想,忍不住的又要嘗試長篇作品的寫作。」鍾肇政回憶,「我從現實取材,以當時教育的病態為主題,構成一部小型長篇小說。利用寒暑假前後一個多月的時間,一口氣把它寫下來,並且還是不打草稿的。」三月下旬,鍾肇政投給聯合報副刊主編林海音,出乎意料,五天即見報,開始連載。這篇就是鍾肇政第一部問世的長篇小說《魯冰花》。由此,得了勇氣。鍾肇政終於敢面對他心中「理想中的長篇」。一九六一年,他開始撰寫《濁流》,到一九六四年,陸續完成了「濁流三部曲」──《濁流》、《江山萬里》和《流雲》,開啟了台灣大河小說寫作的先河。

從《魯冰花》到《流雲》三年多的時間,鍾肇政一口氣完成了四部長篇,且順利發表。在《濁流》連載期間,吳濁流寫信給他:「怎麼會用我的名字做篇名呢?好奇的看起來,這才知道是本省籍青年寫的,於是便給你寫信了。」剛認識的吳濁流正好要辦文學雜誌,要鍾肇政出個主意。「叫台灣文學吧。」鍾肇政這個台灣文學主義者,不需考慮與思索就提出來,「台灣的文學雜誌,不叫《台灣文學》還叫什麼呢?」。後來雜誌的刊名定為《台灣文藝》。

一九七六年開始,鍾肇政又以十年時間完成「臺灣人三部曲」──《沉淪》、《滄溟行》和《插天山之歌》。「我為我的下一部著作命名為臺灣人。」鍾肇政回憶,「當我這麼決定的時候,我又開始輕顫了。整個構思的階段,我都感到那種靈魂的顫慄,因為我要寫的是日據五十年間台灣人的遭遇。我要向歷史挑戰。……我發現到我筆下展現了一個廣闊的天地。」


鍾肇政年事已高,次子鍾延威全心全力照顧陪伴。有空時騎著單車,追尋父親的足跡。「我父親的出生地是『九座寮』,顧名思義當時只有九幢茅屋而得名;『龍潭國小』宿舍更是造訪我父親文學之路的重要地方;學校與龍元路間有『通學巷』;龍元路街上有我祖父開的第一家商店;附近的龍潭大池有他用客語創作的詩〈龍潭故鄉〉,池水後方是他作品常提及的乳姑山。」鍾延威說,「沿著聖亭路可到聖蹟亭;越過乳姑山就是三洽水,我父親年輕時在三和國小任教。」

「龍潭是我的故鄉,我生活與創作的根據地,」鍾肇政說他在最熟悉的地方,寫當地人物發生的故事。閱讀鍾肇政豐碩的著作,走訪小說裡的文學地景,更能想像體會鍾肇政小說「以事實為本,加以戲劇化,點綴愛情」。


龍潭聖蹟亭.jpg
上圖:鍾肇政故鄉.龍潭聖蹟亭(圖片引自網路)


文字有神,可以通天 聖蹟亭

聖蹟亭位於桃園市龍潭區的西北郊外,龍潭通往埔心的聖亭路上。它建於清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年),歷經日治時代及光復後的整修,是一處具備建築群與園林景觀的室外祭祀空間。祭祀造字的倉頡,並用以焚化字紙的惜字亭,也是極罕見、世界級的文字崇祀古蹟。


作家鍾肇政回憶他小時候,龍潭很盛行燒字紙,「每天到傍晚的時候,有位老阿伯挑著竹籠子,沿街收字紙,我就把家裡的字紙丟在竹籠子裡。他挨家挨戶收字紙,然後送到聖蹟亭燒掉。」鍾肇政小時候住在龍潭街上叫「下街」的地方,跑到字紙亭就算很遠的冒險了。

聖蹟亭的正面是整座亭園的精華所在。爐口上方刻著「過化存神」,這四個字包含中國文化深邃哲思,說明了敬惜並焚燒字紙的行為,能使文字的精神長存於世。文字有神,可以通天。爐門邊刻有「文章道十分火候,筆墨走百丈銀瀾」對聯,文情浩瀚,充分展現千古傳承的文風。


聖蹟亭由貢生鄧逢熙等人發起集資,鄧逢熙就是鄧雨賢的祖父。亭體左側還有〈聖亭重建碑文〉,撰文者是清代的秀才鄧賡熙,他是台灣民謠之父鄧雨賢的七叔公,共有九個兄弟,出了三位秀才,人稱「一門三秀」,是當時龍潭文風鼎盛的證明。

聖亭路拓寬時曾危及聖蹟亭,一九九五年,《漢聲》雜誌為保存古蹟曾專刊介紹。一九九九年底,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認養聖蹟亭,成為企業界關心文化資產的典範。

一百四十三年來,聖蹟亭在龍潭客家聚落「耕讀傳家」的農業文化傳統影響下,默默激勵文風。  

龍潭聖蹟亭.png
上圖:鍾肇政故鄉.龍潭聖蹟亭(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微笑台灣》
台灣大河小說創作第一人──鍾肇政
(轉載自《浪漫台三線 人文風光款款行:有餘天地》,天下雜誌出版)
2018-07-31
網址: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668
作者:林保寶
【作者簡介】
林保寶,台北實踐大學社會工作系、羅馬聖十字架大學哲學系、羅馬德蘭學院神學系畢業,曾任梵蒂岡廣播電台編譯。曾赴義大利旅居十年,回台灣後,為與台灣土地重新深刻連結,參與《天下雜誌》微笑台灣款款行採訪,三年時間幾乎踏遍台灣每個角落。體會生活在小村、小鎮平凡樸實的人,是台灣最動人的風景。著有《莿桐最後的望族》《奉獻》《幸福角落》《充滿祝福的告別》《聆聽花開的聲音》《帶著媽媽去旅行》等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