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jpg

題解

本文節選自〈毛詩序〉,原文列在《詩經》〈關雎〉原文之前,闡述情感與詩歌、風俗與政教、禮樂與美德,是《詩經》總序,ㄧ般稱為「詩大序」、「毛詩序」。

文中主要強調人的情感是「有諸內必形諸外」,強調喜怒哀樂必然通過「言語→嗟嘆→詠歌→舞蹈」等感情逐漸濃烈的行為表現出來。全文是反映儒家詩教、樂教,是中國古代以道德教化論詩的重要綱領。

這一段文字非常有名,成語「手舞足蹈」典故即出於此,而〈毛詩序〉也成為儒家禮樂教化的根據,反映傳統儒家對藝術文學的看法。


〈毛詩序〉全文另參見:
中國「詩教傳統」的總綱----毛詩序(詩大序)(全文翻譯)

毛詩序.jpg
上圖:毛詩序


毛詩序(節錄)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文章出處】
《詩經》
〈毛詩序〉
原作者:不詳


詩經.jpg


章句翻譯

詩者,志(情感)之所之(到達)也。
譯文:
詩,是人內心情感的所在。
◎〈毛詩序〉所代表的是儒家立場的藝文觀點。

◎「志」(感情)是詩歌的根源。
◎傳統儒家對於藝術的態度是,文學藝術作品是用來教化百姓,達到社會和諧的目的。換言之,儒家認為,文學藝術必須有助於陶冶人心,強調文學藝術的實用價值,反對只追求形式上的唯美,後世「文以載道」的文學觀脫胎於此。

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譯文:
在心裡是「志」,發出來成為外在優美的言語就是「詩」。

◎「志」與「詩」的關係是內在與外在的關係。

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譯文:
情感鼓盪在人心中,就會通過言語表達出來。如果言語不足以表達感情,就會通過嗟嘆來表達。如果嗟嘆不足以表達感情,就會通過歌唱來表達。如果歌唱不足以表達感情,就會情不自禁地通過手舞足蹈來表達。

◎志(感情)→言(言語)→嗟嘆(感嘆)→詠歌(唱歌)→手舞足蹈(跳舞)
◎〈毛詩序〉這段話極為關鍵,它解釋了藝術創作的源頭,所有的藝術如語言(包含詩歌、文學、書法)、音樂、舞蹈都來自於內在情感的不得不發。
◎儒家認為,藝術的本質應來自創作者真實的個性、情感,而不是只在表面的技巧下功夫。


情發於聲(宮、商、角、徵、羽五種調式),聲成文,謂之音(絲、竹、金、石、匏、土、革、木八種樂器的奏音)
譯文:
情感通過宮商之「聲」表達出來,聲聲相應而成韻律或文采就是「音」。

◎「聲」是物理上聲波的震動,而「音」是悅耳和諧的「聲」。

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譯文:
治世之音安靜而愉悅,它所反映的社會政治也平和。亂世之音怨恨而憤怒,它所反映的社會政治也乖戾。亡國之音哀婉而憂思,它所反映的民風民俗也困苦。

◎不同的音樂風格,反映出社會時代的好壞,人君或文士透過詩歌,可以了解社會人心的走向變遷。

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
譯文:
所以要端正得失、驚動天地、感動鬼神,詩歌是最貼近不過的了。

◎儒家認為,詩歌有教化人心的功能,也可以感天動地。
◎詩歌的作用就是讓人們明白得失、興旺的道理,用來感化天地鬼神,教化百姓。


先王以是(此)(織豎絲為經,織橫絲為緯,引申為治理)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譯文:
先王就是用它(編按:指詩歌)來治理夫婦、成就孝敬、敦厚人倫、美化人文教化、移風易俗的。
◎先聖先賢以詩歌來教化人心,移風易俗。
◎儒家強調藝術應為道德而服務,肯定詩歌有實用價值。


藝.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