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魚.png


濠梁之辯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
 
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莊子.秋水


劉宷落花游魚圖.jpg
上圖:宋.劉宷.落花游魚圖(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濠梁之辯解讀

誰贏了?
 
直到今天,我始終認為這場辯論不是平分秋色的比賽,更不是各自立場不同的表述,而是莊子徹底擊敗惠施的一場辯論。
 
先不看內容,就常理來推斷,《莊子》會收錄此篇,最後更結束在莊子的話,莊子在這場辯論中本就沒有任何理由處於劣勢。
 
過去有許多人認為,惠施在這裡代表的是名家的邏輯思維,而莊子則是道家的代表,惠施理解事物靠的是理性,莊子則擅長用感性來體會萬物。這個解釋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就是搔不到癢處,根本沒處理莊子與惠施在這段話之中激烈的攻防,更沒辦法理解莊子在這場辯論中,是如何巧妙的請君入甕,讓惠施敗得一塌糊塗。

我們就單從文本來看。首先,惠施犯的第一個錯誤,在於他聽到莊子說「鯈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的時候,就追問「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當然,這時候這句話還沒有產生問題,但已為後面的失敗埋下種子
 
莊子回應惠施的第二句話非常關鍵,他說「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這句話其實是一個陷阱
 
如果惠施在這個時候,指出莊子不知魚之樂,是人與魚之間本不能互相知曉的問題,又或者指出「魚樂」本身就是一個無法驗證的問題,那麼這場辯論鹿死誰手,還沒辦法下定論
 
但問題就在於,惠施回答了:「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其中「我非子,故不知子矣」就產生了問題
 
惠施此處是順著莊子的問話邏輯來的,莊子設計了一個問題,要惠施回答,就是上一句的「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這句話是想讓惠施親口確定一件事,那就是在個體之間並不能夠相「知」的問題依照惠施的邏輯,我既然不是你,你也不是魚,「我、你、魚」三者都是獨立的個體,彼此心裡在想什麼本就沒辦法互相知曉
 
問題在於,莊子就在等這個論述由惠施親自完整的說出來,所以才再次用問句來確認這件事,確認惠施說「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的時候,所依據的理由就是個體之間不能互相知曉對方心思這件事。 一旦這個論述確定,莊子就贏了
 

果然,惠施跳進莊子的陷阱,回答了「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也就是將「你、我、魚」各自區分開來,成為互不相知的情況
 
最後莊子回答道:「
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這邊就是要惠施回到對話的最初,面對一個最根本的問題。
 
假如依照惠施的邏輯,個體之間無論如何都會因為差異而無法互相理解的話,那莊子說魚很快樂時,惠施又是怎麼理解莊子的呢?他怎麼能保證他理解的意思就是正確的呢?
 
惠施又不是莊子,依據他的邏輯,那無論莊子說了什麼話,都無法讓惠施真正了解莊子的不是嗎?所以莊子說「
子曰『汝安知魚樂』 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意思是一開始,當惠施說出「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這句話時,就已經接受了莊子給出的第一個訊息

既已知吾知之」的第一個「知」,是了解的意思,「吾知之」是「莊子知道魚很快樂」這件事,或更精確點說,是「莊子認為自己知道魚很快樂,因而說出魚很快樂的話」。而依據惠施後面的邏輯,因他不是莊子,他是不可能知道的。
 
莊子讓惠施在幾句話之內就掉入自己的矛盾,所以這場辯論,莊子確實紮紮實實地贏了。只不過,這場辯論開啟的討論,當然不只是誰輸誰贏而已。


劉宷落花游魚圖.jpg
上圖:宋.劉宷.落花游魚圖(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人與人之間永遠的距離
 
卡謬的《異鄉人》是一本我很喜歡的小說。
 
它的故事很短,描述一個因故犯下槍擊案的人的心理過程。在審判期間,周遭的人不停對主角的行為加以揣測,甚至有人以他在母親葬禮上展現的冷漠態度,認定他是個冷酷無情的殺人犯。
 
小說裡面主角的自白,展現了他人對自己行為解釋的荒謬這些荒謬來自於評論他的人,根本不了解他,甚至與他僅有一面之緣。但是,這些人卻能在法庭上振振有詞、指證歷歷,細數一切宛如親見。
 
這個社會上這類的事情一直在發生。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僅憑幾個片面資訊,就去論斷他人的行為。然而,當我們不去深入理解就開始評論,通常是很危險的。
 
這裡必須進一步追問的是,如果要了解才能評論,但實際上又沒有一個人能真正了解另一個人,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究竟如何可能
 
這不就是惠施質問莊子的問題嗎?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當惠施順著莊子的話講下去時,他已經承認了他與莊子之間的對話是成立的。如前所述,這是一個莊子設的陷阱,而他的好朋友惠施,是一深諳各種詭辯邏輯的大名家人物,一時不察,竟掉到了這個陷阱裡。
 
撇開惠施的論述不談,莊子此處引出的另一個問題,我猜可能是這樣的:人與人之間(甚至有情萬物之間),有一個很寶貴的能力,能讓彼此同情共感,對於對方釋放出的訊息,無論是肢體、表情或言語,我們能夠加以解讀,都建立在這種能力上
 
在日常生活中,這種能力幾乎是隱形的,它藏在每一句簡單的對話、交換基本訊息的溝通過程之中。惠施聽到莊子說魚很快樂,他就無條件接受了這個訊息,他根本不會去懷疑,更不會因為「他不是莊子」,就認為自己不能確定莊子是否真的要表達「魚很快樂」這個意思。


回過頭來,了不了解對方的脈絡,固然會影響到我們分析對方行為的準確度,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真正去感受對方所感受到的一切
 
過去我們常常說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但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光是情境上的假設是絕對不夠的。我們必須要去「感受」,必須要脫去自己所有的成見,但這非常困難。
 
莊子的哲學很玄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希望我們不要一直帶著既有的眼光去看待萬事萬物。更糟糕的是,當我們因為種種社會地位,認為自己的知識、思維或者歷練高於對方的時候,就更有可能自大地去論斷對方的一切
 
我們以為自己比對方聰明、成熟,就會產生傲慢,就會妄自去評斷他人的價值。而很多時候,被評斷的人是沒有被真正了解的當我們只顧著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評斷人時,人與人之間那種可貴的同情共感就消失了
 
即便口口聲聲說這是為對方好,但那份善意卻可能會成為一種傷害或壓力,更何況通常,評斷的人往往不帶有善意。
 
在與任何人溝通的時候,有沒有真正理解對方的感受、真正脫去自己的成見、真正願意去傾聽和信任對方,這非常重要
 
莊子沒有分析那條魚的行為,他只是在「感受」那條魚的快樂。若要談莊子的生命情懷,我想這就是莊子此處展現的高度。

(編者按:謹向作者表示致敬)


劉宷落花游魚圖.jpg
上圖:宋.劉宷.落花游魚圖(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文章出處】
《地表最強國文課本──第一冊:翻牆出走自學期》
〈濠梁之辯〉
2019-08-13
網址: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453
作者:陳茻
【作者簡介】

陳茻,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晚明異端思想。非體制內國文教師,現於內湖教授國高中國文,推廣啟發式國文教育,曾任健身指導員。性嗜酒,好閒晃,現居新北深坑,日與鄰人野叟飲於市井,偶爾思索人生。著有《地表最強國文課本》等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