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動物.png


題解

本文認為,人和禽獸的差別,就在於人可以不受形體私欲所左右,人有「自作主宰」的決定權,純粹為無私之道德而為,不計較利害得失之心。人能知是非,明善惡,為自己一切的作為負責,人的良知(道德心)使其不同於一般禽獸

次言舜明萬物之理,能知人倫之道,是人本性自然流露,此即中庸所謂「誠則明矣」(這是專指對德行法則的直覺而言,不包括經驗知識)。舜一切合理的言行,不是有所為的去行仁義,而是他天性自然如此,並非刻意勉強(編按:此即孟子「仁內義內」之說,與告子「仁內義外」說不同)

原文無標題,標題為編者所加。


人體動物.png

人體動物.png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 ,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文章出處】
《孟子》
離婁下
原作者:孟軻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png


註釋翻譯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音ㄐㄧ,微)(少),庶民去(棄)之,君子存之。
譯文:
孟子說:「人與禽獸不同的地方,只在很微少的一點;就是人的天性具有仁義罷了。眾人都不知道這一點人獸不同的地方之所以可貴,往往把它拋棄了,只有君子知道它的可貴而保存著。

舜明於庶(萬物)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順著本性之仁義而行)非行仁義(非知仁義為美而勉強行仁義)也。」
譯文:
舜是位聖人,他明白天下種種事物的道理,體察做人的大道,所以他的行為,自然合於根源於心的仁義而為;並不是知道仁義為美,才勉強自己去行仁義的。」


人體動物.jpg

 


附錄:《孟子》中的類似觀點

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離婁下)

告子曰:「生之謂性。」孟子曰:「『生之謂性』也,猶白之謂白與?」曰:「然。」「白羽之白也,猶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猶白玉之白與?」曰:「然。」「然則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與?(告子上)

孟子曰:「......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告子上)

孟子曰:「體有貴賤,有小大;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養其小者為小人,養其大者為大人。(告子上)

人體動物.png

 


附錄:《中庸》中關於「誠則明矣」的類似觀點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第二十章)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第二十一章)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君子誠之為貴。(第二十五章)


人體動物.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