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png

望帝春心托杜鵑──「望帝杜宇」到「杜鵑啼血」的神話傳說

杜鵑鳥,俗稱布穀鳥,又名子規、杜宇、子鵑。每到春夏季節,杜鵑徹夜啼鳴,啼聲喚起人們多種情思。

許多種類的杜鵑鳥並不築巢,卻把自己所產的卵,下在其他鳥類的巢中,由其他鳥(義親)代為孵化和育雛的一種特殊的繁殖行為,屬於孵卵寄生動物,但杜鵑鳥捕食昆蟲,是受到農家歡迎的益鳥。

古人認為,杜鵑鳥的叫聲類似人類聲音的「不歸不歸」或者「不如歸去」,最容易觸碰到羈旅他鄉遊子的心弦。 由於杜鵑口腔上皮和舌部都為紅色,古人誤以為它啼得滿嘴流血,湊巧杜鵑高歌之時,也是杜鵑花盛開之際,人們見杜鵑花瓣帶著鮮紅色細點,便附會這是杜鵑啼鳴點染而成的鮮血。


杜鵑鳥的啼哭,相傳來自一個古老的傳說故事。這裡引述《華陽國志.蜀志》及揚雄《蜀王本紀》說明事件的原委,這二本書是引述「望帝杜宇」最主要的古代典籍:

杜鵑.jpg
上圖:杜鵑鳥(張口紅色者)
杜鵑花.png
上圖:杜鵑花瓣的紅點,相傳是杜鵑鳥啼血所染

《華陽國志》,又名《華陽國記》,東晉常璩撰,寫於晉穆帝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348—354年)。全書共約11萬字,是一部專門記述古代中國西南地區地方歷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洪亮吉認為,此書與《越絕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地方志。此書不像之前的地方志只局限於某一方面,《華陽國志》內容結合了歷史、地理、人物三方面的內容,較為全方位地反映了這一地區的文化全貌。


《蜀王本紀》,舊題西漢揚雄撰。本書為歷代蜀王傳記,始於古蜀國先王蠶叢,迄於秦代。常璩《華陽國志》中《蜀志》所記載的蜀王事跡,與此略同。原書已佚。明代萬曆年間,鄭樸搜求散見於《史記》、《文選》注及諸類書中的《蜀王本紀》文字,輯集成書。蜀之先,稱王者有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是時人萌椎髻,左衽,不曉文字,未有禮樂。從開明已上至蠶叢,積三萬四千歲。

三星堆.jpg
上圖:四川三星堆出土上古文物,迥異於中原文明

《華陽國志.蜀志》:

周失紀綱,蜀先稱王。有蜀侯蠶叢(第一代王),其目縱,始稱王。......次王曰柏灌(第二代王)。次王曰魚鳧(第三代王)。王田(田獵)於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為立祠。
說明:
古蜀國的存在時間,大約是商周之交開始,和當時位處中原的周朝也有往來交好,《逸周書.王會篇》:「成周之會……蜀人以文翰。文翰者,若皋雞」。《竹書紀年》:「夷王二年,蜀人、呂人來獻瓊玉,賓於河,用介圭。」),古蜀國持續到春秋、戰國時期,最後秦惠王進攻蜀國,蜀國滅亡。古蜀國的譜系是從蠶叢開始,蠶叢首先教大家養蠶繅絲,解決了穿衣問題。後來的新君叫柏濩,他做了什麼沒有記載,但根據名字來看,大約是解決了住宿問題。此後出現新君叫魚鳧,魚鳧教人們捕魚。李白《蜀道難》有提到:「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後有王曰杜宇(第四代王),教民務農(杜宇善於耕種,開始農耕生活),一號杜主。時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悅之,納以為妃。移治郫邑,或治瞿上。國稱王,杜宇稱帝,號曰望帝,更名蒲卑。自以功德高諸王。......
說明:
杜宇繼任後稱帝,定國都於郫(今四川郫縣)外,另外把瞿上(今四川雙流縣)定為別都,積極向四方開疆擴土,認為自己的功業比蠶叢、柏灌、魚鳧三王更高。


會有水災,其相開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禪授之義,禪位於開明,帝升西山隱焉。
說明:
當時氣候突然變得酷熱異常,蜀國的玉壘山上積雪消融,洪水泛濫成災,許多百姓流離失所。杜宇的宰相開明帶領民工,挖土擔石,疏通河道,修築堤壩,終於消除水患。望帝決定要禪讓帝位給鱉靈,杜宇自己則跑到西山隱居修道去了。這個故事最早見於晉代張華注引漢朝李膺的《蜀志》中:「望帝稱王於蜀,得荊州人鱉靈,便立以為相。後數歲,望帝以其功高,禪位於鱉靈,號曰開明氏。望帝修道,處西山而隱。」


時適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鳥鳴也。巴亦化其教而力農務。迄今巴蜀民農,時先祀杜主君。
說明:
杜宇把王位讓給開明隱居西山之後,又經常思念自己的家鄉,放不下家鄉老百姓種莊稼的事,就變成一隻杜鵑鳥,在不同的節令飛回來,用不同的啼聲,提醒人們做不同的農活,杜鵑鳥啼叫到都吐血了,這些血灑在地上,就成了斑斑紅點的杜鵑花。


【文章出處】
《華陽國志》
〈蜀志〉
原作者:常璩

杜宇.png
上圖:杜宇

揚雄《蜀王本紀》:

蜀王之先名蠶叢(第一代王),後代名曰柏濩(第二代王),後者名魚鳧(第三代王)。此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頗隨王去。魚鳧田(田獵)於湔山,得仙。今廟祀之於湔。
說明:

蠶叢、柏濩、魚鳧這三位蜀王名字,《華陽國志》與《蜀王本紀》記載略有出入,但是他們與其實不是三個人,而是三個部落。西漢的楊雄在《蜀王本紀》中寫道:「此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一個人顯然不可能活「數百歲」。而從「民亦頗隨王去」可知,應該是這一個部落被後一個部落趕走了。

時蜀民稀少。後有一男子,名曰杜宇(第四代王),從天墮(從天而降),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從江源井中出,為杜宇妻。乃自立為蜀王,號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復出。......
說明:
古蜀國的譜系接著往下走。有一天,從天而降下一人,這個人就是杜宇。杜宇教人們按照節令種莊稼,讓古蜀國人有了穩定的農耕生活,人們尊他為望帝。


望帝積百餘歲,荊有一人,名鱉靈,其尸(屍體)亡去,荊人求之不得。鱉靈尸(屍體)隨江水上至郫,遂活,與望帝相見。望帝以鱉靈為相。時玉山出水,若堯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鱉靈決玉山,民得安處。
說明:
杜宇雖擅長於農耕,但對於治理洪水並無辦法。有個住在蜀地東邊的人叫鱉靈,他的屍體逆流而上漂到上游的蜀國,結果竟然死而復生(也有一說,他因為犯法被判死刑,不甘心這樣被殺,就駕著一條小船連夜越獄,溯流而上來到蜀地)鱉靈聽到望帝的名聲,就去拜見他。望帝發現他是個治水人才,就任命他做蜀國的宰相。鱉靈上任後,領導百姓興修水利,終於消除水患,蜀地也因而成了「天府之國」。


鱉靈治水去後,望帝與其妻通(私通)。慚愧,自以德薄不如鱉靈,乃委國授之而去,如堯之禪(禪讓)舜。鱉靈即位(第五代王),號曰開明帝。帝生盧保(第六代王),亦號開明。
說明:
在鱉靈在外治理洪水的期間,杜宇趁機與鱉靈的妻子私通。杜宇後來在於心有愧、認為自己的德行不如鱉靈,便將王位禪讓給他就遠離而去。鱉靈即帝位後號曰開明帝,他的兒子盧保也號稱開明帝二世。另有一種說法是,鱉靈通過治理水患,在百姓中建立了很高的威望,於是藉機推翻杜宇自立為王。杜宇被迫逃到深山之中,數次謀劃奪回王位都沒有成功,杜宇含恨而死。


望帝去時子圭(規)鳴,故蜀人悲子圭(規)鳴而思望帝。
說明:
杜宇死後怨魂化為杜鵑鳥,晝夜不停地悲啼,直到嘴角流出鮮血,事見《太平寰宇記》:「望帝自逃之後,欲復位不得,死化為鵑,每春月間,盡夜悲鳴。蜀人聞之曰:我望帝魂也」。

【文章出處】
《蜀王本紀》
原作者:揚雄


三星堆.jpg
上圖:四川三星堆出土上古文物
三星堆.png
上圖:四川三星堆出土上古文物

綜合上述,杜宇死後化為杜鵑鳥,可歸納為四種由來:

一、杜宇放不下農稼之事,死後也沒有忘記他的人民,啼鳴用以催促百姓趁農時下田播種。

二、杜宇雖隱居外地仍思念家鄉,以此表達遊子思歸的心情。

三、杜宇被迫遜位失國,內心積鬱含恨,死後魂魄化為杜鵑,叫聲哀怨悽苦,用來比喻冤魂的悲鳴。

四、已化為杜鵑的杜宇,眼見故國滅亡卻無能為力,只能終日哀鳴,蜀人聽到這聲聲啼喚,知道這是舊君望帝在懷念故國,其悲鳴往往能勾起人們的國破家亡之恨。杜鵑成為亡國之君的化身,後人將杜鵑與亡國相聯繫,用杜鵑來表達亡國的悲痛。

後世許多文人墨客的詩詞文章中都引用過這個典故,用「望帝、望帝魂、杜宇、杜宇魂、杜魄、杜宇魄、蜀王魄、蜀帝魂、古帝魂、蜀鳥、蜀魄、蜀魂、蜀鵑」等來指杜鵑鳥;「杜鵑啼血、子規啼血」在說明杜鵑鳥的哀鳴,用以描寫思歸、哀怨、淒涼、亡國的心情。連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都援引說:「人言此鳥,啼至血出乃止。」可見此傳說故事流播之廣泛。

【資料整理】
本站。


杜宇.jpg
上圖:杜宇
三星堆.png
上圖:四川三星堆出土上古文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