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窯.jpg
上圖:故宮南院泥土的座標特展展出汝窯瓷器

故宮,整廠輸出賣給中國算了!

韓國瑜主張為了振興觀光,最近說要把台北故宮近70萬件的藏品「一次性攤開來」。蘇貞昌嗆他說,若要把七十萬件文物一次展出,從高速公路頭擺到尾,肯定讓全世界看笑話,「沒知識也要做點功課」。

平心而論,這次「草包」可換蘇貞昌做了。誰都聽得出來「七十萬件文物一次展出」指的當然是故宮文物「數位化」,蘇貞昌硬要把它當地攤貨擺在高速公路,張善政氣急敗壞只好說,蘇指的故宮文物數位化「早開始做」,這個「故宮4.0」的「數位故宮」正是張善政推動的;前台北故宮院長馮明珠並且指出,故宮數位典藏已經完成百分之七、八十
(編按:據故宮回應,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故宮藏品數位化僅完成26.49%),很多檔案在家上網都可以看到,故宮文物確實很多很脆弱,不能展出,但數位典藏後,文物比現場看到的還清晰。獻典籍,並非如「印象中」全數都是書畫陶瓷青銅器之類。


汝窯.jpg
上圖:故宮南院泥土的座標特展展出汝窯瓷器

賣掉故宮,所得「保護費」正可做「台獨基金」

合理的懷疑,蘇貞昌可能連唐堯虞舜夏商周唸到中華民國,一口氣都唸不齊。當然,也許他也不屑去唸。既然要搞台獨,乾脆把故宮文物歸還給中國,那是他們家老祖宗的東西,要看的人去中國看,別來台灣,就像陳同佳,要關要殺去中國,別來台灣。更聰明的做法是把故宮整廠輸出賣給中國算了!出價再高,中國一定如數奉上。台灣替中國「保管」文物那麼多年,若留在中國,文革破四舊,毛公鼎、周宗鐘早就被大煉鋼了,台灣收點「保護費」,一點都不過分。所得正可做「台獨基金」向美國買飛機大砲來保護台灣,這不是更合邏輯嗎?此舉,不但小英政府會同意,台灣30%或更多包括天然獨的獨子獨孫也一定會舉國歡騰。現在立法院不都是民進黨的投票部隊嗎?趕快立案表決,就像蔣介石當年從中國搬黃金到台灣,這次可以挖的黃金搞不好還倍蓰於當年,所得分給蔣家後代一點「紅利」也屬合理,畢竟亂世還記得把這些國寶搬到台灣的蔣介石,一點都不草包,大功一件。趕快去談這筆天大的交易啊!此時不幹,等待何時呢?還等國民黨統派執政,不就沒戲唱了嗎?


汝窯.jpg
上圖:故宮南院泥土的座標特展展出汝窯瓷器

博物館數位化已經是全球的趨勢了

博物館數位化已經是全球的趨勢了,世界各國都相當重視數位博物館的發展,包括梵諦岡博物館、巴黎羅浮宮、英國倫敦國家藝廊與大英博物館、圖書館也都有數位化典藏的計畫。例如梵諦岡博物館將珍貴的教廷手稿數位化,提供全球學者進行歷史研究;羅浮宮則以典藏數位化為主,並重視多媒體技術的展現;大英博物館則挑選館藏進行數位化並強調教育主題。不特此也,美國國會圖書館從的「American Memory先導計畫」,將圖書館內文獻、手稿、照片及影音資料等典藏數位化。

台灣的重要的博物館與圖書館,不只故宮,包括國家圖書館、台灣大學圖書館等都有典藏數位化的計畫。台灣的「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參與的機關包括中央研究院、臺灣大學、清華大學、暨南大學、自然科學博物館等,計畫的內容包括建置以淡水河溯源、蝴蝶、台灣本土植物和魚類、漢代墓葬與文化、火器與明清戰爭、台灣原住民、說文解字等七個涵括生物、人文、科技等主題的數位博物館,包羅萬象,大大充實了中文網路資源,加速資源分享。一隻滑鼠在手,悠遊「一次性攤開來」世界博物館的典藏,看得比現場還清晰百倍,已非夢想。如果你看得還不過癮,淘寶網可以隨處買到中西名畫的超大圖檔,作品中的每一吋無論設色、筆觸輕重,都可一目了然,又豈是現場匆匆參觀可以見得?有人說,倘若如此,那麼開放文物電子檔下載,大家不就都免去博物館了?其實不然。現場參觀的感動自然無可替代,但是文物數位化提供的便利與強大的傳播力,也是科技之福,兩者不相衝突。


汝窯.jpg
上圖:故宮南院泥土的座標特展展出汝窯瓷器

你聽過哪家博物館向中國喊價要賣回中國呢?

如果小英政府不全是草包,當然不會同意我的「餿主意」把故宮賣給中國。全世界知名的博物館蒐藏當年從中國搶奪的文物,幾乎可以還原一整座圓明園。你聽過誰向中國喊價要賣回中國呢?

細數流落域外的中國文物,日本是掠奪中國文物數量最多也是最貪婪的一個國家。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有中國珍貴文物上萬件,上自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玉器、春秋戰國青銅器、唐宋元瓷器,下迄清代的瓷器字畫無所不包。中國流失海外的3萬枚甲骨片,就有1.3萬枚被掠至日本;


法國賽努奇博物館(Musée Cernuschi)收藏中國文物多達1.2萬件,是法國第二大亞洲藝術博物館,有中國西漢時期的金腰帶扣、鎏金蹀躞帶、金枕頭、金碗等;

法國吉美博物館(Musée Guimet)是海外博物館中國陶瓷收藏之首,所藏有自新石器時代至明清時期的青銅器、玉器、陶瓷、雕塑、繪畫等藝術珍品兩萬餘件;

法國楓丹白露宮(Château de Fontainebleau)是法國最大的王宮之一,該館收藏的中國歷代名畫、金銀首飾、瓷器、香爐、編鐘、寶石和金銀器等珍貴文物有3萬多件,該館所藏的圓明園文物至今未正式公開,和蔡英文的博士論文一樣,參觀者亦不允許拍照;

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收藏中國文物在3萬件以上,尤以原始社會的彩陶器、商周青銅器、瓷器為主。

其他如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是收藏中國歷代法書最多最精的博物館;

美國華盛頓弗利爾博物館(The Freer Gallery of Art)館藏中國佛教文物藝術品首屈一指;

美國紐約市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收藏中國文物近兩萬件;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收藏中國珍貴古籍文獻更嚇人,有6萬多種,其中有中國「波羅蜜佛經」乃最早版本,而今敦煌遺書在中國國內僅存2萬件,僅占三成,七成流失國外;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3萬多件,其中絕大部分是無價之寶。這些歷代稀世珍寶中的十分之九都存放在10個藏室中,除非得到特殊許可,一般遊客是無緣謀面的。


汝窯.jpeg
上圖:故宮南院泥土的座標特展展出汝窯瓷器

比起台灣的故宮博物館,世界各博物館都相形失色

上列世界博物館蒐藏中國文物雖不一定比現在的中國還多,因為中國還一直出土,但比起台灣的故宮博物館都相形失色。台灣的國立故宮博物院物典藏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和文物,大部分是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皇家舊藏;另有部分是編列預算購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部分文物,以及透過各界捐贈和徵集而來。藏品時間跨度涵蓋新石器時代至今長達8,000年,當中以長篇銘文的青銅器、古代早期的名家書畫、善本古籍和官窯瓷器等蒐藏最具影響力。

不過,說實話,這些古代文物並非如小英、蘇貞昌者流看得懂的、感興趣的。數位化、動畫化之後,先給普羅觀眾一些教育,實為最佳策略,清明上河圖的動畫就是很好的例子。第一步,先告訴蘇貞昌,「清明」上河圖畫的不是清朝或明朝的社會景物,而是「清明時節」「北宋」都城「汴京」(告訴他汴京指的是今天的河南開封)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


汝窯.jpg
上圖:故宮南院泥土的座標特展展出汝窯瓷器

故宮名畫如雲,可動畫表現的素材多如牛毛

憑良心講,清明上河圖的動畫還不夠生動。如果你看過《梵谷:星夜之謎》(Loving Vincent)這部動畫電影,便能瞭解讓觀眾走進藝術品的世界,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事。這部電影的製作耗時六年,動用125位藝術家,創作65,000幅手繪油畫,除了重現梵谷的經典畫作,也將動態捕捉的真人影像部分繪製成油畫,再轉為動畫。大家熟知的梵谷名畫《星夜》、《喝苦艾酒的人》、《雪地與農具》等都將成為電影場景。龐大的製作成本一度還透過群眾募資,好讓專業油畫家與動畫師能全心投入製作。想要走入這位藝術家的內心世界,沒有比走入他的畫作更理想的方法了,電影中獨一無二的動態油畫藝術手法,為這趟追尋梵谷的旅程帶來神祕的詩意與悲傷。

故宮名畫如雲,可動畫表現的素材為數甚夥。舉例來說,唐朝韓滉的《五牛圖》中,每一頭牛造型姿態都栩栩如生,讓牠們都變成寵物,看了牛隻的萌樣,保準你立刻發誓不吃牛肉;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描摹了南唐巨宦韓熙載家開宴行樂的場景,悉聽琵琶、擊鼓觀舞、欣賞王屋山跳六么舞、更衣暫歇、清吹合奏、曲終人散等六部曲,正可教育蘇貞昌者流,此乃韓熙載為避免南唐後主李煜的猜疑,以聲色夜宴與賓客縱情嬉遊之作。若將此作加以動畫化,使絲竹聲色一一還原,可使世人知曉亡國之前,還可如此高雅,哪像吃「小英牌芒果乾」還邊唱「後庭花」,那有多Low啊!唐朝張萱、周昉《唐宮仕女圖》經動畫創作之後,讓「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婀娜多姿、載歌載舞,有助台北夜店的企業轉型及服務員品質的提升。


汝窯.jpg
上圖:故宮南院泥土的座標特展展出汝窯瓷器

故宮古畫的動畫化,宮崎駿還有得比嗎?

這些想法絕不打誑語。君不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這一個中國最優秀的動畫製片廠之一,曾經在50-90年代期間創作出一批享譽國際的動畫作品。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牧笛》、《山水情》;木偶動畫《阿凡提的故事》,以及剪紙動畫《葫蘆兄弟》等,不僅採用中國畫特殊「語言」進行動畫創作,還邀請國畫大家參與人物造型設計,使用「意指」等符號學的技巧,場景面貌並以音樂來進行來暗喻、換喻。導演邀請吳山明先生為《山水情》設計人物形象,邀請卓鶴君先生設計山水景物。二人為《山水情》繪製近兩百張分鏡頭手稿,許多呈現在動畫中的畫面都是藝術家的「原畫」。山水雨露、雲起雲涌,《山水情》仿佛就是將一幅幅大師真跡動起來,其珍貴不言而喻。與《牧笛》中的「牛」和「牧童」的二元意向不同,《山水情》中出現了古琴、鷹、山、水、風、雪等多種充滿象徵意味的元素。旋律優美,順乎自然。

古琴在中國古代擁有尊貴的地位,表現了修身悟道的德行。片中出現的琴就是是文人高士的精神。導演想要讓片子裡每一樣東西都有一個具體的中國式的比喻、指代,非常自然,可以使不同文化的觀眾,很自然地熟悉這些指代表達的意思,正是片子高明的地方。參與製作動畫的國畫家還有華君武與《瓮中捉鱉》、張光宇與《大鬧天宮》、韓羽與《三個和尚》、程十髮與《孔雀公主》、張仃與《哪吒鬧海》。這些國畫家都曾為中國動畫事業添磚加瓦。此時的中國動畫不僅畫面考究,音樂也製作精良,《牧笛》選用陸春齡笛子獨奏,《山水情》選用龔一的古琴獨奏,著名作曲家丁善德曾為《小小英雄》、《神筆》等四部美術片作曲,桑桐曾為動畫片《采蘑菇》、《小鐵柱》作曲,電影作曲家陳歌辛曾為《拔蘿蔔》、《驕傲的將軍》、《烏鴉為什麼是黑的》譜曲,黃准為《小貓釣魚》等。正是各界大師的傾力配合才令這一時期的動畫擁有令人驚嘆的藝術水準。

今之藝術家,可以將中國元素加入動畫,以多媒體呈現,如果能有一支隊伍,專門鑽研故宮古畫的動畫計畫,宮崎駿還有得比嗎?倘使小英政府不屑中國元素,也可以從「南島語族」的文物著手數位化推廣台灣特有文化,不做此為,只會不學無文地說些粗野的風涼話,「肯定讓全世界看笑話」。


汝窯.jpg
上圖:汝窯(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古代文物的數位化及動畫化,必須傾一國之力,不斷投資

韓國瑜的「一口氣看完故宮」之說,當然也不應該淪為口號。須知古代文物的數位化及動畫化,必須傾一國之力,不斷地投資方有所成。以前述的中國動畫為例,昔日之榮光得益於優秀的人才儲備以及各界大師跨界合作。然而,文革時期美影廠停產,之後創作班底捉襟見肘,中國「改革開放」政策下帶來的「計劃經濟」退位,許多動畫人才逐漸放棄了動畫的原創探索,而選擇為「海外加工片」工作,令人才進一步流失,中國動畫民族化事業逐漸走向衰敗。以後出現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等,僅從審美體驗而言,就令人失望。《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迪斯尼味道太重,已失民族質地,可見數十年磨一劍,一旦放手,西方通俗文化入侵,再拾已難。

古文物文化資產是世人共有的珍寶,愛之護之發揚光大之,猶恐力有未逮;倘若不知敬重歷史,喪失傳統養分的重建與發皇,不必吃芒果乾,國之未立,文化先亡,活活被草包口水淹沒,還真是「氣死驗無傷」。


(上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站立場)


汝窯.jpg
上圖:汝窯天青無紋水仙盆(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文章出處】
《風傳媒》
〈賣掉故宮,所得「保護費」正可做「台獨基金」〉
2019-10-29
網址:

https://www.storm.mg/article/1876230
作者:鄭春鴻
【作者簡介】
鄭春鴻,1958年生,文字工作者,曾任報社記者、編輯、副刊主編、駐美特派員、執行副總編輯,現任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文教暨公共事務部主任。曾獲行政院新聞局副刊編輯金鼎獎、梁實秋文學獎散文獎、1995年九歌版年度散文選入選、教育部文藝創作新詩獎、時報文學獎散文入選、高雄市文藝獎散文獎、行政院僑委會論文獎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