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png
上圖:魯智深(劇照)


編者感想:如果這不是一個官逼民反的亂世,魯達也不會殺人出家,成了後來的魯智深。他從不識字的殺人莽夫,最後竟寫下一偈而開悟坐化,成為水滸傳中少數善終者,中間變化之大,讓人不得不相信──個性決定了命運,但任何人都有改變的可能。

健健康康的魯智深,為什麼會突然圓寂?

水滸中,魯智深是作者和讀者都情有獨鐘的人物。

看他長得五大三粗,賊眼兇相,平生不修善果,只知殺人放火,卻有一顆路見不平一聲吼的善心。

他見不得弱勢群體受欺壓,初聽陌生人金翠蓮父女的遭遇,就憤而打死鎮關西。

他見土匪強搶民女,他敢一人對抗一座土匪山,妙說姻緣打周通(編按:這一段是高中課文中的〈魯智深大鬧桃花村〉)

他見兄弟林沖受迫害,一路悄悄護送千里,在最關鍵的時刻,出手救下林沖的性命。

為了陌生人,他可以放棄體制內安穩的生活,不當軍官當和尚。

為了兄弟,他可以放下自由自在的菜園和尚生活,寧願漂泊江湖。

魯智深愛憎分明的仗義性格在看官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到後來,在世人眼中正值功成名未就之際,他又突然圓寂而去,讓看官難免傷懷。

也給看官留下十萬個為什麼之一:健健康康的魯智深,怎麼會說圓寂就圓寂了呢?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簡單回顧下魯智深當和尚的經歷。

起因,大家都知道,緣於為弱勢群體打抱不平,打死了鎮關西。逃跑路上,又被金家老漢反救,引薦給自己的女婿趙員外。

趙員外是個大財主,也是五台山的大施主。趙員外便把魯智深,當時還叫魯達,推薦到五台山當和尚,以規避官府追捕。

初上五台山時,魯達的長相就把寺廟裡管事的和尚嚇到了,都認為,魯達「兩隻放火眼,一片殺人心」,不是當和尚的料,便跑去勸寺裡的總管事──智真長老,別將魯達剃度為僧。

智真長老一聽,先說「看在趙員外錢的份上,不能不給他面子」,隨後對眾人說「我先看看這人有沒有佛緣」。於是,咒語一念,入定去了。

原來,這智真長老是個活羅漢,能潛入人心,以觀其前世今生。

一柱香後方才回來,智真長老對眾僧說:「只顧剃度他。此人上應天星,心地剛直。雖然時下凶頑,命中駁雜,久後卻得清凈,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


魯達就這麼當上了和尚,從此也有了一個和尚的名字叫智深。

雖然當了和尚,但他不知如何誦經修行,不僅照常喝酒吃肉,情急了,直接就在佛堂前後拉屎拉尿。毛了,就大打出手,把眾和尚痛打一頓。

智真長老不能老護短呀,於是,寫封信讓他投奔自己的師弟,到東京大相國寺討口飯吃。

在那裡,他遇見了林沖,二人結拜為兄弟。後來,林沖受迫害,他為救林沖,得罪高俅,又被迫落草。

再後來,魯智深追隨宋江,在梁山坐了第13把交椅,當了一個步兵頭領,與梁山兄弟一道南征北戰。

數年後,梁山招安征遼,凱旋迴京之際,途經五台山,魯智深想念自己的師傅智真長老,與宋江等眾人一道前去參拜。

一見面,智真長老就對魯智深說:「徒弟一去數年,殺人放火不易。」

原來,當初魯智深剛上五台上時,智真長老就知道,魯智深是個了身達命之人,只是俗緣未盡,要還殺生之債,因此教他來塵世中走這一遭。

智真長老與魯智深分別時,又說:「吾弟子,此去與汝前程永別,正果將臨。也與汝四名偈去,收取終身受用。」偈曰:

逢夏而擒,遇臘而執。
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後來,在攻打方臘時,四句話一一應驗。魯智深先後活捉了夏侯成、方臘。

仗打完了,梁山進駐浙江六和寺裡休息。那一夜正值八月十五,三更時分,錢塘江大潮如約而至,滾滾之聲如擂戰鼓,魯智深夢中驚醒,不知就理,提著禪杖,大喊一聲,便要出去廝殺。

這時,眾僧人方才告訴他,這叫「潮信」(編按:魯智深是內陸地方山西人,不懂得潮水。潮水起落有一定時間,稱為潮信)

而那一刻,魯智深突然頓悟「聽潮而圓,見信而寂」,看來今夜必將圓寂。可是,什麼叫圓寂呢?他又問眾和尚。

和尚們都笑了:你一個當和尚的,怎麼連佛家的基礎知識都不懂呢?圓寂就是死。

魯智深也笑了:既然死乃喚做圓寂,那今天洒家是死定了。隨即請僧人幫他燒洗澡水,沐浴更衣,又叫手下去請宋江來看他。又討來筆墨紙,寫下一篇頌子。

注意:到此時,魯智深真的進步不小。當初打死鎮關西跑路時,官府懸賞捉拿他,他不識字,還跑到自己的布告前看熱鬧。而此一時,他居然能識字,還會寫頌子。

頌子還寫得充滿了禪意:「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枷,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進步不小啊!但奇了怪的是,當軍官多年,他一直是個大字不識,當土匪後到是學會了識字。難不成梁山也辦隨營夜校,宋江也知道掃盲?

話說回來。當時,魯智深寫了頌子,去法堂上,捉把禪椅,當中坐了。焚起一爐好香,放了那張紙在禪床上,自疊起兩隻腳,左腳搭在右腳,自然天性騰空。也就是靈魂出竊了。

宋江等人來看時,魯智深已經不動了。

從誤打誤撞當上和尚開始,魯智深就沒有念過一天經,甚至連佛家基礎知識──圓寂是什麼東東都沒弄明白,忽然就坐化成佛了?

文中,眾和尚只是告訴魯智深,「圓寂」即是「死」。而實際上,「圓寂」即「涅槃」,謂諸德圓滿,諸惡寂滅,是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終目的。所謂圓寂,具足一切功德為圓,遠離一切煩惱為寂。

按這樣的解釋,魯智深已經達到了這個理想狀態。在他活捉方臘之時,宋江就對他說:「今吾師成此大功,回京奏聞朝廷,可以還俗為官,在京師圖個蔭子封妻,光耀祖宗。」

魯智深答:「洒家心已成灰,不願為官,只圖尋個凈了去處,安身立命足矣。」

宋江又說:「吾師既不肯還俗,便到京師去住持一個名大剎,為一僧首,也光顯宗風,亦報答得父母。」

智深搖頭說:「都不要,要多也無用。」

從這段對話來看,魯智深已經功德圓滿,也做好了遠離一切煩惱準備

至於,為什麼如此強健的魯智深說閉氣就閉氣了?

解釋只有一種:神的世界,我等凡人搞不懂。

延伸閱讀:

《水滸傳》中一生以花和尚著稱的魯智深,為何命中注定圓寂於寺廟

魯智深.png
上圖:魯智深(劇照)


【文章出處】
《每日頭條》
〈健健康康的魯智深,為什麼會突然圓寂?〉
2017-02-08
網址: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b2ek2lo.html
作者:不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