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桌.png

編者按:以下為編者在種子教師群組上轉貼的文章,以及發言討論,時間為2019-08-29及08-30。

轉貼(2019-08-29)

屈原與楚懷王外一章(21:05)

談判時對方無端讓利,欣然接受反而會遭殃!張儀獻地與楚的兩個啟示


戰國時期,燕王三年(西元前 314 年),燕王噲聽信損友的建議,要效法禪讓的美談,退位讓給燕相,從此再也無心聽政,於是國家大事都交給燕國丞相子之,一切國事由子之說的才算數,燕王噲反而屈居為臣下。從此燕國內亂不止,百官怨言四起,人人恐懼不安。

此時齊國將領紛紛進言齊湣王,孟子也建議趁機攻打燕國必勝。而燕國太子平受到齊王的鼓動,竟與將軍市被聚兵攻打燕相子之,一時無法取勝,結果將軍突發奇想,反向攻擊太子,行動不利而被殺;燕國持續動亂了數月不息。齊王於是下令伐燕,未料燕國人心渙散,士卒不戰,城門不閉,齊國極其輕易地大敗燕國。......

(以上節錄,全文如下:

陳連禎:談判時對方無端讓利,欣然接受反而會遭殃----張儀獻地與楚的兩個啟示

發言一(2019-08-29)

(一)

這篇文讓我感到好奇之一,是作者提到「孟子也建議齊湣王,此時趁機攻打燕國必勝」,如果這是可考的史實,那主流思想對孟子的理解,是否出自後世儒者的建構、想像、放大、掩藏、或選擇性的解讀
(21:18)

(二)


這樣的孟子形象,除了我們平時所理解的儒之聖者外,可能還有一面,是身在稷下學宮裡受其他學派影響下的縱橫家身影。(21:27)

(三)

有人說,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也許所謂古人的「思想」,恐怕也有一大半是每一代人(甚或每一個人)的想像,那麼最後的結果就會導向……謙卑、包容、接納、任何新的或不同的可能,因為,沒有一種或永遠不會有一種是終極真理,或者,每種言之成理的不同回應或解釋,都是真理,都是真理的某一側面。(21:49)

發言二(2019-08-30)

(一)

因為上面這段質疑是我所挑起,問題的澄清,理應由筆者負責找出相關論據,耙梳孟子原文後,發現所謂「孟子勸齊王趁機伐燕必勝」,是作者片面的解讀,這段對話確實分別記錄在梁惠王下、公孫丑下裡的三段,但卻被植入「不存在的對象」(齊王),而且還添加聳動的情緒用詞(趁機、必勝),這非孟子原意。原文文意大致上是:有人問孟子可否伐燕?孟子說可,於是齊伐燕。事實發生之後,又有人問孟子,是否真的勸齊伐燕?孟子言否。這裡先不追究語言的模糊性問題,前後回答看似衝突,但孟子並未矛盾,關鍵在前者未問「誰」可伐燕孟子未明指齊可伐,因燕齊同為魯衛之政、一丘之貉,原文說真正可伐燕者為「天吏」(王霸之辨的「王」)。若攻伐而燕民悅則取,燕民將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若攻伐讓燕民反感則不取,只是以暴易暴,這就回到我們熟悉的「仁者無敵」的一貫理路。
(6:30)

(二)

作者在引述到孟子這個小環節時,顯然用字不慎,讀者稍不審慎查證,就會人云亦云、厚誣古人。所以末學把昨天的想法作一修正:孟子遊於稷下,其言詞雄辯甚或弔詭奇崛,固有不得不然的時代背景,可能受到縱橫策士的影響,但孟子與縱橫家之別,在於二者發心初衷不同:一為蒼生請命,一為個人私利,二者同而實異。
(6:32)

(三)


但該文主要論點「談判過程中對手無端讓利,必深察其背後動機」,這點個人深表同意,台灣和其他強權交流同樣應以此為鏡。妄佔篇幅,論點不成熟處請包容,今天108課綱上路,祝大家開學愉快。(6:32)

孟子.png

【文章出處】
《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種子教師團隊》
〈孟子勸齊王趁機伐燕必勝?

2019-08-29/30
作者:潁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