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還是錯愛.jpg

考試考不出來的人生──評介《愛還是錯愛》

曾幾何時,朋友相聚的場合裡,「教改」成為必備的話題,高見淺見火花四溢。這時,我總會想起沈君山先生臥病前寫的一篇文章。

沈君山在文章中指陳教育改革並非單純的教育問題,而是「社會問題」。他舉自己的公子為例,有回他跟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相約見面,特邀念高中的兒子作陪,以為高中生有機會聆聽大師言談,絕對勝過學校裡任何一堂課。結果,兒子以學校有小考回絕。沈君山在自己兒子身上看到成績凌駕一切的教育價值,因而感觸良深。


去年底,坊間竄出一本令人矚目的新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網路與書)。作者吳曉樂大學時擔任家教,即使早已結束家教生涯,曾經目睹過的實例,想來一定是揮之不去,於是她寫下教過的學生/家庭的故事。在她筆下,這些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淚痕斑斑,是父母以愛為名,禁錮小孩心靈的殘酷見證。書中九篇故事雖難以涵蓋全面,但稱之為台灣社會的縮影並不為過,父母要求孩子在考場上拚輸贏的故事,持續發生,程度而已。書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語出詩人紀伯倫《先知》裡的詩句:「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吳曉樂文筆清新,刻意節制情緒,但仍不禁衝著成人嗆問:只有成功的小孩,才能取得被愛的資格嗎? 

如果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讀來痛徹心扉,那麼,甫出版的《愛還是錯愛》(天下雜誌),則是令人低迴思索。作者顏擇雅是雅言出版公司負責人,本書是她在《親子天下月刊》專欄的結集,她並以此專欄獲得金鼎獎的專欄寫作獎。

《愛還是錯愛》談的是人格教養,在當下的社會情境裡,教養、教育、教改,環環緊扣,互相映照。顏擇雅採取一種反覆推論的書寫策略,她有時先推倒、再扶起,或是先肯定、又來上一拳,反覆解構,無非是刺激讀者動腦,挑戰大家行之久矣的思維習慣,對因循成習的現象,思索再思索。譬如教育部以加強品德教育為由,將四書改為高中必選,顏擇雅展現犀利地發問:孔子作春秋、刪詩書、訂禮樂,為何偏沒有編寫過品德用書以傳世?由此可以證明,孔子力行的品德教育是不讀書的,品德就是認真生活,躬身力行,與讀書根本是兩碼事。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裡講了一則真實故事,一個人生勝利組的醫師父親,對妻女向來冷漠不關心,只有一次,女兒段考全班第三名,一家人到餐廳慶祝吃大餐,這位父親難得流露出欣慰的笑容,他不知道女兒是為了取悅父母,靠著作弊而贏得名次。他的妻子不禁感嘆,先生對女兒的父愛是有條件的

關於被考試綁架的人生,《愛還是錯愛》裡有一輯專門論述。顏擇雅試圖回答幾個常見的問題,譬如:會念書小孩的難題、考試考不出來的能力等。

一般人心目中,會念書的小孩最不需要擔心,然而時代改變,如今高等教育過度擴張下,熱門科系的博士生賣雞排的真實案例,反映出會念書的小孩已不再一帆風順。在〈會念書小孩的難題〉一文中,顏擇雅認為,很會念書這件事,意味著往往再怎麼沒興趣的學科都很會念,也就更容易花費時間去專攻不適才不適性的學問,輕易念到高學位,畢業後卻必須付出職業與志趣不合的終身代價。她提醒父母,「會念書小孩看似選擇最多,卻可能比別人更需要作出生涯選擇,偏偏會念書這種天賦又最會害人錯過選擇的黃金時間。

在台灣的各級學校裡,會念書等於會考試,但有個殘酷的現實是,許多考場得意的小孩,一旦踏入社會,卻常常表現平庸。為何如此,原因很多,顏擇雅強調二點:一,凡考試都有正確答案,那些最會幫學生準備考試的老師,總擅長整理重點、分析題型、解題招術,這是培養怠惰等進到現實社會,遇到的問題通常不只一種解決方案,不再有正確答案,而是取捨與策略思考。也就是說,從長遠的生涯來看,某些能力是考試考不出來的。二,考試必須避免犯錯,易使小孩養成害怕犯錯、畏首畏尾的性格,但在職場上,犯錯後的態度、危機處理等能力,都比錯誤本身來得重要。或許這是許多考場常勝軍,最後選擇較為安全的工作的原因。

那麼,應該廢除考試、或如李家同主張的恢復聯考嗎?顏擇雅並不強調考或不考。她認為,學校教育可以用各種方式彌補考試的不足,但考試仍是很好的訓練,能培養現實社會所需的專注力及抗壓力,考試也是較為客觀的評量方式,沒有適度的考試,知識一定貧乏。但她提醒家長:有時候,會考試就只是會考試而已。國文高分不代表你會寫作或具有文學欣賞能力,物理高分也不代表你就是研究科學的料,如果考高分的學生群聚在一起,彼此取暖,在還不知道自己不足之處前,就先自我標榜成菁英,這並非一件好事。

過往談教養的書籍,大多是教戰,作者依據認知發展學理加上實際教養經驗,為徬徨求全的父母釋疑指導,像日本知名的臨床心理學家河合隼雄,也曾苦口婆心為主婦們撰寫《走進小孩的內心世界》(天下雜誌)。《愛還是錯愛》是這類型書籍的異類,它有個副題:關於教育與人格養成的思辨,點出她鼓勵的不是方法,而是身負教養責任者的開放心靈。愛與錯愛之間的那條線往往因人而異,隨時挪移,要學會拿捏,沒有既成的方法,只能把親子教養看成一種修練,隨時增進學識,盡力去理解小孩,等我們夠理解小孩時,對自身的人格養成也會有截然不同的體悟。

這一點,和我敬仰的河合隼雄頗有異曲同工。河合認為,養兒育女是最好的「實現真我」的方式,父母若是以成人經過社會化洗禮的自我意識,來看待孩子的所作所為,時時疑惑自己的孩子為何是這個樣子不如思考:如何與這樣的孩子共存。他認為,設法接納一個無法如自己所願的孩子,就是實現真我的一種表現。顏擇雅與河合均相信教養是雙向的,幫助小孩養成強健的人格之餘,也是成人增進智慧的一種學習。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和《愛還是錯愛》的兩位作者,或隱或顯都看到「教養」這件事長期被忽略了,它被簡化為主婦的家事學,談教養,則是保證成功的秘笈傳授,於是,吳曉樂期望為人父母從社會制約中解放,把生命的自主權放手交給孩子,讓你的孩子,成為他自己;顏擇雅則把教養置放在時間長流與變動的現實社會裡來理解。無論殊途,都指出一點,父母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提昇自我,學習理解孩子,這同時,也將改變我們身處的社會。


【文章出處】
《獨立評論.天下雜誌》
〈考試考不出來的人生──評介《愛還是錯愛》〉
2015-04-20
網址: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33/article/2694
作者:李金蓮
【作者簡介】
李金蓮(1956-),金甌商職畢業,文字工作者,中國時報開卷版主編,曾獲時報文學獎,著有小說《浮水錄》(聯經,20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