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拓蕪.jpg

槍桿變筆桿,張拓蕪八十歲開始寫部落格

他只有讀過四年書,卻有深厚的文學涵養。他當了二十九年的軍人,最後是以作家而出名。他四十五歲中風,四十七歲卻拖著半殘的身子開始散文創作。他是張拓蕪,明年將歡度八十大壽;別人都已經在享清福,他卻還在繼續寫,現在是中時部落格最年長的作者。

《代馬輸卒手記》系列作品是張拓蕪的成名作,寫的是他當兵時,以人代馬、一群小兵們扛砲的軍中故事。如今,在中時部落格刊出的「代馬再記」,是張拓蕪停筆四年之後,再復出的作品。「代馬再記」延續張拓蕪一貫的敘事風格,將半生戎馬的點點滴滴,做了另一番回顧。

張拓蕪因為讀過私塾會寫字,在兵荒馬亂的年代擠進了軍隊,還因為是部隊裡「三個半識字的人」,而當起了部隊裡的小師爺。靠著一枝筆,他幫部隊裡的老兵讀家書、寫回信;也因為這枝筆,他寫詩、寫散文,還獲獎無數。


「我這六十年是在台灣老的!」張拓蕪幽幽憶起往事。十五歲就離家當游擊隊四處征戰,民國三十六年,張拓蕪跟著軍隊從中國大陸來到台灣,直到民國七十九年兩岸開放探親,他才有機會回鄉探視家園。

為了返鄉探親,張拓蕪三度把房子拿去抵押借款,借來的錢拿回大陸一個月就花光,他再回台灣花兩、三年的時間把錢還清,然後,再抵押、再貸款、再返鄉。

然而,久別重逢迎接張拓蕪的,不是訴不完的衷情或者敘不盡的家常,反而是三個「像是活土匪」的同父異母弟弟。回家後,張拓蕪散盡錢財,想要為當年餓死亂葬的父親好好修個墳,不識字的弟弟卻連墓碑上父親的名字都刻錯......

因為戰亂,張拓蕪與童養媳蓮子分隔兩地,蓮子終生未嫁,卻透過領養的鐵匠兒子,寄了一雙她親手縫製的布鞋,再在鞋裡放上一把兒子打的剪刀,輾轉從香港送到了人在台灣的張拓蕪手中。那雙布鞋原本一直被張拓蕪珍藏在衣櫃裡,沒想到就在一次搬家時不小心遺失了。

這樣的際遇與情懷,幾乎是每個外省籍老兵的寫照。但是張拓蕪筆下的心情,卻永遠是老實溫厚的,他不埋怨不哀嘆、不激動不憤慨,默默地接受這一切,彷彿人生經歷理所當然有高有低。在他樸實的筆下,寫出了小人物的無奈,也感動了廣大的讀者。

延伸閱讀:

一封無字的血淚家書----洛夫:寄鞋(賞析)
郭至楨VS.張拓蕪精彩訪談

【文章出處】
《中時電子報》
〈槍桿變筆桿 張拓蕪八十歲開始寫部落格〉
網址:

https://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people/960615/01.htm
報導/守寍寍
【受訪者簡介】

 張拓蕪(1928年9月22日-2018年6月29日),本名張時雄,安徽涇縣人,臺灣作家,筆名沈甸、張拓蕪。6歲進小學,4年後改入私塾,一生中只受六年教育。12歲時離家到安徽宣城孫家埠油坊當學徒,15歲那年逃家入伍並改名為張拓蕪,隨國軍來台後,張拓蕪開始對文藝產生興趣,逐漸在報刊雜誌上發表作品,1973年退伍,同年中風,病癒後左半邊肢體殘廢。1975年開始寫「代馬輸卒」散文系列,描寫軍中生活與人物,為當代大兵文學的經典之作,《代馬輸卒手記》一書為其成名作,曾獲國軍文藝金像獎短詩第二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