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門.jpeg

考上進士後的下一步──談「進士」、「庶吉士」、「翰林」的分別

科舉制誕生於隋朝,真正成型於唐朝,至明朝,科舉進入鼎盛期。
科舉制度.jpg


明朝的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而考取秀才成為生員則並不是正式的科舉考試

其中,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即「省」)舉行的地方考試。考試的地點在南京、北京和各布政使司駐地(即省會)。鄉試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舉行,又叫鄉闈。因鄉試的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

鄉試考中的稱為舉人,舉人的第一名稱解元。比如唐伯虎,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又稱禮闈。會試舉行的時間在鄉試的第二年即逢丑、辰、未、戌年,考期在春季二月,故又稱春闈。

會試考中的稱貢士,貢士的第一名稱會元。

貢元.jpg
上圖:貢元,對貢生的尊稱

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

殿試的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稱為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為賜進士出身,三甲為賜同進士出身

《三國演義》開篇詞即為狀元楊慎所寫。(編按:《三國演義》開卷詞常被誤會為羅貫中所寫)

鄉試的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的第一名叫會元,殿試的第一名叫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終明一朝,僅洪武年間的黃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而已。

殿試是科舉的最高級別嗎?其實並不是,還有「朝考」和「散館」。

殿試之後,一甲三名直接進入翰林院,其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其餘的進士要再舉行一次考試,叫作「朝考」,朝考的目的是選拔優秀者,被選拔的進士則稱為「庶吉士」

明英宗以後慣例,科舉進士一甲者授予翰林修撰、編修。另外從二甲、三甲中,選擇年輕而才華出眾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稱為「選館」。

其中,考試合格的庶吉士,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考試不合格者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

庶吉士.jpg

庶吉士,亦稱庶常。其名稱源自《書經.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國明、清兩朝時翰林院內的短期職位。由通過科舉考試中進士的人當中選擇有潛質者擔任,為皇帝近臣,負責起草詔書,有為皇帝講解經籍等責,是為明內閣輔臣的重要來源之一。

明太祖洪武初年,選進士於六部諸司及翰林院之下觀政。翰林院之下者稱庶吉士,六部之下者稱觀政進士。永樂二年(1404年)始,專隸於翰林院,選進士之長於文學及書法者充任。由科舉進士中排名前列,有潛質者被授予庶吉士的身份,讓他們先在翰林院內學習,之後再授各種官職。

因此,在明朝,進士和狀元並不是士階層的最高層次,士的最高層次是翰林。

進士通過朝考被選拔為庶吉士,庶吉士通過散館再考取翰林,成為翰林才是天下讀書人的終極目標。

翰林.png
翰林.png

從明朝中期開始,英宗後有慣例: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故此庶吉士號稱「儲相」,即入閣的儲備人才,能成為庶吉士的都有機會平步青雲。例如明朝萬曆年間內閣首輔張居正,即是庶吉士出身。清朝時漢人大臣中,亦多出於翰林庶吉士。

清雍正以後,選官更為嚴格,由皇帝主持之朝考決定。庶吉士一般為期三年,期間由翰林內經驗豐富者為教習,授以各種知識(編按:庶吉士類似今日的實習階段)。庶吉士在翰林院經過三年學習後再參加畢業考試,三年後在下次會試前進行考核,此畢業考試被稱為「散館」,成績優異者留任翰林,授編修或檢討,正式成為翰林,稱「留館」。其他則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


翰林本身不是官,但翰林院是大明人才的儲備地,大明二百七十六年,入閣者一百七十餘人,十之八九出自翰林院。

另外,翰林之「翰」,本意是錦雞,錦雞的羽毛為翰,用羽毛製成的筆稱翰,後來用毛筆寫的文章也稱翰,翰林就是文章詞賦多如林之意。再後來,翰林就成了文章和文人之盛的代稱,至明代,翰林院成為政府儲才之地。

錦雞.jpg
上圖:翰----錦雞

【文章出處】
《每日頭條》
(編按:內容已由編者整合改寫)
2017-07-13
〈你知道進士、庶吉士和翰林有什麼區別嗎?朝考和散館又是什麼考試?

網址: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8ebkq3q.html
作者/不詳
2017-08-26
〈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庶吉士,明內閣輔臣的重要來源

網址:

https://kknews.cc/history/kaeejkr.html
作者/不詳
【整理製表】
本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